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轉機
轉機
為了躲避進山的人不在少數,正因如此,木圓周圍都是帶了被子席子的女人們。
女人們聚集在一起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八卦。
雖然對大多數的女人們來說,眼下的情況算不上好。
但也不能因為大環境的壓力而不過日子。
操心歸操心,還是得要找樂子。
在這樣一個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普及的情況下,最好的娛樂莫過于各地獨有的小道消息。比如所謂的大消息。
“有人集結把政府燒了。”前來報信的是一個五十來歲的奶奶,木圓記得該稱她一句十二奶奶。這整個村的人大多數都是姓木,也正是因為如此,一個個輩分的人記下來,要不是一旁李梅提個醒,木圓都忘了。說到這個事情時,十二奶奶滿臉都是八卦的精光。
木圓心下暗忖,這事竟然是真的。
“啊,哪個鎮?”是的,聽到這樣勁爆的消息,沒有一個不詫異的,不可置信的望向十二奶奶,想知道更确切的消息。
“水河鎮。就咱們木山鎮聽說也集結了不少人,大家夥都準備好了,要是計生站不給咱們留有活路,行,那就大家一塊死,誰都別活了。”十二奶奶說到這兒是相當的咬牙切齒,話裏話外的意思無非是指責有些人做事太絕,連未出嫁的小姑娘都敢拉去結紮,有像他們那樣過分的嗎?
既然他們一個個拿了雞毛當令箭,也別怪他們這些平頭百姓不拿他們當回事。真以為老百姓們被逼急了不會反抗?
“這都是個什麽世道,連孩子都不讓人生了。咱們老祖宗講究的都是多子多孫多福壽,結果呢,他們倒好,不許我們生,還硬要把人拉了去結紮,沒有兒子的不是讓人斷子絕孫嗎?”一群女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論起對這樣政策的不滿,沒有想過有這樣的一天,連孩子都不能想生就生。
木圓在一旁默默的補上一句,這一代的人拼了命的想多生,等到他們這一代,政策一個勁的催生,可是結婚率和生育率在直線的下降。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也想不到會有這樣的一天對吧。
木圓只一旁聽,內心怎麽活動反正也沒人管得了。
Advertisement
可是李梅何嘗不是一直都在觀察木圓。
或許時間太過長遠,木圓不記得年幼時的自己是什麽樣子,但李梅知道的啊。
不僅知道,還相當的清楚。
木圓不是一個坐得住的孩子,性子更像是男孩。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木圓是不可能跟在她的身邊,圍着她團團轉的。
偏偏這幾天木圓哪兒都沒去,只圍了她,而且還挺貼心懂事,日常李梅吃飯喝水,有時候抱起孩子實在是不方便,渴了餓了,木圓都會及時的将水或者飯遞到她的嘴邊,叫李梅有些詫異。但心裏不得不承認還是十分開心的。
為了生多一個兒子,李梅卻連生了兩個女兒,加上木圓一共三個女兒了。
多少人背地裏說起李梅,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她生不出兒子。
李梅不是那和人吵架的性子,明明已經有了木剛一個兒子,總有人将木剛忽略,只道李梅生不出兒子,李梅又能如何。
三個女兒,最大的木圓是在李梅身邊,李梅看着長大的。
縱然第一胎是女兒,都說先開花後結果,李梅完全不覺得有什麽不好。
只是木圓的性子太跳脫,而且十分急躁,這一點和木祈明幾乎一模一樣。随着木剛的出生,不僅因為木剛是兒子,也因為木剛的性子好,李梅日常盡可能的一視同仁,但在有的時候也會不由自主的偏心。
當然,木剛有的,木圓也從來都會有,在這一點上李梅并不偏袒。
好在孩子小,也不計較這些。
日常木圓都是高高興興的跟堂兄弟們一道玩,一道樂呵的,但這些日子李梅注意到木圓就圍着她轉,哪兒都不去。這樣安靜的木圓讓李梅有些不安,又不知道該怎麽辦。
“哇哇哇。”李梅發呆一小會兒,也沒有錯過一旁的人們聊得那叫一個熱絡。
“媽媽,寶寶哭了。”李梅發呆,木圓何嘗不是。國家政策的事兒,初衷是好的,但到了底下怎麽變了樣兒,也是不受控制的。
現如今村裏讀過書的人并不算太多,九年義務教育還沒有普及。而且各家的日子過得都不算好,連吃飽穿暖都有問題,又談何讀書呢。
讨論來讨論去,其實都是看戲的心态。
事情鬧到現在,政府都燒了,可見現在這地方官是多麽的引得天怒人怨。
最終的結果嘛,強制讓人結紮的事情再沒有,但超生罰款還是存在。
大抵這個結果算是讓人都能接受。
木圓想,這樣一來只要木祈明和李梅不再想丢孩子,她的妹妹們一定可以保住。再然後可以把七兩從袁伯伯家接回來。嗯,家裏人多,責任重,他們一家子一起發家致富。九零年代啊,只要捉住機遇,就不怕将來不富!
