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相遇之前的我
相遇之前的我
[你說,如果我們早點相遇該多好,那樣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就可以更長了。
我說,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那樣我們的人生得過得多快呀。快得還沒學會珍惜,快得還沒學會相互包容,它就不知不覺地溜走了。
在那個沒有你的無比漫長的時光裏,我們無數次地走過同一條街道,去過同一家餐廳,停留在同一家商店門前——卻從來都不是在同一個時間點。]
18歲的我,在扔掉所有書本的那一刻一身輕松,仿佛一個征戰多年的将軍終于卸下了沉重的盔甲,總算擺脫了那被無邊壓力裹挾着無法喘息的生活,滿懷期待地憧憬着新的人生:我将會過上四年自由自在的生活,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四年後開展我的事業,再過兩年後結婚。然後再奮鬥個7、8年,就生個可愛的孩子,一家三口自此其樂融融地生活下去。
22歲的我,離畢業還有兩個月,沒有男朋友,也沒有offer,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在這個時候最關心我的人竟然是輔導員——一個在四年裏都沒見過幾面的人——突然對我展開了密切的關懷問候,“工作還沒找到嗎?班裏沒剩幾個人還沒簽三方協議的了,抓緊點吧。”其次在關心着我的,是幾乎每天都見面卻仍對彼此一無所知的宿管阿姨,“小姑娘工作找到了哇,什麽時候好搬走了哇?”
最無聲也最無私的關心,是來自父母的。他們從不過問我找工作的進度,只是怕增加我的壓力。他們即使看到我抹眼淚也會裝作沒看到,只是因為不知道怎麽安慰我。他們甚至假裝不經意地感嘆生活水平的提升,“你這飯量怎麽還是跟小時候一樣,現在吃的東西可比小時候好多了,照你這飯量啊再多養幾個你都沒問題。”可那時的我根本什麽都不懂,還跟他們争論,“那養只貓養條狗怎麽就不行了,不能生二胎還不能養只寵物陪我嘛。”盡管他們從不催我,可找不到工作還是讓我越來越焦慮。
那時的我不知道薪水是需要談的。我想着只要去大公司,他們一定不會虧待我的。當我終于等來了一家不錯的公司發來的offer,我我毫不猶豫地就簽下了,根本沒考慮到實際的生活成本。
我天真地以大學的生活費作為支出來衡量,忽略了作為上班族的額外支出,比如寫字樓周邊昂貴的午餐、下午茶,那些用來區分學生和上班族的服飾包包(為了盡快擺脫學生氣、更好地融入白領生活所産生的支出)以及護膚品升級産生的差價,用來犒勞辛苦工作的休閑娛樂等等。
盡管我從未向父母抱怨工資太低,可他們怎麽會不知道呢。他們依然像對待畢業前的我一樣,不停地給我錢花,“你工資卡裏的錢就放着不要動,以備我們家不時之需。”而我,繼續習以為常地花着他們的錢。我相信,辛勤的付出在不久後的将來一定會換來財富的積累。
那時的橙子為了方便追星,找了經紀公司裏策劃助理的工作。一邊為了愛打工,一邊為了生計寫網絡小說。她相信,憑着她對工作的熱忱和真誠,将來一定能和偶像們成為很好的朋友。甚至還有可能讓偶像來出演自己寫的小說男主呢!
