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衛子夫的憂愁
衛子夫的憂愁
随着劉挽話音落下, 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一旁的婦人身上。
大驚小怪,大呼小叫的人不正是她嗎?
正因為這個人,他們四家才會被推到風浪尖口。
确實如同劉挽說的那樣, 她原本沒想幹什麽, 看不過去有人道她舅舅和表哥的不是, 一口一個騎奴, 一口一個私生子的,劉挽也不過是上去給他們兩腳,出出心中的惡氣。
結果怎麽着,劉挽沒有要鬧到君前的意思, 卻有人把他們推到了輿論中心,也為此讓劉徹注意到他們。
誰敢保證說劉徹瞧着他們, 心裏沒有生出一星半點的不滿?
一切的事情都是因為某個人的大叫引起的!
一時間, 四家的人看着那麽一個女人的眼神透着兇惡。
“泰永。”劉徹在這時候喚一聲。
怎麽說呢,對劉挽今天做的事,劉徹都是很滿意的, 哪怕在最後劉挽挑明有人想要利用劉挽和四個少年來鬧事,劉徹覺得, 有心要壞劉挽名聲的人,劉挽要是不反擊, 才不像他劉徹養大的女兒。
是以,劉徹看着劉挽不依不饒, 半點虧都不肯吃的樣兒, 越看越是喜歡,越看越覺得, 養出這個深知他心,又懂得為他分憂的女兒, 甚幸。
不過,事情到這兒該結束了。
“孩兒要回去了,娘叫我。”劉挽豈不知,立刻見好就收,至于有人打算怎麽對付某個人,劉挽就不管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從來不是劉挽的風格。
和霍去病交換一個眼神,霍去病給了劉挽一記贊許的眼神,幹得相當的漂亮。
至于她這一打一論,外頭的人會怎麽說她,有什麽關系呢?她又不怕世人都知道她的厲害!
“少年的意氣,不應該放在道人是非,論人長短上。邊境不寧,我等理當報效國家,為國盡忠,為民請命。你們有着最好的優勢,我希望你們将來能夠長成國之棟梁,為天下謀。希望将來能在朝堂上或者戰場上見到你們。一時的錯并非永世的錯。我覺得,承認自己的錯誤,改正并讓自己成為一個人人尊敬,令人驕傲的人,這樣的錯也就有意義得多了。是吧?”劉挽想了想,依然回頭同幾個少年說了這樣的一番話。
少年們本來羞愧不矣的,聽着劉挽的話,注意到劉挽望着他們的眼神并沒有任何的鄙夷,不滿,不由的一頓。
“今天你們四個人打不過我,也算是我占了便宜,你們不曾習武,我自小習武的呢。希望以後能和你們再切磋,到時候你們都能打敗我。”劉挽确實很會給人畫餅,打一把掌再給顆甜棗什麽的,難道不是要把人變成自己人的意思?
少年們怔怔的望着劉挽,劉挽已然沖劉徹福福身,退出去了。
等劉挽一出殿,才注意到衛子夫早已等在外頭。
派來讓劉挽回去的宮女着急忙慌的回去禀告,劉挽為了衛青和霍去病打了人,衛子夫如何能再坐得住,将衛長公主和劉嘉交給平陽長公主看護後,衛子夫立刻往前來。
正堂她是進不去,唯有在外面等着,也讓宮人入內打探消息了,等宮中來回報消息時,衛子夫的心裏已然說不清是何感覺。
沒有人不喜歡有人護着,也沒有人不喜歡有人為他們出頭。
衛子夫從來最擔心的都是,劉挽護着衛青和霍去病,會不會因此惹得劉徹不喜,或者有可能讓劉徹生出不滿,劉挽為此受罰。
好在,一切都不會,劉挽的一番辭令铿锵有力,振振有詞,只要劉徹不想寒了天下将士們的心,就不可能為了劉挽打人的事責罰于劉挽。
誰有錯誰無錯,公道自在人心。
被劉挽打了的少年不是也不敢在劉徹的面前辯解上一句嗎?
衛子夫的心終于可以稍稍放下了。結果後面的事又讓衛子夫的心差點沒跳出來。
劉挽也不知道見好就收,竟然還跟人讨教,一個打四個,她可真是什麽都敢做。
好在,結果是好的。可衛子夫今天晚上屬實被劉挽吓得不輕。
看到劉挽穩穩當當的走出來,衛子夫才覺得自己真正放心。
“娘。”劉挽小跑着過來,衛子夫趕緊迎上前去,捉了捉劉挽的手,發覺她的手心暖洋洋的,心下的大石也得以放下。
“你可真是。”衛子夫想要責怪劉挽來着,話到嘴邊又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怪劉挽,怎麽能怪?
