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年關

第66章 年關

轉眼,年關已至。

舊歲已除,新年來至,瑞雪豐年之際也正是九州賀歲的好時日,大雍的百姓們都紅紅火火地慶祝着他們英明神武的帝王迎來掌權的第二十二個年頭。

而承華二十二年,也是注定是要載入史冊的一年。

這個尋常之中又呈現出不尋常的冬日即可看出些許端倪來。

而這一切歸根到底,還要數那九州矚目的千秋宴。

作為大雍每十年一度的賀歲宮宴,千秋宴每一次召開都會由盛京禮部以皇帝的名義向全九州寄出請帖。

這一紙請柬上,只會提名全九州真正排得上名號的朝臣地望、世家大族、江湖大宗。由此,這一紙請柬也民間得了個“千秋金榜”的诨號,甚至在坊間還流傳着“不列千秋金榜、不稱大雍上人”的不成文規矩。

每一次的千秋宴都由當時執政的皇帝親自舉辦,恰逢九州有大事發生時便會商讨大事,當然在大部分情況下通常都只是一場普通的盛大宮宴,算是盛京方面給平日裏并不常見的各地勢力提供一個交流的機會。

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最官方的會面就聚集于此。

由此,每一次的千秋宴,都會成為九州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今年的這一場千秋宴,更有其特殊之處。

承華帝即位之後總共只舉辦過一次千秋宴,那甚至還是在他即位之初時的陳年舊事,放眼整個九州,對于那一段精彩記憶還有印象的都是些老人了,在年輕人們的認知中甚至都不知道真正的千秋宴為何物。

而時至今日,當朝的局勢也早不同以往,時人都看得出來,如今皇帝已老,但東宮未定。

加之不久前那一封震動了整個盛京的雁落山密信,這時隔二十年再次重啓的九州盛會,必定不會簡單。

随着年關越近,人們心中這個念想也越發肯定。

百官之首,琅琊左相王柏青代表全體京官回貼,表示必将全部到場,一位不缺。

地方魁首,皇後家族,西河韓老國公親自上書,表示将會親自動身遠赴盛京參加盛宴。

世家望族,江南道汝陵城,長寧王府願舉家北上向皇帝賀歲。

而江湖之中,四大宗皆回帖請書,滿庭芳劍仙阮秋水、酆都毒仙人歐陽雲、鳳凰城城主慕容嗣、雪境槍神李聽瀾都将親賀千秋。

武原學宮現任院長翁三元、雁落山神醫之女孫思喬、青城山掌教天師姜齊塵都紛紛表示将會到場……

還有數不清的、大多只在傳聞中才會被津津樂道的人物都紛紛表示将親臨盛京共赴千秋,全九州最有頭有臉的風雲人物都将在屆時齊聚一堂。

承華年之所以成為大雍史上的輝煌,還在于其年間武道奇才的輝煌頻出,上一回這麽多天逍的會面,似乎還要追溯到大雍立國戰争時期——太祖皇帝集結各路兵馬創建大雍。

大雍開國以來的任何一場千秋宴都不曾達到這樣的盛況,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盛京,要大變天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