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雙贏

第50章 雙贏

聽這位張鵬翮張大人直截了當地提起這個事兒,薛攀不由得有些尴尬。

就是說他老人家怎麽随意一召喚就跑的這麽快,還如此配合他們的工作,甚至都還能帶來額外的驚喜呢,合着是在這兒等着呢。

哎呀,這多不好意思,說得感覺好像是他薛某人特意用了心計利誘人家張大人似的……明明早就決定好了等方便的時候就把東西給人家來着,看看這事兒整得。

薛攀有些尴尬地輕咳了一聲,為了緩和一下氣氛,立刻順口問起了張鵬翮河務的事情,沒有想到,這一下算是打開了這位張大人的話匣子。

他從永定河的堤壩開始說起,幾乎是口若懸河地講起了各處河務的事兒,說到激動之處竟然有些手舞足蹈,跟方才溫文爾雅的形象判若兩人,讓薛攀頗有些目瞪口呆。

看起來這位張大人真的是非常用心在河務上了,屬于是。

而且他還有心機的很呢,居然還知道從永定河的堤壩開始說,真是個老機靈鬼兒()!

提起這永定河堤壩的事兒,就不得不說薛攀在年初的時候陪着康師傅一起南巡經過寶應、視察河工的經過了。

當時,這位張大人就給薛攀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不只是他那一口标志性的川味普通話,還有他十分較真兒的性格。

在他之前,薛攀從來沒有見到過哪個官員敢直接跟康師傅當面怼,這位四川大爺那種不畏強權、據理力争的模樣,實在讓人一見難忘。

再有,就是這位張大人真的是很努力地想要治水。

薛攀曾經偶然見到過這位張大人站在河堤上看着河水的樣子,那真的是十分憂國憂民乃至于憂心憂愁了。

也是因為這個,薛攀不但在康師傅忽然點名他來“評理”的時候選擇了明着“用事實說話”、但是暗裏其實是默默支持了張大人的方法,甚至還動了想要把水泥配方弄一份給張大人加固河堤的心思。

畢竟,不管石頭和泥土的堤壩多牛,也沒有鋼筋水泥堅固,并且方便快捷。

雖然在水利工程上,薛攀算是個小白,可是他有系統啊。

Advertisement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說系統在關鍵時候還是很給力的。

雖然不知道它到底是怎麽運行的,但是它那個所謂的抽獎給的東西也不能不說是十分有用。

薛攀翻出系統一看,甚至都沒有重新抽獎,直接在之前為了抽藥方抽了那麽多次十連的時候掉落的其他獎勵裏翻找就輕松找到了水泥的配方。

一起翻找出來的還有肥皂和玻璃的配方,薛攀也都抄了一份兒出來,反正他們薛家是經商的,幾乎什麽生意都做,這種穿越必備的發財配方那必須得來一套啊。

加上薛攀此時已經提前步入了官場,那麽錢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賺錢的事兒,那肯定是多多益善的,反正他本職工作還是皇商,奉旨賺錢,光明正大、名正言順。

別的不說,他還指望用這個鈔能力把能夠用錢擺平的事兒都擺平了呢。

當然,水泥這種基建必備神器,那其實也算是鈔能力的一種罷。

反正對于河道總督張大人來說,肯定是這樣的。

有了這個水泥的方子,張大人治理河務必定如虎添翼,那可真是比給他真金白銀,甚至是康師傅給他加官進爵更讓他開心的事兒。

原本薛攀是想着這次回江南,路過寶應就給的。但是沒想到這次差事緊急,他跟林如海直接趕赴揚州,為了趕路,早點兒到達好提前布置,根本就沒在寶應停靠。

加上薛攀想着,萬一這次他跟林如海在揚州需要什麽照應,也可以接着這個機會跟張大人搭上線——人家可是從一品的大員,若是能搞好關系,不要說小小的揚州城了,便就是整個江南,他們倆也可以橫着走了。

