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送野豬肉
第36章 送野豬肉
梨花一大早就起來挖陷阱, 又是淋雨又是跟野豬賽跑,全身混着汗水和泥土,整個人就跟個泥人似的, 再怎麽心大也不願這個樣子出現在董芸的面前。
大根在山泉流下來的地方鑿了個洞,用竹筒接下來, 下邊的幾個木桶都接滿水放那裏備用。
旁邊又搭個簡易的小棚子用來洗漱。
梨花一下子就把那三桶水給用光了,這才把自己給弄幹淨,穿上母親剛縫好的新衣裳, 整個人煥然一新。
杏花看着她的新衣裳一臉羨慕,“大姐, 你穿這身真好看, 一個補丁都沒有, 黃色的布子,跟咱們山上的小黃花一模一樣,真鮮豔。”
梨花道:“你放心,都是同一匹布,你的衣裳也是這個色,跑不了。”
杏花吃吃笑了。
梨花簡單把頭發弄幹後, 在頭頂上綁了個小揪揪,剩下的軟軟地散下來披在肩上, 看上去比平時多了一抹清新俏皮。
杏花看着她姐又去水邊照了照,忍不住道:“大姐,你這樣子就跟以前向菊花要去見大壯一樣, 去之前臭屁了好久才出門。”
梨花一聽,擡起手就要去敲她的腦袋。
“我剛穿新衣服難道還不能美一下嗎, 去去去,看火去, 一會兒火滅了娘回來收拾你。”
杏花笑着跑開了。
梨花這才背着小背簍往曾家小院去。
到的時候董芸正在院子裏洗刷刷,見她來了,眼睛一亮,轉過身來上下打量着,嘴角噙着笑道,“咱們梨花今天穿新衣裳啦。”
梨花被她這麽仔細一瞧,一貫的慢半拍此時早已不奏效,兩只小耳朵紅撲撲的,輕咳一聲道:“早上逮的野豬,給你拿了梅頭肉和豬五花。”
Advertisement
說着将小背簍放下來,把肉提了出來,
董芸看着眼前好大一塊,驚訝道:“怎麽這麽多,每家都分這麽多嗎?”
梨花搖了搖頭:“不是啦,就秦奶和趙五叔還有你家的多分幾斤,有一半拉去城裏賣,又送了一些去姥家,剩下的自己留了些,其他的就各家各戶送個一兩斤。”
董芸聽了這話,手上的動作頓了頓,放下活計,擦了擦手上的水走過來,“梨花,上次幫你的事,你已經把銀子還回來了,你不欠我什麽了,以前的事不用太放在心上,有什麽好東西,也不用太記挂着我,知道嗎?”
梨花被她一雙漂亮的眼睛盯着,好不容易才聽清楚這話,提着的肉串子的手瞬間就僵在那裏,老半天才張嘴,眼裏明顯透着難過,“姐姐是不想要我的東西了嗎?”
董芸見狀,就知道小姑娘誤會了,道:“梨花給的東西,姐姐又怎麽會不想要,是家裏就我跟婆母兩人,芙寶也吃不了什麽,你家裏人多,一頭豬要拿去賣,還要分村裏人,自家剩的也不多,就不要老因為之前的事惦記着我,拿個一兩斤給我嘗個鮮就夠了。”
梨花聽她這麽說,知道她不是嫌棄,也沒有要跟自己生分的意思,甚至還在為自己着想,眉眼瞬間又彎了起來,“不是因為之前的事才惦記着你,就是有好的東西想讓你也嘗嘗。”
董芸看着她唇邊彎起的巨大弧度,心裏不知怎的,也莫名覺得開心。
簡簡單單的人,真好。
“那就謝謝梨花了。”
“不謝,今晚上我家請吃飯,你和芙寶還有曾奶也要來哦。”
董芸下意識想要拒絕,她實在不想往人多的地方湊。
梨花忙道:“就只請了秦奶家和老五叔家裏,沒別人了,你來嘛,芙寶肯定也想去和狗蛋一起玩。”
看着對方殷殷期待的眼神,董芸實在不忍心拒絕,想了想,覺得自己來大柳樹村這麽久,好像真的沒怎麽參加過集體活動,連帶着芙寶也沒怎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如此一想,便點了點頭。
……
梨花回到家後,要不了多久大根夫婦也回來了。
和去之前的滿臉喜色不同,回來了兩人臉上都不太好看。
梨花忙問道:“是不是那些人嫌咱們送的肉少了?”
