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公主告狀中

公主告狀中

文/乃兮

劍穿破衣服, 紮入軀體。從柔軟到全然無法再往前一步。

劍身才能有的觸感,蔓延到劍柄,蔓延到姜晏喬身上, 讓她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她眼眸凝着,眼皮眨也不眨。

劍會卡在身體內, 未必能拔出來。血腥味愈加濃郁。大片被浸染的衣衫, 讓譚公公舉起劍想要回擊, 又本能拿手觸碰起自己衣袍上的濕漉。

譚公公低頭看着手上血跡,露出古怪的笑。

但他才浮現起這點笑, 卻聽到了不屬于自己的笑聲。他擡眼皮, 順勢望向前方。

京城裏皇室用權與錢所養出來的永樂公主, 此時松開了劍柄。

她臉上有着比他更加古怪, 讓他更毛骨悚然的笑。似是在發出笑聲,又好像是在堕入地府前發出尖銳爆鳴。

“哈——哈哈——”

姜晏喬之前傷到吳二小,自己死得太快。夜晚雖然有燈火,到底看不太清吳二小身上傷勢。她陷入在她不斷死去的痛苦泥沼, 哪裏能顧及其他。

現在不同。

現在她沒有受傷, 沒有馬上瀕死又複生。她清清楚楚見着譚公公被她刺傷腹部,不知道捅穿了哪裏, 血暈得肆無忌憚。

她以前連打獵都不曾親自面對過活物。面對謝南川三番四次和吳二小一起殺她, 她都沒親手殺過一次謝南川。

她現在終于動手了。她知道那血是如何黏稠,知道那受傷無痛感的麻木是如何滋味。

姜晏喬沒再多說什麽。她拉起一旁的知潼,發瘋一般朝着養心殿方向跑。

身後, 譚公公踉跄快無力支撐身體,本跑動兩步想要追的侍衛, 忙驚慌回來扶着人,妄圖幫人處理傷口:“譚公公!”

譚公公回話了:“追!追——”

姜晏喬想知道譚公公為何如此恨母後。可她在宮中不知道譚公公到底有多少人。

一位禦前太監的權勢可不小。宮中大部分的人, 都要看在父皇面子上,給譚公公幾分薄面。

帝王的念頭與心情,從來都是一陣陣。誰都有一念之差的時候。

處于身邊的譚公公,在這種時候輕輕一句話,便将這個一念之差導向了一種他所想的去處。

沿途她跑過剛才小太監住所。

如風席卷而過。

剛兩位小太監扭頭看着人風馳而過,茫然更面面相觑。

姜晏喬跑向養心殿側門。

門口值守的侍衛見到永樂公主拉着女官朝自己方向跑來,當即遙遙行禮:“見過殿下。”

當公主靠近,侍衛正想要說通禀的事,卻沒料到公主全然不講規矩,直接往養心殿內沖。

他們更沒想到公主硬闖,身後還追着侍衛同僚。侍衛同僚身上隐隐有着血跡。

譚公公怎麽沒回來?

本想跟着公主進門的守門侍衛,當即反應過來有事不對。一人去對上同僚,一人去追公主。

養心殿前亦有守備。他們本能想要攔住公主,卻聽公主高聲喊着:“父皇,母後。”

屋內,宣隆帝和孟皇後再度對視一眼。他們剛都聽到了竹哨聲。

譚公公一出去,很快傳來哨聲。如今公主的喊聲出現,說明那所謂的兩只貍奴,根本就不是真貍奴。

以及,永樂怎麽會在宮裏?

宣隆帝起身開口:“讓她進來。”

守備侍衛沒有阻攔。姜晏喬終能入內。她迎面朝着最關愛自己的兩人跪下,跪出了重重響動。

她仰着頭紅着眼:“父皇,母後。”

外頭夕陽還未完全落下,屋裏已點起了燭火。這點亮光全入在姜晏喬眼中,帶起了她眼內光亮。

她聲音帶着一絲顫意:“父皇,我不要成婚了。”

她竟能順利跑到父皇母後面前,竟能成功告上狀。

竟——

“怎麽不要成婚了。你大婚之日跑到宮裏來做什麽?”宣隆帝問她。

姜晏喬早倦了一次次和人說自己遭受了什麽。說了下次也會被忘。

她還是必須對自己的父皇母後說:“驸馬為了一個女子,和太監吳二小一起想刺殺我。譚公公不知怎麽,也意圖謀害我。雲嬷嬷,雲嬷嬷是他的人。”

姜晏喬掩去了他的譚公公的殺機,只說:“譚公公另有所謀。我不知道他要做什麽。他剛還将我帶去金水河邊。”

宣隆帝臉沉下。

一場大婚,人人都想要殺公主?聽上去極為荒謬,荒謬到宣隆帝不想去信。

“你先起來。”宣隆帝說了聲,招了招手,示意姜晏喬上前。

姜晏喬從地上起身,來到父皇跟前:“父皇。”

宣隆帝見着人哭得眼都腫了,哪怕臉上神情不善,還是免不了放低聲音:“你大婚之日入宮,傳出去不好聽。譚公公自作主張帶你去t偏僻地方,好歹給你留了顏面。”

他替譚公公說話,又安撫着人:“等他回來,朕定替你罰他。”

