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公主被抓了
公主被抓了
文/乃兮
後頭追到金水河的侍衛, 見到角樓前金水河邊的兩匹馬,開始頭疼。
這已然棄馬,似乎就與他們門口值守的人無關了。只是希望公主沒令牌入宮, 回頭被發現不會牽連到他們。
負責宮內值守的武将,本打算去上禀公主的事, 見到門口熟人, 當即詢問:“真是公主?她怎麽現在入了宮?”
門口侍衛愁苦:“誰知道。按時辰來算, 應該到吉時快夫妻對拜了。結果人反而來了宮裏,一說話就哭。”
宮內武将“嘶——”一聲, 覺得問題很大。果然是碰上不該知道的皇家私密了。
兩人互相一對視, 很快交頭接耳一番, 門口侍衛不能耽擱太久, 很快折返。
接下去的事就不是他該處理的。
宮內武将稍作思考,折返角樓,再朝着宮內金水河遠處望去。他打算找到公主在哪裏,讓人跟着, 他再去通禀上頭。
不然他對帝王一說:公主入宮了。
陛下必然會問:回宮?人在哪裏?
他總不能回答個, 剛在金水河邊,現下人不知道去了哪裏, 可能是來找陛下和娘娘的。
武将朝前望去, 一愣。朝前流淌着的金水河邊,此時已然無了公主身影。
他忙問身邊的侍衛:“殿下人呢?”
侍衛略有些緊張:“剛殿下回頭,望見屬下。她帶着知潼大人, 轉身朝西六宮方向走。現下看不見。”
他負責皇宮安全,通常是有敵襲或哪裏走水才需要預警。公主出現在宮中換個道走而已, 怎麽也不需去預警。這讓他發現公主變了道,卻又無法第一時間告訴上頭武将。
武将“嘶——”, 愈加摸不着頭腦:“殿下這是打算做什麽?難道打算回自己屋去?”
要避開守備侍衛,聽上去不是要做什麽好事。武将快步離開角樓,打算帶人分頭去找公主。
今日宮中侍衛多是羽林軍。他們大半調度在前頭,為公主大婚擺個儀仗。儀仗結束,這部分羽林軍得了休,直接散去。無宵禁,怕是有不少人赴約去喝酒。
餘下一些人多年輕沒家室,換了衣服在前頭輪崗值守。儀仗時穿戴的那些,可一點不适合平日值守穿。
如此喜事日,正如宮中過年以及上元節。正是宮中繁忙,人心又浮躁的時候。繁忙一過,浮躁未平,只餘松懈。
說是皇宮守備如銅牆鐵壁。可神武門口的侍衛,沒牌子就讓公主入內了。
北門如此,南門今日怕是也上不了多少心。
武将不知怎麽,帶了兩人搜尋公主行跡,越找心裏那種不安感越是濃重。
找不到人,若是過了落鎖的時辰,他身為武将侍衛,也不可随意在後宮中行走。被人發現是要吃罰的。
武将在搜人,姜晏喬在避人。後頭灼灼視線,想忽視都做不到。她往後一看,當即看到角樓上的侍衛,意識到自己疏忽。
她們兩個在宮中生活那麽多年,每一處地方都來去自由,對宮內太監宮女以及侍衛太習以為常。
知潼可能沒想她要如此想避開人,只以為公主不想驚動太多後宮妃子。也可能知潼以為她有自己想法,自是沒提侍衛值守一事。
姜晏喬帶着知潼往西六所方向走。
能避開一人是一人。
再往南走,要是走到前頭,那是禦膳房的地界。禦膳房的人實在太多,碰上個太監主管或者尚食局的女官,必能認得出她。
知潼緊緊跟着,還是全然不問。
姜晏喬也沒說什麽,直到真撞見了一行人。她特意避開西六宮的大門,只是前頭歸來的人若是去西六宮,就那麽幾條道。
她只攜帶了知潼一人,前頭來則是……盧妃。二皇子茂哥哥的母妃。
盧妃等人怎麽都沒想到,她們一行人正準備回宮,迎頭能和永樂公主撞上。
永樂公主怎麽會在宮裏?
哪怕是一向鎮定的盧妃,此刻免不了驚得差點失了儀态:“永樂,你怎麽在這裏?”
盧妃說話的語調多和緩。她出身不高不低,平日謙遜低調,和母後關系一向來算好。但凡茂哥哥有的吃食,她都會送一份給自己。
盧妃擰眉,倉促上前:“你父皇和母後知道嗎?要是他們還不知道,你可快些出宮。怎麽能成婚日回宮裏呢?”
