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勝歸
勝歸
不幸中的萬幸, 興奮不矣的霍去病沒有把劉挽這個被他抛上天的表妹給忘了。
可憐終于落地的劉挽面對霍去病要再來丢她一回的舉動,毫不遲疑的把他的手按住,“表哥, 你高興我知道。可是表哥, 咱們有一說一, 不安全。”
霍去病看了看劉挽, 理所當然的道:“我又不是接不住你。”
劉挽待要回嘴,霍去病補上一句道:“就算我接不住你,難道你不能自己保護自己的落下!”
哈,相當的對劉挽寄以厚望是吧!
劉挽給了霍去病一個白眼, “來,表哥, 我們換一換, 我扔你,你來自己保護自己落下別摔了。”
霍去病看了看自己的身高,再看了看劉挽的小身板, 劉挽能弄得動他都有鬼。擺手道:“不不不,不必了, 大可不必了!”
沒有意外,又得了劉挽一記白眼。
“舅舅打贏了匈奴是件高興的事。”霍去病瞪着劉挽, 無非想讓劉挽知道,他現在的興奮。
“非常值得高興。表哥, 咱們得争氣, 舅舅直奔龍城,匈奴的聖地去了, 将來我們得比他更厲害,那才不墜舅舅的威名。”劉挽确定自己的安全無憂了, 也得跟霍去病分享她的歡喜,以及她聽聞衛青的戰績之後生出的想法。
“不錯不錯。我正有此意。你還小,得排在我後面。得我先比舅舅厲害,那才能輪得到你。”霍去病終于發現自己生早了幾年的好事了,可以先劉挽一步出擊匈奴。
劉挽立刻道:“我也要去,到時候我要跟你一起去。”
霍去病十分肯定的道:“不可能,陛下都不同意我跟舅舅出戰匈奴,也斷然不可能同意你跟我去。這樣好了,你想想辦法幫我。我幾歲可以上戰場,也就是你幾歲可以上戰場。”
是的,霍去病就是想讓劉挽助自己一臂之力。
這不僅僅是為了霍去病,更是為劉挽自己。
劉挽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霍去病說得有理,她想什麽時候上戰場,就得助霍去病什麽時候上戰場。雖然在劉挽看來,真等上幾年,按歷史上記載的衛青和霍去病的戰績,等她長大,估計仗都打完了。
不成,絕對不成。她當年為自己生得晚,沒能為守護國家盡一份力而惋惜,如今作為大漢的人。仗,她一定要去打。必須得去。
“我幫你,将來你也要幫我。不許打着什麽我是女孩的理由。”劉挽心動,也得有言在先,不許将來霍去病用任何理由拒絕。
“我何時因為你是女孩不讓你訓練?不讓你報效國家?不讓你去打匈奴?”霍去病覺得自己從來都是支持劉挽的人,不管她想幹什麽,只要是劉挽想幹的就成。
劉挽細細回想,确實,霍去病并不是那樣的人。“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霍去病立刻和劉挽擊掌成誓,他們表兄妹就應該相互幫助,怎麽可以拖對方的後腿。
只是,在這衆人都歡喜的時刻,卻依然有人不高興的。
陳皇後原本就跟劉徹鬧僵了,這些日子劉徹一直不肯見她,不管陳皇後如何求和,劉徹說不見就是不見。
得知龍城之戰的結果後,陳皇後更不能不知道,劉徹得到捷報的第一時間即去了九華宮和衛子夫分享。
不意外,陳皇後又砸了一宮的東西,她不明白,她不明白,明明她才是從小陪着劉徹長大,助他登上皇帝位的人,為什麽到最後他最高興的時候卻沒有和她分享?
她不是他的妻,他的皇後嗎?他是否還記得她的存在?
陳皇後大哭一場,和宮中的喜氣截然不同。
卻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早就有人盯着了。
“哼,愚蠢的東西。”陳皇後的舉措無論是誰聽說了都得從心底裏鄙視她,不認同她。
在這種情況下,舉朝歡喜的時刻,她卻砸了滿宮的東西,還哭鬧不休,有沒有一點作為皇後,作為大漢的人的自覺?
“讓人和她接觸。是時候收網了。”
等待了許久的人,終于讓她等到這一刻,她很是想看看,那一向看不起她的人,知曉這樣的結果又會是什麽樣的表情。
衛青一戰,打出了大漢的士氣,這一回滿朝的大臣們再也不敢說大漢不該與匈奴一戰。
匈奴一方如何也是沒有想到,他們在大漢的邊境鬧騰,結果自家竟然被人繞後抄了家。
聖地啊,那可是他們祖宗所在之地,被大漢的人抵達了,還捉了人?
