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除了他

阮悠摔倒是越行昭始料未及的,他就是稍微用了點力想喚回她的注意,不想她整個人往地上栽。

好在越行昭反應迅速,用腿把人固定住,避免了倒地事件的發生。誰知最出乎意料的來了,阮悠竟然戳了他的大腿,還不只一下。

軟綿綿的手指觸到硬邦邦的肌肉,對于十七年來沒被女生戳過的越行昭來講,刺激有點大了。

特別尤其是阮悠眨着幹淨的過分的雙眸做戳大腿的動作,無端的叫越行昭滋生出自己不是個人的念頭。眼見着阮悠沒弄清楚狀況,還要繼續戳個五六七八.九下,越行昭趕緊出聲制止。

阮悠停下戳弄的手指,一閃不閃的睜着淺色的眼睛,咀嚼越行昭話裏的摸字是什麽意思。

默念幾遍,阮悠眨動眼簾,盯着被自己戳過的地方三四秒,接着一點點往上游移視線,直到眼中的顏色由褲管的黑色變成面孔的白色,最後凝在半垂的長到逆天的睫毛上。

一瞬間,阮悠很想去數數兩排睫毛有多少根,量量它們究竟有多長。下一瞬,她如夢初醒,萬分抱歉的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越行昭低着脖子滾動喉嚨:“沒事,手給我,我拉你起來。”

阮悠心有愧疚,很順從的被越行昭拉着站起來,直直的立住。

“我不是故意要戳你的腿的。”她不太好意思的捋捋頭發。

倒下的時候,阮悠正沉浸在思考中,發覺自己要跌倒了,出于本能帶着驚慌之情閉上眼。

前一秒思考,後一秒驚慌,兩種狀況沖擊之下,阮悠能解出難題的腦袋瓜,也是不夠用的。

這般有些彎彎繞繞的想着,阮悠攪着十根指頭,解釋了下自己的行為:“你的腿有點長,還硬硬的,我以為是什麽沒見過的東西接住了我,就戳了幾下,如果知道是你的腿,我肯定不會戳的。”

越行昭看她低着圓圓的後腦勺,糯着聲音認錯,僵直的兩條長腿,自由松懈的垂落:“你剛剛戳了我幾下。”

阮悠像個彎着耳朵的兔子,看着腳尖,低聲細語:“好幾下。”

“多少下?”越行昭勾着袋子放到空桌子上,“聲音大一點,我沒聽清楚。”

Advertisement

“兩,兩下。”阮悠不是很确定,聲音依然低低細細的,“應該沒有第三下。”

越行昭好整以暇的欣賞阮悠的軟萌之态,腳掌點地,下了課桌。

他上前半步,借着身高優勢,跟個小領導似的發話:“聲音太小,多少下,再說一次。”

阮悠用心細想幾分鐘前自己的行為,反複想了幾遍,擡起臉,拔高聲音:“兩下或者三下,多的沒有了。”

“我怎麽覺得有五六七八下。”越行昭故意頓了一下,“有可能更多。”

“你亂講,我就戳了兩三下。”阮悠糾錯着,背起書包,捧住校服袋子,“我爸爸在校門口等我,我要回家了。”

越行昭逗弄了阮悠,心情很不錯的提起袋子,挎上單肩包,悠哉悠哉的踏着步子跟在阮悠身後。

太陽即将落山,殘留的雲霞暈染天空,預示着夜幕快要來臨。

校園的林蔭道上,阮悠邁着短腿大步走在前面,越行昭邁着長腿緩步走在後面,一高一低,一快一慢的,分外和諧。

仔細看,會發現阮悠是一步步的在提速,越行昭是從始至終不緊不慢勻速的前進。

不想讓阮志杭在校外多等,阮悠轉過一個拐角,進行了n度提速,高頻率的交換擡腿,和奔跑沒什麽兩樣。

越行昭留意到阮悠又加速了,背影蹦蹦跳跳的,三個大跨步,一秒追上,抽出她胳肢窩下的校服袋子:“戳我之前在想什麽?”

