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為我們奮鬥吧

為我們奮鬥吧

木圓很清楚的知道,每一個父母都對孩子寄以厚望,他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國家棟梁。可惜成為一個棟梁并不容易。

比起父母對于孩子所寄以的厚望,他們其實也應該考慮考慮自身,他們給到了孩子什麽?不錯,就現在來說,木圓想學英語都尋不到一個會英語的人,更是連途徑都找不到。木圓很急。

她上輩子幾乎沒有學過英語,除了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外,其他的完全一竅不通。正因如此,木圓在出來社會後,知道英語的重要性,明白卻也無從學起,那一種無力和無奈,到現在依然讓木圓牢記。

對,确實在後世發達的科技時代,想學不怕沒有地方學。

然而木圓高中畢業後出去工作,在最應該讀書的年紀木圓沒有讀書,那以後再想靜下心來,靜不下心。

正是因為如此,重來這一回,這些日子的木圓一直都在努力的靜下心來,也一直努力的讓自己養成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

一個好讀書的習慣,能讓身體養成一個自然而然的本能,這絕不是一時可成的,甚至在這樣的過程中,木圓不只一次的想過要放棄,但在最後,木圓也清楚的知道一樣,她如果放棄了,她的人生會跟上輩子沒有任何的區別。

況且,她不要忘記了,她的五妹還沒有出生,如果她無法證明女孩子也不比男孩子差,得過且過的一輩子,一個大環境下,無數的人認為女孩子不該要,棄了就是,她能改變木真的命運,能再用同樣的辦法阻止那将來出生的五妹妹嗎?

殘酷一點的說,人只要有價值才不會被人舍棄。

或許木圓很努力的證明自己書讀得好,能夠為父母争光,并不一定能夠改變多少,但至少木圓要努力。只有努力了,哪怕體現了一點點的價值,都是一件好事對吧。

至于最終能夠改變多少,又或者什麽都改變不了。木圓已然盡了她在此時的年紀力所能及的事,問心無愧。

但是,從現在開始,她等待了許久的事可以做起來了。

比如給木祈明畫一個目标。

木祈明也是走南闖北多了的人,但他所接觸的人都不過是一些如同他一樣,有一點小聰明,懂得鑽營的人。

在這樣一個經濟大複蘇的時代,捉住機會,只要敢做,願意去做,都可以迅速的發家致富。木祈明算是捉住這樣一個機會的人,木家在他手裏也是賺了不少的錢,但是另一個問題同樣不能忽視,賺再多的錢,最終木祈明都賭輸光了。

Advertisement

賭博,木圓對賭博深惡痛絕,多少人家因為賭博家破人亡?

木祈明算是哪一類的人?他是既知賭博的危害,可他一直賭一直賭,死性不改說的正是木祈明這樣的人。

上輩子的木圓對木祈明這樣的行徑也是厭惡之極,可她又能怎麽辦?

那時候木祈明不再年輕,他不大賭,他來個小賭。每每論及于此,木圓是恨得咬牙切齒,卻又莫可奈何。

木圓不知道能不能改變木祈明。但就現在,至少木圓應該讓木祈明去接觸不同的人,讓那些好禀性的人影響木祈明。

木山村的情況就這樣,木圓的叔伯們有多少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的,這些木圓都能看得見。

第一步,他們該從這樣的環境逃離。那麽就得讓木祈明去掙錢,改變他們家的情況。有了錢,他們可以搬家,讓他們家能夠得到一個相對好的環境,也讓弟弟妹妹們又不一樣的起點,就是木圓暫時的目标。

木祈明啊的一聲,有心想說這孟母三遷的故事聽聽就算了,當不得真。

但随之又想起了木博文,人與人之間确實是不同,也正是因為如此,他也得承認,有些道理他們可以因為自己的無能而否認,但是他必須得承認,那并非不實際。

“爸爸總教我們要跟好孩子玩,不要跟壞孩子玩。這樣一比,是不是跟孟母三遷是一樣的道理?孟母為了讓孟子好好讀書,所以搬了三次家,到後來孟子成為了天下聞名的儒家創始人之一,至今依然為人所津津樂道。”觀木祈明的神色,木圓豈不明白他在想什麽。

家裏的叔叔們一個個最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能讀書的人,不管在什麽樣的情況下都能讀,不能讀書的人,怎麽想方設法給他們找好的環境,也都于事無補。

對,指望他們家祖上積德,由此而讓自家的孩子發奮圖強的學習,可能嗎?

