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龍城之勝

龍城之勝

此時的漢宮內, 劉徹身着劉挽讓人弄出來的雲錦,大紅的顏色襯得劉徹精神而威嚴,聽到消息的劉徹命人将傳令官帶來, 那一人快馬而歸, 又被捉着往劉徹的面前, 氣都沒喘勻。

“陛下, 捷報,捷報。車騎将軍衛青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并在龍城之戰中,虜七百人。”傳令官激動無比的将喜報傳來, 內容叫劉徹大喜過望。

“好,好, 好!衛青好樣的。”連聲的好字表露的是劉徹的心情, 下一刻,劉徹竟然往外跑去,華刻都沒反應過來, 劉徹人都不見了。

華刻急忙追上去,心裏想的是, 劉徹往哪兒去。

往哪兒去?九華宮啊!

劉挽正聽着平陽長公主和衛子夫提及朝堂對匈奴之戰,心裏何嘗不想着念着, 以至于關于衛青最後怎麽會娶平陽長公主的原由,沒有發生的事兒, 想破腦袋也無意義。算算時間, 過去一個多月了,要說消息也該傳來了。

結果下一刻突然聽到一陣叫喚陛下, 接着劉挽便看見一道紅衣沖了進來,根本不給任何人反應的機會, 已然将衛子夫抱起道:“我們贏了,我們贏了!”

要說剛開始聽着人喊陛下,劉挽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很是以為莫不是弄錯了,下一刻看見劉徹的身影出現,哪怕劉徹的眼裏在此時此刻只有一個衛子夫,也不能否認一個事實,劉徹真來了!

“陛下。”衛子夫何嘗不是大驚失色,被劉徹抱在懷裏轉了好幾圈,整個人都怔住了。

在第一時間,衛子夫也與劉徹祝賀道:“恭喜陛下,我大漢終于贏了!”

“是,我大漢終于贏了。誰說匈奴是不可戰勝的,朕就要讓他們看看,祖宗辦好的事朕要辦好,祖宗當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朕也要解決。”劉徹多少年攢着的氣了,每個人都跟他說,讓他像先祖一樣,以無為而治,保全大漢。

無為而治,重點不在于無為,而在于治。

天下若能治,劉徹願意無為。可事實上呢?朝內境外,什麽時候得到真正的安寧了?

恰恰相反。所有人都不安分,所有人都在等着将他的江山吞并。

行,劉徹一步步來,一個個的解決,他絕不會認輸,也絕不可能認命。

祖宗為了大漢的休養生息不得不作小伏低,為的是給後世子孫創造機會,讓他們能夠滅了匈奴,不是為了永遠的對匈奴求和。

馬邑之謀後,劉徹認識到有些事他确實急了,用計,再好的計如果沒有一個敢出擊,敢打仗的将軍,大漢永遠也不可能揚眉吐氣。

好。本來劉徹就看重了衛青,認定他将來必是有所作為,自馬邑之謀後,劉徹更是傾盡心血來培養他。

那麽久,劉徹等的就是衛青一句話,等的就是衛青告訴他,他們大漢的軍隊可以出擊了。

劉徹把衛青放出去,他現在在等一個結果,一個證明衛青,證明他劉徹,證明他大漢的結果。

終于,劉徹等到了!等到了!

“恭喜陛下。恭喜父皇。”平陽長公主和劉挽在聽到劉徹丢出的話後,第一時間都向劉徹道喜,平陽長公主更是沖衛子夫眨了眨眼,如此喜慶的事,劉徹第一個想要分享的人竟然是衛子夫,衛子夫該高興是吧。

本來就有些羞赧的衛子夫收到平陽長公主的眼神,已然低下了頭,不敢再接受平陽長公主的目光。

“父皇,這是大喜事。大大的喜事。無論是大勝小勝,既是打響了我們大漢反擊匈奴的第一戰,也是向天下人昭示,我大漢絕非軟弱可欺的,匈奴也再不是不可戰勝的。不知四路将軍一道領兵出擊,都分別有什麽樣的勝利?”劉挽也是會說話的,她雖記得史書記載,匈奴與大漢的戰事,第一場勝利是衛青創造的,衛青長驅直入,襲匈奴聖地龍城,打響了勝利的一戰。現在要打聽戰報,劉挽哪能一開始就表現出自己知道得太多?

“你舅舅衛青,他深入匈奴聖地龍城,虜敵七百人。”劉徹立刻将剛剛聽到的消息告訴劉挽。劉挽心裏比了一個勝利的符號,面上也是露出喜色道:“舅舅果然是好樣的。多虧父皇教導重任,所以說起來那也是父皇的功勞。”

得到答案,劉挽必須不能忘記劉徹的功勞。

論起識人之能來,古往今來的皇帝中,劉徹絕對算得上佼佼者。

衛青何許人也,不過是一個騎奴。在封建時代來說,那是出身卑賤之人,人人都看不起這樣的人物,要說用這樣的人,誰不嫌棄如此出身的人呢?

