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章
第 62 章
康熙住慣了乾清宮, 加之康熙身子不太好,出于孝道,胤禛登基後, 乾清宮依然是康熙在居住,胤禛平時起居辦公都是在距乾清宮不遠的養心殿。
胤禛上位後改年號為雍正,取和諧、公正之意。年號定下後, 一道道旨意從養心殿往外發。
先是後宮封賞,四福晉烏拉那拉氏封為皇後,鈕祜祿氏為熹妃, 李佳氏為齊妃,武佳氏為寧妃,耿佳氏為裕嫔,宋佳氏為懋嫔, 另有貴人答應共三位。
後, 雍正封賞一衆兄弟, 直郡王胤褆封和碩直親王、五貝勒胤祺封和碩恒親王、七貝勒胤祐為和碩醇親王、九貝勒胤禟為和碩瑞親王。八貝勒胤禩爵位不變。十皇子胤俄、十二皇子胤裪、十三皇子胤祥、十四皇子胤祯,都封為貝勒, 允四人秋後出宮開府。
另,雍正誇瑞親王家大格格永樂果敢堅毅, 當為大清皇室女子表率, 封為固倫永樂公主。
前朝官員也有調動。內閣閣臣,東閣大學士, 工部侍郎元姚元景, 升工部尚書,加太子太傅銜。武英殿大學士, 吏部侍郎李德明升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銜。李光地、穆和倫、溫達、董鄂增壽等都有加銜, 比起姚元景和李德明兩人不顯,也就不提了。
正處在年節期間,又逢新皇登基,本來就十分熱鬧的京城,因為這一道道封賞的聖旨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趕晚不如趕早,正好趁着年節期間上門送禮,人家也不好拒絕。
這話說的就是瑞親王府,瑞親王府出了名的不愛辦宴不喜收禮,九福晉娘家董鄂氏也是如此,搞得外面的人想跟瑞親王府攀關系都找不到門路。
京城裏各家門房處送帖子,送禮的小厮跑斷了腿,直親王、恒親王、醇親王、瑞親王府門前最為熱鬧,但其中要論出個高低來,那真能拿出來說道說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上一口氣封了四個親王,送禮之人仔細思忖兩分,就能明白瑞親王是其中最得聖眷之人,瞧瞧人家,沒有兒子,只一個閨女都給封成公主了。
京城裏一般勳貴之家不知道年前宮裏那場家宴具體發生了何事,他們只知道那天之後宗親家幾乎戶戶都挂上了白番,廢太子出殡也低調辦完,随後就是新皇登基。
年前幾日的事情和年後封爵聯系到一起,各家都在猜測,向來以耿直脾氣示人的瑞親王,或許是這場宮變的重要參與人之一,他被封瑞親王,只這個瑞字,就叫人浮想聯翩。
如此一猜測,各家給瑞親王府送的禮又厚了三分。
“主子,咱們家庫房不夠用了,得另外安排一個庫房裝這些賀禮。”
葉菁菁頭疼不已:“真有這麽多禮?”
慧心送上禮單,并道:“這幾日的禮單都在這兒了,今日的還沒詳細單子,但肯定也不少。”
“另外,各府宴請的帖子也十分多,奴婢把您有必要去的幾家帖子都挑選出來。”慧心一招手,晴雲把一大筐帖子擡過來。
“我若是家家都去,這一兩個月就別想幹其他事情了。”葉菁菁瞟了一眼這筐帖子就沒有翻看的想法了。
葉菁菁一邊翻手中的禮單一邊吐槽道:“皇室宗親各家年前才辦了喪事,這麽快又熱鬧起來了?前後都沒半個月吧,朝廷官員守孝還得三個月呢。”
慧心笑道:“別家的事咱們也不管了,只說咱們家,主子若是不想如此麻煩,那就只有一條路。”
“咱們家辦宴?”
慧心點點頭:“我知道主子不喜麻煩,但,總要給別家一個機會吧。他們若是見不到您和主子爺,後頭也會想其他辦法到您面前來。”
“看來這回必須辦了,大嫂、五嫂他們家也辦嗎?”
