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分完糧食後,村裏的磨房便熱鬧了起來。無論那個年代, 吃永遠是人們最先關注的問題。社員們也是趁着新糧食都下來了, 各樣都磨上些, 好讓家裏的老人,孩子們都嘗嘗鮮。

又下了兩場雪,天氣冷得都快滴水成冰了,屋子背陰處的山牆已經像往年一年結了層白霜。生産隊現在也不忙了, 就剩下往田間地頭裏送糞,挑種子這些不趕農時的活計了,辛苦了一年的社員們都能稍微喘口氣了。

村裏的女人們也把前幾個月忙的不顧上做, 放下的針線活又拿了起來, 東家竄西家, 西家竄東家的邊做一家老小一年的衣裳鞋襪邊閑話拉呱些家長裏短。

這會天已經很冷了,生産隊雖然還上工, 但卻不用再像農忙時那樣起早貪黑, 不準請假了。

畢竟快貓冬了,隊裏管的相對來說也比較寬松,這時節也是生産隊裏一年中最難得輕松的時侯。

生産隊雖然沒活輕松了,但是許向華一幫年輕人都沒閑着,都是趁着天冷, 給家裏建個冰窖, 然後忙着上山,下河溝的折騰,想着給家裏多整些肉食, 好好補一補。

臨年跟前,生産隊開始算賬發錢了,等算完帳後,許滿紅不急着發錢,而是開始長篇大論,講了一通什麽國際,國內緊迫的革,命形勢,什麽為了解救全世界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貧下中農同志們……等等。

把下面一幫沒見識的老農民都快繞暈了,這才開始傳達上面的指示:今年農民兄弟得勒緊褲腰帶,支援國家建設,公糧款只發了一部分,所以咱們許家莊,也得跟的上形,式,過個艱苦樸素的革,命新年……

許滿紅哩哩啦啦的還沒說完,下面的社員們便開始交頭接耳,亂哄哄的鬧了起來,有那性子急的,直接便沖着許滿紅喊道:“老七,你就別廢話了,直說能給俺們發多少錢吧?”

“就是,七哥,你就別在那繞來繞去的了。”

“七叔……”……

許滿紅見下面的社員們急了,忙擺了擺手,把亂哄哄的聲音壓了下去,咬一咬牙,心一橫,直接說道:“最後算完帳,咱們村帳上有三十塊錢以上的領八塊,一百塊以上的領二十,二百塊以上的領三十!”

許滿紅話音剛落,社員們便炸開了鍋:“我家扣了口糧後,掙了九十八塊錢,咋能跟掙三十塊的領一樣的錢?”

“就是,我家也是一樣,一家子起早貪黑幹活也不知圖了個啥,居然跟人家三五時就請假,在家睡覺的拿一樣的多!”

“俺們家二兒子今年剛開始下地幹活,原想着娃兒辛苦幹了一年,也掙了二十多塊錢,等分了錢給娃兒做件新衣裳,這下可倒好,不加上娃兒的工分,俺們兩口子是超過三十塊,不到兩百塊能領二十塊錢,加上娃兒的工分,也還是不到二百塊錢,只能領二十塊錢,早知道,俺讓娃兒這麽早下地幹活,受苦挨累的幹啥,還不如在家養着,還能多長個呢!”

“可不就是,這麽幹,還不如欠隊裏的錢劃算呢。”

Advertisement

“唉,偷懶的和勤快的拿一樣!啧啧!”

“不公平,要照這的,以後幹活誰還那麽積極啊?”……

社員們都是議論紛紛,可是無論怎麽抱怨,隊裏帳上就那麽點錢,也只能給社員們發這麽點錢,鬧來鬧去也多發不出來一毛,最後大家夥只能接受現實,拿着那幾張塊塊錢,都是一臉陰沉的坐在那裏。

分完錢後,許滿紅接着宣布了第二個消息,那便是從明年開始收任務豬了,一家一頭,年前必須交齊。

這年頭,社員們養的豬是不能私下買賣的,所有的豬都得統一賣給收購站,村子裏人口多,能養的起豬的人家馬上就看到了希望,面上不由的帶上了喜色。

雖然連毛帶渣的生豬,價格只有四,五毛錢一斤,有的瘦弱評不上等級的生豬,也只有三毛來錢,但這總是個穩妥的來錢道道。

賣了豬就能領錢,一頭豬怎麽也能賣個六七十塊錢吧,可比在生産隊苦熬一年來錢多多了,家裏有扣完口糧後,多上工的那工夫,還不如挖野菜喂豬呢,最起碼見得着錢不是。

可這個消息對一些家裏人口少,每年掙的工分都快頂不上扣口糧,沒多餘工夫養豬的人家,那便是雪上加霜了,因為完不成任務,交不上豬,年底鄉裏的工作組就會來家罰款,沒有錢就得扛糧食,這可咋個整喲?!

