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她配麽
她配麽
法哲系一樓綠化帶旁有幾株高大的樹木,它們的枝葉向天空舒展開來,茂密清涼。
趙明均一邊從學院辦公室往外走,一邊查看手機上學院科研秘書剛剛發的消息:[趙教授,茶點都準備好了。]
他扶了扶眼鏡,回消息:[好的,辛苦了。]
今日是京華法哲思辨論壇首場會議開幕,10點開始,此時剛剛9點,他騎着自行車從學院院樓到會場,還能早到半小時。
只是當他走到自己早上停在樹旁的自行車時,卻發現自行車的後胎已經軟綿綿地塌了下去,顯然是破了。
破口處有一粒尖銳的小石子刺入,趙明均眉頭一皺,他記得早上的時候這車胎還好好的,似乎并沒有軋到石子。
他想了想,嘆了口氣,真是老了,這都沒發覺。
趙明均嘗試勉強騎着走,雙手緊握車把,腳下用力蹬着踏板,但自行車不受控制地左右搖擺。每一次蹬踏,輪胎都會與地面摩擦發出刺耳聲,根本騎不走。
綠化帶對面是一排郁郁蔥蔥的樹木,像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周安隐匿在樹影之中,透過樹葉斑駁的縫隙,目光鎖定在對面正焦急地繞着自行車徘徊的身影上。
她手裏緊握着一片尖銳的鐵片,冰冷的觸感增加了她心底幾分緊張,甚至因為捏得太緊,手掌心裏已留下了一個鮮明的紅色印記。
趙明均擡手看手表,環顧四周,靜悄悄的,此時學生們大多在上課,今日論壇學院裏面老師們幾乎都去了,他此時還真是找不到幫手。
“老師,您好,請問您需要幫忙嗎?”一聲清麗而關切的聲音從趙明均身後傳來,打破了周圍的寂靜。
趙明均轉過身,只見一個學生打扮的女生騎着小電驢穩穩地停在他面前。
她微笑着打招呼:“趙老教授好。”
Advertisement
趙明均點了點頭,但似乎不記得在哪裏見過:“同學,你……”
周安立刻自我介紹:“老師,我上過您的課,我是法哲系研究生,叫周安。”
她把小電驢停在一旁,走到趙老教授的自行車旁,用手按了按車胎凹陷處:“老師,這車得補胎才能騎了。”
“我要去圖書館,不知道您去哪裏,要不順便帶您一程?”周安露出爽朗的笑容。
趙明均眼前一亮。論壇會場正好在圖書館旁邊的大禮堂。
“小同學,感謝你啊,我正好去那邊禮堂,麻煩了!”趙老教授很客氣。
周安笑着,瞧着趙老教授坐上後座:“老師,那您坐好了。”
小電驢沿着校園的林蔭小道駛過,帶起一陣微風。
不過十分鐘,便到了。
周安将趙老教授放下來:“老師,到了,我先去圖書館了。”
趙明均站穩後,連忙道謝:“謝謝了同學,今天多虧你了,不然我就遲到了。”
周安笑了笑,擺擺手。
趙明均正要擡腿往會場內走去,卻聽見“砰——”的一聲。
只見周安放在車座後方的書包突然一滑,一本書從書包的縫隙中滑落出來,翻滾了幾下,落在地面上。
但她似乎并未察覺到這一小插曲,一溜煙地騎上小電驢,向前開去。
趙老教授眼尖地發現了地上的書,他急忙朝周安的背影喊道:“小同學,你的書掉了!”
但是,周安似乎根本沒聽見,她的小電驢已經拐了個彎,朝着圖書館正門的方向駛去。
趙老教授無奈地搖了搖頭,他彎下腰撿起那本書。書的封面在陽光下微微泛着光,上面寫着“法哲著作閱讀筆記”,再下面是一行小字,字跡娟秀,有這本筆記主人的名字“周安”,還有一串電話號碼。
他愣了愣,翻開那本筆記,上面密密麻麻的,有很多批注和注解,一看就能感覺到做筆記的人有多麽用心,看來是個對學術有些興趣的小同學。
一張A4紙從筆記夾層輕飄飄掉出來,趙明均一看,是一張課題組科研助理申請表。
他撿起那張表,細細看着內容,慢慢地眉頭緊鎖起來。
這個幫他忙的小姑娘簡歷非常好,各門成績都很靠前,且獨立寫過論文,雖然發表在普刊上,但這本普刊一直以質量著稱,并不亞于許多知名期刊。
可他記得他看交上來的申請表,篩選候選人的時候,并沒有看到這張表。
*
周安把小電驢還給隔壁舍友後,回到宿舍。
自療養院回來後,她的心就已經平靜了下來。
她去圖書館整理自己之前的研究筆記,零零散散好幾本,耐心地将它們全部裝訂在一起,又特地往許多處地方添了些新的批注。
電子版的筆記自然不能體現出她的用心,只有一筆一劃寫出來的、看起來便是厚厚一大摞的紙質筆記才能顯出她的仔細。
一本筆記,或許在旁人看來微不足道,但是對趙老教授這樣的人,一定會有用的。
趙明均是那種以學術為生命,幾十年的人生裏唯愛學術研究的人,他純粹、執着,這樣的人往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才。
他們珍惜和自己相似的人,哪怕有一點相似,都會忍不住多給幾分心軟的關注。
周安必須承認,自己卯足了勁兒要進課題組雖然動機不純,但是那本研究筆記上記錄的知識和心得卻是她好幾年的功夫。
在寫下那些筆記時,她并不知道自己會用在這件事上。
她那時雖然清苦,卻是喜歡讀書這件事的,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呆在圖書館光線好的角落,專專心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沒有任何煩惱和痛苦,一看便是一整天。
曾經那個一筆一劃寫下筆記的周安從未想到有朝一日,這些文字會成為她走向命運拐點的工具。或許這便是命運将她指引至此。
*
課題組科研助理最終上報時間是在公示的七天後,在距離公示結束還有兩天的時候,周安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
她接起來,電話那頭是溫和親切的男聲。
“您好,請問是周安同學麽?”
