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章
第 30 章
朝堂的日子水深流緩,表面風平浪靜,可私底下卻暗潮湧動,距離寧王爺小女兒和工部尚書小兒子成親的日子越來越近,因為寧王爺身份特殊,這個婚禮全部由內務府操辦,晉帝為表親厚,還單獨賞賜寧王府一份公主制嫁妝。
因為之前寧王爺提議立大皇子東溱為太子,結果就在要下诏書的節骨眼上,堤堰潰塌的發生直接讓此事擱置,晉帝大怒,就在朝臣們以為寧王爺被皇帝疏遠時,此時借着親事的由頭賞賜,不但彰顯君臣親厚,更是打消掉朝堂裏沸沸揚揚的流言。
聞不凝這幾日越來越忙,工部尚書的小兒子似乎私底下在和什麽人接觸,不過因為對方實在太過謹慎,聞不凝還沒有調查出對方身份。
淩峰自從上次探望聞不疑二人聊了很多後,他們之間似乎找到了一個平衡,更是達到默契,淩峰和聞不疑在聞九園還是如往常一樣相處,對話中也絲毫沒有朝堂和東屏有關的任何內容,這樣反而兩個人相處和諧了很多,淩峰時常來聞九園,更多的時候是去二皇子府,幾乎每晚都夜宿在那裏,不過和去聞九園不同的是,去二皇子都是走的後門趁着夜色,深怕被人發現。
聞不凝一直對淩峰有意見,可惜不知底裏的聞不尤叫聞不凝拿出大家風範,聞家不能因為這點子事情弄得朝臣不和,聞不凝見聞不疑默許淩峰的時常到來,自己到底不能再多說些什麽。
寧王府紅燈彩照,處處透露出喜氣,寧王府自從晉帝賞賜後門口恢複當初車水馬龍的樣子,工部尚書府邸同樣熙熙攘攘,一片熱鬧,京城各大織布館、制衣館、珍寶館、家具館等流水一樣拿着各種圖冊接連到兩個府中供官家公子小姐挑選,和寧王爺小女兒親力親為做決定不同,工部尚書的小兒子表現出一種完全相反的處事方式,家中一應準備都是他的親母,工部尚書嫡妻操持。
俗話說成親洞房花燭乃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工部尚書小兒子這種反常行為引起了聞不凝的注意,派聞家身手好的死侍專門盯着他,就在還有兩日就到成親日子的時候,終于找到了線索。
工部尚書小兒子自小就喜歡各種病态怪異的東西,要說怪異非屬太湖石不可,可京城距離太湖石産地實在太過遙遠,一些小的石頭倒也罷了,可那些巨大的天湖石想要運到京城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豈止千金,為了滿足自己怪癖,經過四處找尋,居然還真的讓工部尚書小兒子在京城附近尋得了一塊因為常年風吹日曬,自然形成的一處怪異風景。
那個地方很是隐蔽,但凡是三品以上官員家的親屬,都從小就被教育要學會謹言慎行,任何嗜好都不能被人察覺,萬一被人發現興趣,就會有人針對每個人特性投其所好,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在挪用堤堰修繕費用事發之後,工部尚書也只是以為自己小兒子為了滿足私欲,才擅自動用銀兩,雖然動了家法,可考慮到和寧王府成親之日将近,萬一把人打壞無法洞房,倒成了他們不懂事,何況他們家中還有一個說一不二的老太太,對工部尚書這個小兒子毫無底線的寵愛,挪用堤堰修繕銀兩那麽大的事情最後居然不了了之。
聞府死侍跟在工部尚書小兒子好久,終于發現這個地方,并看到了他到底是和何人密謀。
剛響過醜時,聞不凝還在書房批改公文,聞府各地門生傳遞來的信件越堆越多,原本這些工作是往日裏都是他和聞不尤兩個人共同處理,但因為聞不疑婚期将至,很多事情需要他這個當大哥的走動,人情往來祝賀的拜帖更是得根據職位高低利益大小登記造冊準備回禮,所以處理信件公文的事情自然也就落到了聞不凝的身上。
死侍來到聞不凝書房的是時候,聞不凝剛起身準備去休息,可看見聞家死侍出現在自己面前,就知道布局了這麽久,終于揭開真面目。
死侍的回複已經在聞不凝預料之內,可真正得到證實的時候,還是抑制不住錯愕,讓管家和王氏回禀,自己帶着死侍就朝聞不尤的府邸奔去。
