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買菜
買菜
姜海藍開車從位于郊區的A區法院返回B區市區。
周圍的車子越來越多,時不時有騎着摩托車的騎手從她車子旁邊飛馳而過,偶爾與載滿乘客的快速公交對向行駛。
道路兩旁的高樓、店鋪也數不勝數。
早就習慣了這一切的姜海藍沒有任何感覺。
直播間的衆人卻是目不轉睛地盯着天幕,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錯過了什麽。
車子進市區後,姜海藍瞅了一眼時間,還好,還沒到下班高峰期。
她驅車左轉右轉又行駛了四十多分鐘,終于進了她居住的香蘭水岸小區。
穿過了十幾棟高樓,把車子開進了地下停車場。
姜海藍拎着包下了車,拿着車鑰匙按了一下把車鎖好,繞過一輛輛車子,走向8號樓2單元的電梯間。
【我家就住在這個小區裏,】姜海藍終于有時間和直播間的觀衆講話了,【我們這個時候的人們,要麽住在樓房裏,要麽住在……樓房裏。】
她都覺得自己說得有點好笑,忍住笑意繼續說道:【除了樓房,有人住大別墅,首都有人住四合院,農村有自建樓房,嗯農村也有舊式的房屋。】
她想了想她外婆村裏的老房子和奶奶村裏的老房子,補充道:【不同農村的房子都不一樣,改天有空我搜圖片或者視頻給你們看看?】
不知道星際時代的人們住在什麽樣的房子裏,姜海藍盡力想象,腦子裏冒出來的是《哆啦A夢》裏的22世紀的畫面。
她不禁為自己貧瘠的想象力感到羞愧。
但要讓她打開彈幕詢問生活在未來的觀衆們……
Advertisement
姜海藍想象着滿屏幕都是彈幕的樣子,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
算了算了算了……
——
東漢初。
酂侯臧宮聚精會神地看着天幕,忽然道,“不知道她所說的農村是怎樣的。”
回想了一下記憶中的鄉村……不,如今就算是所謂城裏,房子也未見得有多好。長平侯劉隆說:“農村能有多好,你沒聽她說嗎,農村是自建房和舊式房屋。”
臧宮反駁道,“便是我大漢,不同地區的人修建的房子也有所不同,她口中的舊式房屋,未必是我們見過的老房子。”
你看看人家那些車子,人家那些高樓。
“雖然不知道她說的別墅是什麽樣的房子,但是四合院……”大司空窦融在腦中想象了一下,“莫不是四面圍合?”
如今的房屋是廊院式庭院,即庭院中心線為行為主體工程建築,周邊為神殿連接,或上下有屋,并非四面建房子。[1]
四合院,四合院,“四合”這個詞,莫名地戳中了窦融。
真巧,也戳中了劉秀,他笑道,“大司空若是有興趣,不妨試着建一所?姜海藍不是說會給我等看圖嗎?”
那樣直插雲霄的高樓他們修不成,不知所謂的四合院,能不能修建。
——
電梯到了。
姜海藍走進電梯,按了1樓的按鍵。
她對直播間的大家說:【我住在這棟樓的15樓,但現在,我要去對面的商店買菜。】
【商店裏的菜跟正兒八經的農貿市場的菜比起來是要差一點,但農貿市場離我這裏有點遠,周六周日才能去】
【嗯,我平時是自己做飯吃的,很忙的時候會點外賣。】
【我爸媽知道我點外賣的話,會批評我的,不過現在他們都去了外地,奶茶、燒烤、炸雞、烤鴨……我想吃什麽吃什麽!】
——
北宋初。
“15樓!”石守信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着下巴,“要建成15樓的房子,那得耗費多少人力財力。”
而且她住的這棟樓,還不止15樓!
回想了一下國內的高塔,高懷德不禁搖了搖頭,“這又豈止是人力和財力的問題?”
石守信明白他話裏的意思,剛剛姜海藍的車子一路過來,那一座座的高樓,可不像是人力所能及!
“她說去商店和農貿市場買菜,”王審琦若有所思,“他們是專門劃了一塊地盤賣菜嗎?”
