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章

第 22 章

看着爹在作業本上簽名後,周冬冬歡呼一聲,覺得一朵小紅花穩了!

于是心情很好的他将作業本往小葵花幼兒園那個屬于他的抽屜裏一塞,然後說起了自己的“正事”。

“爹,我和尚寅在外面玩滑板車的時候,別的小孩都好羨慕啊。”

“還有,阿青姐姐說那個做滑板車的木匠來問,能不能做了滑板車往外頭賣,因為有人跟他打聽這個車,想要買呢,他還說賺到的錢九一分。”

“冬冬拿九,他拿一。”

滑板車周遇之知道,就是周冬冬很喜歡,不下雨的時候每天都要玩的一輛木車。而且不但他喜歡玩,隔壁尚元洲的兒子也經常過來玩。

至于“九一分”,以他的見識一看就知道是那木匠舍不得銀子,但又不敢得罪他,于是才想出“九一分”這樣的法子來。

說實話他挺好奇周冬冬會怎麽處理,是坦然收下這個分成,還是改變,亦或者不讓人做那什麽滑板車,以便獨自享受其他孩子的羨慕眼神?還是說像朝堂上那些迂腐的人一樣責備他這個爹以權勢欺壓百姓?!

是以他饒有興致地問道:“那你怎麽說?”

“我讓人去查他。”

周冬冬仰着頭,有理有據地說道:“九一分不賺錢的!”

“冬冬用零花錢投資爹的生意,從來就沒有九一分。爹你以前也說過,這種生意肯定有貓膩,要麽不要投資,要麽得查個清楚明白,水落石出。”

“等查完了我再做決定。”

就像封地的事情一樣,葵花老師說了,先不忙着做決定,要等趙江他們收集好資料回來再說,不了解情況的時候先不要說話。

這真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

Advertisement

周遇之贊嘆,“……有理。”

和這個孩子越相處,越是能感覺到驚喜。

那神奇的小葵花幼兒園和同樣神奇的葵花老師就不用說了,就連上次用來算朝廷工錢,以及現在做作業用的數字,都不簡單。

如今又發現他并不為眼前的利益所動,不會輕易地做下決定。這對于一個三歲小兒來說委實難得,許多人長到三十歲都不一定能做到。

所以他很好奇,當周冬冬得知真相的時候會怎麽辦?

于是調查出結果的那天,周遇之不但吩咐人如實禀告,還特地提早回來,好整以暇地問正皺着小眉頭,顯得很苦惱的兒子。

“這事應該怎麽辦才好?”

“爹,我還沒想好!”周冬冬覺得好為難呀!

他沒想到那位木匠,原來是礙于爹的權勢,才會想出“九一分”這種主意的。這裏面沒有什麽貓膩,純粹就是因為他不敢賺太多,免得惹爹不高興,只敢拿一點點的辛苦錢。

可是這樣不對呀。

周冬冬苦思冥想,覺得這樣的話那自己賺走了大部分的錢,木匠給他打白工。那麽別人一看,就不敢找他合夥做生意了。

這次賺得多多的,以後就會賺得少少的!

他把自己的苦惱說了出來。

“不錯,”周遇之贊許點頭,“你這次若是答應了,那麽以後便會成了定例。旁的人一想賺的錢要給你九成,便會望之卻步。”即便是想和他做生意,那也是沖着別的地方來的。

就比如他的那些鋪子,有的是旁人送的,有的是抄家抄的,但因為自己無心經營,所以狀況都不如在原主人的手裏好。

當然他也并不在意這些也就是了。

周府的大門敞開着,每天都有人前來送禮,府裏的幾個庫房更是滿滿當當,金銀珠寶數不勝數,他根本就不缺銀子花。所以只要那些人不故意昧下錢財,賺多賺少他都不在乎。

但顯然周冬冬對賺錢是很在乎的,周遇之就看到他一個人在那裏嘀嘀咕咕,還拿出紙筆算來算去,晚上更是喊着“我要睡覺啦”早早地閉上了眼睛。

然後第二天一早,就說自己想到了辦法。

“階梯分成!”

吃早膳的時候,周冬冬舉着瓷勺興奮地道:“爹,我們想到了好辦法,是冬冬和小明、小紅他們一起想的,就是階梯分成!”

“若是只做幾輛,那便是“九一分”,做得多便“八二分”、“七三分”甚至是“六四分”。這樣做得越多冬冬便賺得越多,幹活的人也賺得越多,是不是很棒?!”

“大家知道跟着冬冬能賺錢,就會都來找冬冬做生意了!”

“階梯分成?”周遇之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原理,但又有些不解:“直接七三分,六四分豈不便宜,也省卻了許多麻煩?”

“不可以哦!”

周冬冬小臉嚴肅,“木匠是怕爹才會提出九一分的,因為爹現在做的這個差事好厲害好厲害,他怕爹欺負他。但爹沒有欺負他呀,而且冬冬也想跟更多的人做生意,所以這個分成不合理要改,但又不能全改。”

“如果冬冬全都改了,那跟爹就不是同一國的了。”

“冬冬不能欺負爹!”

不是同一國?

欺負?

