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明言
明言
劉挽默默給衛子夫豎起大拇指,在利益面前,衛子夫認清到底大漢作主的人是誰,堅定跟着對方走,沒有因為任何原因改變,僅此足夠證明衛子夫有覺悟。
說句不好聽的話,依劉挽從書上對于劉徹的了解,劉挽覺得劉徹是個控制欲極強的人。他不能容忍在他身邊的人做到兩全其美。他要的從來都是堅定不移追随他的人。臣子如是,女人也如是。
王娡聽着衛子夫的話,瞅着跪在她面前為劉徹懇求的衛子夫,方才意識到,好啊,衛子夫也并非傻子,絕不會由着王娡忽悠了去。
在當年的王娡可以為了自己,為了兒子讨好巴結館陶大長公主,許下劉徹同陳皇後的婚事以達到拉太子劉榮下馬,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大漢太子,如今的大漢天子的目的。不錯,當年的劉徹如果可以選擇,他會做出和王娡同樣的選擇。
可是,有句話說得好,今時不同往日。
須知劉徹作為帝王,原本屬于他帝王的種種權利,因為各種原因落在別人手裏,他從來不願意,無奈實力不夠,只能退避。
不會有人覺得一個帝王懂得蟄伏證明他無能而已吧!
劉徹适時給予反擊,是試探,亦或者是真正要出手,不是衛子夫能管的。衛子夫眼下需要管的是自己,是她該用什麽樣的方式避免在眼下不被王娡拿捏住。
“好,你是真不錯。”王娡本來想把問題踢到衛子夫身上,結果倒好,被衛子夫把球踢回來了。
王娡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劉徹,也希望衛子夫能跟她一樣,事事把劉徹放在前頭,哪怕損及自身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可是,衛子夫太清楚自己的地位,她沒有資格和王娡比。
王娡是劉徹的母親,哪怕她再怎麽算計劉徹,劉徹也未必見得會放在心上。
衛子夫依仗的從來都是劉徹。算計劉徹,放棄劉挽,在劉徹那兒她就變成一個為了利益不惜一切的人。劉徹想要的是這樣一個衛子夫?
衛子夫跪在地上,低着頭如何也不敢答應。
“陛下是大漢的天子,妾不敢違背陛下,太後一番愛子心,妾知,陛下也知。陛下已經不是當年年幼無知的陛下,太後欲為陛下謀,陛下所謀為何,請太後問一問陛下。以免傷了太後與陛下母子感情。”衛子夫踢球歸踢球,也要将利益與王娡道破。
Advertisement
無論王娡是自請過來一趟要從衛子夫手裏将劉挽帶走,亦或者是窦猗房親自下的令讓她将劉挽帶走,王娡須得考慮的都是,她如此作為,落在劉徹眼裏算什麽?
王娡不錯眼的打量衛子夫半響,“你若是當真顧念我和陛下的母子感情,不想我們母子失和,你就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無非是衛子夫親自把劉挽送到窦猗房手裏。
“妾不敢。妾的一切都是陛下所賜,妾只聽陛下的。”衛子夫依然恭順,沒有一丁點退卻之意。
依靠劉徹一步一步成為宮中夫人,衛家也開始一步一步的高升,掌控全局的人是劉徹。衛子夫去跟劉徹叫板,做些劉徹不喜的事,她确定是在給劉徹解決問題?
別逗了!
自作主張的人最是讨人嫌。尤其企圖給一個皇帝做主。
“好,好啊!”王娡目的無法達到,氣是氣的,她以為衛子夫一定會敬着她這個太後,無論如何她是皇帝母親是事實,衛子夫在宮裏想好過須記住分寸。萬萬沒有想到,衛子夫竟然半點不顧忌,一心只系于劉徹,管王娡怎麽打着劉徹的旗號,她一概不管。
最終王娡不得不轉身拂袖而去。衛子夫跪在地上,可見松了一口氣!
“夫人。”王娡到來,和衛子夫說的那些話,宮人們誰人聽着不吓得屏住呼吸,連動都不敢動一下。
終于等到王娡離去,伺候衛子夫的人連忙上前将衛子夫扶起。
衛子夫的後背也滲出一層層的汗,望着王娡離去的方向,松一口氣之餘,眼中流露出愠怒。
王娡這位太後居心叵測,劉徹不想做的事,王娡企圖讓衛子夫出頭做成某些事,衛子夫絕不能做。
衛子夫和王娡的一番交鋒劉挽都看在眼裏,可沒辦法,她又不會說話,哪怕能說話,她能幹嗎?
