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冒險一試
淩雲派在江湖上立足,一向靠的是他們獨樹一幟的輕功;外人不知道他們還有其他過人的武功,就連本門弟子,也只有成為了掌門人,且在五十歲以後,才能見識到本門禁術。
世人追求長生不老的多,想要穿梭時空逆天改命的卻少,更多的人以為這不過是天方夜譚。而淩雲派的創派祖師雲舒精通的正是穿梭時空逆天改命的秘術,這門秘術取名“複始”,相傳是雲舒的太祖父所創。雲舒的太祖父是當時有名的方士,被當朝皇帝請去宮中煉制長生不老的丹藥,最後丹藥沒練出來,卻留下了一本《十三志》,記載他的十三種成熟或不成熟的秘術。
雲舒創立淩雲派之後,其實并不想讓“複始”這門秘術被太多人知道,因此将它放于藏書閣中,規定只有在掌門人五十歲之後方可查看。此事由歷代掌門口耳相傳,不可告訴尋常弟子。
觀海在五十歲那年仔細閱讀了《十三志》,但是他最關心的卻不是這些秘術本身。
正如秦見山一直以來困惑的那樣,觀海早就感覺到了使用本門內力時的滞澀。所以他本以為,《十三志》中的記載,應該是可以化解這種滞澀的內功心法,所以潛心修習了八年,參透了其中一門秘術;漸漸地才發現,《十三志》與內功修為毫無關系。
而觀海詐死事出突然,掌門的交接儀式完全被打亂,繼任掌門人位置的秦見川對本門的秘術尚且不知情。
“你們比武那日,我正按照書中所述練習,卻陰差陽錯地把你送到了另外的世界。”
《十三志》中記載的秘術博大精深,觀海已經修習了八年,也未得其中精髓。“複始”更是他才練習了不到半年的秘術,他也完全沒料到能恰巧救了秦見山一命。
“我在那邊見過一個石盤,上面的文字和這塊有些相似。所以那塊石盤就是穿梭時空的關鍵所在?”
“沒錯。”
這兩塊有着相同文字的石盤成了把兩個時空連在一起的鎖。但是,如果同時還存在着第三個、第四個時空,如果那些世界裏也有相同的石盤,秦見山就可能被送到其他的地方去。觀海不知道在他們之外還存在多少時空,也不知道是不是那麽剛好可以跟秦見山離開的時間接上;他覺得秦見山在做出選擇之前應該知道這些事,因此把自己所有的顧慮都說了出來。
“你要想好,到底值不值得冒這個險。”觀海當然是希望秦見山知難而退,他對于再一次啓動石盤并沒有把握,也并不認為秦見山值得為了一個才認識兩年的人冒險。
“師父,求您送見山回去。”秦見山根本沒有一絲的猶豫,他顧不上那些危險和數百數千種可能,在他心裏所有的選擇都指向東方不敗一個人,只要能再回到他身邊,再大的風浪和危險他都不怕。
觀海長嘆一聲,自己耗費了極大的心力才讓秦見山回來,沒想到卻是這個結果;他完全可以用師父的身份讓秦見山放棄,但是他做不到,他不想自己的愛徒活在遺憾與痛苦中。“只是‘複始’極為耗費精神,我也無法在一天之內兩次啓動石盤,待明日我再嘗試吧。”
秦見山點頭應下,他再怎麽急切地想要回到東方不敗身邊,也做不出強迫自己師父的事情。“師父您先歇息一會兒,我去外面打只兔子。”
“見川的為人你知道,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這些日子他從來沒有放棄找到你,你自己千萬不要暴露了行蹤,不要多生事端。”
Advertisement
“是。”
秦見山出了山洞,四處查看之後确定周圍沒有淩雲派的人,這才往清平崖下去。這裏找不出一絲異樣的東西,與過去他無數次看到的一樣;但是這裏又跟其他的每一處都不一樣,就是在這裏,他一腳已經踏進了鬼門關,卻在千鈞一發時因為師父口中的秘術,被帶到了另一個時空,遇到了東方不敗。
兩年的時光在秦見山的腦海中閃過。七百多個日夜,最後都變成了東方不敗的臉,變成了他的笑、他偶爾的小性子、他的不安,他的一切。
秦見山原本想要再上山看看自己成長和居住的地方,想去看看那些曾經的師弟們;他屏息靜氣,從清平崖下往上躍了四、五丈,正要再往上攀,卻想到自己本來就不應該再出現在這裏,淩雲派的一切都已經與他無關,于是意興闌珊,又下了崖,鑽進林子裏抓兔子。
秦見山回到山洞時觀海正在閉目打坐,他沒有打擾觀海,自己在旁邊生了火烤兔肉。在路上他想到,如果秦見川一直不相信自己已經死了,一直在派人尋找,師父就在山下洞中,怎麽會安然無恙地藏了這麽久沒被發現?