“直親王府、恒親王府、醇親王都已定下辦宴的日子了。”慧心給主子遞上另外一本要緊的紅冊子。
“和着就咱們家還沒定下日子是吧。”
葉菁菁無奈:“辦吧,慧心你選個日子,跟孫全商量好了回頭通知我。”
屋裏伺候的丫頭們都笑了起來:“主子,您也太不管事了。”
“你們懂什麽,你們主子我另有大事要忙。”
登基大典那日後,雍正專門跟他們夫妻說了會兒話,主要是說蒸汽機的事。
雍正的意思,蒸汽機的事情以後肯定藏不住,他想把天津府港口附近的一片地圈給她,以後搞研發都在天津府,那裏離京城近,八旗士兵重重守衛,能保證蒸汽機的技術不被洩漏,也能保護研究人員的安全。
海參崴的船廠嘛,也留給他們,以後秘密試船就在海參崴那個港口進行,多少能掩人耳目。
給地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雍正也明說了,大清邊疆不穩,天災不斷,國庫銀子捉襟見肘,現實情況就擺在這兒,她以前搞研發投入的那些銀子朝廷肯定給不了,并且以後也不打算給她搞研發的銀子。
雍正對她保證,朝廷沒有出銀子,蒸汽機技術算她的,以後朝廷用她的蒸汽機技術,算是朝廷出銀子購買。
葉氏商行和朝廷在蒸汽機上面算是合作關系,也就是說,葉氏商行以後要賣蒸汽機,還得自己弄個廠子搞生産,技術工人等也得自己招募培訓。
雍正作為一個封建帝王,沒有把她經營多年的勞動成果據為己有,在葉菁菁看來,她前期的金錢、人脈、情感投資就已經兌現了大部分了。
至于雍正以後的當政者如何看葉氏商行,那都是身後事,雍正管不了,她也管不了。
葉菁菁這幾日一直在做計劃,如何把天津府港口附近那塊地用起來,如何界定葉氏商行和大清的合作關系,這都是在建設之初就要考慮的事。
蒸汽機太重要了,不知道還好,等到蒸汽機橫空出世,那些妄想不勞而獲,想分一杯羹的人定然會像蚊蟲一樣湧過來,所以她必須提前寫一份完備的計劃書,能獲得雍正、內閣及大臣認同的計劃書。
掏空身家投資多年的蒸汽機,是被白嫖還是幫她賺大錢,就看這一回了。
“唐子歸他們送信回來沒有?”
“還沒。”
“你關注着些,那邊若是有消息,立刻送到我跟前來。”
“奴婢記下了。”
和雍正大概談過之後,葉菁菁就給海參崴那邊傳話,叫他們做好準備,等天津這邊的事情落定後,就叫他們從海參崴搬過來。
葉菁菁翻了幾頁禮單,沒了興致:“我堂姐那邊這幾日如何了?”
“前日皇上下令解除三皇子府封禁,府裏已經可以正常進出了。昨日,您額娘和伯娘親自去了趟三皇子府,半下午才出府。”
“我額娘有沒有給我傳話?”
“未曾。”
葉菁菁嗯了聲,她大概猜到了額娘和伯娘的想法。
三皇子還在圈禁中,三皇子府解禁也很低調,這種時候,堂姐帶着孩子先把日子過好吧,面子上的事暫且不管,先低調着來。
“從年前進京後沒有一日得閑,我才想起來,給各家帶的年貨今年都未送吧。”
“沒送。”
過年前後那幾日宮裏出了大事,皇室宗親沒一家有心情過年,各家送禮拜訪都停了,年禮自然也沒送。
“慧心,你親自去庫房選年禮,除了海參崴帶回來的海貨之外,各色布皮、點心等等都選上一些,幾年沒見,就當我這個表姨給弘晟、妞妞兄妹倆送的見面禮。”
“主子這般說,三福晉就不會拒了咱們的禮。”
葉菁菁輕哼:“我還不知道堂姐,越是這種時候她越好面子了。唉,想送點什麽給她,還要找個借口才行。”
晴雲道:“有件事忘了跟主子說,科爾沁那邊送咱們的牛羊不是留在海參崴麽,前兒海參崴那邊用船給送過來了,這些牛羊都養在莊子上。”
“這樣呀,那叫孫全拉十頭牛羊給我堂姐送去。”
慧心記下了,她又拿出一本冊子:“皇室宗親的禮單看完了,您再看看這本,這是大臣們送的。”
大臣的冊子翻開第一頁就是姚元景,李德明。
“姚元景當了幾年內閣大臣,如今都成次輔了,等到哪日李光地致仕,他肯定就是首輔,說他位高權重,真是一點都沒說錯。”葉菁菁指着禮單給慧心看,她笑道:“他送禮怎麽還是老幾樣,安徽的毛尖茶、宣紙、硯臺,往年他送的家裏都還未用完,今年他又送來了。”
晴雲伸長脖子看了一眼,還真是老幾樣,他們這些做奴才的都記得這些禮了。
葉菁菁合上冊子:“給他回什麽禮?”
