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女課
女課
是的, 劉挽上課的地點和衛長公主她們上課的地方并不相同。
畢竟教劉挽的可是五經博士,他們是主要給劉徹講課,所以是在未央宮, 後來被劉徹指來教起霍去病和劉挽, 那劉徹也沒有打算改地方。想劉挽一個奶娃娃在當年壓根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 卻如何也沒有想到, 最後跟他們耗得最久的人竟然成了劉挽!
五經博士們心裏也是極苦的,無奈這份苦不足為外人道也。
衛長公主她們上課的地方就在九華宮,值得一說的是,宮中并沒有正式的學堂, 皇子皇女們都是就近教導,劉挽覺得既然董仲舒都提了應該興教育, 多建學堂, 皇宮是不是也該有個正式的學堂?總不能把皇子皇女們往廢裏養,那豈不是坑。
額,這個事先放一放。誰讓眼下的劉徹膝下只有她們三姐妹, 劉徹也沒有這個心情管宮裏建不建學堂的事兒。
劉挽已然摸到九華宮的小課堂,劉挽停在門下, 屋裏傳來一陣清脆的女聲道:“孔孟之道,為陛下所推崇, 自有道理。仁之道,非為男子才能學, 女子也一樣。只不過男子将所學的道理用于國家朝堂之上, 而我們女子多用于內宅,與人交往之中。可是, 縱然用于小處,也不可不學, 更不可不知。”
咦!劉挽很是意外,她聽見了什麽,孔孟之道,對,她算是在這個時代第一回聽到孔孟之道四個字,可是随之一想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推崇的不正是那麽兩位嗎?
嗯,了解他們的著作,理解他們的思想,運用他們對人們所指出的內容,不應該嗎?
相當的應該。
劉挽個子小,聽見了聲音即讓跟着她的人都站得遠遠的,她也不需要看見人,就聽着屋裏的人講講課就好。
“如果兩位公主願意,不僅是孔孟之道,諸子百家皆可讀之。”劉挽本來就為裏面的人而震驚了,結果這一位又補充了一句,很是認為衛長公主和劉嘉在有最好的基礎下,能夠多去看看諸子百家的書。
“先生,我識的字還不多。”劉嘉小聲的補一句,很是不好意思的。
“無妨,誰人不是從不會到會的,令儀公主如今所識的字不多,今日識得了兩個,明日識得三個,積少成多,自然慢慢的都會認得了。”沒有責怪,也沒有笑話,這位聲音先生溫和的安撫着劉嘉,希望劉嘉不必有壓力。
劉嘉聽着重重的點頭道:“先生放心,我以後一定好好識字,再也不偷懶了。都怪我不聽二姐的話。”
是的,劉嘉怪自己沒有聽劉挽的話,每日識一兩個字,以積少成多,這樣一來她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尴尬。
“泰永公主?”聽到劉嘉提起劉挽,那位女聲不确定的問起。
當今天子膝下只有三女,長女是衛長公主劉琦,次女泰永公主劉挽,三女令儀公主劉嘉。她們這些想被選入宮中教導這三位的人自然是知道的。
不過這第一天只來了兩位公主,中間那一位公主未至,這是?
不是她們三個當先生的人不好奇,只不過宮裏的事她們初來乍到,不宜多問。
“是我二姐。娘和大姐都說,二姐尚未滿周歲就已經跟着表哥和父皇聽課學字,如今書裏的字就沒有二姐不認識的。二姐早就讓我識字了,是我不想,又有娘幫着我,所以......”提起劉挽,劉嘉是滿臉的崇拜和興奮。說到自己的時候,就很是不好意思了,要不是她犯懶,她就可以像先生說的那樣,多讀一些書。
劉挽汗顏,果然,有時候家人說的話就是沒有當先生的說的有用。
想她多久前喊着劉嘉識字了,劉嘉愣是不當回事。
也罷,那會兒的劉挽瞅着劉嘉也覺得太早讓她識字有點為難人,三四歲的時候,該玩就得玩。又不是人人都是她,都得活得像她一樣。
“泰永公主,聞名久矣,卻素未蒙面。”
不難聽出此人言語中流露出的遺憾,都進了宮,誰能想到她依然沒能見到劉挽這位傳說中生來見着劉徹這個皇帝爹立刻笑的公主。
這個,這個,聽着這話的劉挽覺得,她還是別讓人對她有太多期待的好。她不就這樣而已,沒有特別的地方,也并不值得人注意。
“諸子百家各有所長,兩位公主有沒有興趣了解了解它們都有什麽樣的長處,又有什麽樣的短處?”好在那一位也不糾結,很快反應過來的問起重點。
她們能作為先生選進宮為皇女授課,自是希望她們能夠教好皇女。
“有。”衛長公主和劉嘉異口同聲的回答,怎麽會沒有呢,她們兩個哪怕沒有讀過諸子百家多少書,也想知道它們各有什麽樣的長處。
劉挽其實很是想問問,這位先生既知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聽她的見識可知,她不是一個人雲亦雲的女子,必能明白有些事她有不同的看法,也不代表能夠說出來。尤其是給皇女上課。
課上的內容傳到劉徹的耳中,她想過後果嗎?
