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律所(一)
律所(一)
早上八點五十分, 姜海藍走進了律所的大門。
正對着的便是白色的行政臺。
律所的行政人員蔣琳坐在行政臺後面,熱情地同她打招呼,“早上好, 姜律師。”
姜海藍眉眼彎起,回以燦爛的笑容,“琳姐早。”
“你的快遞, 昨天你讓我幫你領的。”蔣琳從抽屜裏取出一個郵政銀行的大信封。
姜海藍走過去接過,看了一眼寄件人, 是綠城市金水區人民法院寄過來的判決書。
她便順手将信封撕開, 從裏面取出兩份判決書, 直接翻到了最後一頁。
嗯, 和預估的判決結果一樣。
“琳姐, 謝了,我先去辦公室。”姜海藍笑道。
蔣琳點了點頭,“好。”
姜海藍手裏拿着信封和判決書,朝自己的辦公室走去。
邊走邊向直播間衆人介紹他們律所。
【我們律所是林省行知律師事務所,是一家合夥所, 有21名執業律師,4名實習律師, 3名律師助理。】
姜海藍站在一面牆壁前, 将攝像頭對準了牆上的照片,【這就是我們律所律師的證件照。】
二十多張照片, 有男有女, 有年長的也有年輕的。
Advertisement
姜海藍往前走, 【這些是我們參加各種活動拍的合影。】
有在企業和領導談事情的照片, 有在學校開講座的照片,有在大街上給市民答疑解惑的照片, 有在社區進行普法宣傳的照片,有在烈士陵園掃墓的照片……
每一張照片都配有一段文字說明。
姜海藍繼續朝前走,牆上挂着各種榮譽獎狀,參加市律協組織的演講比賽和籃球比賽的,參加省律協組織的征文比賽的,省律協授予的文明律師事務所……
她也簡單介紹了一下。
再往前便是實習律師們的辦公區域,面對面的格子辦公桌。
辦公桌上各擺了一臺電腦,電腦旁擺放着筆筒書籍、筆記本、綠植等。
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正坐在電腦前“啪啪啪”敲鍵盤。
姜海藍介紹道,【這裏是實習律師們辦公的地方,等他們成為執業律師,拿到律師證,會給他們分配新的辦公室。】
她想了想,【想要成為一名執業律師,首先要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拿到資格證書。然後找一家律所,一名執業五年以上的律師,按照市律協要求把相關材料交到市律協,成為一家實習律師。】
【實習律師實習一年,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完成至少十個案件。然後按照市律協的要求,把相關材料交到市律協,申請成為執業律師。】
【市律協會組織交了申請材料的實習律師,舉行面試,在面試中獲得60分以上的實習律師再準備相關材料交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市司法局窗口處,一段時間後就能得到律師證,成為執業律師。】
——
秦朝。
巴寡婦清神态淡然地望着天空,雖然聽不懂“合夥所”是什麽意思——這個姜海藍意識不到很多她習以為常的東西,對他們這些看天幕的人來說,是不能理解的。
但挂在牆上的“律所”人員的畫像,卻讓她靈機一動。
沒錯,如果我的鋪子裏,我的每一家鋪子裏,都挂上我的畫像……
再寫上幾行字說明我的身份……
光是想象那個場景,她就忍不住要笑起來了。
三國時期。
以自家家産為劉備的起家奠定堅實基礎的麋竺看着牆上挂着的律師們參加各種活動拍下的照片,以及照片下面那一行介紹照片的文字,他心有所感地笑了起來。
他麋氏家族與劉備政權結為同盟,所以他很輕易地就想到了這個“宣傳欄”的作用。
不錯,我宴請劉備和他的下屬時,我家給他們提供錢財、糧食、兵器……時,也應該找知名畫師畫下來,挂在我的書房裏,代代傳承下去!
我要是臉皮厚一點,學姜海藍他們,把畫挂在店裏也未嘗不可,呵呵呵呵呵。
隋末唐初。
作為一個超級有錢人,鄒鳳熾的目光從活動照片掃到了各種獎狀,隐隐有一些想法,又沒有辦法具體捕捉到。
他再度認真地看了看那些獎狀,聽着姜海藍介紹“征文比賽”、“籃球比賽”、“演講比賽”,右手握成拳頭往左手掌心裏一捶。
“對了,我也可以來搞比賽!”