“還沒回。”
“他不拿我當外人,既然如此,我也就別跟他客氣了,叫楊貴做幾樣點心給他送去。對了,他和他夫人都喜歡冬筍臘肉包子,多給他裝兩碟。”
“奴婢這就叫小米去廚房通知楊管事。”
楊貴正在廚房烤火喝茶呢,小米跑來說要做兩盒點心送人,還說要冬筍臘肉包子,他忙問:“給姚家的?”
小米笑着點頭:“可不是麽,給姚大人家的。”
楊貴也不烤火了,他立刻起身:“今兒送還是明日送?”
“咱們主子跟姚家親近,今兒送最好,明兒送也成,姚家不會挑禮。”
“那就今兒送吧,這會兒才未時,趕緊着些,下午能做出來送過去。”
“我給楊管事幫忙。”
“行,那你跟小鄧子去準備吧,我去和面。”
楊貴剛一吩咐,廚房就動起來了,拿碗盆的,拿配料的,燒火的,都井井有條地忙活起來,小米都沒有插手的地方。
小鄧子笑道:“小米你就別跟我們搶活兒幹了,你是主子身邊的丫頭,我們廚房裏的粗活哪能叫你髒手。”
小米雙手叉腰,哼笑道:“說什麽不讓我動手,你們是怕我搶了你們的賞銀吧。”
“哈哈哈,你知道就算了,別說出來嘛,咱們廚房裏的下人,就指望這點手藝能叫主子瞧上了。”
“就是就是,主子們這幾日正高興,說不定又賞咱們了。”
楊貴捧着面粉出來,道:“你們這些小猴孫,趕緊幹活,別瞎咧咧,趕着要呢。”
“知道了知道了,楊管事別兇,咱們手下功夫快着咧。”
楊貴今兒心情好,懶得跟他們計較,哼着小調,慢條斯理地打整這盆面粉。
幾年前楊貴他們跟着主子去海參崴,當時他就說主子早晚能回京,但沒想到這才三年多就回來了,一回來後主子就封了親王,家裏小主子也成了公主,主子們高興,年終賞銀每人多發了兩月的月銀。
楊貴心裏歡喜着呢,主子越好,他們這些下人就會越好。
小鄧子過來:“師父,揉面累人得很,徒弟幫您來吧。”
“不用你,我自己個兒來。”
給未來首輔大人做的包子,必然一點錯兒都不能有。
過年這幾日,家裏做點心的各色料頭都是常備着的,主子上午說要,下午做出來都不算趕。
點心裝了兩食盒,等楊貴精心做的冬筍臘肉包子出鍋了,趁熱裝好,趕緊叫人送出去。
孫全瞧着這三個食盒有點不像樣,吩咐回事處去庫房領了十斤各色海貨精心打包好送來,把海貨跟三個食盒一起送去姚家。
姚元景正在書房看信,姚元景夫人過來敲門:“夫君,瑞親王府的回禮,要不要瞧瞧。”
姚元景放下手中書信,笑道:“他們夫妻回什麽禮?”
“回了你最愛的東西。”
姚夫人身後的丫頭手中提着三個大食盒,見她們提着吃力,重量不輕。
食盒放在窗邊茶桌上,姚夫人就叫丫頭出去,她親手打開食盒,把點心一盤盤端出來。
“包子,冬筍臘肉的?”姚元景走過去。
姚夫人笑道:“知道你愛吃這個,睿親王福晉送的肯定是這個餡兒的。”
“菁菁促狹得很,專門送點心來,是不是有什麽說法?”姚元景撚起一個包子吃了一口,嗯,就是那個味兒,香!