大根沒出聲,熊氏氣咻咻道:“嫌肯定嫌,不過我說了拿一半去城裏賣,賣得銀子要建房子,他們也不好說什麽,你爹擔心這些人饞着野豬也要上霧隐山,就去跟村正叔說讓他老人家幫勸勸,叫他們不要随意上山,可就有幾家說咱們霸着霧隐山,到處跟人宣揚上邊有狼不讓人上去,上邊的寶物就歸咱家了——當真是好心當成驢肝肺了!”
梨花忙拍了拍母親的背安撫道:“娘別氣了,這事爹沒錯,要是不提醒,真出事了到時候還得怪到咱們頭上來。好在爹不光自己勸,又去和村正爺也說了,以後要是真出事那就不關咱們的事了。”
熊氏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但被人指着鼻子罵,心裏還是很不舒服。
又道:“還有劉家那邊,見咱們只拿了兩斤肉去,嘴裏盡是冷嘲熱諷,說打那麽大一頭野豬送親爹只送這麽點肉,打發叫花子呢。”
梨花聽到這話也是氣笑了,“憑啥呀,爹長這麽大沒吃過他們家一粒米,沒穿過他們家一件衣,分家也沒要過他們一文錢一分地,他們當親爹娘的看都沒來看親兒子一眼,這會兒倒是來争野豬肉了,真不要臉,娘,下次咱再獵得東西,決計不會再往那邊送。”
熊氏這氣一時半會兒難下,梨花又安慰道:“娘,下次,我還能獵更多的東西,饞死那些人,您別氣了,咱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該氣的是他們才是。”
熊氏聽女兒這麽安慰,心裏這才好受了不少。
“還是我閨女說得有道理,回頭讓你爹算一下錢,這房子全蓋瓦片要多少銀子,那五十兩銀子原先還想藏着掖着不讓人知道,我看也不藏了,該花還是得花,要是銀子夠用,砌牆就去外買磚頭來砌,不興搞那些泥牆了,一下雨就糊。”
梨花看着老娘那霸氣的樣子,也跟着笑了:“娘,您都辛苦半輩子了,就該住青磚紅瓦大院子,銀子不夠還可以掙,是不是啊爹——”
後面那一句是沖着大根喊。
大根坐在一旁聽着女兒安慰媳婦,聽着聽着,原本郁悶的心情竟也跟着好了起來,聽到女兒喊話,樂呵呵笑了:“是,我閨女說得對,咱家就蓋青磚瓦房,就住大院子,銀子的事,這不還有我嘛。”
一家大人瞬間又覺得心情美好,樂呵起來。
杏花也及時冒出小腦袋道:“娘,什麽時候做肉湯面條呀?”
熊氏這時候才一拍大腿:“哎呀,給氣飽了,忘記一家子到現在啥都還沒吃呢,行了,現在就去做,骨頭熬得怎麽樣了?”
杏花道:“熬得奶白奶白的了。”
“那不得香死了。”熊氏說着,趕緊朝廚房棚子裏走去,準備和面搞面條。
一家幾口的好心情一直維持到了傍晚。
中午已經說好了讓秦張曾三家拖家帶口來吃飯,于是下午大根夫婦二人都在忙活着準備晚上那頓飯。
不過鄉下人請吃飯,哪裏又需要什麽花樣,主要還是一鍋炖罷了。
下晌,去城裏賣半邊豬肉的三人組也回來了,熊老大把一兩六錢交給了大根道:“賣得還挺順利,剛好有家酒樓就喜歡這些野生玩意兒,一整個全拿走了。”
大根又把錢當着幾人的面交給熊氏道:“現在我們家是我媳婦當家,銀子都交給她。”
熊老大樂見其成,幫忙去剁骨頭準備晚食。
傍晚,秦家和張家都來了,每家還扛了個小桌子和幾個小凳子,說是先借給大根家用着先,等房子建好了再拿回去。
村正張三爺也被請了來,男人那邊就已經紛紛入座,沒有凳子的就自己尋了塊石頭墊着。
曾婆子牽着芙寶也來了,董芸背着一個小背簍跟在後頭,即便穿着粗布麻衣,但依舊是一副清麗出塵的樣子。
她向來很少在人多的地方出現,如今突然混在人堆裏面,還是能讓人一眼就能尋到她。
梨花見到她來,心裏高興得很,跑上前去迎她,像一只歡快的小狗,搖着尾巴。
董芸将背簍遞給她道:“需要我幫忙做些什麽嗎?”