趙普臉上帶笑,“我倒是更想知道,她口中的‘外賣’,是何意。”
她提了“外賣”,又提了食物,莫非……
——
電梯到了一樓。
電梯門開了。
姜海藍抓着包包的鏈條,大步走了出去。
她推開了8號樓2單元的門,門前是一條瓷磚鋪成的小路,路邊種滿了花花草草。
對面是同樣的一棟棟高樓。
姜海藍順着小路一路走出去,走到了車來車往的公路邊。
姜海藍往前走了幾分鐘,走到了人行天橋前。
這是一座鐵做成的橋!
它橫跨下方的雙向六車道,把公路兩邊的高樓群連接了起來。
姜海藍踩着梯子走到了橋上,穿過鐵橋,又下了石梯,到了對面,這邊是同一個小區的13號樓、14號樓。
13號樓1單元開了一家專門賣蔬菜的店。
——
“那橋……也是鐵建成的?”
元朝位面,昭勇大将軍綦公直眯起眼睛,“他們那裏的鐵可真多啊。”
若是能拿來鑄造兵器……
伯顏也是這樣想的,他們打仗打了這麽多年,剛剛滅了南宋。
若是有天幕上的車,能把那鐵橋拿來融了鑄造兵器,想必也打不了這麽多年的仗吧?
兀良哈·阿術抓了抓腦門,百思不得其解,“他們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的鐵?”
好問題,忽必烈也想知道。
——
店門口往來的人非常多。
姜海藍與他們擦肩而過,走進了店裏。
室內明顯涼快得多。
姜海藍慢悠悠地逛過去。
貨架上的一排排蔬菜印入了直播間觀衆們的眼底。
那些認識的、不認識的反季節蔬菜,令無數看到它們的人為之震驚。
姜海藍為了對得起系統贈送她的恒溫手環,很是認真地一一介紹過去:
【這是大白菜、空心菜、上海青、油麥菜、花菜……】
【白蘿蔔、胡蘿蔔、土豆、付瓜……】
【青椒、大紅椒、黃瓜、西紅柿、茄子、四季豆……】
一邊介紹,姜海藍一邊介紹一邊拿起菜來看,她忍不住碎碎念,【這種黃瓜不管是生吃還是涼拌還是做湯都沒有老家的本地黃瓜好吃。】
【小白菜看起來還行吧。】
【茄子有點兒焉了。】姜海藍嫌棄地撇了撇嘴,把手中那個茄子放了回去。
【這邊是豆制品,白豆腐、豆腐皮、豆芽、豆豉、臭豆腐,嗯都是大豆做的。】
【這個是魔芋豆腐,我個人很喜歡。】姜海藍順手拿了一塊用保鮮袋裝好的魔芋豆腐,證明她确實喜歡。
【還有木耳。】
【這個是酸菜,這個是豆米,酸菜豆米超好吃!】
姜海藍從架子上拿下兩只透明塑料袋,裝了幾片酸菜,又裝了小半袋豆米。
她一路走過去,路過了幾個裝有火鍋、燒烤材料的大冰櫃,路過一排雞蛋,路過了米區,路過了魚區,來到了賣新鮮豬肉的地方。
姜海藍的目光淡淡地掃過冰櫃裏的肉,伸手拿起了一小塊同樣貼着保鮮膜的瘦肉看了看,放回去,又拿起另一塊看了看重量和價格。
“就這個吧。”
她不知道,此時各大時空天幕下觀看的人們,看着她身處的這家店裏的菜和肉,已經看得眼睛都要綠了。
——
“真是不可思議啊,”懂農事的人瞳孔地震,扭頭看他身邊的人,“我沒記錯的話,她是說她是在九月?”
“是的,你沒記錯,她和那個男人說……說從九月開始還款。”
“九月怎麽會有黃瓜?”
“茄子、空心菜、胡蘿蔔也不是九月份收獲吧……”
“還有瓢菜,姜娘子為何叫它……上海青?”
“海上……上海……上海?”
明朝以前的人很是好奇那些從未見過的菜類。
“土豆?土豆是什麽?”
“那疙瘩也能吃嗎?怎麽吃?生吃?還是煮熟了吃?”
“大紅椒看起來顏色很好看,但是,紅色的……能吃嗎?”
“你看,還有青椒,椒?”
“青椒和大紅椒,跟花椒有什麽聯系嗎?”