聞家地位特殊,又趕上寧王府和工部尚書家結親,朝臣們左右逢源也很是辛苦,各方利益關系都需要照顧到,深怕一個禮數不周就被人抓住把柄,受到排擠,所以深夜還要派人各方維護,聞不尤也是精疲力竭,剛送走最後一批人,扶着腰正打算歇息,就聽到身後急匆匆的腳步,以為又有官員深夜來訪,迅速挺直腰杆端坐回去,結果就看見聞不凝帶着死侍出現在門口。
“大哥。”
Advertisement
聞不凝只說了兩個字,聞不尤就知道聞不凝深夜來找自己的原因,聞不尤給身後的管家使了一個眼色,管家就明白,帶着書房所在院子裏的人全部退下,更是親自帶領幾個家仆守在門口,防止有人偷聽偷窺。
“果然不出所料,眼看立太子的诏書就要下,結果爆出這樣一件事情,唯一受益人只有二皇子東屏,說他沒有嫌疑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只是為什麽二皇子會和工部尚書小兒子有牽扯?他們又是如何認識的?難道工部尚書小兒子不知道他做的事情有多麽的危險?要是沒有寧王府的姻緣在,宰相也許就真的決定棄了這個棋子,那時候可真的就是下大獄的重罪,除非天子親自開恩,否則只能牢底坐穿。”
聞不凝叫死侍先下去休息,既然對方身份已經确認,就已經不需要他親自安排,普通死侍暗中觀察就可以。
死侍領命而去,聞不尤和聞不凝在一起商量接下來該如何處理,畢竟這件事情明面上已經處理完,又牽涉到一個王爺府,說什麽都不能再追究下去。
聞不尤和聞不凝一直商量到天快亮也沒有商量出一個所以然來,快到了上朝的時辰,只能先更衣上朝,下朝後兄弟二人就相約朝聞九園去。
聞不疑的身體在太醫院幾個妙手的親自把脈醫治下,終于好了,日常在聞九園看看書,四處看看景致,甚至偶爾還能騎上雪玉跑上一小圈,日子難得的平靜。
聞家大哥兒和聞家二哥兒本來不打算打擾聞不疑的平靜,可惜因為東屏的事情太棘手,聞不疑素來鬼點子多,他們盤算來,此事能商議的人也只有聞不疑一人而已,無奈之下還是來到了聞九園。
“大哥,二哥,你們怎麽來了?”
聞不疑剛從馬廄回來,出了一身的汗,下人們早早準備好洗澡水,聞不疑還沒來得及去更衣,遠遠就看見聞不尤和聞不凝在管家的帶領下朝自己走來。
“騎馬可以,但也不能這般任性出了這麽多的汗,身體好不容易好了些,再受涼起了熱可怎麽好。”
長兄如父,在聞不尤看來,就算是有天大的事情,也不及聞不疑身體重要,何況二皇子東屏的事情并不在一時之功,就先接過一旁小厮舉着的帕子,替聞不疑把額頭的含稅擦去,聞不凝讓聞不疑先去洗漱。
聞不疑看出大哥、二哥找他是有事情商量,可在二人不容置疑的眼神中還是先去洗澡,等換上幹爽的衣服後,才在後院偏廳裏兄弟三人說話。
河清海晏的日子容易讓人忽視掉正在醞釀的旋風,現在家國平安,邊防穩固,外敵驅趕到遠方不敢來犯讓對敵人最是敏感的淩峰後聞不疑都沒有意識到朝廷已經被埋下了危險的種子。
“實不相瞞大哥二哥,東屏之所以能夠從極寒之地回來都是淩峰的手筆,淩峰兒時就對二皇子東屏情根深種,如果不是淩父驟然離世,恐怕皇帝皇後想要送走二皇子并沒有那麽容易。”
“淩峰是否在暗中助力二皇子奪嫡?”
聞不尤對淩峰的感情生活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淩峰到底效忠于誰,對于一個三軍主帥,他的支持可謂是舉足輕重,萬一有了舉兵謀反的心思,那可就真的是無人能夠阻止。
“大哥,淩峰當初只是為了助力二皇子從極寒之地回京,不要再受艱苦蹉跎而已,他從未有過任何謀逆的心思,我和他在淩家軍這麽多年,他我還是了解的。”
聞不疑從聞不尤的眼中已經看出假如淩峰真的存有謀逆之心,那聞不尤絕對不會留下這麽一個隐患的決心,趕忙替淩峰辯解。
聞不疑從來不說瞎話,有了他的保證,聞不尤決定先觀察觀察再說,不過萬一真的發現淩峰有謀逆的心思,他就會直接進宮面聖,和皇帝商議處之而後快的對策。
“既然你說淩峰對二皇子情根深種,東屏的所作所為怎麽能瞞着淩峰,讓他一絲異樣都沒有察覺,一個三軍主帥怎麽能遲鈍至此?”
聞不尤還是持保留态度,聞不凝知道聞不疑對淩峰的心思,他怕聞不疑因為感情的幹擾,失去正常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