然後給獲勝的人發獎狀!
……不過只是獎狀的話,也許沒有多少人會來參加?
那就給點錢吧,前幾名就能得到我獎勵的多少錢,這樣肯定會有人參加!
他說幹就幹,立即叫管家去給他找人。
“也找幾個畫師來,要技藝高超的畫師!”
西漢漢武帝時期。
聽到姜海藍介紹要如何才能成為“實習律師”和“律師”,聽完那一套流程,劉徹下意識地摸了摸下巴,在腦中默念那幾個關鍵詞:“考試”、“證書”、“實習”、“材料”、“面試”……
那是一套非常完整、完善的流程。
想要成為律師,必須通過這套流程。
他隐隐有些想法,如果朕選拔可用的人,也參考這套流程……
劉徹下意識地掃了一眼殿中的官員們,心裏冷笑了聲。
一定會被人阻止的。
但是,朕可是,漢武大帝!
這個世界上沒有朕做不成的事!
——
“藍姐早!”
“藍姐早上好啊!”
姜海藍正想着要不要把律師證拿出來給直播間看,就聽到兩個實習律師在和她打招呼。
她嘴角的弧度擴大,“早啊!”
“藍姐吃早餐嗎?”女生晃了晃手中的手機,“我們倆正準備點哦。”
姜海藍眼前一亮,她快步走了過去,“你們打算點什麽?”
女生瞅了一眼坐在她斜對面的男生,問道,“吃啥?”
男生說:“我都可以,面條、粉,包子饅頭豆漿……”
女生說:“那就灌湯包?可以嗎,藍姐?”
姜海藍點頭,“可以,我要一份灌湯小籠包,兩顆茶葉蛋,一杯甜豆漿。”
女生擡手比了個“OK”,“藍姐你先回辦公室吧,外賣到了,我叫你。”
“行,麻煩了。”
實習律師的辦公區域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通道。
通道的左右兩邊各有幾間小型辦公室。
姜海藍的辦公室在左手邊通道盡頭的右手邊。
她走到辦公室門口,推開門走了進去。
辦公室布置得非常簡單。
一張辦公桌、一張辦公椅、一臺電腦、一臺打印機、一個書架,一個上下四層的檔案櫃、一張長沙發。
辦公桌上規律地擺放着紙質材料。
最邊上放了一瓶水培紅掌。
姜海藍把包放在了辦公椅上,坐下,她拿出手機,翻出當事人的聯系電話,撥了過去。
“你好,我是姜海藍姜律師,判決書我已經拿到了。”
“嗯,和之前我們預估的結果差不多,貨款全部得到了支持,資金占用費以年利率3.7%計算至貨款實際付清之日為止。”
“對,和我們之前談的一樣,現在的利率是按全國銀行同業間拆借中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我們主張那個高了,不會得到支持。”
“不用謝,你要來找我拿判決書嗎?”
