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章
第 7 章
米氏雲山
1.定性:
“米氏雲山”是宋代書畫家米芾及其長子米友仁開創的一種畫派
2.北宋晚期—米芾:
1)在書法上他與蘇轼、黃庭堅、蔡襄并稱“宋四書家”;繪畫上“米氏雲山”自成一家。
2)特點:其山水畫法借鑒了董源,根據對江南山水的親身感受,以水墨揮灑點染表現煙雨下的樹木,信筆書寫不求工細。米芾特別喜愛長江上變幻無定的煙雨雲霧景致,借鑒董、巨然,以董巨披麻皴法為基礎,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山水畫技法。
3.北宋晚期—米友仁:
1)米友仁畫山水亦“點滴煙雲,草草而成”自題為“墨龍”。
2)表現江南煙雨景色,不求修飾,崇尚天真,充分表現了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
4.影響:
父子二人的畫風區別已無從知曉,只得把他們籠統地看成一個整體,稱這種山水畫法為“米氏雲山”。
“二米”山水畫屬水墨大寫意,“二米”的畫法把水墨渲染的傳統技法又提高了一步,這種畫法不但豐富了中國山水的形式和表現力,而且也在審美方面擴大了對自然山水的審美範圍,把景物、景物的情趣和筆墨效果結合在一起,寓豐富于單純之中,使之更符合文人畫的意趣。
青藤白陽
1.定性:
明代中葉的兩位花鳥畫大師陳淳和徐渭,陳淳號“白陽山人”,其後的徐渭晚號“青藤”,畫史上并稱二人為“白陽青藤”。
Advertisement
2.藝術風格:
1)陳淳是“吳派”著名畫家,他的寫意花鳥畫造型精當,嚴于剪裁,題材多為士大夫園林中的景色,意境安适寧靜;
2)徐渭從根本上完成了水墨寫意花鳥畫的變革,以狂草般的筆法縱情揮灑,潑墨淋漓,在“似與不似之間”的花木形象中,抒發“英雄失路,托足無門”的悲憤與歷劫不磨的旺盛生命力,代表作有《雜花卷》《墨葡萄》等。
3.影響:
二人把寫意花鳥畫的發展推向了新的階段,對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海派乃至近現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人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