周安立刻坐直,她站起來,走到宿舍區安靜的角落。
“是的。”她已經聽出來那是趙老教授的聲音。
趙老教授道:“小周,我是趙明均,前幾天你載我去大禮堂,落下了一本研究筆記。”
周安立刻回答:“啊,我還以為找不到了,原來是掉了,謝謝老師了。”
趙老教授的聲音頓了頓,他道:t“小周,我無意中看到一張申請表,你是有申請過我課題組的科研助理麽,我看你的簡歷很不錯,筆記也寫得認真。”
周安抑制住內心的激動:“是,老師,我申請過,但是沒有過初審。”
趙老教授有些惋惜:“是這樣,可能是我們這邊流程有些問題,把你的表漏掉了,我并沒有看到你的申請表。小周,我向你道歉。”
周安握着手機的手指攥緊,她敏銳地察覺到趙老教授的意思。
法哲系的老師們大多崇尚規則,謹守着程序正當的原則,尤其是像趙教授這樣孤傲了一輩子的老教授,更是将規則和秩序奉為圭臬。
因此即使她的表被漏掉,但陳娜已經入選并且經過公示了,完全符合程序正義,再加上周安手上也沒有她和許欽壽勾連的實質性證據,所以,這個名額,是不可能推翻重新選的。
可是她的眼只黯淡了幾秒,又立刻亮起來。
總要再搏一把她才能甘心。
周安穩住心神:“老師,沒關系的。其實我一直很關注您的研究,也有許多問題想要請教,很開心能接到您的電話。老師您之前的未成年人法律權益保護和社會進步因素的研究,我……”
提起自己的研究,趙老教授立刻接上了話。
這通電話足足打了一個小時,電話末尾,周安聲線篤定、格外誠懇:“老師,即使沒能進您的課題組跟您學習,但我還是會堅持研究下去,我對法哲學的研究一直是有興趣的。”
趙老教授本就因為周安方才的對答如流而多了幾分好感,現在聽見周安聲音裏的決心,他默了一瞬,道:“小周,你有這個心很好,研究最缺的就是純粹的熱愛。”
周安笑了笑:“謝謝老師。”
挂斷電話,周安坐回宿舍的椅子,她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她的心徹底靜下來,盡人事,聽天命。
課題組科研助理公示的最後一天,周安接到輔導員的電話,說是學院要召開教研會,趙老教授讓周安去旁聽。
周安暗自竊喜,但她穩了穩心神,應了下來。
教研會上,趙老教授的聲音很是有力。
他說:“我想替一位學生争取一個機會,希望學院能同意我的課題組破格增設一個科研助理名額。我認為這本研究筆記足以證明這個學生對學術研究的熱愛,我們這個行業最珍貴最稀缺的就是發自內心的熱愛。為了這樣一份熱愛,我想打破原本的考核規則也是值得的。如果有什麽不良影響,我來替她承擔。”
周安坐在角落,聽着趙老教授的聲音在整個會議室回蕩,她低下頭,只是聽着。
她沒有試圖從陳娜手裏搶名額,而是選擇利用趙教授對學生的惜才之心,引得這樣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願意為她破格增加到一個新名額。
從來沒有人這樣維護她,一切在她計劃中,但好像又超出了原本冷冰冰的計劃。
趙老教授,趙明均,他是法哲領域相當有威望的老師,不僅因為他學術能力強,更是因為他的品性純良,令人欽佩。
他像明燈一樣照亮過無數學生,桃李遍布國內外。
周安想,其實自己是配不上這樣的人給出的維護和幫助的。
只是,配不配得上,她都已經得到了。
離弦的箭是不會回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