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裴河宴這麽一說,了了慌忙擡手,摸了一下嘴角。指腹清晰地将面包粉渣的觸感傳遞給了大腦。
了了瞬間臉色通紅。
她光是想到,小師父打開門見到的就是自己滿嘴吐司碎屑的邋遢模樣,便覺得窘迫。
她匆忙背過身,用手背,将嘴角兩側的粉渣清理幹淨。
裴河宴對觀賞別人的窘态沒有太大興趣,但了了除外。
她就像一只小松鼠,平日裏憨态可掬,可時常會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
比如此刻。
了了反複确認過嘴角已經幹淨後,才磨磨蹭蹭地轉回身。
這麽一打岔,她早忘了跟裴河宴計較昨晚做噩夢的事,一步一挪地跟上他:“你早就看到了,為什麽剛才才說?”
裴河宴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你自己不知道嗎?”
了了被他一噎,連反駁都不會了,只能小聲嘀咕:“你就是愛看我笑話。”
昨天她在洞窟外睡着是這樣,這次吃吐司沾了面包渣也是這樣,他總是好整以暇地看着她洋相盡出,滿地找縫。
裴河宴沒辯解,他甚至沒有接話。
他不說話的時候,即使只有一個背影,也令人覺得氣氛壓抑。
Advertisement
了了被這氣壓唬住,開始反省自己說話是不是有些沒了邊界。理論上來說,裴河宴是他爸的同事,即使他再年輕,輩分上也高出她一大截。
她理應尊敬,禮貌,并客氣一些。
可實際上,光對着裴河宴本人,她其實很難生出對長輩該有的敬畏感。甚至,因為他長得過于好看,她總會在不經意的打量間,分散注意。
裴河宴沒留意到了了走了神,他把人領到房間內,先去開了窗。
今天天氣很好,開了窗,藍天和微風一并湧入室內,将房間裏的檀香香味吹散了大半。
空氣一經流動,凝滞在細小微塵裏的香氣一股腦湧進了了了的鼻腔中。
她用力嗅了嗅,香氣消溢前,會格外濃郁。
她皺了皺鼻子,點評道:“沒上回那個好聞。”
裴河宴忍不住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他自然不會向了了解說兩種香存在着的本質區別,一是說了她也不懂,二是事實确實如此。他也更喜歡上回那根棋楠沉香。
可棋楠做成線香,不僅奢侈,甚至還有些暴殄天物。如他,也舍不得每日都點。
他支好窗,走到書桌後的蒲團上坐下。
了了見狀,跟到書桌前,有模有樣地先向裴河宴鞠了個躬,誠懇道歉:“小師父,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裴河宴昨晚就從了致生口中了解了事情的全部過程,了先生還替了了向他道了歉,并且與他協商補救辦法。
這樣的處理方式,在裴河宴看來,除了感受到被尊重外,還有些太過鄭重了。
“手抄佛經是我平日的功課,先生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不算珍貴。”
他原想說,即使手抄本丢失了也沒有關系,他随時可以再手寫一份。只是話未說完,便被了致生打斷了。
他不太贊同地皺着眉,搖了搖頭:“雖然是你随手可做的功課,但你借給了了,她卻保管不當,導致物品丢失,這就是她的錯。沒有什麽好辯解的。”
這一點,裴河宴還是挺贊同的。
但他不理解了致生這麽做的動機是什麽。
他自小在寺廟裏長大,和了了的成長軌跡不同,他不曾有了致生這樣的父親角色在他的成長道路上悉心管教。
佛家講究衆生平等,《璎珞本業經》中就稱佛陀是大用無方法王。
于諸衆生随其所應而為說法。知其所作,知其因緣,知其心行,知其欲樂,再因材施教。
他師父對他,便是觀機逗教,讓他自行領悟,并不幹預太多。所以,在與人交往上,他大部分時候都如白紙一般,遲鈍空白。
起初,他還在思考,是因為了了犯了錯,不敢來他面前,還是了致生怕他為難了了,所以代為道歉以解決問題。
可聽到這,他逐漸有些不确定了。
了致生的措辭和态度……一點也不像是要他息事寧人的樣子,反而,有那麽點拱火讓他幫忙收拾t了了的意思。
不解之下,裴河宴直言道:“了先生,您不如直接開門見山?”
當然,等他聽完了致生的“建議”後,裴河宴有那麽片刻,在後悔自己的直接。有些問題,可能還是迂回着處理比較好。
誰能想到,他都皈依佛門了,還要替人管孩子呢?
裴河宴回過神,看向還保持着鞠躬姿勢的了了。
她雖然不算乖巧省心,但本性純正,并不招人讨厭。
他擡手,捏了下眉心,眼神微擡,虛指了一下桌對面的蒲團:“先坐。”
這可不是什麽好信號。
了了看了一眼蒲團,立刻搖頭:“您還是先差使我做些什麽吧,不然我坐得一點也不安心。”
裴河宴懶得虛以委蛇,了了這請求正中他的下懷,他連鋪墊都省了,擡手指向對面堆積成山的各類書籍,道:“我一共借了三冊佛經給你,這三冊佛經的譯本、手抄本都在這裏,你先找出來吧。”
了了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差點石化:“全部嗎?”