我們知道那只不過是我們天真的幻想罷了,但我們仍不停地幻想着。
橙子的工作異常忙碌,不僅沒剩下多少時間來寫作,甚至還占用了她的追星時間。物質和精神都因工作的忙碌而有了缺失,好處就是在追星上的支出減少了(一方面是因為沒有時間,另一方面是因為掌握了一手消息後脫了好幾個粉籍)。
25歲的我,解開了關于青春的心結。可憂傷并沒有消失,它只是轉移了。我開始有了前所未有的物質焦慮,夢想的動力慢慢地在現實生活中消耗殆盡。我漸漸發現,想要通過踏踏實實工作換來的每年微乎其微的調薪來積累財富是幾乎不可能的。這個社會,并不是辛勤的付出就一定能換來升職加薪的。
你應該能體會到我的那種心情吧!職場跟現實的娛樂圈本質上并沒有什麽區別。那些付出最多、最辛苦的演員不一定是片酬最高、最受尊重的。那些人氣最旺、最後得獎的不一定是資歷最深、演技最好的。
努力不一定能換來回報,機遇只是可遇不可求。于是,我選擇通過跳槽的方式來追尋更高的收入。可跳槽所帶來的收入提高,只能短暫地抑制我的焦慮。每當焦慮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就會考慮該換一份新工作。第一份“病急亂投醫”的找工作經歷讓我知道了謹慎的重要性,我開始計劃着我的職業發展,有針對性地找工作。然而跳槽的過程一次比一次艱辛,面試也一次比一次難,第三次找工作的我,從獵頭那裏聽到了“jumpy”這個詞。那是他們對我履歷的概述,也是很多坑位連面試機會都不肯給我的原因。
Advertisement
我連續找了5個多月,終于找到了有一家各方面看起來都還不錯的公司和職位。就這樣,25歲的我開始了我的第三份工作。
[在娛樂圈,25歲之前聲名鵲起的明星應該不在少數吧。那個時候的你,已經出演過幾部電視劇了,也參加了一些綜藝,在我看來已經是很優秀了。不知道你的25歲,有沒有焦慮過、迷茫過。是不是也會像我一樣不自信,為前途感到擔憂呢。
再回頭看你那時的紅毯視頻,帶着那個時代的審美,清澈的眼神透露着一絲稚嫩。雖然沒有現在那種歲月靜好的從容,但也一樣的迷人,讓人不自覺地分泌多巴胺,嘴角上揚。]
28歲的我,滿身的疲倦與失望。足不出戶的那兩個多月,我滿心滿眼的還是工作,可工作并不會使人快樂,越認真越心累。我像一只圍着圓圈跑的蟲子,越跑越累,卻絲毫看不到終點。我不知道只要跨過那條線就能出去。直到離開了那家公司,我才幡然醒悟,過去的三年多,我根本就沒有認真生活過。我明明早就知道努力不一定會換來收獲,可我還是一頭紮進去了,最後只能帶着滿心的傷和各種結節離開。當然也有不舍,苦心經營了幾年的人際、真心相待的情感。誰說辦公室不存在友情?因為難得就更會讓人想要珍惜,那種舍不得卻不得不離開的心情,伴随着我去了新的公司。
那一年的我告別了過去的自己,告別了那群一起吐槽、一起八卦、一起頭腦風暴、一起吃着披薩加班,一起在會議室的長桌前開會,團建時玩劇本殺的同事。生活總是這樣,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後來的我,只能在回憶裏看到那種同事情。或許是害怕分離的痛,讓人們再也不敢展露自己的真心。
那一年,你出演男一號的劇大火,你被更多人熟知,事業有了新的高度。而我,仍站在那個傷痕累累的曾經和看不清的前路之間感傷。
[那時的我,從未想過,将來站在我身邊的,會是你。]
我經歷了物質焦慮、工作焦慮、年齡焦慮,那麽多年我一直都在和各種焦慮奮鬥。焦慮越累越高,變成了結節隐藏在我的體內。我苦于探索人生的意義,百思不得其解。想着想着,我開始思考起“意義”這個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讓我們尋找生活的真正意義,還是讓我們不斷地陷入對自我的懷疑?
29歲的我,試着跟這一切和解,接受最真實的自己。工作,不過是賺錢的方式,我的人生不該被工作情緒而左右。我停止了永無休止地抱怨,學會享受生活,想玩的時候盡情的玩,哪怕輸了一天的游戲又怎樣呢?人生又有幾個明天可以不被幹擾的完全花費在游戲上呢!想什麽就吃什麽。雖說甜品吃多了對健康不好,可人們也說心情不好會影響健康。既然結果都一樣,為什麽不選擇更開心的方式呢?