況且,小孩子的自制力本來就很差,如果不是想辦法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切不過都是空談。

環境影響很大,這一點木圓以前沒有意識到,後來才發現,不一樣的圈子完全不同的人,不要企圖去成為那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很多的人的自制力并不足以支撐起這一點。

對自己,對弟弟妹妹們,木圓也是這樣的想法,因此,她會努力的讓木祈明将他們帶離這個環境。所以,跳級成功後的木圓接下來考慮的是,怎麽樣去縣城。

沒辦法,木圓如果想學英語,她必須要去,否則在這樣一個沒有一個人懂英語,也沒有任何人能教她的情況下,她未必不會再一次錯失學習英語的好機會。

重來一回的人生,木圓絕不願意自己因為這一點而讓自己沒有辦法成為她想要改變命運的那個人。

木祈明聽到木圓說得條條是道,也是十分詫異。

在他根本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木圓懂的道理那麽多了嗎?

也對,怎麽說木圓剛剛都通過了三年級的期末考試內容,下個學期木圓就可以跳級了。

“爸爸想讓我們以後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木圓既然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她也相對的好奇,木祈明對他們有多少期望,他想木圓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将來又如何?

木祈明一頓,這個年代的人,普遍的認知是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好。

在生存面前,所謂的理想,希望,都是空談。

突然的被木圓問到,木祈明都愣住了。

木圓并不意外,木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而且他們家所處的一個大環境相對是差的。九十年代,連吃飽穿暖都是問題,有多少人無法想像這種苦?

改革開放多少年了,國家一直都在大力的發展經濟,人民的生活确實越來越好。

但別忘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一個口號,讓一部分的人先富起來。

那樣一部分的人一層一層的分下來,到了他們這樣一個偏遠的村落,吃不飽穿不暖有什麽不應該存在的嗎?

甚至在二十一世紀,國家大力脫貧,但依然還是有貧困的人。

大環境雖然在好轉,但就木山村的情況,暫時怎麽解決吃飽穿暖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兒。

對木祈明來說,解決吃飽穿暖他可以做得到,這一點當年木圓從來沒有被餓過足以證明。因此木圓要給木祈明設立的目标并不是吃飽穿暖而已,而是要想方設法賺錢養家,以此讓他們家可以有一個更好的起點。

好的讀書環境,甚至是接觸不同的人,對他們的未來會有着深遠的影響。

木圓絕不願意再像上輩子一樣,明知道賭博是坑,木祈明依然邁進去。那毀掉了他們的家,也幾乎算得上毀了木圓的一生。

木圓當時才剛好上高中,家裏負債累累,以木圓當時的成績,也考不上一個好的學校。作為家裏的姐姐,雖然那個時候只有兩個弟弟在讀書,木圓也不可能不管不顧,最終木圓連高考都沒有參加,會考結束後就離開老家外出打工。

工作了十幾年,小時候沒有吃過的苦,出去後的木圓嘗到了餓肚子的滋味,被人騙過,也在找工作時處處碰壁。

那些經歷,木圓并不怎麽想回憶,也正是因為那些經歷,讓木圓越發的堅定,她一定會想方設法讓自己這輩子活好了。

“我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管我做哪一行,我都可以做得很好。”木圓收回思緒,十分肯定的告訴木祈明,她是一個有理想的人,雖然到現在為止的木圓也并不清楚自己将來要做什麽,但木圓現在很堅定一點,好好讀書,想方設法的讀好書。

木祈明怕是沒有想到木圓還有這樣的一份心。她竟然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嗎?

無論将來她要從事哪一行,她都可以做得很好,這,容易嗎?

并不容易。而且是絕對的不容易。

“爸爸想讓我成為那樣一個人嗎?”木圓道出自己的目标後,立刻也将另一個問題丢給木祈明。木祈明雖然詫異,但正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怎麽可能會不想讓木圓将來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想,木祈明立刻肯定的答道:“當然想。”

木圓并不意外,無論木祈明到底對她這個女兒有多少重視或不在意,他都不可能拒絕一個想要成為優秀的孩子。

所以,木圓也終于亮出她的目的,“爸爸,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并不是想想就可以的。博文叔說外面的人自小就學英語,我們小學連什麽叫英語都不知道,就憑這一點,我們已經落後了太多。”

本來木祈明覺得,木圓懂得是不是有點太多了,聽完木圓的話後,木祈明反應過來,對哦,這幾個月木圓都跟木博文呆一塊,她的變化肯定是受了木博文的影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