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主意
主意
哎喲, 劉徹的反應讓劉挽确定一點,底下的很多事,尤其是那些沒有攤在明面上的很多事, 劉徹是非常清楚的。
于是, 劉挽湊到劉徹的耳邊, 悄悄的問:“要是我們能把鹽的生意全都搶了回來, 父皇會高興嗎?”
此話落下,劉徹一臉不可置信的瞪向劉挽,“你好大的口氣。”
別說是劉徹不信,換成誰來聽了劉挽的話都不可能相信。
“價格一低, 生意肯定會是我們的。”劉挽自信滿滿的回答劉徹。
“不可能。”劉徹非常肯定的告訴劉挽,她別想了, 斷然沒有這個可能。“制鹽的工序繁瑣, 如今的鹽價算不得很高,再低沒有利潤,生意如何能做。”
劉徹掃過劉挽, 以為自家的女兒從未做過生意,才會說出這樣天真的話。
制鹽的法子或許劉挽都不知道呢, 所以才會天真的覺得鹽價能再降。
理由聽起來很是充足。劉挽知道劉徹的意思。可是,誰說制鹽的法子不能改進的?好吧, 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确實有難度,可劉挽是見識過後世制鹽的人。道:“那制鹽的方法不能改進嗎?”
劉徹一滞, 無奈的道:“制鹽之法如何改變?”
“找人試啊!墨家的人, 他們最擅長各種機關,也喜歡發明各種新奇的工具, 讓他們來試呗。”劉挽心裏有改變制鹽的法子,可她能說嗎?
說出來後她要怎麽跟劉徹解釋她突然懂得別人不懂的手藝?
凡事要合理性, 劉挽一點都不想被人當成妖怪燒死。
還好,墨家依然存在,既然存在,必須想辦法用起來。她可以旁敲側擊的讓人弄出改進的法子。
可是,對劉徹來說,劉挽提起墨家之時,劉徹的眼中閃過一道精光。
Advertisement
“墨家的人自來不受管束,以為自己行俠仗義,替天行道,實則無視朝堂,一意孤行。這樣的人豈能為朝廷所用。”劉徹板起一張臉否定劉挽這一提議。劉挽卻認真無比的跟劉徹道:“父皇,他們究竟是一把會傷害到朝堂的刀,亦或者是能助朝堂鏟除不利因素的刀,難道不是在于別人怎麽用?先前祖父也好,曾祖父也罷,都顧不上收拾各家。如今父皇既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政策,父皇知道各家存在有他們存在的理由,所以先前并不同意董先生提出的将其他各家滅絕的主意,也就是說,父皇知道各家有他們的優劣。父皇教過我的,用人之道在于用人之長,非人之短。”
劉徹原本不好的心思随着劉挽條條是道的說起,尤其提到所謂的用人之道,讓劉徹不由想起自己的初衷。
誠如劉挽所言,各家有各家的問題,劉徹既沒有想過讓他們各家滅絕,何不換一個方式。
“父皇不想看您手把手教出來的孩子跟您學得怎麽樣嗎?”劉挽一看劉徹意動,萬萬不能放過如此大好機會,立刻進言。劉徹懂,“怎麽?”
“墨家人的存在,他們的行事風格讓父皇不喜,甚至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令大漢朝變得不安定。父皇無暇顧及,不如您讓孩兒試試。情況再怎麽也不會比現在差。可是,萬一孩兒能讓墨家的人為我們所用。何止是解決他們不服管教的問題,他們還能為大漢研究出各種新型的武器,助我大漢開疆辟土都不一定。”劉挽必須得捉住機會可勁忽悠。
別懷疑,她有些話藏了幾年了,要不是因為太小,生怕自己懂得太多極有可能暴露,以至于劉挽這些年分外的勤奮,只為了能夠多讀些書,好為自己掩蓋某些事。
練女兵的事須得操辦起來,連同發家致富!
要不是劉徹今天提出問題,劉挽還在想要怎麽尋個合适的機會。
“朕怎麽覺得你早就想好諸多事,就等着朕了?”劉挽說得繪聲繪色,全然是一副等劉徹點頭的模樣,偏劉徹聽出端倪來了,劉挽莫不是早就想好的?
劉挽分外坦蕩道:“那是自然。孩兒又不是心血來潮才想到的。富國強民,這是孩兒的目标。”
盤算好怎麽了,走一步看十步,劉徹難道會不高興不成?
好嘛!劉徹本來疑心是不是有什麽人教的劉挽,結果一聽哪有什麽人,全是劉挽自己想出來的。不過,劉徹不得不問:“讀過墨家的書?”
“兼愛非攻。”劉挽總結四個字回應劉徹的問題,劉徹審視的掃過劉挽,“如今的五經博士,他們會教你墨家的學說?”