姚夫人提起茶壺倒茶,笑道:“你給她送家鄉特産,她回你三食盒點心包子,你們這也算是種默契吧。不過菁菁比你厚道,另外還送了十斤極品海貨呢,你說你羞不羞愧。”
姚元景不認賬:“這不怪我,要怪就怪衡臣和懷玉,他們夫妻回老家給老師守孝,不知道從哪兒弄來那麽多宣紙茶葉給咱們送來,咱們又用不完吃不完,不送出去還能怎麽辦。”
這些家鄉特産送旁人太多不合适,送九皇子夫妻就很合适嘛。
“老師三月喪期已過,衡臣夫妻又要給師娘守孝,這又要三個月,他們回京只怕要等到四月去了吧。”
姚元景點了點頭,忍不住嘆氣:“老師去世時我這個弟子不能回去送他老人家一程,師娘去世了咱們也不能回去。”
“別難過,如今新皇登基,等過些日子不那麽忙了,你再告假,咱們夫妻回麻溪給老師和師娘上墳。”
姚元景搖了搖頭,他致仕前,以後怕是沒什麽出京的機會。
皇上剛登基,事情本來就又多又繁雜,開春後還要對準噶爾殘部開戰,也不知道這場仗會打成什麽樣子。如果打得順利的話還好,若是不順利,拖延個幾年也很正常。
年前李光地李大人胳膊上中了一箭,他老人家身子骨不好,最近一直病着,若是一直好轉不了,估摸着最遲今年年底他就要致仕,內閣又要經歷一番變動。
內閣中,馬齊還在的時候,還有幾分內閣首輔之相,他被太上皇革職後,如今內閣中的滿臣沒有特別出挑的人。前幾日他去探病,李光地李大人暗示,以當今的脾氣,比起李德明這樣六十多歲的人,當今最可能提他當首輔。
這次皇上提他當工部尚書,又加太傅銜,正巧佐證了李大人的猜測。
“師弟可惜了。”
姚元景沒有前言後語地說了這麽一句話,姚夫人卻明白他的意思:“你們不要低看了皇上,只要衡臣有本事,就算你是內閣首輔,皇上也有可能讓衡臣入閣。”
姚元景只能說,希望吧。
希望皇上能容得下他們師兄弟,否則,衡臣一身本事得不到施展,那真的太可惜了。
年節快過完了,各家都在着緊辦宴,葉菁菁這幾日也沒個停歇的時候,先去直親王府,再去恒親王府,再去醇親王府,正月十八那一日,總算輪到了他們瑞親王府。
這種露臉的時候,葉菁菁肯定給娘家下帖子,額娘、伯娘和堂嫂都來了,葉菁菁看了眼伯娘身後:“伯娘,堂姐怎麽沒來?”
伯娘拍着葉菁菁手道:“知你惦記着她,她心裏高興着呢。只是今日是瑞親王府大喜的日子,她就不過來了。等你過幾日閑了,她再過來找你說說話。”
“伯娘,您該勸勸堂姐,皇上既然已經給三皇子府解禁,堂姐出門參加個宴會也沒什麽。再者說,就算堂姐不願意出門,她也該想想弘晟,弘晟今年虛歲都十二了吧,再過幾年,也該謀差事了。”
覺羅氏道:“這回就算了,下回叫你堂姐再來。”
“往後咱們家再辦宴,只怕要等到永樂出嫁的時候。”
堂嫂李佳氏看了眼葉菁菁的肚子,故意笑道:“我看不見得吧,過幾年,你不給永樂添個弟弟妹妹?”
葉菁菁摸摸肚子,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
“主子,直親王福晉、恒親王福晉、醇親王福晉都到了,隔壁八福晉也來了。”
八嫂?葉菁菁這才想起,最近這麽多宴會,她都沒在各家宴席上見過老八夫妻倆。
“你先忙着,我和你伯娘先進去了。”
“額娘您們先去吧,永樂在屋裏呢,您幫我看着她一些。”
葉菁菁去二門處迎接妯娌們,葉菁菁每個都顧及到,跟她們說笑了兩句,随後目光落在八福晉身上。
衣裳素淨,臉也素淨,身上的首飾也素淨,這個轉變就像一朵碩大豔麗的牡丹,突然變成了一朵小菊花一般,反差太大了。
“大嫂、五嫂、七嫂、八嫂,快裏面請。”
幾個嫂子中間,就八福晉的身份最低,往日她最喜招搖,今日的宴會上,她一句話都不肯多說,待宴會結束,也沒留下跟妯娌們寒暄幾句,推脫身子不舒服,就走了。
葉菁菁心裏說不出什麽滋味,八福晉,說她壞吧,她又不是那起自真正心狠手辣之人,你若說她是好人吧,她也挺讨人厭的。
她這一生,若真要下個批語,心比天高,命數欠缺了些。
傍晚,一家三口盤腿坐在矮榻上剝花生吃,胤禟剝了一把,給福晉和閨女一人一半,他又剝了一顆丢進自己嘴裏。
“四哥登基後,連我都是親王了,八哥還是個貝勒,四哥這是明晃晃打八哥的臉,八哥這幾日不好受。”
葉菁菁嗯了聲,沒有接話,這點小針對太正常了,簡直不算什麽事兒。畢竟,以雍正心胸寬廣的程度,他若是真正厭惡一個人,絕對不只是這樣。
胤禟也覺得這不算什麽事兒:“下午喝茶的時候,五哥跟我說,昨兒胤裪和胤祥去跟四哥禀報宗室裏的事,剛巧李光地他們在,李光地提出四哥既然已經登基,我們兄弟就該避諱,要我們改名字。”
“然後呢?”