木圓覺得阻止了四妹的被棄,死亡,心下自大松一口氣,聽見四妹的哭聲,立刻在第一時間提醒愣神的李梅。是不是餓了呢?
李梅回過了神,見木圓往剛出生不久的女兒前面湊,小心翼翼的伸手輕拍哄着孩子,不禁讓李梅想起兩年前送走的女兒。
那個時候的木圓哭得極是傷心難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不高興,天天吵着要把妹妹接回來,那是她的妹妹。
李梅突然有些理解木圓的安靜,還有為什麽不像以前一樣的出去玩了。對于女兒,李梅自認問心無愧。那時候不過是為了避開政策,只好把孩子送出去而已。送的又是和木祈明交好的兄弟,等什麽時候政策松一些,他們再把人接回來就是。
只是這第四胎又是女兒,孩子剛出生她就聽到婆婆嫌棄的聲音,李梅的眼淚已然止不住的落下。
孩子最終留下了,都是木圓的功勞,如果不是木圓剛好睡醒,剛好攔下木祈明抱着孩子出門,這個孩子或許......
縱然知道孩子養得多,日後的日子不容易,但也沒有關系,他們夫妻都不是那懶的人,差錢也好,差人也罷,他們都可以掙起來。
随着人們的大鬧,有些自知過界的事兒,都清楚不能再幹。
畢竟要是鬧到了上頭,上邊一但發現有人拿了雞毛當令箭,誰也別想好過。
局勢一松,最終,李梅領了木圓回姐弟重新搬回了家。
小平樓,昏暗的燈光,木圓得和木剛睡一張床,一個客廳,沒有做好的衛生間,木圓覺得,她在高興之餘,也得為這苦逼的日子而稍稍難過難過。
啊,對,相當重要的還有,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甚至連電視暫時他們這十裏八鄉都還沒有。
這日子是非常的沒有娛樂!
但是,娛樂重要嗎?
木圓虛歲七歲了,現在是九六年的三月,木圓其實已經是一年紀的小學生,之前因為家裏的事,木圓作為一個爺爺奶奶不管,只能靠父母的孩子,能怎麽辦,李梅躲山裏,她也跟着躲山裏,學那會兒上不了,但現在一切回歸正常了,學還是得上的。
是以,木圓背起她的小書包,說是小書包,其實比木圓整個人都要大,而且只兩本書,語文和數學。是的,木圓抽了個空消化自己真的回到了小時候的事實,也把書本全都過上一遍,只有兩本的書怎麽了?那也得好好的學。
但是,木圓的注意力必須是放到了英語上。
英語重要嗎?
三大主科,高考裏占了150分的一項啊,哪怕是在以後出入社會,學歷是敲門磚,英語學得好不好,通不通,更是關系重大。
“木圓。”木圓一邊想事兒一邊晃悠的上學,木祈明送木圓過了馬路,走路三分鐘可以到學校的路程,因為木圓的發呆,走了多久木圓不太清楚。
聽到叫喚的木圓回頭一看,好幾個高她大半個頭的男孩女孩們正站在她的身後,同木圓打起招呼。
額,木圓是班裏年紀最小,個頭也是最小的那一個。
用李梅的話來說,早早把木圓送到學校,一則是因為家裏忙不過來,沒有人照顧木圓,二則也由此可以證明,木圓家的經濟情況不錯。
現如今讀書都是要交錢的,具體多少錢,不好意思,當年的木圓不知道,暫時也沒有問的機會。但在普遍吃不飽穿不暖的村落在說,讀書是一件相當奢侈的事情。
這一點,木圓一直認可無比,哪怕并沒有吃過這類的苦,但木圓一直覺得能夠讀書識字是莫大的榮幸。因為對于他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讀書識字是他們唯一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然而有一個更殘酷的事實是,像他們這樣的出身的普通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捉住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至少上輩子的木圓做不到。
“木圓。”木圓一會兒的功夫又失了神,同學只好再一次喚起木圓。
木圓好不容易捉住了非常重要的一點,被人一喚,木圓應一聲,一眼掃過一個個似是與她很熟悉的同學,她考慮的是,她要怎麽跟他們解釋,她不知道他們哪個是哪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