“這看起來也不像啊。”
“那個西紅柿紅紅的也很好看,就是吧……它真的能吃?真的是菜?”
“四季豆和缸豆有點像诶,只是缸豆長,四季豆短。”
明朝之後的人們則是感嘆雖然他們也能看到這些蔬菜,可……
“咱們平時種的胡椒可沒有這麽大。”
“也沒有那麽長。”
“那個西紅柿也是,又大又漂亮。”
“你看他們賣的黃瓜,和咱們平時買到的黃瓜也不大一樣啊。”
“他們怎麽種的?”
“人家是神仙,有仙法。”
“神仙也要吃菜,也要買菜嗎?”
豆制品也引發了一波讨論。
豆腐發明于西漢時期,豆腐皮産自明代,豆芽也産自明代,臭豆腐出自清朝。
如今它們都擺在了一起。
這讓後世熱衷于搞研究搞發明或者熱衷于搞錢的人們心思活絡了起來,想着那些是怎麽用豆子做出來的。
人們正在讨論蔬菜時,幾個大冰櫃出現在天幕上。
衆人:“???”
緊接着是一排雞蛋,大小不一、顏色不同,但數量可觀。
衆人:“!!!”
再之後是米,白花花的大米,堆成小山。
還有堆成小山的白花花的面粉。
衆人的眼神愈發火熱,有人下意識地朝天空伸出手。
姜海藍路過了魚區。
透明的琉璃做成的櫃子裏,裝滿了水,各種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魚在裏面游來游去。
還有蝦和螃蟹!
姜海藍沒有給眼神,很快就路過了,她走到賣豬肉的地方。
“好多魚啊!”
“那蝦可真大,螃蟹也很大。”
“魚看起來也不小哇。”
“這肉……是豬肉嗎?”
“是豬肉。”
“豬肉可不好吃,姜姑娘怎麽買豬肉?”這是東漢之前的人,他們還沒開始煽豬。
已經有了煽豬技術的人們表示“姜姑娘買的那塊豬肉,貌似不怎麽好啊。”
但是,米、面粉、蔬菜、魚、肉……統統擺放在一家店裏,任由人們挑選!
天幕之下的人望着那一個個拎着透明袋子或者的人們,對着這些菜挑挑揀揀,然後拿到一個地方,讓兩個穿着同樣褂子的女人稱重。
……應該是在稱重吧?
只是稱重方式過于奇怪,好像把菜放到那個鐵盤子之上,就知道了有多重?
那是怎麽做到的?
不只是稱重方式奇怪,連付款方式也很奇怪。
姜海藍拎着幾袋子菜,在排隊等待付款之時,直播間的觀衆們通過直播,看到了站在姜海藍前面的人是怎麽付款的。
他們竟然一個人也沒有拿錢出來!
疑似收錢的女人站在櫃臺裏面,拿着一個黑色的東西對着客人買的菜一一掃過,然後報出了一個價錢。
但客人沒有拿錢出來付!
他們只是拿着一個小鐵疙瘩,對着櫃臺上的黑色的小圓球晃了一下,就拎着自己的菜走了!
店員居然也沒有攔他們!
他們為什麽不付錢?
這裏的菜都是免費的嗎?
那個店員怎麽什麽都不說?
更讓人意外的是,姜海藍亦是如此,她拿着她那個能和不知道在哪裏的人通話的鐵疙瘩,對着櫃臺上的小圓球晃了一下——話說這個世界的人怎麽人手一個鐵疙瘩——就拎起她的菜走出了店門。
與此同時,歷朝歷代的商人們,秦朝的巴寡婦清,東漢末年的麋竺,隋末唐初的鄒鳳熾,唐朝的海外客,宋朝的祝确,元代的張孝祥,元末明初的沈萬三……
聚精會神地盯着姜海藍走過的每一個地方。
他們看着分門別類擺放的商品,看着各個區域都站着穿着同一款式的褂子的女人,看着那些穿着褂子的女人為客人介紹商品,看着穿着褂子的女人手起刀落殺魚、切肉……
有人迫不及待地叫小厮拿來紙筆,鋪在桌上“刷刷”地寫了起來。
——不過為什麽天幕上的人買菜都不付錢,要成為一個暫時的謎團。
姜海藍她習慣成自然,有些事情想不起來要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