“四哥沒同意,四哥說,就算他登基了,咱們兄弟的感情始終不會變。皇阿瑪還在呢,皇阿瑪都沒提改名的事,他就更不會提。”
葉菁菁頓時笑噴了:“不是,四哥太會說話了吧,等皇阿瑪開口,那不得等到猴年馬月去。”
胤禟笑道:“若是我,我就去皇阿瑪跟前,把四哥這話學給他老人家聽聽,他定然會氣得多瞪我兩眼。”
“你差不多行了,皇阿瑪躺床上動彈不得已經夠倒黴了。”
說起皇阿瑪,葉菁菁想到後宮妃嫔:“四嫂他們都進宮了,兩朝的後妃都擠在後宮,怎麽住?”
“四哥住養心殿,就叫人把養心殿後面的永壽宮騰出來給四嫂他們住,等到天氣暖和,皇阿瑪身子骨好一些,皇阿瑪和貴妃娘娘他們都會搬到暢春園去住。”
葉菁菁想了想,她沒記錯的話,如今永壽宮住的是老八的額娘良妃吧。
“良妃搬去貴妃娘娘宮裏暫住了。”
葉菁菁看向胤禟,這是故意擠兌,還是……
胤禟輕咳一聲:“應該不是故意擠兌吧,四哥住養心殿,确實永壽宮距養心殿最近,就隔了一堵牆。四嫂他們若是不住永壽宮,住在其他哪個宮殿,四哥去找四嫂每日都要從後宮過,也不太好吧。”
葉菁菁輕哼一聲,四大爺的性子還真是,愛欲其生,恨欲其死。索性他們瑞親王府是他的愛。
胤禟又小聲說:“封親王沒有八哥的份,良妃都是妃位了,叫搬家就得搬,一點面子都不給,若我是八哥,我也會覺得母子倆被針對了。”
永樂好奇:“什麽叫被針對了?”
“被針對的意思是說……”
胤禟一下坐起來按葉菁菁的嘴,葉菁菁一下被他撲倒,夫妻倆疊到一塊兒,胤禟緊張:“你可說了,萬一永樂出去亂說怎麽辦。”
葉菁菁拍他胳膊,瞪他,示意他松開手。
永樂爬過來:“阿瑪額娘,你們在做什麽。”
胤禟被閨女問到不好意思,他連忙松開手,坐起來,輕咳一聲試圖緩解一下尴尬:“那什麽,你額娘眼睛痛,我幫她瞧瞧。”
永樂捧着額娘的,吹吹眼睛:“永樂幫額娘吹吹就不痛了。”
葉菁菁抱着女兒,不叫女兒看到,一腳朝胤禟蹬過去,胤禟嗷叫一聲。
“阿瑪,你也眼睛疼嗎?”
胤禟抱着腿低下了頭,痛得他臉都皺一塊兒了:“阿瑪眼睛不痛,阿瑪腿疼。”
永樂睜大眼睛,啥?阿瑪腿疼?
“阿瑪阿瑪,為什麽你腿疼呢?”
葉菁菁輕挑眉毛,有本事你你說出來。
胤禟冷哼,抱起閨女送出去丢給王嬷嬷,回來把門一關,奸笑一聲:“董鄂菁菁,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對本王動手。”
葉菁菁正在拆頭發,她從鏡子裏看了他一眼:“那你想怎麽樣?”
“我想怎麽樣,你不知道嗎?”
胤禟湊過去,撩起她的一縷發絲,氣氛頓時暧昧起來。
“你可別撩了,快去洗漱吧,明兒還要進宮。”
胤禟不幹:“你剛才惹了我,怎麽能丢開我就走了,不行,爺今兒不會放過你。”
“慧心。”
“主子,奴婢進來了。”
葉菁菁喚慧心進來,慧心在門口應了一聲,又站了兩息才推門進去,見主子爺在矮榻上趴着,主子在拆頭上的發簪,她趕緊過去幫把手。
胤禟一個咕嚕從矮榻上爬起來,自己去淨房洗漱幹淨,自覺去暖被窩,等福晉洗漱完回來,他習慣性地往床榻裏面一滾。
葉菁菁忍不住笑,低頭吻他,蜻蜓點水一般,沾過就走。
胤禟氣不打一處來,撐起身按住她,葉菁菁倒枕頭上,胤禟的手滑過她的臉頰,附身湊到她耳邊咬牙切齒道:“你就知道欺負爺。”
“你要當爺還是當我夫君?”