本來在邊境的匈奴人這時候都急急忙忙的回援,可惜等他們回去的時候,衛青早就回到大漢了。
匈奴何時吃過那麽大的虧,認是不可能認的,一個轉頭他們打算再次發起進攻,不想此時暴風雪降下,想打,別說趕到大漢的邊境了,就是在匈奴境內都寸步難行。鵝毛般的大雪不間斷的落下,怎麽可能是打仗的好時機,最終不得不停下。
大漢也收到了消息,知道匈奴那邊的情況,大漢對匈奴之戰的首勝,劉徹當即下令封衛青為關內侯。
關內二字代表的意義,懂的都懂。要知道當年秦末之時,各路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大家各自為營時,項羽的叔父項梁聽取建議迎楚懷王,楚懷王在後來與諸侯們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
關內富庶天下皆知,今封衛青為關內侯,是對衛青功績的肯定,同時也讓天下人都知道,在大漢,只要立下功勞,當皇帝的劉徹絕不會吝啬。一時之間,大漢上下皆生出立軍功,殺匈奴之心。恰好,正是劉徹最想看到的。
随着大雪封山,匈奴不再進犯,大軍也都班師回朝。
不意外,長安城內百姓夾道相迎,城裏內外皆是一陣歡呼,大漢終于迎來了勝利的一戰,打贏這一仗的衛青自然是他們的英雄,大漢的功臣。
衛青看着眼前百姓們臉上歡喜的笑容,捏住缰繩的手不由一緊,大漢對匈奴的戰事,太需要一場勝利了,幸好,他沒有辜負陛下的信任,大漢百姓的信任。
城外一陣歡呼,宮內劉挽是早早的纏上劉徹,她不管,她一定要跟劉徹一道來迎衛青。自家的舅舅首戰告捷,她必須得來迎接衛青。什麽跟衛子夫她們這些內眷在宮裏等着,不存在!
衛子夫有心要攔,架不住劉挽早就跑到未央宮,不管不顧的扒着劉徹的手,只為了纏得劉徹答應帶她。劉徹對劉挽也是極其無奈的,一想不就是接衛青罷了,不是什麽大事,帶上就帶上吧。
是以,當衛青一身铠甲随着其他将軍一道走進皇宮時,第一眼便看見劉徹身邊一左一右的霍去病和劉挽。兩個小家夥男的俊女的俏,任是誰都無法忽視他們。
相比于衛青的成功,其他人要麽敗了,要麽也是無功而返,站在劉徹面前屬實硬氣不起來,如果可以,他們真不想跟衛青一道進宮。
可又怎麽由得了他們?
本來他們出戰無功而返就已經挺招人不滿的了,結果他們連點規矩都不懂,豈不是要讓劉徹不喜?
等到了劉徹跟前,一衆将士抱拳低頭見禮,劉徹第一眼落在衛青身上,一把上前将衛青扶起道:“好樣的。”
“陛下謬贊,有賴陛下和百官保障後勤,又有諸将士不畏生死,奮勇殺敵,方得龍城之勝。”衛青何許人也,他想立功,他要擊潰匈奴不假,可是衛青同樣也清楚的知道,功不可獨占,勝利非他一人。
不想成為搶眼的那一個,就不要主動張揚。
劉徹拍拍衛青的肩,一眼掃過其他諸将,看得他們頭皮直發麻。好在劉徹并沒有當場發作,畢竟今天在宮中設下了慶功宴,是為宣揚衛青的勝利,其他人的過失,改日再論。道:“你謙虛了。走。你們也都起來吧。”
沒有人妒忌衛青,無功而返的他們,只怕劉徹怪罪。方才劉徹眼神掃過他們的時候,他們的心已然懸起,好在有一個衛青在,幫了他們一把,沒讓他們被劉徹迎面怪罪,實在是不得不感謝衛青。
“舅舅。”劉徹招呼衛青走,旁邊一直等着的霍去病和劉挽已經迫不及待的跟衛青打起招呼,一個個都往衛青面前湊。
霍去病問:“舅舅是如何尋到龍城的位置的?又是怎麽擊潰匈奴,虜匈奴七百人?”
劉挽拉了拉衛青的衣袖,激動無比的問:“舅舅,當時的龍城有多少匈奴守衛,他們的營帳是如何安排?他們的馬匹比之我們的馬如何?”
劈頭蓋臉的問題丢向衛青,兩人都眼巴巴的瞅着衛青,等着衛青的答案。
衛青露出笑容,正打算一個個的回答,劉徹已然先一步道:“你們兩個有什麽問題改日再問。今天是你們問問題的時候嗎?”
結果兩個小的不約而同的點頭,霍去病道:“陛下,滅胡時不我待。”
“正是。舅舅是我大漢第一個出擊匈奴得勝而歸的人,如今剛剛打贏,舅舅肯定記得當時的心情以及當時做下決定的想法,我們不過是想向舅舅學習。無論是戰術亦或者是迎敵之心。”劉挽擺正态度,她是求學上進的好孩子,劉徹有什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