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章
第 25 章
潭城縣人人都聽說了孟半煙主動替母親去衙門要放妻書的事,甚至連親爹沒死,放妻書也照樣從衙門裏拿了回來。
但聽說得再多,還是跟親眼看着王家用轎子把出嫁二十年的姑奶奶接回家不一樣。
那日從孟家到王家短短一程路,惹得許多人家都出來看熱鬧。有幾個膽子大的潑皮緊跟在轎子後面看熱鬧,被騎在馬上的王春喜拿馬鞭揮了幾次也不散去。
還是孟半煙把早準備好的鞭炮拿出來,沿途一路放回王家,這才炸得那些人哄一下散了。
都說一個熱鬧想要平複一定要用另一個熱鬧去壓,但整個三月潭城縣的熱鬧注定得圍着王春華轉。
沒過幾日便是三月十八,張楊帶着管家和媒婆親自上門,明明是再婚卻也沒馬虎,除了時間卡得緊,三書六禮樁樁件件都按着規矩來。
四月初二納征這日送到王家的聘金聘禮,即便是孟半煙也挑不出一點錯處,外婆夏雲苓更是喜得合不攏嘴。
幹脆又讓下人臨時去外面買了一筐子喜糖回來,不管是來賀喜的還是路過的或是來瞧笑話的,只要是到了王家家門口,都能得一把喜糖。
孟半煙作為孟家的女兒,更是半點尴尬都沒有。先在前院陪着兩個舅舅見過張家來的人,又拎着裙角往後院去幫她娘招呼今天專門過來的王家親戚,和王春華的好友們。
到底不是二八年華的少女,什麽都見過的婦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看起嫁妝來,半點害羞都沒有,有幾個跟王春華關系好的,更是連連打趣兒,什麽擺不上臺面的葷話都敢說。
還是孟半煙過來,喊人架起兩桌牌局,張羅廚房送鮮果點心過來,又陪在母親身邊和阿姨伯娘們插科打诨好一會兒,引得衆人把話題扯開,才起身離開順道辦一辦自己的事。
孟海平要接自己去京城說親的事,在王家和張家把婚事說定之後,孟半煙就找了個機會老老實實跟她娘和外公外婆說了。
一向見着自己就樂=笑呵呵的老爺子氣得手藏在袖子裏直哆嗦,擡手指着自己臉色鐵青,想罵她又舍不得,不罵她又覺得自己這外孫女實在膽子太大,什麽事都瞞得住什麽事都敢不說。
王春華更是白着一張臉連連搖頭,嘴裏一個勁的說自己不要那張放妻書,立馬就要跟孟半煙回孟家,不許孟半煙跟孟海平去京城。
兩個舅舅也着急,向來圓滑的王春喜起身就要去衙門裏找關系,嘴裏嘟囔着強龍不壓地頭蛇,他就不信拿孟海平一點法子都沒有。死了的人,死了就死了,又回來做什麽之類的話。
Advertisement
只有孟半煙還穩得住,分過一個肩膀讓娘靠在自己身上哭,還能側過身子跟外公講道理。
“外公一生氣我就怕,您別老這麽兇我,我還能在家裏住多久啊。”
“還說,還敢說!這麽大的事你一個人說定就定了,現在知道要離開家了?晚了!”
“外公,我娘一時想不明白您不可能不知道我的心。我爹是回來了,可回來的,我不覺得是我的爹您的女婿,人家現在是侯府的姑爺。”
孟半煙其實打心底裏不相信孟海平答應自己的那些事,即便眼下都依了自己,那以後呢。
他是自己的爹,從道理規矩上天然就占理,只要他想,明兒個就反悔也不是不行,自己就算去敲登聞鼓也毫無勝算。
所以孟半煙只能盡量斬斷自己的牽挂,自己的牽挂越少父親能拿捏自己的把柄就越少,母親也能更自由更安全。
等去了京城,且不說人家看不看得上自己,就算真看上了,成親嫁人的是自己,到時候也就自然有了同他讨價還價的餘地。
過日子嘛總是這樣,不如意的時候占多數,總不能一不如意就同人拼個魚死網破,沒那樣的道理。
孟半煙嘴上說得頭頭是道,眼底是不容置喙的堅決,看得王茂林心直直往下掉,沉默許久才長嘆一口氣不再多說什麽。
只囑咐外孫女處置家産的時候有什麽難處盡管找他,要是有什麽要脫手的産業一時間找不到好買主也別着急,先從自己這裏拿銀子走,別糟踐了自己這些年的心血。
有了外公兜底,孟半煙做事更加放開手腳,本來還猶豫要不要帶着一起去京城的人,也再沒什麽顧忌。
“表哥,這會兒有空嗎,有事跟你說。”
