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章

第 44 章

“大哥想多了。”季茜下意識地否定着,她心裏亂糟糟的,可她還是不信寧淮安會棄她而去,季茜暗下決定要找對方問個清楚。

想到這裏,季茜一把擦幹了淚,偏開頭躲避着季昀審視的目光,低下腰去撿菜籃子。

季昀雙手緊握成拳,低吼道,“我找他去。”

季茜一把拽住了季昀的手,勸說道,“大哥,事情還沒弄清楚,你如此這般要置妹妹于何地?”眼看瞞不住了,季茜索性就承認了。

季昀眼睛微紅,眼底透着點點憤怒,“難道就這樣放過他嗎?寧淮安,虧我還以為他是個好的,結果呢...始亂終棄,混蛋!”

季茜不贊同的皺了皺眉,“大哥,別胡說,寧公子他、他許是有什麽苦衷,總之...我會問清楚的,在我問清楚之前,大哥你答應我,別沖動。”

“有什麽苦衷,婚訊都傳遍了整個燕京,還有什麽不清楚的?”

季茜垂下了眸,悶聲道,“他不是那樣的人。”

“季茜!”

“誰是季姑娘?”院牆外有道嬌脆的聲音響起。

季家兄妹頓時靜了下來。

季茜擦了把眼淚,整理一番情緒才道,“我是季茜,姑娘是誰,找我有什麽事?”

小丫頭朝着季茜福了福身,雙手恭敬地遞上了帖子,“我是寧府的人,奉我家小姐的吩咐來給姑娘下帖子,小姐讓我詢問姑娘,近期可有空閑,可否到楚湘齋一聚。”

“寧妹妹的帖子?”季茜手緊了緊手中的帖子,心頭五味雜陳。

小丫頭點頭,見季茜不言不語,追問了句在,“季姑娘若是方便,可否給我回個話,也好叫我交差。”

Advertisement

季茜張口道,“明日巳時(10點),季茜在楚湘齋等候寧小姐。”

“多謝季姑娘,若無事,我先回去複命了。”小丫頭朝着季茜行了個禮。

季茜回禮,“有勞了,慢走。”

“寧府的人?”季昀問道。

季茜點頭,“是寧妹妹的請帖。”

“你要去赴約?”季昀冷靜下來後,理智也回歸了,寧府與季家地位懸殊,縱使寧淮安真的始亂終棄,他貿貿然去質問,又能有什麽異議。

如今是成定局,季昀的想法是讓妹妹不再接觸寧府的人,他殿試排名不算後,但因着沒有人脈關系,定然是留不下燕京的,季昀只盼着能去個富庶些的地界任職,待調任書下來後,他們就離開燕京。

過上一年半載的,妹妹就會淡忘燕京中的一切,若是在任期間遇到好的人家,也可成婚生子。總而言之,寧府于他們兄妹二人而言,暫時他們無力撼動。

季昀心頭對季茜頗感虧欠,若非他的緣故,妹妹根本不會認識寧淮安,也不會遭遇今時今日的一切。

季茜眼裏閃爍着希冀和堅定,“我要赴約。”

“小妹...”季昀還想勸說什麽,季茜徑直打斷了他的話,“大哥,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我要一個答案,否則我此生難安。”

季昀沉默了,片刻後道,“大哥陪你去。”季昀寬慰着季茜,“無論如何,大哥都在你身邊。”

季茜柔和的笑了笑。

“公子、公子,寧家和榮伯府要議親了。”人未到,聲先到,易武語氣中充斥着意外,他原本還以為公子是在杞人憂天,誰知道半杆子湊不到一起的兩家人,突然間議親了,簡直驚吓了一群人。

“啪”的一聲,易文倒着茶的杯子倒了,他吃痛地去扶杯子,又被燙得呲牙咧齒的。

顧文淵看也不看易文的蠢樣,擡頭看向易武,“确定兩家議親了?”

易武點頭,“确定了,是鎮國公夫人親自作的媒,錯不了。”

易文終于反應了過來,他滋着牙問道,“公子,寧大公子不是看上了季家那位姑娘嗎?怎麽轉頭就和榮伯府的小姐議親了?”

這轉變也太快了,難道寧淮安在愚弄人姑娘家的感情嗎?如果是這樣,易文都不得不鄙視寧淮安了,那還是他同窗好友的妹妹呢!沒得這樣糟蹋人的。

易武也不解地看向顧文淵。

顧文淵道,“外祖父說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顧家以文學起家,流傳百年,在文人中地位超然,而青山書院司皇家扶持起來與之制衡的一派。

可青山書院到底沒由皇室掌控,當今也顧忌着會出現第二個顧家,故而青山書院遲早是要收攏歸官學的。”

易武道,“這與寧、容兩家結親有什麽幹系?”

