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窘迫
窘迫
不知不覺, 夜雨淅淅瀝瀝而下。雨落芭蕉,拍打着青石磚,滴滴答答奏響屬于春夜的樂章。
夜裏充斥着雨聲, 還伴随着鼻尖揮之不去的翠玉蘭香。溫翎微紅的面頰, 遐想之中, 似乎順着那唇往下,透過衣襟看到那纖細的鎖骨線條。
溫翎用被子蒙住了頭,努力讓自己忘掉那些旖旎的記憶,可哪怕是夜雨如此好入眠,她還是半分睡意都沒有。
她朝着空虛之中喊了聲, 并無應答,她早就知道的,銅影不會随時在她身邊, 聽她傾訴。
她長嘆一口氣,裹上被子翻了個身,呼吸平穩, 似乎是漸漸陷入夢鄉。
夜裏難寐的,又何止她一人。
在酒的作用下,裴莳琅的頭還是暈的。他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做出如此逾越之舉, 只不過看見溫翎, 便有些情不自禁。
說後悔,倒也不是,不過有些擔心, 溫翎一個姑娘家遇到調戲, 明日會不會與他生氣。
若是真的生氣了, 他該如何哄,又該如何道歉……
直到天光微熹, 他迷迷糊糊地起身,渾身酸痛,特別是腦袋,好似撕裂一般難受。
聽到他起身的動靜,晚棠才輕手輕腳地推開門進來:“二郎君起身了,奴婢準備了解酒湯,等會二郎君用了,會舒坦些。”
裴莳琅應了一聲好,便由着晚棠替他更衣。
看着晚棠與平常無異的臉,猶豫再三,才吞吞吐吐問:“今兒怎麽是你來伺候,阿翎呢?”
晚棠微睜眼:“二郎君居然已經嫌棄奴婢到這個份上了,連更衣這種小事,都嫌奴婢做不好了麽?”
裴莳琅瞥了一眼,這些丫頭怎麽一個個都和溫翎似的,一張嘴花言巧語。
晚棠見裴莳琅審視的目光,倒也不繼續演了:“阿翎一早就去采芙院去了,說是任姨娘有事尋她。”
“哦。”裴莳琅點頭,任姨娘有事怎麽會尋到溫翎身上,怕不是這小妮子自己尋了個由頭躲着他呢。
也不怪溫翎,就連他自己現在見到溫翎,也不知道如何面對呢。
打發走了晚棠,裴莳琅獨自坐在院中,看着滿樹的嫩葉,感嘆自然生物的魅力。僅僅一場雨,便讓這些草木充滿如此生機。
“少主。”
一個不和諧的聲音打破了此刻的寧靜,裴莳琅躺在躺椅上,懶洋洋地擡眼,發現竹空步伐急促,他帶來的估計不是什麽好消息。
“怎麽了?”裴莳琅沒有起身,只有那搖椅晃了晃。
竹空:“西河湧入大量難民,武安侯帶兵在西河城門防守,恐怕起亂。”
“難民?”裴莳琅才起身,雖然知道竹空帶來的不是什麽好消息,聽到難民二字也不免震驚,“何處來的?”
