第23章 章

第 23 章

大二特別特別忙碌,沈安南留任了兩個組織,還有一個組織就光榮退休了。

留任的事情在上個學期就結束了,面談、答辯輪番上陣,那段時間沈安南連軸轉,可算是撐了下來。

雖然只剩兩個組織,但是他反而比之前同時呆在三個組織還要忙碌,因為當幹事和當部長需要考慮的事情完全不在同一個維度上。他需要統籌規劃,需要告訴幹事該怎麽做,如果出現一些趕工的情況,往往需要身先士卒,幹事要是沒有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自己則需要頂下來,一個個活動下來真的心力交瘁。每次例會上總結上一周的工作,是他最輕松的任務了。

林柏青就是正常做家教,正常上下課,一切按部就班,有種神奇的安定感。

過去一年他陸續帶過不少家教,他高中基礎紮實,講解也深入淺出,十分生動,所以給帶過的學生和學生家長都留下了不錯的印象。開學之後也陸續有家長繼續找他做家教。

林柏青最近聯系了一位本專業的老師,準備進對方的實驗室先打打雜,聯系的老師是專業課的老師,看小夥子也挺投緣,甚至叫得出名字。

林柏青約老師的office hour的時候,老師還問起來:“平時和你一塊兒的那個同學,叫沈安南吧,他要是樂意來,也喊上一起嘛。”

林柏青謝過老師,表示會和沈安南說一聲。

沈安南知道之後似乎有一瞬間的心動,但是他打開自己的任務清單,再看了看頻繁閃動的組織工作群,想了想,發郵件很禮貌地對那位老師表示感謝,但是因為實在沒有精力,禮貌拒絕了。

老師也回郵件表示理解,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有疑問随時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畢竟你朋友被我扣住了哈哈哈。

“林老師好幽默啊。”沈安南說。

林柏青這會兒剛好在他邊上吃冰棍兒,聞言湊過去看了一眼,哈哈大笑。

“所以你現在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嗎?”林柏青很順口地問了一句。

沈安南聽到這個問題,愣了一下。

其實可以含糊一點答過去,就像之前和班主任面談的時候那樣。雖然社會要求青年樹立遠大理想,但是落實到個人目标上,大家還是不會為難剛上大二的學生,畢竟專業課也還沒有接觸多少,社會閱歷有限,身處象牙塔中,還有時間去探索自己喜歡什麽、想要以什麽為事業。

Advertisement

他知道其實對方也是随口疑問,他随口一答,林柏青不會深究。

但是,這個問題實際上也已經困擾他很久了,所以在短暫的思考和猶豫之後,他還是決定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他先反問林柏青:“加入實驗室是你現在想做的事情嗎?”

林柏青把冰棍最後一塊咬在嘴巴裏,被冰了一下,唇齒間紅豔豔的。不過神色倒是認真起來。

“是認真的,這個老師的論文,我暑假稍微看了一點,雖然沒太看懂,但感覺很有意思。我之後是打算在這個領域逮着的,打算走科研這條路,因為我對于這個領域确實感興趣。”

“我還記得我自己高中的時候學化學,是真的提不起一點興趣,那種微妙的不感冒的感覺實在是太鮮明了,以至于我意識到自己對于某個學科竟然能産生這麽強烈的情感傾向。對于化學,是負面的情感傾向,而對于計算機科學,是相當正面的情感傾向。”

“綜上所述,我覺得目前加入實驗室是我經過深思熟慮,并且符合未來規劃的打算,是我現在真正想做的事情。”

林柏青一口氣講了一長串,确實是深思熟慮過的。

沈安南聽得很認真,不時點着頭,聽完以後豎了個大拇指。

林柏青:“到你了。”

沈安南說:“我的話……我現在在忙組織的事情,其實這不是我真正想幹的事情,我記得我上個學期選擇六人只是因為,別人覺得我合适,而且我暫時還沒有找到特別想去做的事情。”

“每次聽別人的經驗分享,他們似乎都知道自己的前路會通向哪裏,或者最起碼,知道自己現階段想要什麽,不想要什麽。”

“我不知道,所以你之前的問題,我可以回答了,我沒有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現在的一切不過實在自我欺騙,自我麻痹,試圖填滿時間來讓自己不去想這件事情。我只是單純地在逃避罷了。”

“不過現在大概不能再繼續逃避了,因為無論我有多忙,大概都能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心不在這裏。”

林柏青表示:“迷茫很正常啊,世界上有這麽多學科,我們到現在為止才看了多少,找到心之所屬是幸運,感到迷茫再正常不過。只要你還有心去找,就還有機會啊。”

“以你的學習能力,只要找到屬于自己的天空,一定能飛得又高又遠!”

因為這番話,還有之後兩三天的思考,又找班主任聊了一下。然後沈安南從留任的其中一個組織辭職,只留下在另外一個組織中副部長的職務。

同時,他借助組織平臺接觸到衆多畢業的學長學姐,并不只看優秀的畢業生,也關注那種最平常,甚至只是勉強畢業的同學,然後發出采訪的邀請,了解他們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其中不乏能夠寫進學校公衆號的立志報國,走到祖國邊疆,支教,參與大國重器的研發等等的故事,也有跨專業考研去冷門專業深造的,本科畢業轉向完全無關的一個方向從頭做起的,還有畢業之後進廠打螺絲之類的。

之後他用一年時間在組織從零到一建立了一個采訪的專項活動,把那些故事寫成了一篇篇推文,發在組織的公衆號上。

還有很多感想感悟,他記在自己的文檔裏,學長學姐的分享帶他看到了不一樣的心态,不一樣的可能。

時間走得飛快,他們大二升大三的暑假一起簽署了退宿申請,搬出來一起租房住。

等新大一入校,他們就會正式成為大三的學生,真正直面關于本科畢業後去向的思考與選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