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劉徹笑得極無奈的搖頭, 指着劉挽道:“看看,對朕用起激将法了?”

哎喲,誰都知道怎麽回事。劉挽讨好的沖劉徹眨眨眼睛道:“正所謂請将不如激将。父皇教舅舅, 教表哥, 我不信父皇只止于此。”

此中深意, 他們無須多言, 相互交換一個眼神已然明了其中的深意。

劉徹目光變得幽深,可是他既有那份思量,被劉挽說破他也無須避諱,身為一個帝王, 沒有誰會願意将希望全寄托在一個人身上。尤其劉徹已然吃夠了被人攬權的苦頭。他想要滅匈奴不假,這件事絕不是一個人能夠做得到的。縱然需要一個能夠領導大漢的将士達到目的的大将軍, 也不适合只有一個人。

兩個人, 三個人,劉徹要的是大漢百花齊放,各種各樣的能将源源不斷供應大漢。

“當年表哥進宮時, 父皇喜于表哥,有心培養表哥, 表哥不過才六歲。我是父皇自小抱在懷裏長大,又是父皇看在眼裏, 最了解的人。父皇只說,我就不可能将來領兵出戰?”劉挽相信有識人之能的劉徹不可能看不出她的努力。至于其他吧, 劉挽有志向, 不會的東西她可以學!

劉徹凝望着劉挽,不錯眼的望着她, 劉挽知道劉徹在考慮,必須得添一把火, 坐以待斃從來不是劉挽的風格。

劉挽撲上前去挽住劉徹的胳膊,“父皇雄才偉略,豈是那受制于旁人的帝王。用人唯才,父皇要開此先河,令各州縣舉納人才,唯朝廷所用,為朝廷分憂。孩兒是您的女兒,您的女兒能幹,又有一顆抱國之心,您怎麽能不用。”

得,劉徹沒能忍住了回一句,“你怎麽敢說自己是人才?”

!!!劉挽瞪圓了眼睛反問回去,“孩兒不是人才?和孩兒同齡的人,父皇随便拉一個過來,論文論武,孩兒都樂意跟他一比,比完了父皇再說,孩兒算不算人才。”

嗯,相對了解劉挽學習進度的劉徹還真不敢肯定的說劉挽不是人才。畢竟,宮中的五經博士們沒少在劉徹面前誇劉挽,勤奮好學,天資聰穎,最難得的是堅持。持之以恒,多年來無一日松懈過,埋頭要麽是讀書,要麽是練武。有時候瞧着這樣的劉挽,五經博士其實都挺有壓力。末了也沒少感慨,這要是個皇子得有多好!

誇劉挽的話,劉徹是樂意聽的,卻不樂意讓劉挽知道。

此刻望着劉挽自信的小臉,劉徹想着不應該讓一個孩子太自滿。

“你倒是自信。”劉徹由衷指出,劉挽一眼瞥過劉徹道:“父皇,孩兒這些年不管讀書識字練武從來沒有間斷過,孩兒這麽努力要是連同齡人都比不過,孩兒是得有多蠢。您能喜歡一個蠢女兒?樂意領着一個蠢女兒四處招搖?”

對喽,劉徹對劉挽有多喜歡,外朝內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Advertisement

其實不是沒有人對劉徹對劉挽的喜歡生出疑惑,想着不過是一個公主罷了,又不能承繼江山,再寵能寵到什麽地步?

別的都不用說了,瞧瞧現在劉徹聽着劉挽的分析,挑起眉頭道:“确實,朕的女兒怎麽可能蠢。”

“父皇,當年您可是答應過讓我跟舅舅和表哥一起打匈奴的。”劉挽尤其得提起劉徹當年自己答應過的事,劉徹不好忘了吧。

實話,哄一個三歲孩子的話,誰會當真來着?

架不住劉挽日常念叨,挂在嘴邊,劉徹也就由一開始的哄孩子,慢慢的覺得,打匈奴一事,劉挽一個孩子都能記挂在心上,引以為重,必須得是一件好事。

如今,劉徹望着劉挽道:“你想好了?”

何意,劉挽清醒的知道,重重點頭道:“早就想好了。父皇當年立志滅匈奴至今,可曾變過?”

劉徹想都沒想即答道:“不曾。”

“孩兒也不曾變過。我泱泱大國,絕不接受被人欺壓,掠奪,将我們視為他們的錢糧筐子,什麽時候缺錢跑一趟,搶我們的糧食,掠我們的百姓。”誰沒有一顆愛國之心,紅旗下長大的孩子都有一顆報國之心,可惜了,生在和平年代,上戰場一事不是誰想就可以。

劉挽當年為自己沒能參軍而懊惱,這輩子生在大漢,她難道不該圓一圓報國之夢嗎?

