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深秋
第35章 深秋
35-深秋
拉多裏奇家的長子五歲了。
說是長子,他自己卻不這麽認為。
他認為家裏還有個小孩,可以算是他哥哥——是一只比他的年齡大很多的小狗。
男孩過生日的第二天,小狗去世了。這事一點也不突然,狗已經十幾歲了,但孩子不懂年齡意味着什麽。
父母決定隐瞞這件事。他們把小狗的屍體帶到森林裏埋葬。
第二天男孩睡醒了,父母告訴他,小狗丢了,跑進森林不見了。
男孩信以為真。趁着父母出去幹活的時候,他一個人走進森林尋找愛犬。
這一帶的孩子們都很熟悉森林,可男孩走得太深入,最終還是在森林裏迷路了。
他并不害怕,反而覺得森林處處美麗。
這是他從沒來過的區域。空氣中飄蕩着清新濕潤的氣息,高處樹冠上光斑閃閃,遠處的幽暗處有螢火游動,吸引着他繼續向密林深處探索。
又走了不知多久,地面越來越崎岖,樹木也愈發茂密,遮天蔽日。
前面有一棵很粗的樹。男孩估算了一下,即使爸爸媽媽再加上鄰居一家人拉起手,也無法環抱它。
“你要去哪呀”前方響起清脆的聲音。
大樹後面探出個腦袋,是個藍眼睛的小女孩。
Advertisement
小男孩回答:“小狼跑進森林了,我在找它。”
女孩從大樹後走了出來。她頭上裹着方巾,深藍色連衣裙外面穿着白色圍裙,目測年紀比小男孩大些,應該快十歲了吧。
“小狼”女孩疑惑地歪着頭,“人怎麽會找狼呢”
男孩說:“小狼不是真的狼,是我的小狗,白色小狗,名字叫小狼,但沒有狼那麽大個。”
女孩了然地點點頭:“那就好辦了!我幫你找!”
“你能找到嗎”
“能,什麽地方我都認得。你跟我說說小狼長什麽樣,說得越細越好。”
小男孩高高興興講了很多。等他說完,女孩轉身要走,小男孩追上去,想拉她的手和她一起去,女孩甩開了他。
“你別跟來。”女孩說。
“為什麽”
“嗯……因為我家裏有……有真正的狼!”
“不可能吧!”小男孩說,“你怎麽會有狼,狼不吃你嗎”
女孩說:“是訓練過的狼,它們聽我的話,但是愛吃陌生小孩!我要帶狼群一起幫你找小狗,你來了會礙事的。”
小男孩有點吓到了:“那……那它們不會吃了我的狗吧”
“放心吧,不會的!狗和狼是親戚。”
男孩想了一下,好像确實在哪聽過這個說法,說狗在很久以前都是狼。
他不知道這說法對不對,但還是相信了女孩。
臨走前,女孩叮囑他:“你就在這個地方等,不許離開,更不許向前走。特別是不要繞過那棵樹,不許到樹後面的地方去,不許過去,一步也不許去。聽懂了嗎”
“懂了。”
“發誓。”
“我發誓,我保證,我在這裏等你,哪都不去。”
女孩滿意地離開了。
男孩看着她繞過大樹。樹後面的森林更加茂密,像夜晚一樣昏暗。他看不見女孩到底走向了哪裏。
男孩很乖地留在原地。森林裏難以分辨時間,漸漸地,男孩的肚子開始餓了,由此判斷,時間應該已過了中午。
又等了一會兒,女孩終于回來了。
她真的帶回了一只白色的狗。
狗的體型、白毛、尖嘴、耳朵都和小狼一模一樣。
男孩叫了一聲“小狼”,狗熱情地跑過來又蹭又舔,哼哼唧唧,尾巴狂搖,恨不得整個身體都賴在男孩身上。
男孩高興壞了。女孩也面帶微笑。她說:“你是不是該謝謝我呀”
“當然!”男孩說,“我太高興了,都忘了要有禮貌了,謝謝你!謝謝你!”
“那作為報答,你也給我點什麽吧。”
“好呀,你想要什麽”
“我想要朋友,你當我的朋友吧,行嗎”
“當然行!”
說是做朋友,他們卻沒有互相詢問姓名,也沒問對方住在哪,甚至沒約好下次什麽時候再一起玩。
對小孩子來說,似乎只要做上了朋友,就完成了終極目的,其餘的事情不需要多想。
女孩陪男孩走了一段路,把他送到了光線充足、林木稀疏些的區域。
從這裏能遙望到地勢較低的地方,能看到村落與農場。
女孩說了句以後再見,就消失在了林木間。
男孩帶着小狗回了家。
傍晚,父母工作回來,男孩興高采烈地告訴他們小狼回來了。
白色小狗從屋裏跑出來時,父親驚訝得連連後退,母親愣在原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小狗熱情而友善,父母觀察了一會兒,情緒緩和了下來。
父親蹲下,仔細地檢查小狗。
小男孩在旁邊說:“放心吧!小狼沒有受傷!”
