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二章
五人尋了個尚算完整的小土屋,稍事清理,生了火,吃了些幹糧,小齊自懷裏掏出了個一寸大小極為精致的玉器挂飾。
他将那玉飾遞給蘇餘恩,道:“這是司南佩,原本是堡主貼身之物,大婚之時是要送給小姐作為新婚之禮的。此物雖無司南之用,且鞮汗山那個地方也無法使用司南,但好歹它是個信物,若有幸真的找到堡主,也好用它相認。”
蘇餘恩接過一看,見那玉飾以青玉雕琢,下部是兩個長方形柱,中間有環形凹槽連接,內部是中空的,似是一個小哨子;上部則是雕出勺子的模樣,勺柄處系了一段絲線,或可挂于脖上,或可系于腰間。
蘇餘恩看着喜歡,順手便挂在脖子上。
小齊又對宋昭說道:“牟先生推測,鞮汗山口無法使用司南,應是因此山中多磁石,才會幹擾司南,令其失靈。若在山口中辨不清方向,可根據風聲、風向等,尋找出路。再來,西北一帶雖幹旱少雨,但牟先生推測,鞮汗山口中,應該有水。但這水,是救命的,還是害人的,便不得而知了。是以,若遇水源,還要多加小心。”
宋昭點頭,道:“多謝提醒,明日進山口後,自當多多留心。”
翌日一早,幾人整理行裝,便向北出發。
白日裏日頭高挂,但狂風不止,漫起的黃沙遮天蔽日,打在人身上又疼又燥。向北望去,黑黢黢的高山連綿延展,如俯卧在這片黃沙中沉睡的黑色巨龍。半山腰之上灰黃的雲霧常年不散,在地面上投射出連片的陰影,襯的這一脈高山詭異又不祥。
二裏半的路程,很快便到。越臨近山腳,風力越強,最後宋昭與褚赫不得不使出“千斤墜”,才拽得住另外三人,繼續艱難前行。
鞮汗山上寸草不生,除卻黑色的岩石,再無它物。山口是兩座山峰之間的低矮緩坡,上面滿是碎石。
狂風卷着黑色的碎石,打在幾人的裘衣上,發出“啪啪”地聲音。他們雖頭上戴着風帽、面上遮着罩巾,但口鼻內還是有沙土,晃晃頭,耳朵裏還有“嘩嘩”的砂礫聲。
“難怪……西戎人都生得那樣壯……這身子稍弱些……都過不來……”蘇餘恩一句話說得斷斷續續,說完了還引來一陣嗆咳。
“這風……也忒大了些……前邊兒什麽……也瞧不清啊……”徐茋也道。
“大家……都拉緊了手……以防吹散……小心腳下……”宋昭大聲提醒着。但也不知他是不是嘴開過光,話剛說完,腳下一空,幾人突然就急速往下墜去!
幾人“啊啊”地驚叫連連,手也不由自主的松開了,在空中驚慌地亂抓一氣。但很快,幾人便觸了底,底下似乎是綿軟的沙地,摔下來倒也沒受傷,只是幾人還是躺在地上龇牙咧嘴了半天,才慢慢緩過來。
Advertisement
起身定睛一瞧,發現他們身處在一條狹長的地下裂谷之中,方才落下之處,旁邊是幾乎豎直的崖壁,有兩三丈高。崖壁上幾無突起,無法攀援。頭頂上,黑色的風沙彌漫,遮住天空。裂谷中風雖不如上面大,但穿過狹窄通道時發出的尖利聲響,如鬼泣狼嚎。
宋昭運起內力,一個起身踢騰,雙腳在崖壁上連踩幾腳,欲飛上去試試,哪知半空內裏氣息突地一滞,腳下不穩,摔了下來。
幾人忙得圍上去查看。宋昭連咳了數聲,才說出話來:“這裏……這裏的空氣不對勁……我使不了內力……”
幾人面面相觑,褚赫與蘇餘恩又分別試了試,果然氣息阻滞,內力發不出來。
徐茋摸了摸兩側的崖壁。此處岩石黑中泛紅,布滿了橫向的皴裂風蝕痕跡。她又靠近嗅了嗅,道:“這應當就是牟先生說的磁石了,還有些怪味道……應當是這些岩石的影響,羅盤司南在此處才會失靈,人的內息亦大受影響。”
“怪道先前那麽多高手進來,都有去無回。若無法使用內力,這與平常人也無甚區別了。”小齊道。
“沒辦法,先向前走走罷,看看能不能找到別的地方爬上去。”宋昭說。
幾人就在這裂谷之中緩緩向前摸索着。
愈往前走,兩邊的崖壁愈高,谷中光線愈暗。想再上去,已無可能。幾人無法,只得繼續走下去。
一開始,頭頂尚有條裂縫,還能看到狂風黑沙掩映下的一絲天光。很快,崖壁合攏,光線變弱,幾人不得不點起火折子,慢慢往前挪。
腳下松軟的砂石漸漸變成硬實的土地,之後又漸漸變軟,似乎滲進了水,踩上去還有“啪嗒啪嗒”地水聲。
“大家小心。”宋昭想起昨夜小齊的叮囑,提醒衆人道。
幾人深一腳淺一腳地走着,眼前突然出現了個三岔口。
“……走哪邊……?”蘇餘恩問。
“右邊。”宋昭道。
“左邊。”徐茋道。
徐茋問宋昭:“為何走右邊?”