以越行昭對阮悠的了解,她是不會輕易走神的,更別說走神到絆倒的地步。

在教室裏事出有因他沒問,沒什麽興趣問,正巧走在路上太過無聊,有點事情說說,挺好。

阮悠失了校服袋子,停在拐角邊緣:“我的校服是女式的,你拿了沒用。”

“你的腦子裏想的都是些什麽?幫你拎東西還不好?”越行昭一手提零食袋子,一手提校服袋子,語氣有幾分無奈,“這麽短的校服,我就是想穿也穿不上。”

或許是超市拿不到大白兔奶糖的緣故,又或許是身高不達标的緣故,被提到高矮問題,阮悠得為自己争辯。

她板起圓臉:“雖然我現在只有一米六三,但是以後我一定會長高的,你不要小看不高的女生。”

越行昭沒要在身高上聊些什麽,不甚在意的點過頭,言歸正傳,又問了遍阮悠戳他之前在想什麽。

阮悠不忘等着自己的爸爸,重新提步,走動着不浪費時間的和越行昭敘述在教師宿舍樓下看到的事。

簡潔的敘述,寥寥幾句話帶過,跟随着阮悠的腳步,越行昭自言自語:“新的教導主任,是班主任的師兄。”

上周一開學的午飯,越行昭有聽周奇提過新教導主任,當然他并沒有放在心上。倒不是說,他現在就放在心上了,是樂娉婷和李信之間的師兄妹關系,不太常見。

另外一點,是樂娉婷抱着李信哭,說明他們的關系不一般。但僅僅是得知不同尋常的事,會做點思考而已,個中原因,他沒有什麽興趣去探究。

于越行昭而言,琢磨班主任和教導主任的關系這種無聊的事,還不如和阮悠多說幾句話來的有趣。

秉承着這個原則,越行昭随口問道:“老師和電話是什麽意思?”

阮悠沉吟片刻,說:“開學那天,我進樂老師辦公室的時候,她正好在裏面打電話。”

事關老師的私事,而且是聽起來不太好的事,阮悠不會随随便便說出來。如果說出來了,是對老師的不尊重。

越行昭沒見她有具體說的意思,懶懶的拖點長音應聲,從袋子裏拿出牛軋糖,并着校服袋子一起遞還給她:“到校門口了,牛軋糖是跑腿費。”

阮悠抱住校服袋子,遲疑的道:“牛軋糖的錢算不算在債務裏面。”

“……算。”越行昭說,“你買的都算。”

阮悠揚起一個大大的笑容,她接過牛軋糖,揮揮手:“明天見。”

越行昭擡手回應的揮了兩下,待阮悠被車子載走,他打開罐裝雪碧的金屬片,丢進垃圾桶裏,仰頭灌了一口。

脖頸拉長的線條,在夕陽最後的一分餘晖下,愉悅而美好。

進入開學的第二周,三中的學習氛圍明顯的要比第一周濃了許多。

在濃濃的學習氛圍中,阮悠适應了所有科目老師的教學方式,眨眼間度過了一周。

值得一提的是,阮悠幫越行昭買東西在這一周內已經相當熟練了,去食堂吃飯刷她的卡,也是熟練到習慣。

阮悠習慣了,穆可可并不習慣,應該說是剛看見那次,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後來阮悠說了經過緣由,穆可可才一臉我懂了的樣子。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新的教導主任李信。

周一大課間講話過後,不少女生打聽新教導主任教哪個班,想趁着課餘時間去看看帥老師。

發現這件事,李信雷厲風行的在周二的大課間做了講話,把萌芽階段的不好風氣給掐滅。

新教導主任如此嚴厲,和傳聞中的做事風格幾無所差,一衆學生全部乖乖藏好自己不該露的心思,連帶着青春期荷爾蒙的分泌都降低了好幾個度。

學校恢複到如常的狀态,學生們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放松的時候放松,總體來說,重點高中該有的樣子一分沒少。

