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章

第 23 章

晚上的地三鮮果然又是收獲一大波好評。

汪桃:“謝謝娘和相公,我覺得下次地三鮮應該配米飯吃,它和面條不是很适配。”

溫雪搖頭:“我倒覺得挺好的。”

李清也說道:“我覺得也是。”

汪桃:該說不說,李家的誇誇群真的是讓人很容易增長自信,自己都要膨脹了。

吃完飯,溫雪很快離席,李清和汪桃回了房間,汪桃準備向李清展示一下自己的申請書。

李清看完這篇“關于在私塾成立全托班的申請書”,捏捏手指,說道:“娘子,我覺得這個可以。”

汪桃準備的理由都還沒用上,她問道:“你不問問我想辦這個全托班的理由嗎?”

李清:“娘子,你這裏面不是寫了幾句嗎?我覺得你應該都是為了這幾個孩子吧?”接着笑了,說道:“總不是為了掙這幾個孩子的錢。”

汪桃:“……這幾個孩子又不是啥大戶人家。其實……”

“嗯?”李清看向汪桃。

汪桃想了想,決定把自己編好的理由說給李清聽:“其實我前天晚上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下雪的第一天,野豬突然下了山,然後有孩子就被野豬拱傷了,成了一個走兩步都會大喘氣的人,那個孩子就叫陳林。”

“陳林?”李清沉吟道:“怪不得你當時看了他好幾眼……”

汪桃:“那我能因為什麽看他?”

李清接着說道:“娘子,你可能是太緊張了,夢裏都是反的。”

Advertisement

汪桃搖頭:“我開始也以為是累的,可是我昨天晚上,今天中午又夢見了,而且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野豬撞向那個孩子,什麽都做不了。”

李清把汪桃帶進自己懷裏,拍拍後背:“沒事兒,娘子,你別害怕,既然老天已經給了我們示警,我們就提前準備吧。你說下雪的第一天野豬就出來了是嗎?”

汪桃悶悶的“嗯”了一聲。

李清問道:“好,那我們就盡快準備吧。既然決定要辦就辦好,那娘子,你準備收多少銀子呢?”

“這個我還沒想好,我準備問問娘,咱家一個月的花銷是多少,再最後決定,而且學生們可以用勤工儉學的方式降低一些費用,如果确實有很大困難,也可以減免一些。”汪桃從李清懷裏退出來,說道。

李清細細品了品娘子說的“勤工儉學”這個詞,雖然說法很新鮮,但是也能讓人一下子明白是什麽意思。他點頭道:“我覺得行,娘子,咱家的一個月的花銷我知道。”

嗯?汪桃拿出紙筆:“你說,我記一下,等着我明天再問問阿圓阿滿,到時候再定下來。”

“好。”李清說道:“咱家的花銷都在吃食上面,菜都是自己種的,米面也基本是自家的,帶去磨坊讓人磨得,花了些銀子,還有就是買肉什麽的,基本上一個月能有個六七百文錢吧。”

“六七百文?”汪桃驚訝。她記得自己曾經看過的小說動不動就好幾兩,多的都得花個幾十兩。

李清點頭:“對啊,這還是往多了算的呢。咱家還養着雞什麽的,娘覺得豬圈的味道有點大,還不好收拾,所以咱家院裏沒有豬圈,不過咱家和兩個舅舅家也都有養豬。”

汪桃:“我去兩個舅舅家的時候怎麽沒看見豬圈啊?咱家的雞養哪了?我也沒看見啊?”

李清:“豬圈和雞棚都沒在家裏,雞養在咱家東邊兒那片地裏。豬圈就在,咱村後面沒多遠的地方不是有個小一點兒的山嗎?”

汪桃點頭:“嗯嗯”。

李清接着說道:“村裏的大牛叔和二牛叔在那蓋了兩個專門養豬的豬圈,他們兩家在那養了得有快五十頭豬。那片山是當初娘和大舅二舅一塊兒出錢買的,大牛叔前幾年租了那個山,所以咱們三家的豬都讓大牛叔他兩家一塊兒養着,另外給他錢。”

“咱家養了幾頭?”汪桃問道,離過年不遠了,這要是養的多不得好好想想做什麽菜了?殺豬菜、整點兒血腸、臘腸什麽的……

李清:“……咱家和二舅家就養了一頭,大舅家養了兩頭。”

汪桃:“好吧,那現在那個山上就只用來養豬了嗎?”

“二牛叔好像是還種了樹吧?”李清思索着:“好像種了些果樹,但是二牛叔之前說過樹都長的不太好,沒結多少果子,就連山楂都結的很少,去年二舅母說二牛嬸兒還在家罵二牛叔呢。”

“長得不好?”汪桃驚訝了:“堆了豬糞也沒用?”

李清這下吃驚地問道:“豬糞?!那果子還能要嗎?”

汪桃:“…………”

“娘子,你說的這個是怎麽堆的?往哪兒堆?”李清問道。他想着如果果樹可以的話,那莊稼應該也是可以的吧?量少一點應該沒問題。

汪桃努力回憶自己曾經看過的農業頻道:“好像是把豬糞、牛糞、枯枝爛葉、草木灰什麽的,哦還有人的糞便也可以,把這些堆到一個大坑裏,撒些水再蓋好,然後發酵,天熱的時候發酵半個月就可以了。其餘的我記不清了,我也是在一本書上看過的。”

李清:“什麽書?”