“笨。”易文鄙視的看了易武一眼,“讓你多了解一下燕京的人脈關系,你偏不停。那榮伯府的大夫人乃是青山院長的嫡女,她的女兒自然就是嫡孫女了。青山院長膝下無子,嫡外孫和孫子又還年幼,孤門無望,他不得挑個人過渡一二,也好将來孫子能成人成才,繼承家業。

比起外人,顯然是嫡外孫女婿來得更為親近,也更加可靠一些,再兼之寧大公子是新科狀元,學識上毫無挑剔,只要品行考察上過了青山院長那關,他簡直就是最佳人選。”

說到這裏,易文都不得不佩服寧大人的謀略了,“這麽一分析,寧淮安這個妻子娶得可是太值了。”若能得常家的人脈扶持,官途可謂是青雲直上。

顧文淵眸色閃着絲幽光,易文只看到了寧家在婚約上的好處,卻看不到底下的波濤暗湧。

榮伯爺英明一世,難道他就不清楚寧府的打算嗎?既然知道,為何還應允了。

其一,容大爺無力支撐榮伯府的榮光,這也是榮伯爺為何越過嫡子,将世子之位傳為孫子的緣故之一;其二寧致遠是當今跟前的紅人,寧淮安又是新科狀元,這父子二人前途無量,孫子有這樣的姻親依靠,功課上,前程上一片光明。

其三;他也希望借助寧家的力量,保住榮伯府的榮華富貴,須知爵位是降級繼承的,到了容小世子這一輩,榮伯府就得再降一級,成為榮子府。

如此下去,不到兩代,容家就得落魄的退出燕京城。

顧文淵低聲道,“值不值也得到最後才知。”

上一世,太子就輸了,這一世又會是什麽樣的結果。

“公子這是何意?”

“寧家這是何意?”同樣的問話出現了顧家的書房裏。

顧浦哲沒回答顧文睿的話,嘴中反複嚼着話,“寧家、榮伯府。”

“父親,榮伯府後繼無人,顯然不負落敗之相,為何寧致遠還要與之聯姻,用的還是寧家的嫡長子,這...分明是大材小用。”須知一族中的嫡長子意味着什麽,那可是宗婦。

若是寧府用的是寧澤安或者寧景安,顧文睿還不會如此大的反應,偏偏是寧淮安。

“寧淮安。”顧浦哲眼裏有着沉思,他将兩家的人物關系略了遍,隐約猜到了些東西,“容伯爺只有個嫡子,雖天資不佳,但他娶的夫人似乎有些不尋常。”

一旁的管家提醒道,“容大爺的夫人姓常。”

“常!”顧浦哲與顧文睿相視一眼,眼中皆流露出意外之色。

顧文睿率先張口道,“青山書院院長就姓常,他們之間...”

顧浦哲點着頭,“他們之間确實存在着關系,你不說,我險些忘了這件事情,常青山有一子一女,獨子早逝,只留下一個稚兒,女兒則是嫁到了榮伯府做了宗婦。

但因着容大爺性子懦弱,功名上又碌碌無為,故而燕京城裏也逐漸沒了他們的聲譽。若不是今日寧顧兩家議親,只怕也無人記得常院長的獨女是榮伯府的容大夫人。”

當年的容缜也是才華出衆的貴子之一,是後面不知何故,竟泯滅于衆,他們這一輩的人便也逐漸地遺忘了這號人物。

顧文睿不知當年的事情,但也從中嗅到了絲不尋常,“寧大人突然要與容家聯姻,難道意在青山書院?”

“容大姑娘是常青山的嫡外孫女,若是寧淮安這個狀元郎成了其孫婿,只要操作得當,未嘗不能繼承常青山的衣缽。

須知青山書院每屆科舉出來的學子可不再少數,便是今年,青山書院科舉入榜的學子,也比之顧家宗學的多少了三人。”

雖然這三人都在三甲末尾,可這不僅僅是人數的問題,更多的是體現了青山書院在文人中的影響力,這對于顧家而言,并非好事。

顧文睿聞言,也反應了過來寧致遠的意圖,“父親,寧大人此舉難道不怕觸怒陛下嗎?須知拉攏文人...”

顧浦哲搖頭道,“文睿,你想得太簡單了,沒有當今的默許,寧致遠又怎敢心生此想。”

顧文睿臉色一凝,皺着眉頭,頗為意外道,“陛下竟忌憚我們至此。”不惜扶持一個新生的文人領頭人,也要削弱顧家的影響力。

顧浦哲臉色沉重道,“皇室向來忌憚世家,尤其是先帝建國後,屢屢有針對世家之意。為父曾以為科舉制的推行,是世家對皇室的退讓,可不曾想,這一退反倒将世家至于被動的境地。”

當年他們四大世家皆以為科舉制只是件謊誕的事情,畢竟天下文人,九成出自世家和達官貴族之處,寒門不僅沒資源,更加沒有途徑和錢財支撐,這個計劃很快就會攔腰而斷。

可他們錯估了先帝的決心,他竟然毫不忌憚的請出了常青山的祖父出山,以他的號召力建立了青山學院,須知,常青山的父親可是前朝的宰相,曾今的文人之首。

若是他心生反意,帶領門下學子造反,足以叫剛剛立國的燕朝搖搖欲墜。在這點上,顧浦哲都不得不佩服先帝的魄力,而他們也因自大付出了代價。

顧文睿從談話中感受了壓迫感,他有些無措的問道,“那父親,我們該怎麽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