“是與北祁交界處蒼洲的一個縣城——焦城。”
“細說。”
“與北祁交界處,幾月前便有人染上疫病,疫病在寒日突發又快又急,不過好在範圍并不廣。蒼州節度使建了疫民所,派了醫師安置病人,疫病很快得到救治。”
“可不知為何,天氣回暖,這疫病便傳播得飛快,蒼洲節度使見病情管控不住。又害怕傳回臨京受罰,便……”
裴莳琅臉色沉重:“便派人斬草除t根,徹底阻斷了疫病及消息的傳播。”
“是。”竹空雖然也唾棄這種行為,但他也隐隐感到不對勁,“照蒼洲節度使所言,一開始不過是殺了幾個不安分想往外跑的病人。後來便傳出,只要出現一點病症就會被處死的消息。至此城內人心惶惶,許多人拖家帶口逃離蒼洲。”
蒼洲北上,第一道關口便是西河。可難民中有疫病,如今武安侯鎮守西河,為了城中百姓安危,只能阻止難民入城,他不可能拿城中百姓作賭。
“見武安侯不收留,這些人在城門口掀起了民亂。有……”竹空一噎,“有不少人撞死在城門。”
“撞死了?”裴莳琅蹙眉,這些人怎麽如此偏激,不過是暫時隔絕,并沒有說絕不收留。如此做法,便是坐實了武安侯見死不救的行為。
蒼洲放棄他們,西河洲又袖手旁觀,這種在生死邊緣行走的百姓,經不起這種一而再再而三被人抛棄的恐慌。
而這種恐懼,不會消散,只會越積越深,若有人此刻加以挑撥。恐懼便會形成烈火,有燎原的可能。
竹空與這位少主接觸不多,不過通過他的表情也能猜出,少主怕是也看出了不對勁來。
“雪衛餘白已經去調查,不過西河的奏折應該很快會到陛下手上。”
裴莳琅捏了捏眉心:“這個關節,兄長定會被派遣回去主持大局。”
看來,是有人不想他們兄弟二人留在臨京太久。
“還有件事。”竹空道,“赤缇每半月會傳來消息,可昨日應該是赤缇傳遞消息的日子,到今日屬下都沒收到他的信。”
“赤缇謹慎,若是因為難民之事繁忙,應該更快傳來消息提醒。而你知道這件事居然不是通過赤缇,其中肯定有不對勁。你繼續向西河中樓內兄弟們傳遞消息,若……他們還有機會離開,命他們全部撤離西河。”
竹空不可置信地看着他:“少,少主……”
“阿兄的身份暴露,魌閣那邊以為西河節度使為撫危樓少主,難民一事絕對與他們脫不了幹系。我們的人手留在西河,弊大于利。西河有十萬兵馬,對付幾個難民綽綽有餘,師傅能搞得定。”
“是,屬下遵命。”
裴莳琅目光堅定:“繼續聯系赤缇,他定然是發現了什麽,且被人絆住了手腳。”
竹空拱手:“已派雪衛中追蹤術最為精銳的人手去尋,一定很快能與赤缇取得聯系。”
—
金玉紗幔,古銅爐中香薰袅袅,煙霧缭繞間那尊貴女子的面容若隐若現,一身赤色中衣,坐在梳妝臺前細細描眉。
詩詞歌賦四位女史推開門,送來今日長公主要穿的華服及搭配的頭面。
空氣中甜到發膩的氣味四人好像早就司空見慣,只有年紀小好奇心重的詠賦,偷偷往榻上瞟去。
一截屬于男子的精壯手臂疲憊地耷拉在床邊,手臂上青青點點,伴随着不少鮮紅的抓痕。
任憑誰都能看出,昨夜是經歷了什麽。
詠賦趕忙低下頭去,耳邊卻響起長公主那略微沙啞的聲音:“今年上供的螺子黛越發少了,你們差人去金州采買些回來,本宮就是要最好的。”
“是。”
長公主嫌惡地看了眼床上的人,唾了聲:“沒用的東西。”複又看向鏡中那張精致的容顏,“子荀可認錯了?若是學乖了,今兒便讓他回來伺候吧。”
詠賦道:“或是已經認錯了,殿下大恩收留了他,賞他榮華富貴,還有什麽不知足的。”
詠詩淡淡瞥了一眼多嘴的詠賦,沒有說話。
言姑姑走了進來,拿起梳子為長公主梳發:“顧尚書遞來了消息,說陛下今兒尋了個錯處将餘禦史免職了。”
長公主:“餘禦史,那是皇兄的人麽?”
言姑姑點頭:“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言官,免了便免了,只不過陛下好似想要重啓禦史臺,下至督察百姓民生,上至監察百官言行。只不過這個職位淨是些得罪人的差事,陛下今日早朝問了一圈,也沒尋到個能頂替餘禦史的人選來。”
“陛下也真是的,百官如今抱團,世家牽連衆多,若真有這麽個人,恐怕職是今兒升的,命是明兒丢的。”
言姑姑笑了笑:“殿下說的是,陛下這招出了,沒人接住,也是無用功。”
“還有,今日原本在商議新禦史的人選,西河那邊傳來奏折。難民突至,武安侯暫且将難民安頓在城外,傳回臨京商議該如何處置這些難民。”
有這種大事發生,那區區禦史很快便被抛之腦後。
長公主只道:“憑他們折騰去吧,皇兄自有分寸。”
言姑姑的手極巧,一個複雜繁冗的發髻便好了,長公主看着今日的發髻笑了笑:“顧尚書今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