興許是師父修習的秘術幫了他,秦見山不願再多想。
餘下的時間秦見山說了一些他這兩年來的見聞,說到東方不敗的武功,就連觀海也要驚嘆,對不能親眼見到這樣精彩的人物頗為遺憾。他沒告訴觀海,這個武功天下第一的男人,正是和自己洞房花燭的愛人。
觀海明顯能感覺到秦見山的心不在焉,感覺到他的焦躁不安。秦見山內心确實承受了非常大的煎熬,一方面他能體會到東方不敗找他不到的惶急;另一方面對于觀海他又覺得愧疚,愧疚于自己無法讓師父堂堂正正地生活、不必躲藏,愧疚于自己無法長伴師父左右盡孝。于他而言,忠孝已無可能兩全,因此格外痛苦。
漫長的一晚終于過去,秦見山一大早便醒來,去小溪邊取了清水、在林中摘了野果,端端正正地坐着等觀海醒來。
其實觀海也沒怎麽睡好,他聽到秦見山一晚上都在翻來覆去、聽到他坐起來又躺下、聽到他幾乎可以說是無聲的嘆氣,他當然也不好受。
“見山,師父還有幾句話要囑咐你。”一切收拾妥當,觀海拉着秦見山又坐在了自己身邊。
“師父您說。”
“從小我就教你要做個正直的人,教你忠孝節義,今天之後,你可以通通都忘掉。如果忠和孝注定不能兩全,師父更希望你能度過幸福的一生,而不是每天都活在煎熬和痛苦中。”
“多謝師父。”
“我之所以一直留在這裏,正是因為要帶你回來。這次送走你,我也會離開,淩雲派就全部交給見川了,是福是禍都看天意,我不再插手。”
“明白。”
“你也不必擔心我。”
“師父!”
觀海擺擺手,“罷了,自古相思最難尋。以後的一切,就要靠你自己啦。”
秦見山在觀海面前跪下,鄭重地向他磕了三個頭,一如當年觀海帶着無父無母的他上山,收他作徒弟時一樣。“師父的大恩大德,見山永不敢忘。見山的命,您救過兩次,見山卻無以為報,只盼師父長命百歲、福壽無邊。”
“你起來吧,坐到石盤中間去。”
秦見山依言坐好,觀海也在他對面坐定。
“見山,我最後再問一次,你是否真的決定了。”
“師父,我想好了。”
觀海深深地看了一眼秦見山,點頭道:“你自己在心裏想着那個人,抛開其他所有的雜念。”
“是。”
師徒二人都閉上眼睛,觀海默念石盤上的口訣,手指翻飛結了幾個手印。
山洞中沒有一絲的風,秦見山卻分明感覺到自己置身于風口浪尖,迎面飛沙走石;耳邊一會兒是巨大的風聲,一會兒又是聽不真切的人聲;他開始坐不穩,模糊中似乎有人伸手拉他,讓他下去;沒過多久這所有的感覺都消失了,他清楚地看到東方不敗在他面前巧笑倩兮,叫他的名字,他想開口卻張不開嘴。
東方不敗卻在這時漸行漸遠,要消失在他面前,他正欲伸手去抓,身上便是萬箭穿心的痛;終于等他擡起了手臂,一陣猩熱的液體卻濺到了他的臉上、身上。
觀海又吐了幾口血,往前一栽倒在秦見山面前。
所有的感覺同時消失,秦見山只聽到觀海粗重的喘息聲。他趕忙睜開眼睛,看到觀海幾乎已經奄奄一息,臉上灰白一片,鮮血浸透了他胸前的衣服。
“師父!”
秦見山扶起觀海,讓他靠在自己身上,右手抵住他的背心,用自己的真氣為他護住心脈。
過了一刻鐘,觀海終于緩了過來,不再吐血、呼吸也開始變得平穩;秦見山撤開手掌,由觀海自己運功療傷。
如此過了三刻,觀海才終于好轉,臉色也恢複如常。
“見山,師父對不住你。”
秦見山趕忙搖頭,“師父,您別這麽說,是見山太任性妄為。”
“接連兩天啓動石盤,師父被反噬了。”穿梭時空逆天改命本就是大逆不道之事,再加上“複始”實在太過耗費心力,觀海修習的時間又太短,被秘術反噬實屬平常。
“那……那您要緊嗎?”
“受了些內傷,需要休養一段時間。見山,師父暫時不能送你回去了。”
“不要緊,師父您安心養傷。”
觀海沒再說什麽,只在心裏重重地嘆氣。
作者有話要說: 來嘛,留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