“有、有。站在門口幹嘛,進來坐。”
王蒼的院子在王家最後面,王蒼成親之前也不住這裏,一直都是跟着王春生夫妻住,前幾年成了親不好再跟父親嫡母擠在一起,才搬到後面來。
後面本來只有一排倒座房,王蒼要搬過來,王茂林才找人擴成了一個小院子。院子位置日照都不算好,但好歹是個獨立的院落,關上門來小夫妻說話辦事再不用怕被人聽着看着,住得倒也算舒坦。
最主要的,還是王蒼不用再總看着杏姨娘圍着嫡母轉的樣子,這一直都是他心裏的一個坎兒,不管到什麽時候都過不去。
嫡母周歡對王蒼算不得多好,但也從未故意苛責虐待過。從小該讀的書該學的醫從未落下過,一年四季的衣裳鞋襪都是周歡搭理。
小時候生了病也會愁整夜睡不好,喝了三天藥不見好也會一個勁的埋怨王春生,自己當大夫的怎麽連兒子生病都治不好。
可因為家裏從小沒瞞住他的出身,所以王蒼還是知道自己的生母,其實是永遠跟在母親身後那個總是默不作聲的沉默女人。
無聲的區別對待從小到大都伴随着王蒼,王蒼十分清楚自己該孝敬父母,但又總是會忍不住去偷看活得像個影子的杏姨娘。
這樣的矛盾年紀越大就越尖銳,好t在家裏還有個王茂林耳聰目明,借着王蒼成親的機會,把孫子從兒子媳婦身邊搬開,王蒼才漸漸沒那麽緊繃。
但疙瘩就是疙瘩,只要生出來了就會一直存在。孟半煙去京城除了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保命,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孟半煙不願意把自己和同行之人的命托付到外人手裏去。
“咱們兄妹兩個之間不繞彎子,這次過來找你,是想問問你有沒有想法和我一起去京城轉轉。
表哥要是願意同我走這一趟,在京城有合适的機會,咱倆也能弄個小醫館,我出銀子你坐診,賺的錢我四你六,只要表哥能對我的事上心些,随叫随到就行。”
“要是做不成生意,就當我請表哥給我當幾年供奉,每月開支按京城大夫俸銀給。等我在京城站穩腳跟,表哥想把嫂子接去京城我來安排,要是想回來,我再送一筆銀子給表哥安家。到時候在縣裏弄個小醫館,帶着嫂子獨自住出來,我看外公也不會不同意。”
孟半煙坐下就噼裏啪啦好一通說,說的王蒼一愣一愣,才端起手邊半涼的茶水咕咚咕咚往下灌。看得王蒼皺緊眉頭,“還要我給你當供奉,光喝冷茶這一條我就看不順眼。”
王蒼是想往外走一走,卻一直不知道怎麽和家裏開口。不走,自己這性子總免不了苦悶謹慎。走,沒有正當的理由他無法開口。
現在孟半煙抛出一個極誘人的條件,一向沉默優柔的人這一次卻難得幹脆。轉頭打量過光線有些暗的書房,便鄭重答應下來。
“這差事我應下了,父親母親那裏我去說,即便他們不肯也絕不讓你為難。只是我手頭還有幾個老病號,一直都是找我看病。我這一走得都安排好才行,可能需要點時間。”
“不着急,我娘的事都還沒辦完。等事辦完了也不能說走就走。反正咱倆就說定了,別轉頭嫂子舅媽耳根子軟勸幾聲又不去了,那我可翻臉。”
“放心吧,不會的。”
熱鬧過後總要回歸平靜,跟王蒼說定了離家去京城的事,留在王家吃過中午飯,孟半煙又陪母親睡了個午覺才從外祖父家裏出來。
“孟二,先不回家了,去鋪子上看看。”
商賈人家沒那麽多規矩,不管是提親還是納采,熱熱鬧鬧到最後還得是把人請到酒席上來。
這些年孟家孟半煙主事,孟半煙也早習慣了和男人們一起同桌吃飯談生意。
今天與往常不一樣,不光是張楊覺得她是王春華的女兒,以後算是半個一家人,又是晚輩,不好真把她當個生意夥伴對待。
還因為滿座的人都知道孟半煙已經在處理手頭的産業和買賣,既是這樣,生意場上的事就沒必要再跟她多說。人家是要跟親爹去京城的,聊那麽多生意經還不是一場空。
這樣的區別對待,讓孟半煙很無力也越發堅定了她心裏的打算。去了京城一定要靠自己立下足來,越不折騰人家越不把你往眼裏看,時間一長就真沒人搭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