摸了一會兒狗,父親臉上緊張的神色消失了。
他輕聲叫母親來看,母親抱了一會兒狗,眉頭也舒展開了。
夫妻倆頻頻對視,眼神中隐約帶了些喜悅,但誰都沒多說什麽。
那時候小男孩才五歲,他不懂其中原因,只覺得是小狗失而複得,父母肯定也高興。
吃晚飯的時候,小男孩把交到新朋友的事告訴了父母。父母沒什麽特別的表示。
附近村落裏确實有幾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他們不覺得奇怪。
從這以後,即使小男孩沒去森林,也能偶爾見到女孩。
有時候女孩會拿來一些野花或蘑菇,男孩則把家裏的蜂蜜和面包分給她。
女孩出現的次數并不多。有時候男孩想她了,卻不一定能找到她。
女孩對男孩說過,只要她來了,她就一定出現會在附近,不需要男孩走得太遠;如果近處找不到她,她就是沒來,不用繼續找。
有一次,男孩終于想起問女孩的家在哪。
女孩說:從河谷到松林附近的鐵軌,這麽遠的範圍內,全都是她的家。她每天都在廣闊的山林間巡游。
她不喜歡住房子,房屋很小,很壓抑,不如森林舒服。
男孩很佩服她,但不敢跟她學。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森林的夜晚很冷,河谷到松林那邊的鐵軌也很遠,連大人都要走上很久,小孩走着來回就要累死了。
幾年後,男孩母親又生了個孩子。
男孩長大了很多,當了哥哥。
下個月就是男孩的十二歲生日了。
有一天晚上,男孩與母親交談,說到了家裏的狗。
母親忽然問他:“你好像也知道了吧”
這些年裏,母親眼看着男孩一點點長大,能察覺到他對小狗的依戀減輕了很多。
從他的言行舉止裏可以看出,他應該已經察覺到了當年的事……
他的小狼确實已經死了,回來的其實是另一只狗。
男孩默認了母親的猜測。
他問母親,您很早就看出來了吧是怎麽看出來、何時看出來的
母親說,新的小狗剛出現時她就發現了,這肯定不是同一只狗。
新出現的白狗是雄性,而他家的小狼是雌性。
父母對飼養多年的狗很熟悉,絕不會搞錯。
剛看到新來的白狗時,他們很驚訝,甚至有點害怕。但驚訝很快就轉為了喜悅——這只狗并不是死而複生的小狼,而是與愛犬相像的另一只狗。
它的出現能撫慰孩子的心靈,那就養起來吧,何樂而不為呢。
當年男孩還小,他搞不清楚愛犬的性別。
像他這種鄉間孩子,年紀又小,內心根本沒有建立起性別概念。在他眼裏狗就是狗,哪裏還分男女。
不過,他對動物會有一些涉及性別的大致印象。比如,童話故事裏“兔子”“小鹿”通常是姑娘,“大象”是老爺爺,“貓頭鷹”是老奶奶,“狼”一般是具有威懾力的男人……
他家的“小狼”是中型犬,其實個頭不大,但在五歲小孩眼裏已經算是威風凜凜了。
于是,男孩一直用男性化的第三人稱來稱呼小狼。
孩子年紀小,父母又整天忙着賺錢養家,他們從沒有糾正過這類細節。反正只是對狗的稱呼而已。
如果有陌生人聽到男孩說的話,肯定會誤以為小狼是雄性。
等男孩長大一些,他就能夠冷靜地思考這些事了。
仔細回憶起來,即使看不出性別,失而複得的狗也和小狼有些差別。
新來的狗不會聽命令。握手、打滾、坐下這些全都不會做。
小男孩曾試圖給出口令,小狗不做,男孩也就放棄了。而父母早就看出不是同一只狗,所以根本沒給過命令。
還有,當年小狼已經年老,比較安靜,而新來的狗非常有活力。
近兩年,這只狗也怠惰安靜了很多,變得更像從前的小狼了。
即使察覺到了真相,男孩還是繼續愛着小狗。
可是從這天起,小狗好像出了些問題……它越來越遲鈍,癡癡傻傻的,眼睛黯淡無光,叫它也沒反應,後來幾乎不動彈了。
一天早晨,小狗消失了。狗窩裏只有一塊幹枯扭曲的木頭。
男孩把木頭拿給母親看,母親說這是側柏的樹根。
母親認為狗跑了,跑之前不知從哪挖出了這麽個東西,叼進了窩裏。
男孩卻知道并非如此。
十二歲生日過後,男孩再次見到了女孩。
現在她是目測十四五歲的高挑少女,身穿簡樸的單色衣裙,頭發顏色比從前更淺,金發褪成了銀發。
她的面孔稱不上很漂亮,是一種本地人的平均長相,既沒有缺陷,也沒有特征。
還有一件小小怪事:每次見面,她的模樣都會有點變化。
變化有大有小。大的變化比如身高降低、眼睛變小;小的變化比如上次她唇邊有個明顯的痣,這次又沒有了。
男孩看在眼裏,卻從不過問。
這些年裏,有些事情男孩早就想明白了。他從不對任何細節提起質疑。
這次見面,他倆像過去一樣在森林裏散步,閑聊。
女孩忽然問:“什麽是訂婚啊”
男孩問她為什麽會想起這個詞,她說之前路過某個村子,目睹了一場叫做“訂婚”的儀式。
于是男孩給她解釋了一下其中含義。
聽完之後,女孩興致勃勃地說:“那将來我們也訂婚吧”
“可以倒是可以,”男孩說,“訂婚之後還沒完呢,還得結婚,結婚之後才算完。”
“什麽是結婚訂婚之後,多久做那個結婚”
“訂婚之後……呃,一般是一年後吧”男孩說。其實他也不知道應該過多久,“然後是結婚,結婚就是辦一場儀式,從此我們就成了夫妻。”
“夫妻是什麽”
男孩心裏想說,就是每天睡在一起,還可以在大家面前親嘴……但他不好意思這樣說。
他只好擺出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夫妻就是……就是在未來的日子裏,我的東西有你一半,你的東西也有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