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

兩個銅板的嫩豆腐夠他們一家四口一頓飯,卻是連紙鳶的邊也買不起,而租書而得的每月一百銅錢只夠買一只中品的紙鳶……

高昂的價格像是一盆冷水澆在簡岚的頭頂,把她初次入城的歡喜澆了個幹幹淨淨。

簡岚看着與自己歲數差不多的小娘子湊到紙鳶鋪子邊,很快拿着一個紙鳶蹦蹦跳跳的跑了。

她的心顫了顫,不敢再看。

簡岚拉着簡雨晴的手,怯生生道:“阿姐……咱們回去吧?”

簡雨晴看出簡岚的怯意,莞爾一笑。她揉了揉簡岚的腦海,輕哼一聲:“回去做什麽?等阿姐賺了錢,就給小岚也買一個!”

這麽貴的紙鳶,哪裏買得起?

簡岚垂着小腦袋,沒敢接簡雨晴的話。

“怎麽?你不信?”

“…………”簡岚先是猶豫了下,等擡眸對上簡雨晴的眼眸,脫口而出:“我信,我信!”

“算你識趣。”

“好了。”簡娘子打住女兒們的笑鬧,伸手指向前頭:“雨晴,市長就在前頭,咱們去問問這裏攤子的價位?”

市長,便是專門管理市場交易的市令官。商販們想要在城內擺攤做生意的話需要繳納市金,并按照商品對應的類別在固定區域擺設。

簡雨晴看了一眼,搖了搖頭。

簡娘子奇道:“怎麽不去問?”

Advertisement

簡雨晴順着人潮往前走,同時悄聲向家人解釋:“城門口固然人來人往,但大多都是進城勞作又或是準備出城之人,真留下用早膳的人不多。”

“況且這邊人流量大,怕是市金不菲,加上競争激烈恐怕生意不好做。”

簡娘子聞言環顧四周,只見城門口雖是人潮洶湧但大多數百姓都是行色匆匆,進進出出,其中駐足買早膳者只占了十之一二。

不過就算是十之一二,也是人山人海。簡娘子上前問了下價位,吓得花容失色,急急回來:“還真被我兒說中了。”

“這裏要多少錢?”

“一個月要一吊錢,三個月起租,市長還說要好位置的話還得再加錢!”

一吊錢?

簡雨晴倒吸了口涼氣。

當下的米價也不過一鬥十五錢,一個月攤子的市金竟是要一千錢?好位置還要再加錢的話,等于簡家一年的收入結餘也就夠兩個月的租金!

簡娘子望而生畏,憂慮重重:“不愧是城裏,光是攤子的市金便是如此昂貴,咱們真能做得了生意?”

簡雨晴打起精神:“畢竟這裏人流量大,想租攤子的人多……咱們再往裏走走,我就不信所有地方都要這個價。”

她帶着家人,沿着大路往前走。

遠離城門口的坊市,周遭便要安靜許多,街上瞧着也沒什麽人。

沿途,簡雨晴還看到了幾家早食鋪子,遠遠便能聞到誘人的芝麻香氣。

食鋪之中最多的便是賣胡餅。

見着簡雨晴一行人過來,裏面的憨厚漢子連忙招呼:“小娘子,小郎君,胡餅一個三文錢!我家做的是揚州城裏最大的胡餅,價格實惠又好吃!”

足有臉大的胡餅被壓得薄薄的,雙面灑滿芝麻,貼在爐子裏烤到焦脆,散發着誘人的香氣。

這家做的胡餅與後世的馕已相差極大,倒是有些像後來的梅幹菜扣肉餅,只是沒有梅幹菜肉餡,只用了芝麻的。

經過烤制的芝麻香味極濃,讓人直吞口水,就連簡娘子沒忍住誘惑,買了一張嘗嘗味道。

他們稍稍用力,便聽見餅子發出清脆的咔嚓聲,直往下掉渣。

簡雨晴趁熱,趕緊咬上一口。

外皮烤得酥脆,滿是麥香和芝麻香,即便裏面沒有餡料,吃到嘴裏香氣也長存。

單張餅有臉大,架不住分成四分,每人也就不到巴掌的份量,三兩口便吃得幹幹淨淨。

簡雨晴不吝贊嘆:“好吃!”