這麽說快不快說慢不慢的過了小兩周,高二十班在第三周周二上午迎來了語文課。

阮悠從課桌裏找出語文必修五的小課本,翻到昨晚預習過的《滕王閣序》那一頁。

與此同時,語文老師沙海把教案拍到講臺上,關上教室前門。

沉悶的聲響在五十平方米的教室激起幾片窸窸窣窣的讨論聲。

“老沙今天是吃了火藥吧?”穆可可擡起手狀似揉額角實則擋住半邊臉,“早自習一進教室就臭着一張臉,上了課更臭了。”

阮悠慢慢的動了下唇:“應該沒有吧。”

“肯定有。”穆可可分析道,“我覺得可能是家庭原因。”

“嗯?”自小在和諧有愛的家庭長大,家庭方面的原因,阮悠不是很了解。

“就是……”穆可可瞄了瞄臺上在寫板書的沙海,确定短時間內不會寫完,放心的開講,“我先給你說個小故事。”

故事是三中流傳下來的。

歷經多個版本後,穆可可得到的版本是沙海因為姓沙,又頭頂地中海式的銷魂發型,神似《西游記》裏的沙和尚,私底下被學生們愛稱為沙和尚。

據說沙和尚年輕時候長得一表人才,感嘆世事不公成為了一個憤青。後來教書育人幾年,思想不極端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這和沙老師心情不好有什麽關系嗎?”阮悠實在沒有聽出穆可可說的小故事和家庭原因之間的聯系。

穆可可抖抖蘋果肌:“重點來了,沙老師有個兒子,喜歡抓他引以為傲的胡子,高一的時候有一次上課,沙老師頂着沒了一半的胡子進來,我們看到都笑死了。”

阮悠條件反射的去看沙海的胡子。

仔仔細細看了幾遍,真發現異常之處了。

“好像和昨天有點不一樣。”

“是假胡子嗎?”

穆可可差點噴了,幸好及時捂住嘴,防止笑聲洩露。

但捂嘴的動作引起了沙海的注意。

“穆可可!”沙海中氣一喊,“念一遍《滕王閣序》第一段。”

“還好不是背誦。”穆可可劫後餘生般的拿着課本站起來,磕磕絆絆期間念錯了一個字被沙海教育了一番,算是順利的過了關。

正慶幸着,沙海的目光越過阮悠和穆可可中間的空隙,打到趴在桌子上,只露出一個烏黑的腦袋的越行昭身上。

放在平時,沙海是不會去管越行昭幹嘛的,如今怒火攻心,越行昭又臉都沒露,和公然挑釁無異。

盛怒之下,沙海卷起教案,“啪”的拍響講臺桌。

“越行昭!”暴喝聲震天動地,有八級地震那麽強。

前排受到唾沫和音波攻擊的同學大氣不敢出,後排的同學,看向越行昭坐的位置,等着越行昭醒來爆發世紀大戰。

阮悠被沙海吓了一跳,放慢呼吸,借着一面靠牆兩面有課桌擋住的地理優勢,稍稍往後扭了一下。

只見越行昭半耷拉着眼皮,松松懶懶的打了個沒有聲音的哈欠,眉毛全擠在中間,面色不是很好看。

沙海氣的重重拍講臺桌:“你給我起來,背《滕王閣序》最後一首詩,背不出就給我到外面站一節課!”

非常殘酷的懲罰,至少在阮悠看來是這樣。

其他同學見沙海發威,把視線放回課本上,有幾個八卦心賊強的,依舊正大光明的看。

原以為越行昭會直接領罰,或是不當回事,不想,越行昭揉了把頭發,慢悠悠的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滕王閣序》今天才學。”

言外之意是還沒到背誦的時刻。

沙海氣到地中海油光發亮:“今天才學怎麽了?不知道提前預習嗎?!”

“不知道。”越行昭絲毫不在意。

“不思進取!”沙海指向走廊,“給我去外面好好反省!”

越行昭掀了掀眼皮子。

靜默片刻,他開了口,語速極慢,聲音裏是濃濃的倦意:“反省可以,出去前我得說件很重要的事。”

沙海:“說!”

“假胡子快掉了。”越行昭說。

沙海:“……”

全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