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章
第 57 章
“皇上!來信了!臣妾收到了雲南的來信!”豫妃接過信封的一瞬間,兩只手都顫抖得拿不穩,連玉辇都顧不得了,跑也好,沖也好,她真想立刻趕到乾隆的身邊。等她來到延禧宮門前,已經氣喘籲籲,只能扶着宮門,抻着脖子對着裏面大喊。
乾隆原本拿起令皇貴妃手中一碗新鮮泡好的碧螺春,聽見外面的響動,手上一抖,熱水直接潑到了自己的手指上。根本顧不得燙傷,急急忙忙放下茶碗,乾隆站起身來,好像整個世界鴉雀無聲,只能聽見豫妃的呼喊:“豫妃,快拿來給朕看!快拿進來啊!”
令皇貴妃也頗為動容——自從爾康和紫薇跟着永琪和小燕子南下,她也不曾從福倫那裏得到什麽額外的消息。每次福夫人帶着東兒一起進宮參加宮宴,令皇貴妃總是要好好地抱一抱他。爾康是福倫和福夫人的驕傲,更是令皇貴妃的驕傲。如今他們有信傳來,她怎麽可能不跟着激動萬分呢!
乾隆免去了豫妃的禮節,從她手中接過信封,拿裁紙刀“唰”地一下割開,秀麗飛揚的字跡,一看就是費安揚的手筆,忍不住一字一句地念了出來:
“阿姐:
天意弄人,我為了給你寫這封信,真是走了好長的一段路。爾康他們告訴我說,曾經有人冒用我的手印和筆法,給你送信,從而榨取你的財産,這讓我非常愧疚和痛心。
事實上,自從被緬軍俘虜,我過了一段噩夢一樣的日子,目睹也參與了一些我這一輩子都羞于承認和提起的事。我對不起大清的子民,我對不起皇上對我的信任。我痛恨我自己的軟弱無力,就像我痛恨這些惡行傷害了許多無辜的生命。不過,在我逃離緬甸之前,我看到了那個緬甸王子慕沙的矛盾和彷徨,所以我向他提議,坐下來跟大清和談。也正是因為這個提議,他放了我,他不再盲目執着。我想,在不久的将來,雲貴總督會聽到慕沙那邊請求和談的消息。這件事,請皇上繼續留意。如果有什麽用得上我的地方,我無論在天涯海角,都願效犬馬之勞。
能和大家團聚,能見到薩那和陳畫,是我畢生的榮幸。事到如今,我只向上天祈求,所有我愛的、愛我的人們都能平安喜樂。爾康、紫薇、小燕子、永琪、晴兒和簫劍,他們都很好。等簫劍和晴兒辦完喜事,紫薇和爾康就會回京城了,請皇上和老佛爺不要太過憂心。對了,阿姐,我好想你。
費安揚”
豫妃湊在令皇貴妃身邊,抽泣着聽完了整封信,忍不住撲進她的懷抱。
乾隆将信紙遞給令妃,心頭百感交集,意猶未盡:“費安揚還活着,他們居然真的找到了他!這真是太好了。無論如何,他在前線的戰功,和他現在誠心悔過的态度,讓朕無法對他做出任何懲罰的決定。豫妃,他是你的弟弟,他也是朕的驕傲。如果緬甸從此真的能和大清和平共處,我想,費安揚一定是功不可沒。傳朕的旨意,榮親王永琪,在景陽宮病逝。那個宮裏侍候的人,就由他們自己選擇,是去是留吧。”
豫妃擦了擦臉上激動的淚水,露出感激的微笑:“謝皇上成全,謝皇上恩典!您對費安揚的了解,對他的欣賞,是他這輩子的福分,臣妾想,他永遠都不會忘記的!”
乾隆攬過令皇貴妃和豫妃,嘆了一口氣:“活到朕這個年紀,珍惜擁有的,祝福遠去的,幾乎已經是朕的一種本能,也是對天下最大的德行了。令妃,豫妃,朕如果沒有你們陪伴,早就是一個孤家寡人了,還哪有心思去給別人什麽恩典和欣賞呢。答應朕,好好地保重身體,不要離開朕,不要讓朕再面對這樣的分別吧。”
三人正在延禧宮互訴衷腸,景陽宮的明月、彩霞和小凳子、小桌子四人,接到乾隆的旨意,一起來跟乾隆、令皇貴妃和豫妃請安回話。乾隆想起小燕子別具一格的“奴才論”,看着這些跟紫薇和小燕子年齡相仿的宮女太監們,眼前浮起一幕幕從漱芳齋到景陽宮的悲歡離合:“你們都是漱芳齋出來的老人兒了,說吧,想出宮還是留下,朕都應了你們。”
明月和彩霞興奮地相視而笑,忙不疊磕頭謝恩:“回皇上,還珠格格走之前,跟奴婢們提議過,如果家裏沒有親戚可以收留,可以去會賓樓幫工攢錢,自己尋人家嫁人。奴婢們記得柳老板和金鎖,他們都是極好的人,奴婢們想去會賓樓!”
Advertisement
乾隆捋了捋胡子,覺得這個提議很好,很有小燕子的風格,爽快地大手一揮;又看向兩個小太監,笑盈盈地發問:“你們呢?”
小桌子這麽多年過得精打細算,多少也有些積蓄,鬥膽開了口:“回皇上,奴才老家還有個叔公,從前奴才入宮之前,對奴才非常照顧……奴才想回到老家,奉養叔公,順便開個自己的小買賣。”
看小桌子說出了多年的心願,小凳子鼓起勇氣,磕磕巴巴地接下去:“回皇上,奴才的爹娘,好幾年前就去世了;如今奴才在宮外,早就已經沒有家了。求豫妃娘娘開恩,能不能讓奴才來承乾宮伺候啊?”
豫妃想起已經遠去的陳畫,惦記着她在景陽宮的日日夜夜,又回蕩在她心間。或許,留下小凳子,是留下景陽宮裏那段日子的另一種方式,便親自上前扶起了小凳子:“當然可以!明兒就去內務府傳話,正式來我這兒吧!還珠格格那些傳奇的故事,我聽說有趣兒得很,趕明兒你要是得空兒,也給我講講!”
踏着夕陽,得償所願的四人離開承乾宮,在神武門前告別——一想到一起當差的八年時光,明月、彩霞、小桌子和小凳子,都格外不舍。小凳子拍了拍其餘三人的腰板兒,自己忍住了哭腔:“格格在的時候,哪天不是樂樂呵呵的?咱們漱芳齋的人,永遠是漱芳齋的人。不管走到哪裏,咱們都不能辜負了格格的栽培。聽我的,不許哭!”
想起小燕子與生俱來的那副樂天氣息,明月、彩霞和小桌子破涕為笑;他們擁抱在一起,重複着無論是漱芳齋還是景陽宮裏,常聽到的那句經典:“從此以後,無論天涯海角,咱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誰做不到,誰就是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