沒想到,一切如同薛攀所料,他跟林如海雖然計劃周全,但是畢竟不是揚州本地人,在整個江南地區的影響力也不夠——他們倆雖然一個出身金陵,一個出身姑蘇,但是一個還是十多歲的小毛孩子,一個之前在京中任職,回到江南不過幾年時間,根本都沒有來得及培養什麽勢力。

如此一來,就顯得在江南地區任職多年,還都是高品級的朝廷大員的張大人十分重要了。

因着南巡的時候林如海也是全程伴駕,薛攀便也就沒有隐瞞這個想法,沒有想到,林如海不但沒有覺得他心思不純,甚至還幫着他一起完善了行動計劃——在官場厚黑學這塊兒,薛攀一向是佩服林如海的。

不得不說,他這位林姑父能夠這麽快平步青雲,的确是有些東西在身上的。

有了林如海的支持,薛攀感覺自己“算計”起張大人來就毫無心理壓力了。

特別是林如海笑言“以張大人的能力,怎麽會看不出咱們這點兒小伎倆。他若是不願意,咱們怎麽算計都也沒有用”,言下之意就是這事兒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那薛攀更是放手去幹了。

于是薛攀在去揚州的半路上就修書一封給了張大人,裏面情真意切地說他有個制作神器的方子,取用不過只是尋常物件兒,但制成後可以用于加固堤壩,說不定可以用于治理河務。

因着事關民生大事,他本來想要親自來清江浦河道總督府拜訪,當面将配方送給張大人,順便現場測試一下效果,畢竟這是他偶然得到的奇方,實際效果如何尚未試過,不敢随意胡言效果雲雲。

他洋洋灑灑說了一番這神器的神奇之處,也誠摯地表達了想為河務建設出一分力的決心,然後“不經意”地提到他有個緊急公務要辦,故此來不及過來,只能等事情告一段落,再約時間來訪。

跟着他就簡單說了一番他們要去揚州巡查鹽政、順便打拐的事兒,雖然是輕描淡寫,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其實才是重點。

果然,張大人接到了這封信之後,立刻就采取了行動,甚至比薛攀預期的結果還要好——這位張大人也不愧是久居官場還一直是高位的大佬,直接就從源頭上幫薛攀和林如海解決了問題。

不是說這個拐子窩點背後是兩淮鹽運司的人嗎?

它們的頭頭尚某人才不過只是個從三品,他自己好歹也是從一品的大員,都說官大一級壓死人,他這可是大了四級呢,那可真是吹口氣兒就夠整個兩淮鹽運司抖三抖了。

何況,這位張大人也是曾經做過河東鹽運使的,對鹽政那點兒事兒簡直門兒清。

特別是當時他靠着個人能力把河東的鹽務搞得井井有條,當地百姓額手稱慶不說,每年上繳國庫的稅銀也不少。而江南雖然比他們河東産鹽量更多,但是卻還經常報虧空——反正就是一筆爛賬,還是從根子裏爛出來的那種。

張大人一直知道江南鹽政很混亂,只是他沒想到連拐賣人口的事兒都這麽猖獗。

不過這也是難怪,揚州瘦馬天下聞名,這原本就是見不得光的産業,但是盤踞日久,牽扯利益過深,竟然也無人能夠撼動其根基。

加上這位張大人雖然在江南幹了好多年,但其實也一直沒有到過揚州城任職,且又有其他民生大事要忙,故此最後只能不了了之了。

但是這個事兒他卻是一直放在心裏的,只是苦于一直沒有合适的機會插手而已。正好薛攀送了這麽個臺階下來,他當然得順勢抓住了。

何況,薛攀還說了要給他一個加固堤壩的神器呢——這可是寶貝啊,對于他來說,那真是比給他黃金萬兩、連升三級還要珍貴的禮物。

因此,他立刻動用自己所有的能量,甚至還專門設了個局拉了現任兩江總督阿山入夥——這個繼任者他原本一直看不上,能力有,但是不多,不過就是仗着滿人的身份作威作福,但是野心卻還是不小,怎麽看都很是跌份兒的。

以前張大人根本不屑跟阿山之流交際,但是這并不妨礙他跟這種人保持普通客套的關系——這就是他為官的高明之處了。不喜歡,也不要得罪,誰知道哪天會用上呢?

