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
第 1 章
我叫鄭姜,大一剛畢業,已經坐上回家的高鐵,即将迎來漫長又美好的暑假——最起碼一分鐘之前我是這麽認為的。
盯着微信群我爸媽發的消息,我的沉默震耳欲聾......
姜姜公主(我媽):寶貝兒砸,我跟你爸有事要外出一段時間,就不能去車站接你回家了,記得自己打車回家哦,這是給你的打車費,媽媽會想你的哦,麽麽噠~
紅包。
左護法(我爸):兒子,自己在家也要好好吃飯,別餓着自己,想吃什麽就去買,吶,這是爸爸給你的餐費。
轉賬。
姜姜公主:或者你也可以去小寒家蹭飯,小寒一定會很開心噠(壞笑jig)
我......
怒收紅包和轉賬,等看清數字後,我驚呆了,整整兩萬塊錢,什麽意思?他們是要在外面待倆月讓我自己在家待倆月嗎?
這個暑假放了,好像又沒放。
還不如不放呢!
別人放假回家,爸媽歡天喜地,搞一桌子豐盛的飯菜,一家人其樂融融。
我放假回家,連爸媽的面兒都見不到,兩萬塊錢就把我打發了,呵,我缺的是那兩萬塊錢嗎?我有那麽膚淺嗎?
好吧我承認,我就是一個膚淺的人。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錢都已經收了,我也不能再說什麽。
Advertisement
于是我在群裏發了一條信息。
右護法(我):二老請放心,孩兒一定會照顧好自己,一定不會餓着自己(微笑jpg,微笑jpg,微笑jpg)
沒錯,我家群名就叫“姜姜公主和她的左右護法”,我媽是姜姜公主,我爸是左護法,我是右護法。
這個群名是我媽想的,一開始這個群名我是非常反對的,我爸也不同意,我倆一起抗議,要求換群名。
但沒想到我爸中途叛變,轉移到我媽的陣營,我1V2,獨木難支,慘遭鎮壓,最後不得不屈服......
行吧,反正群裏也沒外人。
我如是安慰自己。
我媽為什麽叫“姜姜公主”呢,很簡單,因為她姓姜。我為什麽叫鄭姜呢,也很簡單,我爸姓鄭,我媽姓姜,然後我就叫鄭姜咯(攤手jpg)
至于我媽說的小寒,全名叫陳寒,是我最好的兄弟,最鐵的哥們兒。
我倆從幼兒園到高中,一直都在同一所學校上學。但他年齡比我大一歲,所以一直比我高一個年級。
我上六年級的時候,他上初一,等我上初一的時候,他竟然還上初一。
我當時問過他原因,他給我說的是初中學業太重,他有點吃力,為了更好地學習,才留級再上一年初一。
呵呵,我信他個鬼,陳小寒,壞滴很!他學習怎樣我能不知道?
小學每次考試,無論是平時小考,還是期中期末這樣的大考,他都是全科滿分。
上了初一,雖然我不知道他考了多少分,但每次去他家看到各種貼滿牆的“XX一等獎”“學習标兵”“XX學科小狀元”,就知道他學習肯定不會差。
這妥妥的就是爸媽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啊!
我還記得初一寒假他去我家玩,我媽看看我,又看看他,笑着說:“我們家甜甜真是有福氣啊,能交到小寒這麽優秀的朋友。”
當時我根本沒注意話的內容,只聽到了“甜甜”兩個字。
實不相瞞,甜甜是我的小名兒。
當時年少不懂事啊!我媽對我說小名兒叫甜甜以後可以長成一個威武的男子漢,小小年紀的我就信了這話,直到幼兒園大班,班裏有個男生嘲笑我起了一個女孩子的名,我氣不過,沖上去想打人,卻被對方一把推倒在地。
我立馬哭了出來。
然後陳寒就出現了。
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不許你欺負他!”
陳寒沖過來又把那個男生推到了。
兩個人就這樣扭打到了一起。陳寒臉上挂了彩,當然,那個男生也沒得到好處,甚至他的傷比陳寒還嚴重。
哼,長得比陳寒高,體型比陳寒胖,最後卻被陳寒揍得鼻青臉腫。我這麽說并不是想同情那個男生,我只是想說有的人看起來很壯好像很能打的樣子,但實際上就是一紙老虎,外強中幹,活該!
我還記得老師問陳寒為什麽這麽做,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犯錯,陳寒是這麽回答的:
“我只是想保護鄭姜,不能讓別人欺負他,我沒有錯。”
不管老師問幾遍,他都這麽說。
啧啧啧,看看,看看,什麽叫“好兄弟”,這就叫“好兄弟”。
小小年紀就知道為好兄弟兩肋插刀,我們這也算是過命的交情了,現在想想還是很感動。
自那之後,整個幼兒園再沒小孩喊我甜甜,畢竟誰都不想跟那個男生一樣被揍得鼻青臉腫。
後來經過我不斷的抗議,我爸媽也不喊我甜甜了,但偶爾也會喊一聲,惹我生氣。
比如那個寒假。
“媽,你又這麽喊我,還當着外人的面兒......”我不滿,非常不滿。
如果我是一只刺猬,那此時我全身的刺肯定都炸起來了。
但我媽直接無視我的不滿,裝作沒看到似的,依舊笑呵呵的,說:“哎呀,哪裏有外人了,小寒可不是外人,都是自己人,家裏沒外人......”