本來想着要不要進去聽聽課的劉挽果斷決定停下,她得弄清楚這一位第一天就敢亮出她的觀點的人有何圖謀。
也是,本來劉徹選人進宮,就是想看看她們各自都有什麽樣的圖謀。人進了宮,劉徹是最不着急的那一個,餘下就得看人怎麽出手了!
劉挽回來得快,衛子夫還一愣,本能問:“先生不好嗎?”
不怪衛子夫有此一問,劉挽這一去一回也太快了,莫不是選出來的先生太差?衛子夫覺得應該不會,她瞧着她們三個都相當有學識。
“不是。我就是覺得好,所以才要回來。”劉挽哪能把自己的猜測告訴衛子夫,豈不是讓衛子夫擔心。
衛子夫可見松一口氣,她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劉挽的信任遠遠勝于旁人。
“姐姐和嘉兒回來娘給我保密,別讓她們知道我去了。”劉挽側過頭俏皮的同衛子夫要求,衛子夫也不管的點頭道:“好。”
“我去尋父皇了。”劉挽單純回來看看衛子夫,這就尋劉徹去。
衛子夫自是不會攔着的,只不過讓劉挽想不到的是,忙着前線事的劉徹對九華宮裏三位女先生的事也是十分了然,見劉挽走進來,一邊看着奏折一邊問:“怎麽不聽聽那幾位女先生的課?諸子百家的優劣,你有興趣的。”
要不說當爹的最是了解女兒,劉徹一語道破劉挽的喜好。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想聽也不急于一時。孩兒不聽,自然是因為眼下不想聽。”劉挽坐到劉徹的身邊,幫着劉徹擺好奏折。這也算是劉挽自識了字後争來的新差事。
劉徹沖了一旁左邊的竹簡道:“這是都批完的,要不要看看?”
果斷搖頭,劉挽由衷的拒絕道:“三句話能說明白的事,偏要長篇大論,用一堆華麗的詞藻裝飾,父皇的時間有那麽多嗎?您看着這麽多的奏折不累嗎?”
對此劉挽也是服了。沒辦法,實在是眼下的奏折長篇大論也就算了,前頭的大部分都是奉承劉徹,宣揚大漢國富民強的,劉挽是看來看去,怎麽看怎麽覺得累人。
能一句話說透的事,偏放在最後,前頭盡是一些廢話,劉徹還很享受?
“胡言亂語。”劉徹聽着劉挽的話,沒能忍住拿着奏折輕輕的敲落在劉挽的額頭上,“你也得學着點,以後也是要寫奏折的。”
劉挽翻了個白眼毫不客氣的道:“那父皇還是別指望我了吧。換成我來寫,有事說事,沒事我也不耽擱父皇的時間,父皇一天天的批閱奏折很累的,看那麽多的字,頭得疼,眼也累。”
哎呀,完全沒有打算學習!
可是劉挽言語中都是對劉徹一個當爹的體恤,劉徹能斥責劉挽嗎?
“你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劉徹不能罵劉挽關心他這個當爹的不對,總也是希望劉挽少找理由。
“我心疼父皇也算理由嗎?分明是理所當的事。恨不得能為父皇分憂,能讓父皇別那麽累。”劉挽一臉直誠,思來想去起身給劉徹捶起背道:“父皇,我給您松松筋骨。”
一邊說手上的動作也沒有停下。
“我知道父皇很累的,大漢的天下那麽大,多少的事?如今又和匈奴打起來了,父皇心裏不定怎麽不安。上回馬邑之謀給大漢的打擊甚大。父皇盼着前線能傳來好消息,怕是念得都寝食難安了。偏這些話父皇對誰都不能說。朝臣本就心裏犯嘀咕,父皇要是流露出一星半點的恐懼,他們不知道會想成什麽樣,對前線又會是什麽樣的打擊。”劉挽一邊給劉徹捶背,一邊小聲的說起劉徹的難處,言語中都是對劉徹的心疼。
劉徹聽着笑了,笑得十分開懷,只是劉挽在他看向自己的時候,注意到劉徹眼中泛着的淚花。
“我們泰永長大了,懂得心疼父皇了。父皇沒有白疼你。”劉徹心中甚為歡喜,望着劉挽的眼神是毫不掩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