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躲避

躲避

是的,所謂那邊的人,便是計生站來了。

現如今國家的政策是計劃生育,優生優育,這意思吧,其實就是因為人口發生太快,不得不控制。

國家只是想控制,然而國家下發的政策到地方,層層傳達下來的結果時,有些東西已然完全變質,比如在他們這縣城裏就是。

英姐昨天說的事兒已經充分的表露了一個問題,有的人鑽牛角尖,想把所謂的政策推行到極致,對于所有的情況直接給掐死在萌芽狀态。連沒出嫁的都敢拉去結紮,完全用不着擔心将來超生!

木圓不禁想起了後來的催生,各方面的催生,可惜啊,那個時候的年輕人被卷得都不想生,養不起了。

而現在,對李梅來說,躲起來要緊。

很快好幾個叔叔都過來,拿了擔架将李梅擡走。

擡到哪兒去?山裏呗。

雖然木圓從前有聽人提起過,為了躲避計生站的人,不少懷孕的婦女都躲進了山來,哪怕沒有懷孕的,既然計生站的人都已經瘋狂的連沒有出嫁的小姑娘都敢拉去結紮,大姑娘小姑娘都得躲起來,有沒有懷孕的婦人都一樣。

親身體驗過,木圓才懂得,所謂的歷史或許只是一句話,但對于很多人來說是相當辛苦的人生。

剛生産完的李梅,身體還虛弱着,木祈明沒有別的話,給李梅做飯洗衣服,哪怕面對莫桂蘭總是不斷的提及別養那麽一個丫頭片子,木祈明也當作聽不見。

到最後莫桂蘭不得不提醒道:“你別忘了你爸是村裏的支書,計劃生育的事是國家的政策,你要是跟着不守規矩,想想以後你爸還怎麽當這個支書?這是大事。”

是的,木圓的爺爺木乾是村支書,國家的政策必須得執行,作為一村幹部更應該要想方設法的以身作則。而不是作為一個壞的榜樣,讓人挑毛病來。

“我又沒有不交罰款,該交多少我都交。怎麽就讓爸當不好這個村支書了?”木祈明似是已經下定了決心,孩子他一準要留,交多少罰款他都樂意。

木圓重重的點頭,她爸只要想好了那就沒什麽可說的。

Advertisement

“你有這個錢還不如給我。”結果下一刻莫桂蘭的話也算是讓人震驚了。

有錢不如給她。那錢是她掙的嗎?

木圓氣得滿臉通紅,木祈明很是不客氣的回了一句,“我給您的錢少了?”

得,一句話成功把莫桂蘭的嘴堵上了,木圓都想給木祈明鼓掌了,好在最後理智回籠,沒表現出來。

“你以為養三個孩子容易?将來你還要不要生了?”莫桂蘭一看有些事不成,那就換一個角度,反正不管怎麽樣,她是一定不能讓木祈明養那麽一個女娃娃。

木祈明沒有多想即答道:“我敢生我就能養。”

嘶,木圓比較好奇的是,她爸在她奶奶這兒那麽硬氣的嗎?

聽木祈明怼莫桂蘭,相當的爽好吧!

所以,上輩子到底為什麽木祈明聽了莫桂蘭的話,連着丢了兩個妹妹。

是的,木圓聽着木祈明的話,只覺得眼前的一切都顯得十分的不真實。

與之而來木圓也都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哪怕很多年前她就應該明白的道理。

就像李梅曾經罵過木祈明的話,誠然莫桂蘭确實是心狠不假,但同樣的,木祈明也狠。

若不狠,怎麽會舍得将剛出生的孩子丢了?

他會不知道那樣一個剛出生的孩子丢出去,如果沒有人收養只能是死路一條嗎?

他知道,他很清楚的知道。

正是因為知道,木圓在很多年裏哪怕一直都知道妹妹們的存在,五妹被人收養長大,他們一家子,包括奶奶莫桂蘭在內都知道是誰家收養了那樣一個孩子,可是木圓從來沒有提過要和那樣一個孩子相認。木祈明和李梅也從來沒有。

當然,不要臉的人是有的。比如莫桂蘭。

當她無意中聽到莫桂蘭提及說曾經見過那個孩子時,而且她家小弟和三妹都和那個孩子有所往來,他們曾經見過,莫桂蘭論起那個孩子時竟然還透着幾分歡喜。

那個時候的木圓是怎麽怼莫桂蘭來着。

“雖然我們家生下了她,可是我們家沒有養過她一天,有什麽資格論跟她往來。”木圓當時在一衆伯娘嬸嬸的面前說出這句話,那是相當的不客氣。

莫桂蘭的心思并不難猜,無非是覺得那樣一個女孩長大了,能掙着錢,所以想要她父母認回來,這樣一來,逢年過節那個孩子會不孝順她這個奶奶。

呸!她倒是想得美呢。

沒有人敢提醒莫桂蘭,那麽木圓就不介意的提醒提醒她,不要忘記當年這個孩子被扔何嘗不是有她莫桂蘭的一份功勞。

如今日常聽到莫桂蘭對剛出生的小妹妹的嫌棄,木圓對莫桂蘭的無恥更有了新一層的認識。果然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對吧。