多年的較量,讓此時的胤禟一點猶豫都沒有:“當你夫君。”
葉菁菁勾住他的脖子,擡起下巴吻他:“乖嘛。”
“你別拿哄永樂那一套哄我,我不吃。”
“真不吃嗎?”
胤禟的耳根突然麻掉了,他低頭猛親過去:“叫你別惹我。”
葉菁菁轉開頭笑,他的吻落到她臉頰上。
葉菁菁拍拍他的枕頭,叫他躺下。
胤禟乖乖聽話。
“不跟你鬧了,我今兒想跟你說,別把永樂當什麽都不懂的孩子哄,有些事不能說,但是有些事,必須一點一點教給她。即使她現在不懂,等過幾年,她碰到一樣的事,定會明白過來。”
“我懂你的意思,但是宮裏的事你不能告訴永樂。永樂跟我小時候不一樣,我小時候話都說不利索就會看人眼色了。永樂被咱們寵得太大膽了,我怕她惹出禍事。”
“你若如此怕,咱們找機會出京去?”
“去哪裏?天津?”
“天津也可,等規劃圖畫好了,天津那邊也要人去盯着,不如咱們自己去。”
“恐怕去不了。”胤禟嘆息:“四哥已經跟我說了,半個月後大哥回福建繼續統領海軍,四哥叫八哥跟着大哥去福建海軍,我頂了八哥的差事,戶部以後歸我管。”
這樣啊!葉菁菁放棄全家去天津的想法。
“開春後要跟準噶爾的殘部打仗,這是四哥登基後對外打的第一仗,只準勝利,不準失敗。戶部交給我管,和兵部一起籌備軍需糧草,領兵的人是十四弟。”
“胤祯還未領過兵吧。”
“是,所以還會給他選幾個有經驗的武将,岳父會去。”
葉菁菁愣了下:“我阿瑪年紀不小了。”
胤禟握住她的手道:“四哥已經跟岳父說好了,這次岳父去西藏回來,就退了。”
“武官嘛,這也是沒辦法,是不是。”
“你別擔心,除了岳父之外還有幾位将軍,蒙古那邊領兵的是漠南蒙古的郡王,他們跟岳父都是舊相識。四哥如此安排,就是希望他們精誠合作,一鼓作氣打掉準噶爾殘部。這一仗打出氣勢,後頭四哥才好整頓朝野上下。”
四哥上位倉促,滿臣對四哥支持度甚至不如八哥高,四哥太需要打一次勝仗團結八旗,鼓舞人心。
雍正的計劃她都理解,也支持,但涉及到親人,葉菁菁心裏還是擔心。
“能不能跟四哥講講,給葉淮他們一個職位,叫葉淮跟着我阿瑪上戰場。”
“以葉淮他們的本事,若是上戰場,當個六品的千總,百戶都足夠,明兒我去跟四哥講。”
“嗯。”
葉菁菁為葉淮他們考慮,若是一定要去戰場,有個官職總比沒有好。有官職,立了功,以後也能謀個更好的前程。
隔日葉菁菁要進宮前把葉淮他們叫過來,把安排說給他們聽,沒料到葉淮他們立刻就反對了。
“怎麽,嫌官職低?還是你們不想去?”
葉淮道:“主子,跟都統去戰場我沒意見,但是我不想當官,我以都統貼身護衛的身份去就行了。”
葉淮身後的幾個小隊長都點頭認同葉淮的話:“我們是主子的侍衛,這一輩子都是主子的侍衛,當官沒什麽意思。”
葉菁菁訓他們:“我平時怎麽教你們的?人要有遠見!你們不趁着如今年輕、身手好,去謀個前程,等以後上年紀了,身上有傷病了,那該怎麽辦?”
葉淮笑道:“主子您自己定的規矩您都忘了?咱們若是受傷,您要養咱們到老的。”
“主子,軍營裏鈎心鬥角的事情多着呢,在海參崴的時候咱們經常去軍營,又不是沒見過。”
“當兵的日子苦,月銀賞錢還沒咱們多,傷了病了還要自己出銀子治,老了也沒人管,哪裏比得上在主子身邊當侍衛。”
“什麽官兒不官兒的,那都是虛名,還是過得舒坦最重要。”
胤禟剛才去看了閨女回來,一進門就笑,對福晉道:“我說什麽來着,你手下養的這些掌櫃、管事、侍衛,一年領的月銀賞錢比大官兒的還多,除了你養得起,換誰家也給不了這個待遇。你說你好心叫他們去當官,他們還不稀罕。”
葉菁菁扶額:“我最後問你們一次,真不要官職?”