狂歡之後,我反而開始渴望安寧了。我突然可以靜下心來看書了。那些曾熱愛的古詩詞、那些散文式的敘述——工作後的我努力想要看下去卻找不回當初的感覺,我花了不少時間想要看進去卻還是停留在最初的幾頁,結果只能埋怨自己浪費時間,簡直比花時間打游戲還要沒有意義——在那些文字中,我又找回了熱愛的感覺。雖然我平時不怎麽說髒話,可每當讀到很厲害的文章,不在心裏念上幾個髒詞,簡直不足以表達我對它的崇敬。
冬天,我蜷縮在被窩裏看《冬牧場》,仿佛我的床成了冬窩子,窗外不是密密麻麻的樓房,而是一望無際的遼闊平原,沒有孤寂,只有寧靜與安詳。我不知道游牧民族的命運将會如何,不知道以後他們要用什麽維持生計。但我堅信,樂觀的人在哪都能尋得生機,燦爛地成長。
夏天,嘬着青檸氣泡冷萃,坐在窗邊看《重返普羅旺斯》。仿佛品嘗着一杯私釀的普羅旺斯葡萄酒,感受着薰衣草那熱烈的芳香,回味着黑松露的美味(我曾吃過一個“驚為天人菜”的黑松露漢堡,可惜沒過多久就下架了,之後我再也沒吃到過那麽美味的黑松露漢堡,但嘗試從未停止)。
美食讓人感到幸福,讓人對生活充滿期待。我開始放慢生活的節奏,我不再打卡美食的時候左一口又一口、不再像饕餮一樣吃到好吃的就停不下來直到吃撐吃膩。我學着像書中所描寫的那樣,慢慢地感受着純粹的食物味道。當品完一個菜,用飲料代替紅酒去除食物的殘留味道,然後全心地品嘗下一道美食。我學着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像書中說的那句話,“要麽接受,要麽離開”。抱怨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當然,這美好而又自律的習慣并沒有堅持很久。我還是會間歇性地陷入懷疑、拖延、厭惡一切等情緒中。我只是學會接納它們了。那些曾經的怪物不再頻繁地出來作惡,它們只是偶爾調皮一下已證明自己的存在。我又何必趕盡殺絕以至于落得個同歸于盡的結果呢。
[那一年的我,盡管事業毫無成就,愛情了無蹤影,可我學會了真正去生活。
那一年的你,在事業的滋養下,越發帥氣了。連着播了幾部劇,成了各大品牌的代言人。]
也許是因為那段時間經常看到你的熱搜,也許是孤獨已久的我太需要一個寄托。我的腦海中總是會時不時浮現你的身影。那個略帶憂郁的眼神,直觸我的心底。像是一滴神奇的淚水,一絲溫存,便融化了千年冰川。冰川頓時變成波濤洶湧的海浪,再也無法安寧。那滴淚,越沉越深。我拼命想要抓住它,可風浪阻擋了我的前進,我只能默默地看着它墜落卻不知該如何靠近。
我開始關注你的微博,研究你的履歷。我驚喜地發現,你的太陽星座和我的上升星座,竟是同一個。就連你的農歷生日也和我有一絲相似之處——都是在15日。也就是說,我們出生那天,月亮的形狀大體上是一樣的。這多浪漫啊!這些相似之處,讓我自覺對你多了一份了解與信任。我甚至自以為是地認為,我懂你,比很多很多人更懂你。
[喜歡一個人,會因為與他的共同點而感到開心。
思念一個人,會下意識地做他喜歡做的事。
仿佛這樣,彼此的靈魂就能更靠近一些。]
偶爾我會陷入一股悲傷的情緒中。只比我大2歲的你已經那麽優秀了,而我卻什麽也不是。我要變得更加優秀,不是為了追上你的步伐,只是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于是,我重新規劃自己的時間,開始早睡早起,每天閱讀,學習英語。我的生活充滿了動力,未來不再那麽迷茫。
以前的我看不慣吃飯還要拍照的人,可不知道從哪天起,我也開始各種拍照了,拍吃的、拍天空、拍花草,捕捉那一刻的美好。人的記憶會消退,照片卻可永存。
我開始真正理解橙子,理解那些追星一族的行為。那些被他們視作偶像的人,就像是在那枯燥平淡的生活中突然出現的一束光,拯救了暗無天日的人生。光亮的那一瞬,足以讓人熱血沸騰。當我們看見過光明,又怎能甘心回歸黑暗呢。于是我們拼命地追趕,追随着那道光。生怕慢了一步,就再也找不回那個鮮活的自己了。
那段時間,我經常在網上刷到你的各種信息。我點擊的越多,它就越給我推送。這可怕的大數據。我點開一個飯拍接機視頻。那麽高大的你被一群激動尖叫的粉絲圍繞着,那無處安放的眼神、僵硬的雙手,你顯得那麽的弱小無助。(我恨不得沖進屏幕裏,化作你的護花使者,把你捧在懷裏,裹着你沖破包圍的人群,飛奔而逃。)鏡頭中的你跟粉絲說拜拜的時候,耳朵瞬間染成了粉紅色。我那突如其來的少女心啊,在深夜裏潛滋暗長。又是好夢的一夜......
[我很慶幸,那年的我,停止了內耗,有了精神寄托。感謝那個陽光帥氣的你,成就了這個堅韌不拔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