周遇之愣了一下,才想明白兒子的意思。

原來在周冬冬看來,那個木匠是畏懼于自己的權勢才會想出“九一分”的主意,那麽如果他全部改了的話,就等于“木匠不怕爹”,“子改父策”,而後者則意味着父子之間有隔閡,作為兒子改了父親的決定或者利益,是“欺負爹”的行為。

所以他才會左右為難,想了一晚上,還悄悄地跟小葵花幼兒園裏的孩子商量,最終拿出了“階梯分成”這個在他看來兩全其美的辦法。

既沒有駁了他這個爹的顏面,也有利于将來有更多的人來找他做生意。

這……

也只有孩子才會這般想了吧。

周遇之這一瞬間只覺得心裏暖融融的,再也抑制不住臉上的笑意,“唔,不錯,你們想的這個主意很好,爹很贊同。”

“爹你也覺得很棒對不對?”

得到贊揚的周冬冬高興極了,“我還想辦一個滑板車大賽,從滑板車生意裏拿一部分錢出來,誰贏了就獎給誰,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來買我的滑板車了!”

“唔,只有買我的滑板車才可以參加,買別人的不給參加。爹,你可不可以給我做一塊很大很大的水泥地啊?”

“這樣我們就有地方比賽了。”

這都是小事,待修路開始的時候一起修了便是,周遇之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

于是沒幾日,城外的某處空地便易了主。随後幾乎是眨眼的功夫,四周的臺階以及一整塊的整齊地面便拔地而起。

不但如此,這塊空地還延伸出一條淡灰色的石路接在了官道上,随後在來來往往的百姓們注視下,一桶桶灰色的泥漿往下一倒,不過三五天的功夫,黃泥官道也變成了淡灰色石路。

所有人都驚呆了!

錦衣衛竟然在修路?!不是,他們竟然會修路??還又快又好三五天便修完了???

京城百姓們從沒見過這等稀奇事,他們見過錦衣衛抓人,抄家,但卻從沒見過這群人修路,是以都驚奇地盯着看。有那膽大的還趁着守衛不注意跑到新修的路上看稀奇,誰知一踩便是一個腳印,跑得快的平安無事,跑得慢的則被守衛們抓起來一同修路,修到哪裏人群便圍觀到哪裏。

外城修完便是內城。

一段又一段水泥路被修建完成,淡灰色的路面大部分都如天衣一般沒有縫隙,只每隔一段距離有細小的間隔。如此迅速的修路,如此齊整的路面不但讓赴京賀壽的王爺、使臣們驚訝不已,京城百姓的眼珠子都快要掉下來了。

“這,這就是周督主修的路?”

某個聽說過修路傳聞,但因為生意關系離開京城一個多月的商人在排隊等待進城的間隙裏,驚訝地從自家馬車上下來,伸手撫摸着平整的地面,“竟然不到兩個月就修好了?!”

“這這這……”

旁邊有個挑着籮筐的老漢搭話,“是哩,這條路五天功夫就修好了,我親眼看見的。那些個錦衣衛将那什麽水泥和沙子石頭攪和到一起,然後就這麽倒了下去,嘿,不過兩三天就變得梆梆硬,老漢我這輩子都沒瞧過這麽神奇的事!”

旁邊的百姓們七嘴八舌地接話,“我家前面那條路也是兩三天就修好了。”

“我家也是!”

“聽說周督主為了修路調派了幾千錦衣衛,還向五城兵馬司借了人手,所以才能這般的快!”

“這石頭路修好,往後不管是雨天還是雪天,都不怕了。”

“什麽石頭路,這叫水泥路,我那條村就有個管不住手的非要去碰沒幹的路面,結果被抓去修路了。他回來說這叫水泥路,是用一種叫做‘水泥’的奇怪泥土,和沙子石頭攪和到一起,再往裏倒點水,攪合勻乎了鋪在地上的。”

“不用糯米不用糖,更不用青磚石塊,就用那水泥!”

“真這麽神奇啊?”

“那個‘水泥’在哪裏能買?若是不貴我也想弄點,這玩意在家裏鋪一塊,以後曬糧食就方便了。”

那商人也有這樣的想法,不過他不是為了曬糧食,而是覺得水泥“奇貨可居”,若是買上一些賣到別的地方,肯定不愁銷路。

別的不說,江南那些愛修園子的人家就不會拒絕,畢竟為了修好園子,三五年不多,十來年不少,能縮短時間的東西,肯定會大受追捧。

是以他沿路打聽,最後來到了某條街上。

而在這期間,另一樣東西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塊兩端翹起,底下帶着木輪子的木板,有的上面有把手,有的沒有把手。但無論有沒有把手,這東西一踩一瞪便能往前滑一段路,好幾個孩子踩着它在新修好的水泥路上滑行,東鑽西轉,左右挪移,時而哇哇大叫時而哈哈大笑,表情興奮,動作好不潇灑。

“這又是何物?”

“那是滑板!”

賣水泥的夥計告訴他,“周督主的兒子周小少爺過幾日要辦一個滑板比試,年紀小的用有把手的滑板,年紀大的用沒把手的,滑得快就有獎賞。”

“最快的能拿五十兩銀子呢!”

“第十名也有五兩!”

夥計說得兩眼發光,“所以家裏有孩子的都想買一塊,沒準就掙到五十兩了呢,沒有五十兩,能拿個五兩也好啊,你看到的那幾個在比誰滑得快呢。”

“這滑板又好玩又有錢掙,要不是有年齡限制,我也會忍不住去買一塊。”

“諾,賣滑板的鋪子就在那頭。”

商人回頭一看,果然不遠處有一家叫做“金玉滿堂”的鋪子前人頭湧動,孩子們圍得裏三層外三層,時不時還有“到我了”、“給我一塊滑板,不要把手的”、“我要買兩塊!”等話語傳來。

商人愣住了,不過是出了一趟遠門,怎麽京城就變成了他不認識的模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