她靠近了,才見公主臉上眼角的淚痕,以及面上算不得完整的妝。
“若是有事,明日後日都可差人來宮裏說。”盧妃免不了以長輩之心教導姜晏喬,“公主府是你的,哪有負氣外跑的道理。”
盧妃旁的太監宮女,終于反應過來要行禮。一群人忙喊着:“見過——”
姜晏喬攔了話:“沒見過。”
她朝着盧妃淺淺行禮:“擾了盧妃娘娘清靜。這就走了。”
她說罷,帶着知潼繞過人朝前去,步子愈加快。
盧妃愕然:“哎,這方向是……永樂,永樂——”
盧妃身邊宮女小聲:“娘娘,殿下瞧着是要去找陛下,插手會惹來麻煩。”
盧妃刮了宮女一眼:“我既見到了人,就沒法當沒看見。”注定已經惹上麻煩了。
兩句話的空,公主竟已走了一段,要走過拐角。她忙拉身邊一名太監:“快去找譚公公,避開些公主。”
皇帝有所準備,總比倉促見着人好點。倉促見到公主,恐怕怒火一下子起了,到時候誰搭上誰倒黴。
小太監忙領命:“是。”
宮裏的路長長一道,規規整整,沒半點蜿蜒崎岖。
小太監瞅着公主去的方向,立刻走另一條道,随即拔腿狂奔。
公主新婚日不在公主府,反而折返後宮。這哪是小事!到時候傳開,陛下和娘娘不高興,整個後宮沒人能得個好臉。
小太監真跑到值守帝王禦前的譚公公面前時,喘着粗氣扭頭四顧。
公主真還沒到!
他驚喜極了,全然忘了自己身份。
譚公公沉下臉,斥責:“到了咱家面前,如此沒規矩!”
小太監回過神,見不止譚公公在看他,負責陛下安全的侍衛們一道在看他。那些侍衛手已按在武器上,随時能砍掉他的頭。
他臉色一下煞白,趕忙行禮。可事情急切,他又實在顧不上規矩,壓低身子,小聲說了事:“公公,剛盧妃娘娘回宮,路上見着,見着永樂公主了。”
事發突然,譚公公下意識反問:“什麽?”
小太監着急,生怕人不信,又怕所有人知道這事不好,貼得更近一些:“剛盧妃娘娘,在後宮裏見着永樂公主和她女官知潼了!就在西邊,沒到月華門。”
譚公公反應過來。公主怕是才出宮沒多久,就又從神武門回宮。
新婚日鬧這麽一出。譚公公肅然:“知道了。此事莫聲張。”說罷,他疾步折回殿內,俨然是要去通知皇帝。
小太監見譚公公信了,長長呼出一口氣。到此t刻他才發現,他雙腿已無力發軟。
譚公公離開,小太監再回頭望,發現還是沒能見公主出現的身影。
他難道跑得有那麽快?
殿內,譚公公躬身來到帝王身旁。
公主大婚大喜之日,宣隆帝算是從早忙到現在,沒得多少空。天下大事可并不會因公主大婚而不發生,他的折子今日不批,都得堆積到明日。
孟皇後難得在前頭,用過膳尚沒早早回宮。她親自替宣隆帝研磨。
墨為朱紅色。上好朱砂制成的墨塊,在今日看來格外應景,紅得喜慶。
譚公公開口:“陛下,盧妃娘娘剛讓人送來消息,說回去路上見有兩只貍奴亂跑,跑前頭來了。”
宣隆帝呵笑了一聲:“倒是會湊熱鬧。你帶兩人去找找,可別跑去禦膳房。”
譚公公恭敬應下:“是。”
宣隆帝見譚公公要退下,又開口:“永樂一出宮,朕就有些念她。這兩只貍奴既要湊這個熱鬧,便抓了去送她。別放開養,關着,免得到時候野了,反倒夜半把她自個驚了。”
譚公公應聲:“是。”
宣隆帝側頭安撫孟皇後:“盧妃知你不喜,怕你回去路上碰見。這還專程來說一聲,實在細心。”
孟皇後颔首:“本宮記着她的好。怕是要在這裏再耽擱一會兒陛下了。”
宣隆帝笑起來:“你與朕之間哪裏來的耽擱一說。”
殿內兩人繼續一人批折子,一人研磨。
譚公公已快步點了兩侍衛,再到小太監面前:“給咱家帶帶路,去找找貍奴。走吧。”
小太監忙不疊應答,不敢多看譚公公。
譚公公笑時瞧着親和,一旦不笑了,眉眼那兒的肉已松垮,再加上在殿前染的一身威嚴,讓人膽戰心驚。
小太監将譚公公往自己沒走的那條路帶:“奴從月華門來,殿……”
小太監反應過來,剛譚公公說的是貍奴,不是公主。也是,公主現在哪能在宮中。
他忙改口:“兩只貍奴,應該走的隆宗門方向。我來時路上沒見着。”
譚公公“嗯”了聲。
四人一行很快朝着隆宗門走。
姜晏喬此刻正在隆宗門內側不遠處拐角處。隆宗門是東西朝向開的。可她要往南走,必會途經隆宗門值守的侍衛。
現在宮裏還是沒有任何差池。
正想着,隆宗門那兒有了動靜。她聽見譚公公的聲音:“盧妃娘娘說,有兩只貍奴跑了過來,可有曾見到?”
侍衛回禀:“未曾見過。”
譚公公“嗯”了聲:“咱家再去前頭看看,你們上些心。皇後娘娘在殿前呢,她可見不得這。”
侍衛拱手:“是。”
姜晏喬身子沒動。
她身後的路長,跑回去來不及。盧妃的消息送得太快。
姜晏喬平靜站在那兒,等着譚公公以及一位小太監,還有兩名侍衛走過隆宗門,走過拐角到了她面前。
譚公公臉上重新挂上笑:“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