這兩個事說完後,許滿紅宣布了最後一個消息,這個消息對于社員們來說,不亞于把一瓢冷水直接潑進滾油鍋了,那便是七千人,大,會後的決定,從明年開始,村裏實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

允許有自由市場,農民們有自留地,自負盈虧,包産到戶,還有四大自由,那便是雇工,貿易,借貸,租地不加限制。不過許家莊可沒有什麽包産到戶這一說道,只是承諾,明年會給社員們分一些自留地。

許滿紅話還沒說完,下面的老農民們都是面面相觑,半天都沒人言語,同時心裏都有一個疑問,這是又要回到過去啦?不是說那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嗎?……

不過這些個疑問,在聽到每家能分到一些自留地時,就啥都不存在了。那可是自家的自留地啊,想種啥種啥,有了這個,還怕會餓肚子嗎?

開會的社員們又歡喜了起來,有了這個消息,大家夥也不在意什麽分的錢少不少,任務豬啥的了,過革,命化新年就革,命化新年吧,總之是有了盼頭不是。

開完會後,許滿屯叫住許向華,笑着說道:“老二,明天一早來家裏幫忙,咱家明天殺豬。”許向華點了點頭應了下來,把他爹送到家後,便回了南巷。

老宅的那頭差不多二百來斤重大肥豬可是許劉氏的寶貝,老太太不假手于人,精心伺候了一年吶。這年頭還沒有什麽飼料,添加劑的,村子裏養的豬都是吃的野菜和自家煮的豬食。因着糧食喂的少,所以都生長都比較緩慢,一般都是一年才能夠的上出欄。

更何況今年這年景,也只是比大,饑,荒時好了那麽一點點,人都還沒緩過勁來呢,更別說是豬了。一年下來,村裏養的豬,能從小豬崽長成一百斤稍多點的大豬便是好的了,像許劉氏這樣養到二百來斤的,在村裏簡直是鳳毛麟角。

同樣是養一年的豬,一頭豬多上這麽三五十斤淨肉,那可是了不得了。三五十斤淨肉,那便是多了二三十塊錢啊。這年頭,二三十塊錢都頂上一個正式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了,可是不老少,能辦不少事情了。

第二天一早,許向華便帶着倆兒子來到了老宅,許向榮和許向民已經忙活起來了。許向華連忙過去搭手,準備殺豬要用的東西。王秀芬和柳小滿也是趕緊把院子打掃幹淨。

院子掃幹淨後,許向華,許向榮,許向民哥仨便給院子裏拉了兩車土,然後在那上面搭了個殺豬時,挂整豬,取內髒時用的架子,院裏還擺了兩張桌子,桌子下也堆了一堆土,這些土是為了防止殺豬時,不小心濺出的豬血弄髒院子。

老許家的豬養的大,能用上這種木頭架子,像村子裏其他只養到百十多斤重的豬,那根本就用不上這個,有那兩張桌子就盡夠了。

男人們忙活着搭架子,準備殺豬時接豬血用的幹淨木桶,木盆,在院外那口煮豬食的大鍋裏燒開水。(一會燙豬毛時用)

女人們則開始切凍的涼冰冰的酸菜,這個時節,切酸菜可不是什麽好活,那股涼氣直往人骨頭縫裏滲,王秀芬和柳小滿從掃完院子便開始一直在切,兩只手都凍的通紅。

柳小滿心裏不舒服,便嘟囔道:“大嫂,差不多了吧,要我說,咱倆可真是命苦,你看人二嫂,多會享福,這都生完幾個月了,二哥還把人關在家裏不讓出來,生怕凍着,累着。同樣都是當這老許家兒媳婦的人,咱們咋就沒這麽好的命呢!”

王秀芬自從上次許向華幫着大房跟許英要了三個月口糧,現在倒是挺感謝他的,沒有摻合柳小滿說的酸話,替二房說話道:“話也不能這麽說,這不是特殊情況麽,明輝和明毅還小,出不了屋,二弟妹也得看着不是,再說了,就切這麽兩盆子酸菜,那用得上那麽多人,咱倆一會工夫就切完了。”

柳小滿不滿的斜了一眼王秀芬,心道,還不是因為老二幫了你們,你才這麽說好話,打量着誰傻呢,撇了撇嘴,正要再說些酸言酸語,鄙低一下王秀芬,就被來竈房轉的許劉氏給打斷了:“倆個懶慫婆娘,不幹活在那瞎叨叨什麽!這麽半天了,才切了兩盆子,這那能夠?

殺豬菜咋地也得做上兩大鍋,一會來的人肚子裏一年都見不了幾點油腥,還不得住死裏吃,俺辛苦養大的豬,那有那麽多肉給他們吃,一會鍋裏多放酸菜,再切上一桶子!”

許家莊地處北方,自古便有殺豬時請左鄰右裏,本家堂兄弟叔伯過來吃肉的習俗,老許家又是個大家族,每年一到年跟前,殺豬菜可是要吃上不少回。

趕上個好年景,豬養的肥大的時侯,鍋裏的肉就多放些,管夠吃,像這幾年的年景,豬都不太大,那便是以菜為主。

雖然許劉氏養的豬挺大的,但是向來只在這種事情上面精明的老太太,那是絕對不肯讓別人多占她一絲一毫的偏宜,當然是別人家啥樣,她啥樣,想讓她往鍋裏多放肉,哼,想的美!

作者有話要說: 看到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親親們千萬別誤會這是1978年開始的包産到戶,這會是六二年的農業自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