裴河宴已經開始清理桌面,準備做早課,聞言,他頭也沒擡,退了一步:“書架裏,三本佛經分別有十三本的存量,你每本佛經只要找出一本,即可。”
了了默默掐着指頭算了算,三十九本,聽着是挺多,可跟眼前的書堆紙海一比較,這無疑就是大海撈針啊。
更何況……三本佛經,她除了抄完的那一卷還有些印象,其餘兩本就跟密密麻麻的螞蟻浮在紙頁上一樣,一點頭緒都沒有。
她頗為心虛地詢問道:“有沒有什麽書名或者……提示之類的。”後半句話在裴河宴的注視下聲若蚊蠅。
裴河宴已經鋪開了宣紙,他收回目光,語氣輕飄飄地問道:“需要我替你找出來,放到手心裏嗎?”
這麽明顯的諷刺,了了還是能聽懂的。
她搓了搓臉頰,沒敢接話。
裴河宴拿起桌上的書卷,翻至昨晚夾了書簽的那一頁。
挺巧的,正好是《華嚴經》中,有關佛陀如何教導弟子的經文。
“于諸衆生随其所應而為說法。所謂知其所作,知其因緣,知其心行,知其欲樂。貪欲多者,為說不淨;嗔恚多者,為說大慈;愚癡多者,教勤觀察;三毒等者,為說成就勝智法門;樂生死者,為說三苦;若著處所,說處所寂;心懈怠者,說大精進。”
小師父的聲音清悅低沉,剛好介于青年男子和成熟男人的音色之間,有沙沙的低啞。
他閱讀時,專注得仿佛分不出一點旁雜心念,既不催促了了,也未曾将餘光落一點在她身上。
被徹底無視,了了反而松了口氣。
她望着眼前一摞又一摞,完全看不懂的書,陷入了滅頂的悔恨之中。
但凡,她勤勞誠懇,安安穩穩地把經書抄完,不存任何偷懶僥幸的心理,也不至于落到現在這個地步。
經書要是沒丢,她這會還在香噴噴地睡懶覺。說不準,還能目送早起的了致生出門,再在他羨慕嫉妒的目光中,翻個身繼續補回籠覺。
這種樸素的幸福,她怎麽就沒好好珍惜呢?
了了一步一回頭,步伐沉重得像是誰在她腳上綁了兩塊千斤石一般。
她走到書山前,踮起腳,看看這個,瞧瞧那個,遲遲下不了手翻找。
這裏的書,随便哪本看着都比她的年齡要大上許多。封皮上的字體,有些她認識,有些認識她,各種各樣,就是沒有重複的。
她生怕這些“古董”價值連城,縮手縮腳地伸出幾根手指,拎了兩下。
這一拎,灰塵撲面而來,精準地揚了她一臉。
了了被嗆得悶咳了兩聲,她趕緊捂住嘴,生怕打擾了裴河宴。
可身後誦經讀文的人一點沒受幹擾,甚至連短暫的停頓都沒有,顯然是一點都不關心了了這裏的動靜。
她悄悄豎起的耳朵默默地恹耷下來,徹底接受了自己今天要在大海裏撈書的命運。
她返回書桌,搬起蒲團,在書堆前清出一小塊空地,随即跪坐在蒲團上,開始找書。她翻找得仔細,手上動作也是小心翼翼,連書本的褶皺都不敢多抻一下,生怕一不小心撸下來一片殘頁,給她本就水深火熱的處境雪上加霜。
裴河宴視線微擡,從書卷落到了前方小小的背影上。
初升的陽光還很柔和,她跪坐在書堆前,整個人幾乎埋入陳舊孤寂的書堆裏。
那堆書确實太久沒有整理了,沙漠中的灰塵無孔不入,沒有風時,眼不見為淨還好。一經搬動,塵埃紛紛揚揚,從各個角落彙入空氣中。
他光是看着,便覺得鼻腔受阻,呼吸困難。
書籍搬動的聲音時不時混着兩聲輕咳,在安靜的塔內顯得十分突兀。
了了揉了揉鼻子,翻開手心,看了眼烏黑的手掌……光這個灰塵的厚度,足以可見,小師父是個懶和尚。
別是故意找她來幫忙整理書架的吧?
她嘀嘀咕咕的,又搬下來一摞書。
《華嚴經》一卷念畢,裴河宴阖目靜坐了片刻。
身後沒了動靜,了了渾身都不自在起來。她悄摸摸轉頭,看了眼身後——小和尚盤膝坐着,雙目輕閉,如雕塑一般沐着陽光,聖潔無比。
她有些納悶地轉回身,繼續挑挑揀揀:他這樣打坐不怕睡着嗎?
這一念起,了了翻書的動作便越來越慢,越來越慢。
偏偏,如她所想的那般,身後的呼吸漸漸平緩,幾不可聞。
她狐疑地轉過身。
方才還聖潔無比的小和尚,果然已經垂着腦袋……睡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