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

第 3 章

當我每次向母親尋求愛,一遍遍問她:“媽,你愛我嗎?”

她也會一遍遍回答:“我愛你。”

我信以為真,我真的相信了,可當我摔在樓梯上,兩膝兩手都磨的出了血,我在外面放聲大哭,還是爺爺聽見把我抱了回來。

我餓了,我想吃東西,我躺在炕上,我的父母在旁邊玩手機,誰都不願意給我去買,他們說:“這算什麽傷?你自己愛吃不吃。”

是的,對于他們那個年代來說,我的傷真的無傷大雅,我那古板的父母沿用了六十年代對待兒童到底方式同等傷害了我,就如同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小時候傷害他們一樣。

或許你要說,這還不夠,興許你要罵我矯情,好的,我不必理你,我只是想抒發我的情緒,我要告訴你,當我失眠一整夜沒睡着,第二天還要陪着母親出遠門去針灸,我把疲憊不堪的情況告訴了她,她會對我說:“誰讓你晚上不睡覺?”

諸如此類,當我把我在學校被人欺負告訴她,她會說:“為什麽別人就欺負你不欺負別人?”又或者:“我相信老師不會這樣。”

我知道她愛我,但她從來不知道該如何愛我,給我的從來不是關心和愛切,在我越長越大後,她理所應當的覺得我不是小孩,即使我當時才15歲。

但是,我當時也并未察覺出任何不對,因為我覺得這是我該做的,我對不起父母,我讓他們失望了,我把不屬于我自己的責任綁在了身上,就如同半吊子的繩索挂住了我,我被拉扯的只剩了殘肢斷臂,卻還是緊緊不願意放手。

我在所有人面前,始終是低三下四的存在,我當然知道我沒那麽弱,如果上帝願意再多分我一點勇氣,一點開闊的心智,一點良好的教育,我不會比任何人差。

我是個聰明人,是一只靈活的老鼠,但同時也具備着老鼠膽小怕事的性格。

我很喜歡反思,說了那麽多,想必你也看出來了,對嗎?經歷挫折,我會第一個反思自己,因為我母親常對我說的就是:“誰叫你……?”這樣的話,一直持續到我也不知多少年。

不過,反思也不是壞處,它是導火索,讓我不再那麽不甘屈于人下,我開始明白,就算一個人再如何如何的足智多謀,階層和年齡都會讓別人輕視你,所以“什麽時候做什麽事”這句話真的有夠深奧的,我現在大抵是懂了一點。

閱歷不能代表一切,腦子才是,但沒有閱歷又不能夠淩駕于他人之上,所以,我開始放下了,我不會再為別人叫我“小孩”而感到氣憤,我開始享受這種生活,因為我知道,我現在還是個孩子,即使沒有人疼我,我也要學會疼自己。

我知道的,我全部知道的,我沒辦法去恨我的家人,因為我知道他們也沒有被愛過,他們不會愛別人,更致命的是也不會愛自己。

Advertisement

所以,母親,你連自己都不愛,又怎麽能愛我呢?

記者先生,請別看我現在落魄的樣子,因為容貌和身份學歷并不能代表一個人多麽高尚,我的腦子裏大有乾坤,只是你有眼無珠。

我想說的很多,一時之前竟然不知道說些什麽了,好吧,讓我來談談,我對于原生家庭不幸後得出的一些觀點,比如,我最最最最最最最痛恨的一點,不要替孩子做決定。

第二點,不要随便可憐誰。

這雖然與我上說不符,但我現在解釋也來得及,我到現在還持以一種奇特的觀點——當你可憐一個人時,你們的身份地位注定是不平等的。

強者會可憐弱者,但是有些人根本不需要可憐,你或許會說,我可憐他是因為我有同情心,嗯,是的,善良的人總是值得被贊頌的,可是善良到無以覆加的人,一定是可恥的。

這也是我認為為什麽人要去經歷苦難的原因,苦難并不值得贊頌,它是人為的,不是天定的,它毫無邏輯,它來者不善,它如約而至,它存在的原因是讓你再經歷更大的苦時能有與之抗衡的能力,但他不是讓你同情弱者,維持你那高傲自大的面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