偏劉徹不以為然,他當時第一眼看到衛青就覺得衛青目光如炬,是個人才。在寵幸衛子夫後,劉徹也将衛青帶回宮中。

多少年來,人人都詫異劉徹為何對衛青如此的信任寵幸。多以為是衛子夫的功勞,到如今,衛青終于是用自己的本事向天下人證明,劉徹不過是擅長識人,也能親自培養出人才來罷了。

“哈哈哈。你啊,在你心中你父皇是不是最好的?”劉徹高興于劉挽拍的馬屁,末了不忘低頭一問。

“那是自然,父皇不僅雄才偉略,是為古往今來不可多得的君王,也是用人不拘小節,納才唯能,令無數人為之前撲後繼,以為能得您所用而喜的賢明君王。”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好樣的,劉挽就得在人人都或許為龍城之戰的勝利肯定衛青時,越發越誠的肯定起劉徹來。

別以為皇帝就不需要肯定。說句不好聽的話,皇帝會犯疑心,無非是因為底下的人做得太好,好得讓皇帝覺得,他要是不小心着點,看着吧,早晚有一天底下這個相當能幹的人會把他取而代之。

不安的情緒一但一直籠罩在人的心間上,不管原本是個什麽樣的人,最後都會變成一個疑心的人。

劉挽其實并不希望親爹變成那樣。

為了自家的舅舅未來着想,劉挽必須要想辦法讓劉徹知道,他才是那個有功的人,要不是他力排衆議的任用衛青,衛青連上戰場的機會都可能沒有。

“好了好了,你舅舅的功勞,你倒是全都扣到朕的身上了。”別懷疑,劉徹被誇得明顯心情越發的好,但是當着那麽多人的面,劉徹就不得不斥責劉挽一句,不許一個勁的誇他這個當爹的。

“舅舅的功勞自有父皇肯定,用不着我。”劉挽揮揮手,一副自家舅舅的功勞不歸她管,也不由她說的樣兒,怎麽說呢?劉徹十分的喜歡劉挽的态度。

其實劉挽心裏他這個當爹的才是最重要的對不對,以前他覺得劉挽和衛青更親近,完全是錯覺。

“衛青此戰得捷,一定要重賞,重重的賞。”劉徹說着話,人也往外走去,竟然連個招呼都沒有跟平陽長公主打。可見是歡喜壞了。那敢情的好啊!

“長公主,陛下是歡喜得忘了。”衛子夫也不好提醒劉徹回個頭和平陽長公主要個招呼,只能在最後向平陽長公主賠個不是。

平陽長公主沖衛子夫道:“放心,那是我弟弟,我能怪他。衛青此仗告捷,打出我大漢的威風,大喜的事。”

別說劉徹高興,平陽長公主難道不高興?

非常的高興。

匈奴欺負大漢多少年了,屢屢要求大漢和親。對,那并不是大漢真正的公主不錯,可是就算不是大漢的公主,難道她們同樣作為女人就一點都不知道心疼女人?

況且,匈奴如願的娶了大漢的女人,卻從來沒有守過跟大漢的約定,屢屢進犯,大漢上下的人,誰人聽聞這樣的事不心生不滿,不想方設法的想要打敗匈奴。

大漢朝內,有一絲血性的人都想要滅匈奴,平陽長公主亦然。

“從此,大漢才是真正的變天了。”平陽長公主望着劉徹離去的方向,肯定的說出這句話。劉挽認可無比,誰說不是呢?

朝中上下在聽聞衛青出擊匈奴,直奔匈奴的聖地龍城,并且俘虜匈奴七百人而歸時,都振奮了!

贏了,贏了!大漢對匈奴的戰争終于贏來了第一場勝利。曾經在他們看來不可戰勝的匈奴,終于迎來了失敗。

“恭喜陛下。”滿宮的人都在向劉徹道喜,祝賀他終于打贏了匈奴,終于讓匈奴見識到大漢的厲害。

“好!”劉徹高興,發自內心的高興。

只不過等到劉徹得知四路兵馬出,除了衛青之外,其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迷路而無功而返,臉上的笑容不意外的收斂了些。

随之劉徹冷哼一聲。

一将無能,累死三軍。

劉挽也在暗暗打聽其他各路兵馬的消息,得到的結果是,兩路遇匈奴被擊敗,一路迷路而無功返回,靜默了半響,已然不想說話。

“泰永,泰永。贏了,舅舅果然打贏了。”霍去病一個終日沉迷于練兵的人,算是最後得到消息的人,于此時終于興奮的跑回來,直接将劉挽抱起,直接抛向天,“舅舅真給我們大漢争臉,舅舅果然是最棒的。”

劉挽:表哥,能考慮下我的小心髒嗎?我在天上,你接一下我的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