“啊?”姜海藍雙眼微微睜大,“倒也不是不能放在我這裏……”
“好吧,那就放在我這裏,如果對方不肯按時付款,我幫你把強制執行申請書寫出來,你過來找我拿。”
挂斷電話後,姜海藍拿着兩份判決書起身,從褲子口袋裏摸出一串鑰匙,挑出一把,打開了檔案櫃上面的兩扇門,根據塑料文件盒外側的名字和案由取出一個文件盒,把判決書放進去。
她順手鎖上了檔案櫃。
【全國銀行同業間拆借中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這個我不知道怎麽解釋。】姜海藍默默地翻了個白眼,【我只要知道現階段是按照年利率3.7%計算就行了。】
似乎是意識到這樣說有點不負責任,姜海藍清了清嗓子,【這樣吧,我算給你們看看?】
她從筆筒裏抽出一支黑色中性筆,從打印機放置白紙的地方抽出一張紙。
【打個比方,如果甲欠了乙貨款50000元,欠款時間是2022年3月13日,起訴時間是2023年9月25日,那麽……】
姜海藍在紙上寫下“50000”,“2022.3.13—2023.9.25”,她掰着指頭算了一下,在時間下面寫上“9+9”,劃掉,寫上“18”。
又掰着指頭數了下,在“18”的旁邊寫上“12”。
【從2022年3月13日到2023年9月25日,差了18個月又12天。】
姜海藍另起一行,寫上“50000×(3.7%÷12)×18”,【年利率3.7%除以12個月,得出每個月的利率,再乘以18個月,乘以50000元,就得出了18個月的資金占用費。】
【這12天,】她再起一行,寫上“50000×(3.7%÷12÷30)×12”,【這就得出了12天的資金占用費。】
【兩個加起來,就是欠款期間的資金占用費。】
姜海藍拿出手機,打開計算器,把兩個算式算了出來。
【2775元,61.666666666……四舍五入,約等于61.67元,兩個數據加起來,等于2836.67元。】
她暗道,好了,這下應該沒有人關心我解釋不清全國銀行同業間拆借中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事了。
姜海藍并不知道,在她使用計算器算出結果後,直播間無數人對她的手機露出了異常渴慕的眼神。
——
南北朝時期。
“那果然就是數字!!!”祖沖之激動地站了起來,望着姜海藍寫在紙上的數字和運算符號,眼神愈發炙熱。
他急匆匆地跑進書房,從裏面拿出了毛筆和絹布,迫不及待地寫了起來。
所幸姜海藍邊寫邊念,祖沖之也就一一對應着寫下了“50000”、“伍萬”,“0”、“零”,“3”、“叁”,“7”、“柒”,“6”、“陸”,“2”、“貳”……
還有“×”、“乘”,“÷”、“除”,“+”、“加”。
祖沖之的筆停在了空中,一滴墨掉落在了絹布的空白處,他卻沒有注意到。
他在思考,不知道“減”是怎麽表示的。
還有“壹”、“肆”、“玖”,會是怎樣寫的呢?
下次姜海藍進電梯的時候,我一定要好好盯着牆壁看看。祖沖之暗自下決心,既然是數字,必然是有規律地排序,他可以找出還差的三位數字。
祖沖之盯着絹布上的算式看了又看,內心是極度的興奮和愉悅。
“不愧是生活在後世的人們啊!”他自言自語道,“這樣子寫起來實在是方便!”
學習和記憶也很方便!
如果可以在我們這個時候推廣開來……
南宋時期。
楊輝看着自己半頁紙的數字和運算符號,整張臉因為激動而發紅發燙,“這個(%)是百分之,那十分之、千分之、萬分之,是怎麽寫的?”
“還有這個點(.),感覺很不錯!”
“61.66666……”楊輝回憶着姜海藍用那個“手機”計算時,放大的“手機”上那一串“6”,猜測道:“是除不盡的意思?”
“因為除不盡,姜海藍保留了點後面的兩位數,第二位數根據第三位數的大小,‘四舍五入’?”
他越說越興奮,“有意思有意思!後世的很多東西實在是太有用了!”
與此同時,魏晉時期的劉徽、南宋時期的秦九韶、東漢末年的趙爽、元代的朱世傑等等歷史上有名的數學家,還有歷朝歷代不管懂不懂數學但需要算賬的人們,無一不對姜海藍手中的“手機”垂涎不已。
他們已經知道,那個“手機”可以和遠方的人聊天,可以播放動畫片,似是還可以将自己的樣子在瞬間“畫”成一張小畫,但!它怎麽還可以算賬呢!它為什麽會有在極短的時間裏就能算出結果的功能呢!
“這實在是……”
明朝,朱元璋看向他的兒子和大臣們,大家無一例外都對天幕上的“手機”向往不已。
首先是戶部的人,“我們要是有那個,那平時算起賬來豈不是要快很多倍?”
“而且這個……這個……”說話的戶部官員不知道怎麽稱呼“手機”裏的這個功能,他略一遲疑,接着說道,“不僅僅是算起來快,它還很容易上手!”
學起來可太方便了!
幾乎不需要腦子!
只要不是傻瓜都能用!
其他各部的官員也紛紛表示他們也很需要那個東西,對此展開了向往。
朱元璋:“……”唉,咱也很想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