而對木祈明,木圓的心情相當的複雜,有愛有恨。

這樣一個父親待她從來不差,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

可是這樣一個父親心狠,狠得将兩個女兒丢棄,讓她們自生自滅。在上輩子的歲月裏,她沒有從木祈明的嘴裏聽到一句半句關于那兩個妹妹的任何話題,只從李梅的嘴裏得知木祈明的後悔,從而得知,木祈明也是悔過的。悔于當年沒有留下兩個女兒,好好的将她們撫養長大!

木圓這些日子很安靜,既因為李梅剛剛生産,為了躲避他們進了山,山中蚊蟲很多,好在有艾香可以驅味,讓一家子的日子稍稍過得沒有那麽難。

日常他們的吃喝都是木祈明送過來的,莫桂蘭,不好意思,每一回來只會不斷的勸木祈明趕緊将孩子扔掉。

但那孩子随着這幾天養下來,李梅的奶水充足,在這樣一個艱苦的年代,木祈明想方設法的給李梅買來了肉和雞蛋,盡所能的讓李梅坐好了月子,以免留下月子病。因木祈明對李梅的好,也引得不少人的妒忌,每每說起那泛酸的話,木圓聽在耳朵裏,也不可否認一點,在作為一個丈夫的責任上,在李梅坐月子一事上,木祈明遠勝于無數的男人。

畢竟哪怕是在後世,生活水平是好了,但女人的月子仇,那真真是不共戴天。

恰也正因為木祈明對李梅的好,莫桂蘭每每聽在耳朵裏,心裏總過不去那道坎,沒事兒也要掀起三層浪。

可是,莫桂蘭也清楚木祈明決定的事,不管她再怎麽繼續鬧騰都不可能改變。

縱然她一點都不想木祈明将剛出生的女孩留下,她也不能硬搶。

私底下,李梅這幾天恢複了些元氣,和木祈明讨論起道:“我們家的錢怕是不夠交罰款。”

這句話引得木圓豎起了耳朵,生怕不小心錯過重要信息。

木祈明應一聲道:“現在不夠,我會想辦法。你只管養身體。”

李梅在這個時候長長一嘆。木圓雖然知道在這樣一個年代罰款不低,但并沒有具體的數字,家裏錢一直都是李梅在管,錢多管少,反正在上輩子,前面十六年的時間裏,木圓從來沒有為錢發過愁,也并不清楚在那些年裏,所謂超生的罰款是多少。

不過,莫桂蘭自知勸不動木祈明,但是呢,并不代表她就此放棄,她不能勸,總會想方設法的尋了別的人來勸。只一句話,讓木祈明別把那麽一個孩子留下。

然而,如果剛出生那一會兒木祈明将孩子抱了出去,丢了。木祈明斷然沒有後悔的餘地,但如今養了這些天,不管是木祈明亦或者是李梅,都絕口不提要送孩子,大家也都明白那到底是什麽意思。

善與惡都在一念之間,以前的木圓并不怎麽能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現在的木圓明白了。

或許對于被扔掉的孩子是一生永遠無法抹去的傷害,但對于抛棄她的那個人,真只是一瞬間的事兒。

聽起來是不是極大的諷刺?

所以,木圓覺得,她在那樣的一刻回到了這裏,她不求其他,只求一定讓她的妹妹活着,好好的活着,在她們家平平安安的長大。

如果她記得不錯,轉折點将要來了。

那天英姐提到的事兒,不會有人覺得一切發展到了那樣的地步,将會就此停止吧?

不,恰恰相反,被逼到了那樣的一個地步,有一句最淺淺易懂的話:官逼民反。

雖然在年幼的時候木圓從來不知道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在長大之後,出去了外面,遇上了老鄉們,也就被自然而然的科普了一番。

所以,應該他們差不多能夠回家了。

“大消息,大消息。”木圓數着日子,一天天的只管逗起剛出生的妹妹,偶爾和木剛四處逛一圈,終于算是讓她等來了一個讓她稍稍可以松一口氣的消息。

李梅不算是一個喜歡和人八卦的人,這一點上木圓自回來以來,一直都在觀察李梅。現在還年輕的李梅長得确實很好看,珠圓玉潤,是在這樣一個年代非常讨人喜歡的那類人。而且,李梅的脾氣相當好,哪怕在後來木圓一直都在否認這個事情,但現在就木圓回來遇到的種種事情,李梅平靜得好像所有的事情都與她不相當,僅這點,叫木圓不得不服。

在木圓觀察李梅的時候,有人迫不及待的接過話詢問,“什麽大消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