梨花抱着背簍搖了搖頭,“不用不用,就只差兩個菜了,等會兒就能吃。”
熊氏也忙招呼道:“芙寶娘,又拿東西過來,下次可不能這樣了,哎——家裏就這條件,你可別嫌棄。”
董芸微微一笑:“有肉吃,便是頂頂的好了,您忙,不用招呼我。”
芙寶這邊已經和狗蛋給玩在一塊了,曾婆子和秦老太還有張老五的老娘湊在一起說話。
梨花姐弟幾人幫忙上菜招呼客人。
董芸看了周邊一眼,大家各自湊在一塊說着話,她很快就找準了目标,邊上是張老五的妻子石榴和大山的妻子苗氏在說話,這兩人一個二十多歲一個三十多歲,跟她年紀相差不是太遠,于是朝着她們的方向走了過去。
兩人見她主動走來打招呼,皆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不是董芸清高,正好相反的是,董芸與人見面都是面帶微笑,至少內裏的疏離感不熟悉她的人是體會不出來,只是她向來足不出戶,偶爾出門去河邊給芙寶洗衣服才會和這些小婦人們碰到一起,村裏的女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遇上一個秀才的孫女,多少還是有些自慚形穢,再加上人家董芸又長着這麽一副好樣子,平日裏雖然有人背後罵她狐媚子叫她董寡婦,可當這樣的人真的湊過來,甭管男人女人,誰能不迷糊。
“芙寶娘,快坐這兒。”石榴招呼着她。
董芸笑意盈盈地坐了過去,湊在石榴的旁邊,肩膀挨着肩膀。
石榴就一個粗女子一個,單單董芸身上飄來的淡淡的香味就已經足夠讓她暈乎了,她身材高大,連胳膊都是董芸的兩倍,常年幹活使得她的肱二頭肌那一處鼓鼓的硬邦邦的,被這麽一個軟乎乎的身子倚在肩膀處,整個人瞬間就麻了。
“芙寶娘,你這一身好肉是怎麽養的,怎麽這麽軟乎?”石榴問道。
董芸笑了,“我還想問嫂子這一身好肉是怎麽養的,我這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在家裏就是個不中用的。”
石榴忙道:“不不不,中不中用不是你說了算,是家裏男人說了算。”
說完才想起對方是個寡婦,這話實在不妥,趕忙找補道:“女人就該像你這樣小鳥依人,哪能像我這樣五大三粗,也就每次揍老五的時候能占點便宜。”
事實上董芸長得并不小巧,身材高挑,略顯豐腴,但是比起石榴那确實不夠看,不過村裏別說是女人,男人都未必能比得上石榴。
苗氏聽她這話,捂着嘴笑了,“老五那是心疼你才心甘情願讓你揍,不然你以為他打不過你?”
“嗐,喝點馬尿就管不住自己的嘴,我當初就是瞎了眼了看上他。”嘴上嫌棄着,眼裏卻帶着笑意。
董芸喜歡看這些人的表情,鮮活的,松弛的,肆無忌憚的,不像以前她所處的地方,每個人都繃直了身子,克制着,她甚至覺得以前的十幾年,她的身子和靈魂就一直處在蜷縮的狀态,從未舒展過。
石榴被她給看得不好意思,道:“芙寶娘,你這麽看着我,我要是個男的還真頂不住。”
董芸笑了,“又來取笑我,我怎麽看着你了,我看誰不是這樣。”
幾人相互打趣着樂不可支,苗氏指着人群中的梨花:“梨花這丫頭是不是抽條長個兒了,幾個月前看着還是瘦瘦小小一只。”
石榴也朝她指的地方望去:“大根個高,劉家人的種,看樣子還會再長高,要真是向家的種,她這是算是長到頭了。”
“以前他們大房一家子在向家,吃穿不飽,那粥只能說是米湯,別說長高,能不殘都不錯了。”
董芸也跟着打量了正在跟着父母一起忙碌着的女孩兒,細溜高挑的,點頭認同道:“太瘦了,多點肉才好,最好能再壯一點,姑娘家也得有點勁兒才好,不能像我這樣,專門拖後腿。”
石榴瞟了一眼她的胸口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都不知道多少人能盼着長成你這樣。”
三人又笑到了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