葉淮等人齊刷刷搖頭,他們就想當個普普通通的侍衛。
“行吧,你們自己既然決定好了,我也不管你們了。”
胤禟葉菁菁夫妻倆進宮,到了養心殿門口兩人分開,一個進養心殿,一個去後頭永壽宮。
胤禟一進門就把早上家裏的事當笑話講給四哥聽:“四哥,當官不如給我福晉當侍衛,你這個當皇帝的該反省反省了。”
“當兵就是為了錢糧,如今大清日子不好過,當兵的除了打仗時能吃飽,其他時候只能吃個半飽,冬日裏甚至都沒身保暖的衣裳,手腳凍爛的我也見過。”
“四哥在哪兒見過?”
胤禛道:“八旗營裏見過許多。”
八旗吃皇糧都是如此,綠營兵只怕情況更加糟糕。
“朝廷沒銀子,天災人禍,稅收不上來,官員貪污屢禁不止,這些都要靠咱們兄弟來改。等朝廷有銀子了,當兵的待遇定要往上提一提。”
胤禟補充道:“四哥別忘了海軍,朝廷一年給海軍兩百萬銀子,海軍如今養着的那些兵和船,都是他們自己賺的。叫我說,短期內這樣搞還行,日子長了,以後要換上個有異心的統帥,他帶着海軍跑了也不一定。”
“四哥,我只是随口說說,不是說大哥要帶着海軍跑了。”
胤禛明白:“就這幾年,等平定邊疆後,咱們好好整治整治朝廷,從京城到地方,一步一步推過去。”
“再過幾年,九弟妹弄的那個車應該行了吧。到時候東西南北暢通,國內富足安穩,大清也就緩過氣來了。到時候,咱們再謀海外。”
“我福晉的事情我不清楚,您要想知道,您得問她。對了,她寫的折子,四哥您瞧瞧。”
這時候,葉菁菁正在永壽宮跟四嫂說話,熹妃、裕妃、齊妃、寧妃等都在。
弘晖親自給葉菁菁倒茶:“九嬸嬸,永樂怎麽沒進宮?”
“她呀,昨晚上下了雪,嫌天兒冷,不想起。臨出門前你九叔還去催過她,沒催起來。”
“永樂還沒有識字?早上不起來讀書?”
“也讀,上午學一個時辰,不用起來如此早。小孩子睡不足,身子骨會變差,還會長不高。她想睡,就讓她多睡一會兒吧。”
弘晖不經意地看額娘一眼,聽聽,九嬸嬸說缺覺會長不高。
“你都快十二了,不好好讀書,跟永樂攀比什麽。”皇後瞪兒子一眼。
葉菁菁知道皇子們每天變态的學習時長,好心幫弘晖說了一句:“四嫂,十二歲年紀也不大,弘晖一天多睡一個時辰,對他身子骨好。身子骨好了,記性就好,讀起書來也事半功倍。”
齊妃忙問:“真是如此?”
“沒錯,我認識一位十分擅長調理身體的大夫,她就是這般對我說的。”
皇後一聽就明白,九弟妹說的是阿秀。頓時她也有些猶豫了,要不讓弘晖每日多睡一個時辰?
皇後在想兒子的事,齊妃瞅準空檔跟葉菁菁搭話,葉菁菁不管心裏如何想,面上自然要客氣回應。
雍正後宮的女人葉菁菁沒見過幾個,如今她們都住在永壽宮,她今兒算是見全了。
別的妃子不說,就說李佳氏齊妃,以前對她不冷不熱,還不讓永樂跟他兒子玩,今兒對她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停地給她遞話,态度友好得不像話。葉菁菁要走的時候,齊妃還兩次提到,叫她多帶永樂進宮玩耍。
蘇培盛親自過來請她,葉菁菁客氣地跟齊妃點了點頭,跟四嫂打了個招呼,這才跟着蘇培盛走了。
葉菁菁這個客人走了,齊妃等人都散了,專門跟師傅請假過來見九嬸嬸的弘晖也準備回前頭讀書去。
“弘晖別走,額娘給你個東西。”
弘晖跟着他額娘進去:“額娘,您有什麽東西給我?”
“手伸出來。”
弘晖伸出手,皇後給了他一巴掌,訓道:“今兒你說錯話了知不知道?”