劉挽分明是聽見旁人道衛青和霍去病的不是才出面的,她要是當作聽不見,衛子夫才該傷心。劉挽出面教訓人,衛子夫聽得滿心都只有歡喜。
“娘放心,我又不傻,這件事要不是有人故意鬧到,才不會鬧到父皇的面前去。不過這樣也好,正好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舅舅和表哥別管他們是什麽出身,誰要是敢看不起他們,別讓我碰見了,我要是碰見一個我揍一個,誰也逃不掉。”劉挽由着衛子夫牽着她的手,母女一道往內廷去,她精氣十足的跟衛子夫說道着,沒有一丁點覺得今天的事算是事兒的樣兒。
“你威風了。”衛子夫不知如何接話才好。她不是劉挽,從小到大,為奴為婢,她沒有劉挽的底氣,更沒有辦法像劉挽一樣,看到不高興的事去管,誰敢讓她氣受,她就讓人順不過去。
衛子夫得說,劉挽活出了無數女子想要的模樣。
可是,衛子夫也是擔心的,如今劉徹寵着劉挽,有他為劉挽撐腰,斷然不會有什麽不長眼的人敢冒犯劉挽,這就把劉挽養成了凡事不忍,諸事不讓的性子。将來呢?萬一有一天劉徹不再這樣寵着劉挽了,劉挽的性子又改不了,那該如何是好?
是的,以後才是衛子夫不得不愁的事實。
衛子夫摸着劉挽的手,心裏頭愁雲密布。
“娘,我才不威風,父皇才是最威風的。我今天的話,字字都說到父皇的心坎上了,您看着,父皇等一下就會來看我們了。”劉挽覺得,劉徹不會忍住不來和衛子夫分享他的喜悅的,尤其劉挽今兒個借着四個少年可是幫着劉徹狠狠的敲打了滿朝的臣子。
無功有功,想戰想和的人,他們都知道了,往後想在大漢朝立足,最好的辦法是打匈奴。
“一會兒回去見着你皇祖母要記得溫順一些,外頭的事不要和你祖母說。”衛子夫不得不提醒劉挽,畢竟她們現在回去是見王娡,王娡對劉挽的那點不滿,別說了,說多都是累。衛子夫有時候也沒辦法,她知道王娡更多是将對劉徹的不滿都發洩到劉挽身上,哪怕衛子夫并不想讓劉挽承受這一切,也無力改變。
畢竟那可是劉徹和王娡母子間的事,是外人插不進手的。
莫可奈何之下的衛子夫,只能叮囑劉挽多溫順些,至少在王娡面前別太像劉徹,或許能夠讓王娡不那麽針對劉挽了。
“娘,多少年了,您還看不清楚嗎?祖母要罰的哪裏是我。我才不要在她面前裝模作樣,她想罰就讓她罰呗。”劉挽沒有說出口的是,讓王娡只管的罰吧,她罰得越兇,劉徹心裏越清楚的知道王娡這個母親對他的不滿,以之而來,王娡想要達到的目的就不可能達成。
哎喲,想想王娡被劉徹氣得莫可奈何的嘴臉,劉挽覺得她被罰的那點事,完全已然不算個事兒了。
衛子夫低下頭道:“畢竟是你的祖母,是你父皇的母親,你不能......”
“我沒氣她。我在祖母面前又不與她争辯,從來都是祖母說什麽是什麽。只不過......”哪怕劉挽一聲不吭,落在王娡的眼裏何嘗不是無聲的抗議,是對她的不認可。
衛子夫愁啊。已然到了內眷設宴之處,外朝鬧出那麽大的動靜,裏頭怎麽可能沒有消息。
“泰永是個好孩子,知道前方戰士不易,懂得體恤了,陛下教得極好。”正好,衛子夫和劉挽回來的時候,關于她在前殿說的話,做的事,盡都傳回了內廷,平陽長公主誇贊的話一出來,誰不得跟着連連附和道着一聲是。
“若是個男兒,戰場之上必有她的一席之地,可惜生而為女,再有本事又如何。”王娡的聲音傳來,與之而來的是館陶大長公主的聲音道:“有了本事總也不吃虧,怕只怕既沒有本事,也沒有半點見識,只能一味的拖家族的後腿,惹人不喜,這樣的人才最是可悲。”
聽聽這火/藥味十足的對話,誰會覺得這兩位女人在說着全然牛馬不相及的事?
而随着王娡和館陶大長公主一開口,原本算是熱鬧的宴會已然立刻變得一片尴尬。
劉挽毫不猶豫的道:“娘,我不進去了,就說父皇讓我回宮休息了。”
丢下這話,劉挽麻利的跑了,哪怕衛子夫想要回頭将人捉住。
怎麽捉。劉挽早不見了人影。
也罷,走就走了,裏頭一争起來,別最後全都将火撒到劉挽的身上。
衛子夫聽得屋裏的動靜,思量着什麽時候進去才好,不想在這個時候一個人神色慌張的走到王娡耳邊一陣耳語,随後王娡道:“今天就到這兒了,都散了吧。”
沒等衆人反應過來,王娡又道:“大長公主且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