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捷徑

捷徑

摸着良心講,辛睿不覺得張主任是個壞人。

張主任年近五十,是有二十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因為為人刻板保守,講課枯燥無聊,大部分學生都很讨厭他。

但是對于辛睿來說,他是個很有公心的教師。

高一剛開學那會兒申報貧困生助學金,實施過程中幾乎一片混亂。

有的人家境确實艱難,但不想讓同學小看了自己,沒有去申報;有的人則明明花錢如流水,但為了那一星半點的補貼,也腆着臉扯謊。甚至某某班主任克扣助學金的傳聞,也時有耳聞。

這些傳聞傳到張主任耳朵裏後,他第一個站了出來,将那些踐踏資源的人怒罵一頓,并要求之後的所有助學金申請都由他嚴格把關,并和各班班主任一起去家訪。

記得張主任第一次來到辛睿家的時候,他沒有問她父母是怎麽去世的,家裏人的具體情況,只是問她平時三餐是如何解決的,學校食堂吃不吃得慣,囑咐她平時不要總吃方便面,手把手教她做了幾樣最簡單的菜。

番茄炒蛋,蚝油生菜,胡椒炒肉。到現在,辛睿也只會做這三樣菜。

所以,當張主任說出那些話的時候,辛睿沒有辦法理所當然地将一切推卸在他的身上,當成一場自我完全無辜的誤解。

“辛同學啊,你千萬不要誤解啊。我今天說這些話呢,不是我懷疑你們兩個孩子在撒謊,你腿傷這個事我們老師都是知道的,當時面試的順序突然調整,你因為意外耽誤了,确實不是你的錯。

“但我也和程總那邊打聽過了,你之所以沒有入選薪火計劃,和遲到這件事,關系不大。我完全理解沈同學想幫你說情的心意,但人呢,有時候還是要學會接受現實。”

辛睿也曾試圖解釋:“我沒有拜托沈知年幫我向你求情,我甚至不明白他為什麽要這麽做。”

“我相信你,我們老師完全相信你。”張主任只是點點頭。

“但我還是想叮囑你一句。我知道沈知年這樣的同學,在你們學生裏很有人緣,你想和他交朋友,當然沒問題。但老師必須提醒你,要學會保護好自己,有些事情,有些心思,沈同學能承受、能不當回事,你不能啊。

“好好學習,靠自己的力量改變人生,這才是最穩妥的方式。前往不要被那些看似好走的捷徑迷惑了啊。”

Advertisement

你說的捷徑,到底是指什麽?

辛睿很想問出這句話,但她不能。

沒有把話說得最直接,沒有直接對她進行斥責,已經是對她的照顧與遷就了。

夜深風涼,辛睿感到一陣寒意從腳底竄上心頭,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沈知年坐在自行車上,沒了和她的身高差距,她可以平視着他的目光,對他說:

“我覺得你之前那句話說得挺對的,我也該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學會接受別人的幫助。只不過,‘接受’這件事,也是有程度和選擇的。”

她舉起拐杖,輕輕晃了晃,“既然我是腿受傷了,那我需要的就只是一根拐杖而已。它,我留下了,就當做你撞傷我的賠禮,其他的,就算了吧。”

她說:“沈知年,到此為止吧。”

有風吹動沈知年的卷發,遮住他的半只眼睛。玉瓷般的面容陷落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中,陰影和路燈在他的身上投射交錯。

許久後,辛睿聽見他輕聲說:“好。就按你說的。”

·

天際陰沉,鉛色覆蓋。

辛睿一夜難眠。

洗漱的時候,她透過洗漱室的窗戶看向樓下。

沒有自行車,也沒有沈知年。

果然。

急言令色地讓沈知年滾蛋的話,他是不會聽話的。但昨夜那般看似平平靜靜的訴說,反而是最決絕的。

你看,沈知年都聽得懂。

他知道,這一次他是真的觸及她的底線了。

盡管,這也許并非出自惡意。

冷水澆在臉上,辛睿甩了甩腦袋,決心不要再去想這個事和這個人了。

就當成是無聊高中生活裏的一點小插曲吧。

拄着拐杖去上學的路上,辛睿路過燒餅攤,遠遠地聞到一陣芝麻的甜香味兒,饑餓的胃又憋下去幾寸,她這才想起自己忘了吃早飯。

饑餓感對她來說早不是什麽新鮮事了,辛睿想着忍一忍便算了,賣燒餅的大爺卻突然開了口:“小姑娘,這是怎麽了?還拄上拐了。”

雖然是開在自家小區對面的店,但辛睿上次來這買東西還是小學,這幾年常常從燒餅攤路過,卻是從來不看一眼。

驀地被大爺問話,辛睿愣了好幾秒,才慢吞吞回答:“不小心摔了一跤。”

“這麽一大早的,肯定沒來得及吃早飯吧?剛出爐的燒餅,嘗嘗。”大爺用鐵鉗從鍋爐裏夾出一個甜燒餅,用紙包好了塞進塑料袋,遞給了她。

辛睿慌忙擺手,“不用了。”

“哎呀不收你錢!”大爺不由分說,将塑料袋挂在了她的拐杖尖端,“這餅外面有一點焦了,反正也賣不出去,我看我跟你挺投緣,送你得了。你吃的時候把焦的那裏掰了就行。”

辛睿被他的理由繞了進去,想不出回絕的理由,只能點了點頭,“謝、謝謝……”

走到半路,她嚼着外酥裏嫩的燒餅,才想起來一個問題。

她怎麽就突然跟大爺投上緣了?