“沒事沒事。”此時,衛子夫注意到劉挽的臉色,連忙走過去将劉挽抱住,好吧,劉挽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臉色有問題,于旁人看來她一動不動的,明顯被吓着了。
衛子夫連忙将人抱起,連聲哄着。
劉挽第一回直觀的感受到宮廷內勾心鬥角的惡意。
她這輩子的祖母未嘗沒有野心,可是有野心她在窦猗房的壓制下并不能流露出來,反而要夾在窦猗房和劉徹中間周旋。
在一定程度上王娡無疑是偏向劉徹的,然而不得不提的一點時,在她偏向劉徹的時候,并不妨礙她通過在窦猗房和劉徹周旋時争取利益。
現在很明顯王娡清楚知道窦猗房想要為陳皇後争取撫養劉挽,而劉徹明明白白的顯露出不願意,為此不惜在朝堂上動手,用各種名正言順的理由對付窦猗房的人。
窦猗房和劉徹之間究竟誰贏誰輸了,在不算清楚朝堂各方人馬的勢力前,劉挽并不知道。
王娡來,明顯是想解決問題,且偏向于窦猗房。
如果王娡能當面鑼對面鼓的将劉挽搶了抱到窦猗房面前,劉挽敬她果斷。
可王娡想讨好窦猗房,卻不肯在劉徹面前做惡人,而是企圖以劉徹母親的身份,打着為劉徹好的旗號,讓衛子夫把劉挽抱給窦猗房。這不是純純的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嗎?
好在衛子夫意識到位。她是靠劉徹在宮中立足的,既如此,斷沒有扯劉徹後腿的道理。
衛子夫想到劉徹提及過,這些事不要衛子夫參與,衛子夫又怎麽能不記住?
劉徹如果想讓衛子夫犧牲,他會直接告訴衛子夫。畢竟衛子夫也不是沒有試探過劉徹的意思,而劉徹卻不願意。
對劉徹來說,要不要如窦猗房所願并不僅僅是因為劉挽,有其他的原由。
讨好太後,太皇太後,都沒有多大用處,她們都有自己的圖謀,不會真正為衛子夫着想。衛子夫清楚的知道能夠倚仗信任的人從來都只有劉徹!
虧得劉挽不知道衛子夫的想法,否則定讓衛子夫清醒清醒,認為劉徹可靠才是最最不可取的好吧。
待劉徹聽說王娡去了一趟衛子夫的宮殿後,并沒有太多的表示,知曉始末對他而言無非是對各方有所了解罷了,待聽完衛子夫的反應,可見劉徹眼中流露出的贊許。
在一旁的衛青觀劉徹的眼神心下稍松,看來自家姐姐做得很對。
“陛下,太皇太後讓陛下帶泰永公主走一趟。”此時,窦猗房宮中的人低眉垂眉的進來,小聲将窦猗房交代的話帶到。
窦猗房已經把話說到如此份上,态度表明,劉徹并沒有覺得意外,應道:“朕知道了。”
一句知道了,劉徹擡腳便走。
劉挽自王娡走了之後,眉心一直跳個不停,王娡都出面了,可見有些事窦猗房非做不可。
她比較想知道的是,到底是什麽原因讓窦猗房盯上她?
所謂有福氣,有靈氣一說,也不至于讓窦猗房盯着她一個孩子不放,她又沒有那麽重要。
那,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窦猗房有非要把她給到陳皇後養不可的理由?
劉挽撓頭,撓頭,再撓頭!
不是,在她所不知道的時候,到底發生什麽樣的事,讓她成為香饽饽?
可憐的劉挽未必心裏沒有猜測,然而神鬼之說,她要說不信,她重新投胎又帶有記憶算怎麽回事?說信吧,天底下那麽多人,是神仙能管得過來的?
求神拜佛,将希望寄托在神佛之上,純純屬于自尋死路。
當劉挽心裏未必沒有罵起髒話的時候,劉徹來了!
好的呢,別管以後的劉徹會變成什麽樣子,又到底是為了什麽原因才堅持不肯把劉挽交給陳皇後來養,為此不惜和窦猗房在前朝鬥法。劉挽很是歡喜劉徹把她好好的留在衛子夫身邊。
因而,一見劉徹,劉挽眉開眼笑的,那叫一個歡喜。
“陛下。”一衆人連忙起身同劉徹見禮,時候不早了,衛子夫正領着兩個孩子用膳。
“陛下用過膳了嗎?妾給陛下準備一些陛下喜歡的菜色?”衛子夫被劉徹自然而然的牽起,體貼入微的詢問,是否應該先讓劉徹吃飽了?
劉徹捏了捏衛子夫的手道:“不必,朕用過了。祖母想見見泰永,朕領她走一趟。”
話音落下,衛子夫失态的擡頭望向劉徹,以為自己聽錯了。
下一刻劉徹道:“放心,一會兒朕會帶泰永回來。”
得到這句話,衛子夫并不再遲疑,溫柔的應着一聲是,劉挽!!!她能不能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