劉挽理所當然的答道:“為什麽要他們教,我又不是不識字,識字我就會看。”
得,劉徹明白了,敢情劉挽自己給自己補課,她倒是絲毫不覺得有什麽問題。
“讀書讀書,不能死讀書。讀書是為明理,父皇挑的五經博士,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說的話也都帶着他們自己的想法,聽他們說可以,全信了他們不可以。自然,書多讀了,看到先人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也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要是有機會,我想讓墨家的人親自給我講一講他們的兼愛非攻。”劉挽一副我對墨家的人很是向往的态度,劉徹只為劉挽的想法驚奇,愉悅的笑出聲來,“我兒甚慧,為父在你的年紀時還不懂得書由人讀,千人讀有千人想法的道理,我兒已然懂了,遠勝于為父。”
聽聽劉徹一臉我為你驕傲的樣兒,劉挽頗是汗顏,她又不是貨真價實的孩子,被劉徹肯定她的見識啥的,很是不好意思。
“淺薄之見,父皇別笑話我。”意思意思的謙虛下是必須的。劉挽沒有忘記初衷道:“父皇,讓我試試嘛,萬一我要是能讓墨家的人老實,也算是為父皇分憂了。父皇還怕孩兒壞您大事不成?”
劉徹想來想去也是覺得讓劉挽試試沒有什麽不好的。
雖然劉挽提出的讓墨家為之所用的想法聽起來十分天真,像是在逗他開心,劉挽有這個心,他也确實很想看看,劉挽多年學習到底學得怎麽樣!
對墨家,劉徹的想法簡單粗暴,他們若是依然不把大漢放在眼裏,一意孤行的做出危及大漢權威的事情來,瞧着,他一定會收拾他們。
劉挽的提議,劉徹低頭瞅了劉挽一眼,不曾錯過劉挽燦若星河的眼眸。一個懷揣着夢想,帶着天真的孩子,像不像曾經的他說着不知天高地厚的話,那個時候他的父親是怎麽對他的。
“好,依你。”劉徹想起了父親,心也就變得柔軟了,他不該阻止一個孩子的夢想,尤其這個夢想一但做成于他有利,于大漢有利。
“啊啊啊,父皇您真好,父皇您太好了。”劉挽高興的跳起來,在劉徹的臉上狠狠的親了兩口,劉徹望着歡喜的劉挽不禁露出了笑容。
衛長公主和劉嘉看着羨慕得不行,可哪怕劉徹一臉笑容,她們依然覺得眼前的父皇不好靠近,她們還是跟劉徹保持距離的好!
至于劉挽的歡喜,她們在羨慕劉挽和劉徹的親近時,也為劉挽高興。
“說說你的計劃。”劉徹高興歸高興,末了不忘提醒劉挽,想要證明自己的本事,她該說說她早就已經盤算好的事。
歡喜得跳起來的劉挽聽到劉徹的話,立刻回頭坐在劉徹的身邊,端正又神采奕奕的道:“長安城裏有沒有墨家的人,比較有份量的?”
僅此一句,劉徹已然知道劉挽是何打算。
“去,把沈賓叫來。”劉徹明白之後,也就知道應該怎麽讓人配合劉挽。
劉挽繼續狗腿的感謝道:“謝謝父皇。”
虧得劉挽長得可愛,瞧得才沒有那麽谄媚。劉徹也得把醜話說前頭道:“你我有言在先,若是能将墨家的人收拾老實,接下來的事你想幹什麽幹什麽,反過來若是收拾不了,什麽制鹽的主意,練女兵的主意,統統打消。”
咦,要給劉挽壓力!
不過,劉挽注意到的必須得是,劉徹沒說讓她打消上戰場打匈奴的念頭,是不是說明在劉徹的心裏已然接受劉挽後續可能幹的這個事兒了?
哎喲,劉挽眉開眼笑的答應下,劉徹審視劉挽半響道:“你倒是很有信心。”
嗯,劉挽眨巴眨巴眼睛道:“要是父皇只專心做一件事,肯定比我還有信心。”
聽聽這不留痕跡的拍馬屁的話,劉徹想了又想道:“打小也沒有人教過你哄人,這嘴皮子怎麽自小就會說好聽的話?”
哈哈哈!劉挽心裏樂呵,面前卻一本正經的道:“自然是因為孩兒說的話全然發自內心。”
行,相當的行!
劉徹望向衛子夫道:“聽聽這哄人的話,一哄一個準。”
衛子夫看得出劉徹的歡喜,發自內心的歡喜,可見他就喜歡劉挽那樣說話。
“泰永一貫最是親近陛下,陛下又不是不知道。她也是想為陛下分憂。”衛子夫必須幫劉挽把技能點滿,萬萬不能拖劉挽後腿。
她知道自己在劉徹心中的位置不過如此,喜愛或許是有的,卻不過如同那養着的馬兒,鳥兒一般,得閑了逗逗趣,說有多在意則不然。可是如果劉挽在劉徹心中的位置不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