劉挽一番話說得劉徹火氣蹭蹭上漲。匈奴之患,劉徹又不是第一天知道,也不是第一天立志要滅匈奴!一個想滅匈奴的帝王,巴不得大漢從上到下,人人都有一顆報效大漢,滅匈奴的決心。

女兒,女兒怎麽了?女兒也不是不能承他之志。

“只要你将來學得一身好本事,能上戰場,父皇許你,一定讓你上。”劉徹終于給了劉挽一個肯定的答案,不再是之前帶着敷衍哄孩子一般的态度。

“一言為定。”劉挽聽着劉徹的前提很是不以為然,沒有本事上戰場卻偏要上戰場,她是想送死嗎?

劉徹凝視着劉挽堅定的眼神,給出肯定的答案道:“一言為定。”

劉挽高興了,衛子夫卻是愁了!衛長公主和一旁剛說話利落的劉嘉都傻眼了。

衛長公主和劉嘉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劉挽好厲害,想做的事不管劉徹怎麽說,她都堅持,而且有理有據的說服劉徹。

又偷偷的瞄了劉徹一眼,姐妹望着威嚴的君父,将心比心的問,她們敢像劉挽一樣向劉徹争取?

不不不。算了吧,她們不敢,萬萬不敢!

劉挽沒有理會旁觀人的心思,反而抱着劉徹的胳膊搖了搖。劉徹何許人也,立刻明白劉挽有事。

“說來聽聽。”劉徹一句話落下,劉挽馬上讨好的沖劉徹笑道:“父皇,我去上林苑,能不能給我選一些女孩陪我一起訓練?”

劉徹當即挑眉,“女孩?”

“父皇,宮中的奴婢很多,與其把她們養在宮中無處可用,不如讓我挑一挑。萬一将來她們也能上戰場,也能為大漢立功呢。”劉挽給劉徹畫起餅來,聽着的劉徹何嘗不是想問問劉挽,她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泰永。”衛子夫斥責的一喚,提醒劉挽別提出些不切實際的要求。惹怒劉徹了!

“父皇,我是不介意挑些男兵的,您确定?”劉挽并沒有因為衛子夫的提醒而知難而退。開什麽玩笑,上戰場的人不需要培養默契的嗎?劉挽既要走那條路,怎麽能不為自己早作打算?

一聽男兵,劉徹一眼掃過劉挽的臉,有一說一,劉徹能放心嗎?

一時間劉徹開始有些反悔了,或許他不應該答應劉挽,女孩子家家的練什麽兵呢?怎麽能練兵?長得粉雕玉琢,精靈可愛的孩子,自該把人留在宮裏好生呵護,豈能讓她吃苦。

“父皇不許反悔。”劉挽一眼即看穿劉徹的算盤,趕緊先一步制止劉徹反悔。

劉徹何許人也,想反悔也不會輕易說出,“想養你自己的兵。知道養兵要多少錢?”

!!!劉挽能說不知道嗎?誰不知道養兵最是費錢!

“你要訓練,你舅舅在上林苑中練着,你可以跟着一起訓練,想要另外養女兵,不,別管是女兵或者男兵,你都記住,什麽時候你能養得起她們,你再養。”

得,劉徹哪怕是大漢皇帝,大漢缺錢不缺錢,再沒有比他更清楚的人。

正因如此,劉徹用沒錢給劉挽養閑兵的理由,劉挽也不能道劉徹不地道。

兵,劉挽提出的要求是女兵。在此之前有過女兵嗎?

反正就大漢所有的先賢記載內,從來沒有過女兵。

劉挽想開先例,只起來有理有據,在劉徹聽來,小事他能縱着劉挽,由着她鬧,大事上不行。

給劉挽機會,将來她要是真有上戰場的本事,劉徹會讓她上算是小事。可是劉挽想練兵,所要付出的人力財力不可估量,劉徹不能答應。

“不用父皇出錢,我自己養得起我就能養是嗎?”劉挽捉住重點追問,劉徹心中暗喜,誰會覺得劉挽一個孩子能掙錢?點頭道:“你若養得起,宮中奴婢都随你挑。”

劉挽甚喜之,道:“好。那父皇先借我點錢。”

!!!不是,衛子夫聽着一個好字以為劉挽會有什麽良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劉挽要先跟劉徹錯錢。

瞧瞧劉挽伸出手一副理所當然,全然沒有借錢的不好意思,衛子夫都覺得自己長見識了。

劉徹莞爾一笑問:“怎麽,借錢養兵?”

“不,借錢生錢。”劉挽不是不知道錢的重要性,重點難道不是因為她先前太小,空有掙錢的奇思妙想,終是因為不好推行,因而只能暫時放棄?

現在不一樣了!

她六歲了,六歲!有點見識了,要是想掙錢,借點力即可。

劉徹來了興趣問起,“你想做什麽生意?”

“鹽!”是的,劉挽盯上了鹽利!要知道這會兒的鹽是允許私制私售的,其中之利有多高,看劉徹在聽到此話時的反應即可知。

不過,劉徹輕笑道:“朝廷許鹽鐵私制私售,大漢建朝多年,鹽價壟斷,你想跟那些根基穩固的人搶生意,談何容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