汪桃:我怎麽知道什麽書。搖搖頭:“我忘了,後來這本書就不知道放哪兒去了,你可以先按着這個試試,先少整一些。”

“那好吧,我明天找大舅說說,讓他試試這個法子。”李清又接着說道:“對了,娘子,我明天去找大舅,讓他把找的人帶過來開始幹活了,咱們這就把廚房修了吧。”

“好。”

汪桃忽然想起兩人不是在說定多少錢的事兒嗎?怎麽跑題了?看看李清正低着頭沒說話的樣子:算了,反正也知道一個月花多少錢了,明天再定吧。

兩個人快速洗漱完,進了被窩。

.

翌日。

汪桃醒來,又一次沒看見李清。伸手錘炕:這是因為男女體力差距還是我和他體力的差距?為什麽明明他是出力的那個,我卻腰酸腿軟的?!他還能起的早,甚至可以去打會兒拳!!

躺了一會兒,汪桃默默起床了。

李清進了屋:“娘子,你起了?我給你打了熱水。”

“好,馬上就來了。”汪桃梳了梳自己的頭發,編了一下紮起來。還好頭發樣式的要求并沒有那麽高,不然光是一個梳發簪就可以難倒自己。

汪桃洗漱完,就和李清去了飯廳吃飯了,早上她一般不做飯。

李清快速吃完,交代道:“娘,我已經和大舅說怎麽修了,他說等會兒帶着人就來了,圖我也給大舅了,你和小桃要是覺得吵的話就去倆舅舅家,先在屋後開個門,然後修後面,這樣也不影響前邊做飯。”

“好,你放心吧,有你大舅在呢。我跟小桃不用你操心了。”溫雪說道。

李清:“那行吧……”

汪桃問道:“相公,咱用不用管飯?”

“不用了,我給大舅說了,他們都是村裏的人,讓他們回家吃把。我怕你們忙不過來,每個人多給十五文錢,就不用管飯了。”李清說道。

汪桃點頭:“好,那我囑咐阿圓和阿滿多燒一些水。”

“嗯,娘,小桃,那我去前邊兒了。”李清說道。

溫雪揮揮手:“你快去吧。”

汪桃收拾了碗筷,就去找了阿圓和阿滿,問清楚了原來她們兩家人一個月的花費。

汪桃拿着記錄好的數據回了房,原來在沒病沒災的年份,古代人民的花銷真的并沒有那麽多。阿圓阿滿兩人的家也是在村裏,不用租房,燒柴靠撿,種菜種糧的,交完稅以後,如果想富裕确實很難,但是一個月一個月地維持生活就還好。如果家裏吃的也不好,那就花費的更少了。根據她們倆的回憶,一家認基本都是花三百文到四百文。

汪桃昨天還覺得六七百文已經不多了,這下一對比,簡直就比他們多太多了。

汪桃算了算,這樣給一個小孩兒一個月按七十到八十文,一年十二個月,昨天她已經問了李清,他上課的時間在九個半個月,畢竟總會給學生們放秋收假什麽的。這樣就是六百六十五文到七百六十文。汪桃點點頭,家長們應該可以接受吧?!這些小孩不能保證每一個都可以養的白白胖胖,至少可以比現在強一些。

外面想起了說話聲。

汪桃走出門,溫大舅帶着人來了。

溫雪介紹道:“這是我兒媳婦兒。”又對着汪桃說道:“小桃,按輩分來說,這幾個你該喊舅舅。這幾個喊你嫂子,剩下的幾個和溫正是一輩兒的,應該喊你嬸兒的。”

汪桃一一叫過,那幾個明顯比她大但是輩分小的也甕聲甕氣的喊了聲嬸兒,她也應了。

溫大舅在一邊兒說道:“三妹,外甥媳婦兒,我們就先去後院了,先開個後門,你去屋裏吧。”

“好。”溫雪說道:“小桃,你也回房吧,這都有你大舅看着呢。”

“沒事兒,娘,我去廚房了。”汪桃說道。

溫雪:“行,那你去吧。”

汪桃去了廚房,交代阿圓和阿滿燒一些水。

燒好了水,汪桃分成了兩壺,一邊兒加了些蜂蜜,另一邊兒就放了一些阿圓找出來的碎茶。

汪桃:“阿圓,你給大舅他們送過去吧,阿滿拿着這些碗。”

“好的,太太。”阿圓阿滿兩人去了後院。

汪桃做在廚房門口,深思。

阿滿從後院回來,看見汪桃的樣子問道:“太太,你咋了?”

汪桃仰頭望天:“我在思考一個永恒的難題……”

阿滿蹲在一邊兒,問道:“什麽難題?”

“中午吃什麽?”汪桃說道。

“砰”的一聲,汪桃吓了一跳,看向一側,阿滿沒蹲住,坐地上了。

汪桃:“……我的問題是吓到你了嘛?”

阿滿搖頭,站起身:“沒有,太太,我是覺得你做的什麽都好吃,竟然還會因為這個事兒發愁。”

汪桃也站起來,想拍拍阿滿的頭,我去!拍不到。于是拍拍阿滿的胳膊:“阿滿,有你在是我的一大幸運,中午就做餡餅吧。”

“好!太太,阿圓姐說李豐去拿豬板油了,中午得熬豬油。”阿滿說道。

汪桃從善如流地改變了菜單,說道:“啊~那好吧,那就做包子吧。看我中午再給你們露一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