弘晖縮回手,笑道:“額娘您教教我,兒子哪兒說錯了。”
“你剛才不該說等你空閑了,帶弘盼、弘昀他們去瑞親王府玩兒。”
皇後嘆道:“你當知道你九叔一家在你皇阿瑪心裏的分量。因為你小時候那場劫難,你九嬸嬸成了你義母,你跟永樂關系好,永樂也偏向你,若無意外,他們以後定然是支持你的。你帶弘盼他們去瑞親王府,若是你九叔九嬸他們更喜歡弘盼怎麽辦?”
“我當什麽事呢,原來額娘為這個。”
皇後瞪他:“這還不嚴重?”
弘晖抱着額娘肩膀,笑道:“若是皇阿瑪立其他兄弟為太子,我就學九叔,外面世界那麽大,我也想去看看。”
皇後還想再訓,弘晖撒腿就跑:“額娘,兒子讀書去了。”
皇後站起身想追,想到永壽宮裏每間屋子裏都有一雙眼睛盯着她這兒,她又停下了腳步。
弘晖這個臭小子!
弘晖從永壽宮跑出去,他跑得快,路過養心殿門外時,剛巧碰到九叔站在養心殿宮門口扶九嬸嬸進門,九嬸嬸不知道說了什麽,九叔仰起頭,九嬸嬸一下笑了。
胤禟和葉菁菁夫妻.倆進門,沒看到從他們身後跑過去的弘晖。
葉菁菁問胤禟:“我一個婦人,能進養心殿?”
“四哥都要請你入內閣了,有什麽不能進的。”
葉菁菁打算給海參崴的葉氏研究所升個級,她打算把松散毫無架構的研究所升級成大學,以後葉氏研究所,就更名為菁華大學。
按照她的安排,菁華大學裏的等級按照現代大學進行架構,目前她打算暫時在菁華大學裏分蒸汽船、蒸汽火車、農業研究三個項目組,唐子歸、墨家大公子許耕耘作為領頭人,給博士頭銜,下面的研究員分兩等,碩士和學士。
至于如何選拔外面的人進入菁華大學呢?長福莊的孩子受她影響比較大,近水樓臺,他們可在長福莊中參加三級考試。
一級考試是小學結業考試,主要考識字和計算;初中學的更加深入一些,也會擴展學習一些基本技能,例如算賬、種地等;進入高中後,通過高中結業考試後會進行分流,成績優秀者進入菁華大學搞研究,差一點的可以去即将要建設的工廠生産蒸汽機、火車等。
若是都不想去,離開長福莊去做生意或者去考科舉,都随意,只要按照約定,工作以後把欠款還上就行。
胤禟把折子遞上去,雍正看完之後就說,這跟科舉考試無多大區別,若是菁華大學建成,九弟妹這個山長就是大學士,大學士自然要進內閣,為國獻策。
雍正又仔細看了一遍折子,思忖良久才道:“九弟妹好似不贊同科舉制度,你教的都以實用為主?”
“科舉選士自然很好,但是時移事易,選拔的人才要符合當前需求才行。我選人是為了研究蒸汽機,他們會背詩會寫八股文有什麽用。”
雍正嗯了聲,确實如此,會寫文章不代表會治理地方。戶部的官員不懂為國攢銀子,刑部的官員不懂律法,工部的官員不懂營造……
中了進士後,進了衙門,有上進心的會慢慢學,沒有上進心的只會混日子。這些東西,其實應該在他們當官之前就會,朝廷只管任用,哪裏還要一個個從頭教起。
改革!必須改!稅收要改!土地要改!朝堂要改!科舉也要改!
葉菁菁聽得心裏直發抖:“咱們暫時還是□□為主吧,科舉牽扯太大,不如等我的菁華大學辦起來後,工廠辦起來後,那些想進大學,想進工廠的人,自然會跟着學,等這種實用的模式傳播開了後,朝廷再慢慢變革也不遲。”
雍正笑道:“放心,朕不是愣頭青,一口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朕都知道。”
這時,雍正和葉菁菁默契地看向胤禟,胤禟這一瞬間腦子轉得飛快,明白了什麽後,一下就怒了:“你們什麽意思,說我是愣頭青是吧。”
“九弟為人純直,為大清思慮良多,哪裏是愣頭青了。朕沒這個意思,九弟想多了。”
雍正的解釋,胤禟一句不聽:“什麽純直,四哥你想說我蠢吧。”
葉菁菁不吭聲,胤禟跺腳:“福晉,你說句話呀。”
葉菁菁茫然,她這時候該說什麽?說他聰慧嗎?這話說出來,不是越發像反話正說?
胤禟咬牙,無話可說是吧?好極了,今兒回去不跟福晉吵三百個回合,他就不姓愛新覺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