“從右往左,一條一條試,總有行得通的。”宋昭說。
徐茋像看傻子一般看了看他,道:“你忘了牟先生的話了?左邊有風聲,或許能出去。”
“哦,有理。”宋昭聽了聽,果如徐茋所說,恍然大悟道。
幾人齊齊走向左邊岔路。
岔路很窄,僅容一人通過。
五人一個跟着一個,慢慢向前摸索。
腳下忽傳來“汩汩”之聲,把幾人吓了一跳。小齊拿着火折子一照,見是一小股水流,沿着壁角流淌着。
褚赫蹲下聞了聞,道:“無甚怪味。”
“尚不清楚這水是否無毒,先躲着點走罷!”宋昭道。
很快,又出現了兩個岔口,都有風聲。
“這次該走哪條?”蘇餘恩又問。
徐茋聳聳肩:“随便選一條罷!”
于是,他們選了右邊那條岔路。
走着走着,他們發現左右兩邊各多出一條岔路,且瞧着十分熟悉。
徐茋環顧四周,想了想,道:“咱們該不會,又回到三岔路口了罷?”
“好像是。原來,左邊岔路的右岔路與中間岔路是相通的。”宋昭道。“那便再選左邊那條走。”
這次幾人沒再走回頭路,但是,洞內分岔越來越多,幾人最終還是迷失了方向。
“為何我覺得,咱們總在這一處打轉轉?”蘇餘恩已有些心焦氣躁。
“這裏面同迷宮一般,單靠風向,也不能找到出路啊!”宋昭嘆道。
“這樣罷,”徐茋出了個主意:“咱們每隔十步,便做個标記,這樣便不會來回跑了。”
幾人同意。
但他們發現,洞壁的岩石材質異常,用包裹中的刀劍或是石頭,都無法在其上留下痕跡。衆人無法,只得撿扁平的石頭在地上摞起幾層,權作标記。每隔十步,走在最後頭的褚赫便會如法炮制。
如此又走了約摸小半個時辰,道旁,已開始出現零星人骨獸骨。想來,是有人和動物迷失在這山洞中,活活困死在這裏。
連洞中的風,都帶着陰嗖嗖的涼。
蘇餘恩哆嗦着抱住了徐茋的胳膊。
又走了一會兒,小齊氣喘籲籲地道:“為何奴覺得,這裏,我們曾來過……?”
“可是,地上并無标記……”徐茋低頭看看,說道。
“可您看那個頭骨,明明與方才看到的一樣……”
“你們……你們聽沒聽到什麽奇怪的聲音……?”蘇餘恩問,聲音裏已帶上哭腔。
幾人站住,神色緊張地聽了聽。
“我沒聽到什麽聲音……褚赫你呢?”宋昭問。
有順風耳的褚赫搖了搖頭。
“你是不是太害怕了?別擔心,咱慢慢找,總會找到出路的。”徐茋安慰蘇餘恩道。
“可是……可是我明明聽到一個女人在很小聲的哭……”蘇餘恩見幾人不信她,着急解釋道:“該不會,不會是這個頭骨在哭罷……?”說着,聲兒都顫了。
徐茋頭皮都麻了。“你別瞎說……”
小齊湊近了瞧了瞧,道:“這似乎是個男人的頭骨,不是女人。小姐莫怕,不是女鬼。”他說完,竟還朝蘇餘恩安撫地笑了笑。
蘇餘恩欲哭無淚,拉着徐茋道:“我們快走,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