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39

21-39

唐張璪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言簡意赅地闡述了山水畫創作過程中反映客觀事物與主觀思想情感的聯系作用,對後世繪畫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代閻立本的傳世作品《步辇圖》以吐魯番首領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聯姻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

其繪畫被評為“六法該備,萬象不失”。唐代吳道子被稱為“畫聖”,創造了一種“行筆磊落,揮霍如莼菜條”的描法,被稱為“吳帶當風”。

唐代周昉在宗教人物畫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創造了“水月觀音”的形象,很接近現實生活中的人物,被稱為“周家樣”,代表作品有《簪花仕女圖》。

花鳥畫在隋唐時代成為獨立畫科,在藝術表現上也有明顯的進步,代表人物如薛稷、邊鸾等。

唐代韓幹所畫的鞍馬,體型肥碩,形神兼備,創造了富有盛唐時代氣息的鞍馬畫風,代表作品《照夜白圖》《牧馬圖》。

盛唐書法□□兼收,完全擺脫了六朝影響,進入鼎盛時期,以顏真卿、柳公權楷書,張旭、懷素狂草為著。

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繪畫通史巨著,開中國美術史論之先河。

洛陽龍門石窟到唐代再次進入了開窟造像的高潮,其中奉先寺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體量高大、形态各異,生動傳神的造像體現了盛唐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

南唐畫院畫家周文矩善畫人物仕女、水、屋木、佛道等,線條勁挺,略帶抖動和頓挫,代表作品《重屏會棋圖》。

南唐畫院畫家顧闳中的傳世作品有《韓熙載夜宴圖》,以長卷的形式描繪了聽樂、觀舞、休息、奏樂、賓客應酬等五個場面。

五代時期的山水畫在唐代繪畫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成就顯赫,出現了以荊浩、關仝為代表的描繪北方崇山峻嶺的北方山水畫派,以及以董源、巨然為代表描繪江南秀麗風光的南方山水畫派。

關仝師法荊浩,後來青出于藍,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繪畫形象簡練概括,筆簡氣壯,被稱為“關家山水”,代表作品《關山行旅圖》。

五代董源創造了披麻皴和點子皴等表現方法,繪畫帶有秀美抒情的意趣,代表作品有《潇湘圖》。

《讀碑窠石圖》是北宋畫家李成的代表作,畫面中的人物、古碑以及窠石,營造出了一種荒涼的氛圍。

Advertisement

李公麟所使用的不着彩色而完全以墨筆線描塑造形象的畫法稱為“白描”。

自稱“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宋代畫家文同,開創了“湖州竹派”。

突破北宋前期花鳥畫“寧靜平和、細膩豔麗”宮廷畫風的畫家是崔白。

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不僅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為了解北宋社會提供了重要依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