小姑娘走遠後,大爺看着她的背影,搖着蒲扇感嘆了一聲:“啧,現在的小年輕,送早飯還要人幫忙。真沒出息,想我年輕的時候啊……”

·

辛睿以為,沒了沈知年這個狗皮膏藥後,她和他就會成為兩條平行線,再也沒什麽交集。

然而,她低估了沈知年的存在感。

上學時,忘記戴校牌的沈知年又被張主任逮了個正着,被罰在校門口,舉着一塊白板和一個大喇叭,喇叭反複播放着同一句話:“整理校服,戴好校牌;精神飽滿,快樂上學。”

不少路過的同學都掏出了手機,偷偷拍照。

辛睿目不斜視地從他身旁經過。

快樂上學個鬼啊。

課間,辛睿正趴在桌上補覺,本該播放名人名言的廣播,突然改成了沈知年和劉陽向全校閱讀自己的檢讨書,并保證以後再也不在上學時間玩手機。

辛睿堵住耳朵,不願再聽。

在食堂吃飯時,兩個高一的女生過來拼桌。她們邊吃飯邊讨論,早上那個在校門口罰站的男生到底是誰,長得特別好看,一頭小卷毛,和她喜歡的偶像長得好像好像。

辛睿嘆了口氣,原本就不怎麽好吃的食堂飯菜,變得更加難吃了。

方若晴好幾次想回答學妹們的疑惑,可看一看辛睿的表情,又不敢說話了。

直到從食堂回教室的路上,方若晴才終于忍不住問:“沈知年是真的不來找你了嗎?之前不是說好要賠禮道歉的嗎?這才幫了幾天啊就放棄了。我真是高估他了。”

辛睿說:“是我讓他別來的,撞傷的醫藥費早付清了,也送來了拐杖,算是兩清了。”

方若晴不解,“賠點錢就能兩清了嗎?”

辛睿說:“要是用錢都算不清了,那才是糟了。”

她擡頭看着遼闊天空,陰雲已逐漸散去,但行至夏末的太陽再沒盛夏時那般耀眼。

她知道,夏天就要過去了。

·

九月的最後一周,伴随着大風預警,氣溫急轉之下。暴雨鋪天蓋地,沖刷盡一整個夏季的暑氣。

晚自習結束,校門外已圍滿了來接學生回家的家長們。方若晴撐着傘陪同辛睿剛走出校門,一個穿着雨衣的女人在不遠處大喊道:“晴晴,晴晴!媽媽在這裏呀!”

方若晴一眼認出那是她的媽媽,驚訝地走了過去,“媽,你怎麽來了?”

“早上出門的時候不是跟你說了嗎,下雨了就來接你。這個天氣怎麽放心你一個人回去啊?”方媽媽從電瓶車後備箱裏取出一件黃色的雨衣,“來,雨衣穿好,趕緊回家。媽給你煮了姜湯。”

方若晴搖頭道:“不行啊,我得先送……”

辛睿打斷了她的話,笑着說:“晴晴,和你媽回去吧。雨傘留給我就行了。”

“你的腳……”

“都這麽久了,我早就好得差不多了,你看我這幾天不是連拐杖都不用了?”辛睿活動活動腳腕,向她展示自己的康複情況。

“那行,雨傘給你!”方若晴套上雨衣,将雨傘轉交到她手裏,坐上媽媽的電瓶車後座後,仍不放心地朝她揮了揮手,“路上小心啊睿睿,拜拜。”

“再見。”

辛睿看着黃色的雨衣駛入黑夜,長長地嘆了口氣。

萬川中學在東江市的老城區,這裏的排水系統老化,一到大雨天便到處是積水。

辛睿走在鋪滿磚塊的人行道上,即使小心翼翼地下腳,仍難免踩中松動的磚塊,一腳下去濺起極高的積水,積水裏又摻着泥,沒走多遠,一雙白色的運動鞋已經髒得不能看了。

這幾日,辛睿已經可以正常地用雙腳走路,除非劇烈運動,已經不會再感受到疼痛。但此刻天涼雨寒,襪子都已濕透,濕漉漉地黏在腳腕傷口處,感受到針紮似的輕微疼痛,卻分不清是太冷的緣故,還是舊傷複發。

走到十字路口,漫長的紅綠燈讓大雨中的行人更加喪失耐心,辛睿過馬路時,一輛摩托車呼嘯着從面前駛過,車燈撞到她的胳膊,帶起一陣猛烈的風和力,辛睿噗通一聲單膝跪地。

緩過神來後,她試圖起身,腳腕再度感知到熟悉的疼痛,卻又将她逼了回去。

等她再度咬緊牙關要站起來時,綠燈轉紅,密集的車輛急竄而過,而她尚在斑馬線中央,迎着無數的車燈和鳴笛,寸步不敢挪動。

雨勢驟強,即使是撐着傘也抵擋不住四面八方飄來的雨水,寒冷和疼痛無孔不入地鑽進毛孔,辛睿握着傘的手漸漸發抖,眼前的景物也漸漸變得模糊……

真冷啊……媽媽……

“姑娘,姑娘?你沒事吧?”

不知過了多久,辛睿像是被人從夢中叫醒了,她看見紅綠燈再度轉變,車流停了下來。一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女人撐傘站在面前,拍着她的肩膀呼喊她。

“姑娘,我是對面藥店的老板,雨太大了,你先來躲躲雨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