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請援禮南
請援禮南
太子從外面出來,正好碰上進來的程安。
“陛下,城中流民一案有了新的進展,牽扯之前嶺寧大旱情況,已經彙集成文冊。”程安将手裏的一沓文書遞到太子手裏。
太子一頓,并未伸手去接,反而轉身叫程安跟着進了內殿。
此處沒有別人,太子才算放下臉上的戒備,拿過程安送來的文冊,細細掌看。
程安沉默站在一旁。
不知過了多久,才聽到太子沉沉的嘆氣聲。
将文冊扔到桌上:“唉,百廢待興,父皇崩逝,如今大齊才算真正落在本宮眼裏,原以為的光鮮亮麗,權力搖籃,不過是個傷痕累累,搖搖欲墜的破爛。”
程安擡眸看着太子,道:“陛下,您得正統,治國安民自然是正道,如今天災人禍,或許皆是對您的考驗。”
太子眼中光亮已經黯淡,但還是隐隐希望得看向程安:“真如你所言嗎?”
程安跪地,伸臂伏拜:“若陛下願做治世之君,臣願輔佐身側。”
太子原本不定的心,聽到程安的話,不知為何安定下來。
伸手将他扶起,心裏不覺隐隐發熱。
“本宮信你。”
永光帝崩逝之後,離王便不再收斂勢力,大肆派兵圍剿京城。
莫玉如原領命剿滅離王,如今朝中變故,只能領命回京。
離王派信使來京城,誓要死戰到底。
京中雖然有楊家跟着禦林軍內城衛,也有保衛京城百姓巡訪的作用,單憑困獸之鬥,絕對對付不了離王的金戈鐵馬。
永光帝靠着猛藥回光返照,可不過兩日就暴病而亡,離王抓住這個漏洞,向外宣揚,太子之流為奪皇位,直接弑君上位。
此番謠言一出,雖然無憑無據,但那些搖擺支援京城的守備軍,更加猶豫,有些甚至直接視若罔聞,投靠離王。
離王身弱,不得永光帝喜愛,當初為皇子們挑選老師時,皆是朝中位高權重的大儒名臣,偏偏到了離王這裏,将他下放到軍隊之中,沒有依仗引導,全憑一個人摸爬滾打過來,正因如此才給離王機會養精蓄銳,在軍中積蓄人脈,結交各處守備。
太子将群臣召集在偏殿之中,守喪期間本不應召臣議事,如今戰事吃緊,只能想辦法商議。
“離王勢力盤踞,諸位可有高見?”
鑒于此前田剛如牢獄的風波還沒平息,群臣默契的選擇默不作聲。
太子眉頭緊皺,視線投射到人群中的莫玉如。
“莫玉如,你帶兵曾跟離王交手,有何看法?”
莫玉如從人群中站出來,彎腰行禮:“回陛下,離王所帶兵馬,兵強馬壯,憑借這京城儲備軍,效用不大,當下明智之舉該是請兵支援,如此跟着京城裏應外合,形成夾擊之勢,取離王勢力。”
太子點頭:“父皇崩逝,朝中多事,你覺得該向那方請援?”
莫玉如眉頭微皺,稍稍擡眸看着高臺上坐着的新君。
“臣……以為,南——”
莫玉如話還沒說完,就聽見外面太監通報聲。
“太後娘娘駕到——”
群臣面面相觑,看着緩步進殿的太後,同樣看着高臺之上的太子。
太子臉上表情先是一頓,随後便恢複如常,邁步迎過:“母後不在後宮,怎麽來了這裏。”
太後細長的眼眸清掃一眼太子,臉上是體面的笑容,故作擔憂嘆了口氣:“哀家聽聞皇帝召集大臣商讨大事,不放心皇帝身體,特來看看。”
太子臉上也跟着笑,道:“母後為朕操勞,來人為母後賜座于朕身側。”
喪期未過,太後不便忙着旁聽朝政。
母子二人坐好,太後将視線投射到莫玉如身上。
“莫玉如,你方才說請援于何處?”
莫玉如:“請援禮南。”
太後臉色微沉看向莫玉如,沉吟片刻:“禮南?當年朝中動蕩,禮南王見死不救的血債,諸位是已經忘了?”
大殿空蕩,聲音撞在金尊玉璧之上。
話音一落,大臣中有人站出來應和:“太後娘娘所言極是,穆家膽大包天,如今南疆被人故意封鎖,全然沒有半點消息流出,楊功将軍亦是音訊全無,若像當年禮南王一般結果不堪設想。”
“是啊陛下,禮南之輩是大齊隐患,不僅不能重用,應該重點考察才對。”
人群中一位滿頭白發的老者緩緩走到大殿之中。
“陛下,禮南一脈為護國肱骨之臣,禮南王身隕後,依舊恪盡職守,如今危急存亡,合該重用禮待,若是方式不當,寒了忠臣之心,恐怕得不償失。”
方才符合太後文臣皺眉看向祝丞相,冷哼:“京城中誰人不知,你祝丞相跟禮南王曾是忘年之交,如今此言,未免太過偏頗了。”
祝丞相眼眸眼睛,伸手輕撫面下白須:“天下大勢,哪來的恩怨,陛下初登皇位,先皇陵寝還未安葬,此刻說什麽恩仇,才是太過偏頗吧。”
祝丞相雖然未言明,卻是将諷刺太後的意思說的明明白白。
太後眯着眼審視祝丞相,神情陰郁,嘴角帶着冷笑。
轉頭看向太子,問:“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太子眼眸微垂,如今他憑着什麽上的這大統之位,他心裏清楚,可登了皇位,考慮的東西便不再是一面之詞。
太後将選擇交給他,是詢問也是脅迫。
“南疆方面戰事吃緊,援兵之事還需要從長計議,既如此,京城派人去禮南通報一聲也好。”
太子視線掃過群臣,恰逢對上程安的眼神,不過只是瞬間便移開視線。
轉頭對上太後:“母後覺得朝中上下派誰去合适?”
太後嘴角含笑,故作思考片刻,道:“禮南是武将,若有人選也應該是武将才好。”
“武将?”
太後環視臺下群臣:“聽聞郭家有子,在內城衛擔任武職,郭家兒郎向來忠君不二,想來是适合不過。”
太子點頭,開口:“郭玉承何在?”
被點名的郭玉承從人群中站出來。
“臣在。”
“朕命你速去禮南,帶朕的诏書,命勇毅侯帶兵援救。”
郭玉承面色平靜,欠身領命行禮:“是。”
一場風波,看似悄無聲息的平息下去,實則暗處仍舊波濤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