這不,說要用上,就用上了。

将河務工作暫時移交給可靠的手下代管後,張大人興高采烈地親自趕赴金陵城,去游說阿山一起到揚州城破案——他雖然不喜歡阿山,但是對阿山這種人的性格把握卻還是很穩的。

于是阿山毫無懸念地被張大人幾句話就忽悠瘸了,巴巴地跟着來了揚州城,然後正好落到守株待兔的林如海手裏——在這兩位科舉學霸加官場大佬手裏可以說是被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了。

偏偏他還沒法說啥,因為的确兩個人都是說得天衣無縫,而且也能夠給他帶來好處——康師傅本來就很重視江南鹽政,派了自己的心腹林如海來,很明顯是要對江南這幾個地方動手了。

阿山雖然毛病多,但是也并不傻,好歹也是混到從一品大員的位子,一點兒腦子沒有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旦看清楚了局勢之後,他就立刻選擇了戰隊——必須要配合林如海把這個案子拿下,然後趕緊把有關他自己的痕跡處理幹淨。

風緊,扯呼!

無關緊要的人,推幾個出去背鍋也就是了。

雖然說老尚、老夏都是合作了很久的老人,但是吧,比起自己的前程來說,那都不算啥了。

阿山迅速調整了心态,跟林如海一唱一和,很快就把案子斷了。

這個震驚朝野的“揚州略人略賣人※”大案,上了折子給康師傅之後,惹得康師傅大怒,涉案的人員全部嚴懲,尚某人、夏某人等一系列官員都革職查辦,老牙婆等人斬立決。

朝廷對于這種案子的态度如此嚴厲打擊,倒是對全國境內的拐賣團夥産生了不小的威懾。

薛攀的那幾張巨額銀票自然也要物歸原主,而且還因為他協助斷案有功有額外的嘉獎。

這是後話。

且說那邊阿山和林如海全權接手了斷案的事兒,這邊兒張大人就拉着薛攀開始制造神器。

說是神器,其實就是水泥……

薛攀叫系統把配方給他,又專門弄了本水利工程方面的技術指導書,一起打包送給了張大人。甚至還陪着張大人制作了第一批水泥并且弄成了混凝土,總之是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就對了。

在一起忙活了好幾天,并且反複測試過強度之後,水泥混凝土這東西基本算是成功了。

看着這些長得像泥土的東西拌上砂石、澆上水等上一段時間就變成了堅硬無比的“石塊”,甚至還能澆築磨具、定制形狀,張大人當場淚奔。

要不是薛攀反應快扶住了他,這位張大人差點兒還給他來了個大禮——他這是在為黃淮流域的百姓感謝薛攀,雖然薛攀肯定不敢托大,但是這個小小的“發明”的确是給河務治理帶來了不小的便利。

送走了歡天喜地的張大人,也目睹了兩淮鹽運司的貪官污吏們被一鍋端之後,揚州城的第一場戰鬥就告了一個段落。

林如海和薛攀便就安排好了手中的事務,準備啓程回姑蘇和金陵,去接各自的家眷了。

因着前期在辦理打拐案和幫張大人研制混凝土的時候耽誤了不少時間,薛攀同林如海商量了一下,回程便并沒有一路同行,而是分開走,各自回各自家裏去接人,然後再在揚州彙合。

好在這幾個地方離着都不算太遠,走水路,不過一日兩日也就到了。

這一日薛攀別了林如海,登上了自家準備回金陵城的船,正在船艙中小憩,就忽然聽得系統中傳來小黛玉驚喜的呼喚聲:“文龍哥哥,玉兒有個天大的喜事兒要同你說。”

作者有話要說:

拖了很久的一章,人真的不能生病,太難受了嗚嗚嗚!好在終于熬出來啦!鹹魚複活(不是)張大人是遂寧人,人稱遂寧相國,非常牛的大佬。但是本文非考據,大家随意看看就好啦。鞠躬爬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