姜晏喬想要說譚公公是真的要殺她,就聽父皇說:“謝南川怎敢欺你?他欺你,你欺回去。你要是不想管他,交給知潼就是。”

宣隆帝拍了拍姜晏喬的腦袋:“我的永樂,實在太過心善。連驸馬這點小事都要哭哭啼啼來尋朕。”

姜晏喬望着關切容貌模糊的父皇,聽着他将她死去活來的痛苦源頭說得如此輕描淡寫,啞然說不出話。好似她的死,就像謝南川和譚公公,能三言兩語帶過。

宣隆帝轉向皇後:“雲嬷嬷是你點給永樂的人吧。”

“是。”皇後颔首,“永樂脾氣好。反讓在宮中待久了的雲嬷嬷成了刁奴。今夜就換個性子好些的嬷嬷去公主府。”

天大的事,在他們眼裏也是小事。

張張嘴,換個人而已。

姜晏喬身子發麻。

她的心在吶喊“不是這樣不該這樣”,可她不知道該說什麽該怎麽說。

下方剛一起進門跪下的知潼并沒有起來。她開口:“臣有事禀。”

宣隆帝看向女官知潼:“起身說。”

知潼領命起身:“謝陛下。”

她不卑不亢:“臣跟随殿下一路前往公主府。收押太監吳二小時,從吳二小身上搜出武器。此已說明,今日大婚時日,宮人随身物件查驗有所疏漏。”

宣隆帝和孟皇後靜聽着。

“臣與殿下折返宮中,并無诏令與令牌,一路無阻。此又說明,今日宮中侍衛值守疏忽。”

宣隆帝冷哼一聲。

他身旁不遠處,負責宮內侍衛守備的武将當場跪下,後背發涼。

知潼沒被冷哼吓到,依舊冷靜說着:“臣與殿下碰見譚公公。譚公公領兩名侍衛,已殺死盧妃身邊小太監一名。譚公公試圖謀害殿下,被殿下刺傷。此事全然屬實,陛下與娘娘可招人查驗。”

知潼語氣加重:“公主府與宮中如今有異,殿下一路所遇,無一小事。能到陛下和娘娘面前,已是千難萬難。絕非為小事哭哭啼啼可蔽之。”

宣隆帝召人:“來人,去把譚傑找過來。還有跟着他一道的人。”

門口侍衛當即領命去尋人。

譚公公尚且沒找過來,而追過來的侍衛本就在養心殿外。

他進入殿內跪下,神色隐隐有着不安:“陛下——”

話剛落,一侍衛匆匆進門禀告:“陛下,季将軍從前頭來報,說要十萬火急有要事相禀。”

公主已在宮內,季将軍前來找人是理所當然。

宣隆帝憋着的氣終忍不住發出來,勃然大怒,一把将鎮紙砸到地上:“一個個,當朕的皇宮是花園不成!”

“你将永樂帶走。”宣隆帝命令孟皇後,“這些事朕會調查清楚。”

孟皇後應聲:“是。”

她臨走關心宣隆帝:“陛下一定要注意身體。不可太過操勞。”

宣隆帝臉色極差,還是應答:“嗯。”

姜晏喬跟着母後往養心殿外走。她想帶上知潼,伸出手想拉人走,卻被母後按下:“知潼知道的事多,留在這兒。”

知潼朝着公主笑笑,身子沒動,已然是打算留下。

姜晏喬走出屋外,一路走出養心殿。

當身邊只有母後,姜晏喬才開口,說出她宮殿內沒有說出的話:“母後,譚公公是沖着你來的。”

她發現母後沒有像上次一樣大怒,也沒有像這次父皇那樣臉色陰沉下來。

母後只是輕微帶着笑意嘆息着:“我知道了。你沒為了雲嬷嬷而怪我,反看得透這點,我很是高興。”

姜晏喬沉默。

她是被責罵過一次,又被譚公公刺殺才知曉。

“哪怕剛才,我也會想。我是否寵溺你太過。大婚日都敢哭哭啼啼折返入宮裏。”

孟皇後難得開口,悵然說起過往:“你光哥哥走後,我這一顆心分成了兩半。一半嚴苛待你順哥哥,一半寵在你身上。我怕你順哥哥步後塵,又欣慰還好你只是一位公主,不用像他那樣活得提心吊膽。”

提心吊膽?

姜晏喬忽地明白了過來。

皇家嫡長子逝去,母後的心跟着死了大半。順哥哥是母後唯一的兒子,或許哪一天,要成為父皇那樣的人。

而她只需要做一名受寵的公主。

譚公公不喜歡母後,膽敢對她一名公主下手。母後在宮中,那麽多年過的是這樣的日子。

雍容華貴之下,如履薄冰。

母後沒法不愛權力。她若是有一絲的松懈,有一絲的淡泊,那母後和順哥哥就如同今日的她,被衆人所輕視,被一次次殺死。

姜晏喬聽着母後說:“永樂,非能戕吾身者,惟使吾益強。”

姜晏喬忽地不想去在意,她與權勢在母後心中,哪個更重要了。

她應答着:“母後,我知道了。”

遠處空中,一枚提早的信號升空,在空中發出聲響。

姜晏喬轉過去,望着那枚算不得綻開的煙花。

她可以死很多次,而最終是為了能活下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