簡岚和簡雲起連連點頭,附和着。

一行人繼續往前走去,很快又見着另一家做馄饨的鋪子。随着鍋蓋打開,馄饨的香味帶着白蒙蒙的熱氣一股腦兒全飄了出來。

鋪子上坐着兩三名食客,正唏哩呼嚕地喝着湯,吃着馄饨。

這家老板是個年輕後生,他動作娴熟地揮舞笊籬,從鍋裏撈起煮熟的馄饨,順勢放入盛着湯的小碗裏,最後再撒上一把蔥花。

簡雨晴一家人交換眼神,默契地走進屋裏。他們點了一碗小馄饨,分而食之。

簡雨晴先喝了一口馄饨湯。

湯汁清澈,隐約帶着點胡椒粉的香氣,配上蛋皮絲和蝦皮,倒也是清爽可口。

她再來一顆馄饨。

馄饨皮薄如蟬翼,裏面的肉餡擠挨在一起,咬下去勁道十足。初春的日子喝上這麽熱乎乎的一碗馄饨,小日子都覺得松快多了。

簡雨晴打了個合格分,覺得要比先頭胡餅鋪子做的味道差上不少。不過簡娘子、簡雲起和簡岚卻是吃得開心,臉上還有些意猶未盡。

就是這碗馄饨得十文錢。

簡娘子一邊付了錢,一邊肉疼,瞬間打消了再來一碗的念頭。

簡雨晴帶着家人在揚州城裏轉悠了一個上午。這裏與貧瘠的河頭村完全不同,富麗堂皇到讓人瞠目結舌。

百文的紙鳶放在其中,也變得那麽不起眼。簡岚看得戰戰兢兢,難得乖巧地跟在簡娘子身邊。

簡娘子看得眼花缭亂,只覺得處處都好。她最後将挑選地段的任務全權交給簡雨晴,只巴巴地跟在後頭。

簡雨晴與兩人反應截然相反。

她走得精神抖擻,越發興奮,一雙眼睛是越看越亮。

越是富貴,越是舍得花錢。

簡雨晴帶着家人來來回回轉了好幾圈,基本選定目标。她伸手指向前方,下定決心:“我覺得府學門口就不錯。”

簡娘子驚呼:“府學門口!?”

三人齊齊向前看去——揚州府學占地廣闊,兩側綠樹成蔭,還有公認休憩交談的涼亭走廊和假山。

門口站着不少小厮和腳夫,道路兩側擺設着不少鋪子。賣茶水的,賣飲子的,還有賣胡餅蒸餅和湯食的,就是與旁處不同這裏沒幾人叫賣,說話都是輕聲細語,仿佛擔心會驚擾到裏面讀書的郎君們。

“這地方……真能有生意?”

“阿娘,沒生意的話門口哪裏會有這麽攤子。”簡雲起小聲道。

“也,也是。”簡娘子點點頭,很快又想起一件事:“你們爹爹也曾在學府裏讀書過,但那時他好像都是在裏頭用的吃食。”

“走,咱們去邊上坐着。”簡雨晴拉着家人來到涼亭處,坐在裏頭歇歇腳的同時,繼續關注着府學前的情況。

随着時至正午,路邊的攤子也漸漸變多。等學府裏響起一陣鐘聲以後,外間的小厮、腳夫和攤子老板都直起身來,紛紛掀開鍋蓋,随着菜品香氣散開的同時諸人也扯着嗓子開始叫賣:“剛出爐的胡餅,三文錢一個,五文錢兩個!”

“剛出爐的糯米棗糕!”

“熱乎乎的杏仁粥,只要八文錢一碗!兩碗十五文錢!”

“羊肉蒸餅,羊肉蒸餅!”

“時興的松花飯,一大碗二十文錢!”

出來的學生數量不少。

有人上了轎子馬車,也有人三三兩兩往遠處尋食肆而去,也有不少駐足在門口:“給我來一碗松花飯。”

“給我裝碗杏仁粥。”

“來兩個蒸餅,有菜餡的沒?”

這條巷子瞬間煙火氣十足。

熙熙攘攘的學子讓簡雨晴定了定心,嘴角揚起一縷輕松的笑容。她心裏有了數,便帶着簡家人起身往回走。

“雨晴,這就回去了?”

“嗯,後面兩天我自己來瞧瞧,定下了再和阿娘說。”簡雨晴這麽說,也是這麽做的。

簡雨晴連着三日到府學門口觀察,終于定了主意。

第四日,她揣着錢去尋了府學坊的市長。市長聽得她的來意,仔細打量了眼簡雨晴身上半舊的粗布衫裙。他皺了皺眉,緩緩問道:“小娘子打算賣什麽?”

“打算做烙餅來着。”簡雨晴簡單介紹了下,“就是用雞蛋和面糊做的餅,上頭放些菜和吃食的。”

市長擡眼看了看簡雨晴,溫聲道:“小娘子興許是不知道?咱們揚州府學裏是有食堂的,學生們吃食還有補貼。”

“其次外頭也有不少鋪子。”

“這裏的生意不好做,市金也不便宜。”

簡雨晴道:“我想做這個。”

市長看簡雨晴态度堅決,也沒有再再開口阻攔:“八尺寬的地,一個月市金三百錢,三個月起簽,按月收錢。”

簡雨晴驚訝:“三百錢?”

市長看了她一眼:“小娘子是嫌貴?你要想好了再定下?簽了契書之後可就不能反悔了。”

三百錢!

這裏的價格居然只要城門大街的三分之一?簡雨晴原本還以為得四五百錢才行!

簡雨晴定了定神,又一次婉拒了市長的提議。她高高興興地交完市金,又選好位置,拿着契書牌子回頭置辦家夥。

除去在城裏才能買到的爐子、和鐵餅和粗紙,簡雨晴回河頭村的途中還去豬肉鋪老板那割了一大條豬肉,買了百來個雞蛋,最後是面粉和制作醬料用的香料,直接将手裏的錢花了個幹幹淨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