我:......
......
從我初一開始,我跟陳寒就一直是同班同學,不但一直同班,而且還一直是同桌,這一直到高三畢業。
我倆做了六年同桌。
能一直分到一個班就已經是小概率事件了,再一直做同桌,正常情況下可能性只會更小。
但事實就是,這麽小概率的事件,愣是被我遇上了。
簡直離譜,我暗暗猜測,難不成他給校長塞紅包了?
後來高二的時候我問過他。
“你說咱倆怎麽就能一直做同桌呢?一次兩次還能說是巧合,但每次都這樣,巧合得也太多了吧。”我坐在座位上,桌上擺了一份數學試卷,完全沒有要寫的心思。
畢竟老話說得好,誰都可能騙人,但數學不會,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我百無聊賴,一手托腮,一手潇灑轉筆,看着陳寒在數學試卷上揮斥方遒,激揚文字,等着他寫完之後拿來“品鑒”一番。
沒辦法,誰讓我有個次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的學霸同桌呢!
近水樓臺先得月,學霸的作業必須“品鑒”啊!
“你不想跟我做同桌?”陳寒停下筆,轉過頭來看着我,臉上也沒什麽表情。
我:???
我有這麽說嗎?
“沒有啊?”我連忙解釋,“我只是好奇,我們每次都能分到一個班,每次都能做同桌,為什麽啊?難不成......”
我上下打量着陳寒,一副我都懂的樣子,慢慢靠近他,在他耳邊說:“你是不是偷偷給校長塞紅包了,如果是的話,你就眨眨眼。”
可沒想到陳寒反應會那麽大,他突然站起來,跟老師說了一聲“我想上廁所”就匆匆離開了。
哼,跑那麽快幹嘛,肯定是被我說中了心虛,要不然耳朵不會那麽紅。
......
“鄭姜,鄭姜!”思緒被拉回現實。
是坐在外面的陳寒在喊我。
大學我們不是同一學校,但我們兩個學校是鄰居,挨得很近,他經常到我們學校找我,我也經常去他學校找他。
我們放假開學和開學時間都差不多,所以一直都是一起去學校一起回家的。
異地上大學後才發現,有個熟悉又靠譜的老鄉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
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一切都是陌生的。
但一想到隔壁學校有個熟悉的人,就很心安。
宿舍的室友,雖然相處了一年,關系處得也挺好,但總覺得不如跟陳寒在一起的時候舒服,想幹嘛就幹嘛,不用想太多。
有人說一個人朋友不需要太多,知己兩三足矣。
但我覺得我只有一個陳寒就夠了,有這樣一個好朋友,鐵哥們兒就行了,不需要再有其他人。
“想什麽呢,喊了你幾遍都聽不見。”
“我啊,再回想我們以前上學時候的一些事。”我如實回答。
“那你想了什麽?”陳寒繼續追問。
我一直覺得陳寒在某些方面很執拗。
想了一下,我說:“初中高中那六年,我們為什麽會一直做同桌,難道你真的給校長塞紅包了?”
陳寒神色微動,并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笑道:“怎麽,都已經上大學了,還在想這個問題嗎?”
哼,都已經上大學了,還再跟我打哈哈呢!不想說拉到,我還不想知道呢!
......
從車站出來,看到熟悉的一切,真的就有一種回家的親切感。
但是......
“你爸媽沒來接你?”我倆同時說出這句話。
互相看了對方半天,誰都沒有說話。
陳寒一直盯着我,好像我要是不說話,他就會一直盯下去似的,我被他看的有些不自在,先開口說:
“我爸媽不在家,去了哪裏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也不知道......”
“好巧,我爸媽也不在家,去外地出差了。”
陳寒爸媽是做生意的,經常出差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我們倆就這樣成了“留守兒童”。
不愧是我最鐵的兄弟,小時候幫我打架,長大後陪我一起當“留守兒童”。
然後我倆打車回家,進了同一個小區,同一幢樓,同一個單元,電梯只按了一個數字按鈕。
沒錯,我倆不但住同一個小區的同一幢樓的同一個單元,而且還住同一層。
我家跟他家,正好是對門。
從電梯出來,走到家門口,打開門正要進去,身後突然傳來陳寒的話:
“今晚來我家吃飯吧,我下廚。”
聽到這話,我剛邁進家門的腳立馬收了回來,幸福來得太突然。
講真,陳寒做飯非常非常非常好吃,我感覺酒店的大廚都沒他做的好吃,也不知道他是什麽時候學的。之前上學,學習任務重,我從來沒見過陳寒做飯。
直到大一寒假,我去他家串門兒,發現他竟然在做飯!
那我身為他的好兄弟,自然要幫他品鑒一番,給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
當然,事實是最後我吃撐了,因為陳寒做的菜真的非常符合我的胃口,完全挑不出來毛病好嘛!
說實話,我對那頓飯是念念不忘的,一直想着什麽時候有機會再讓陳寒做一頓,這不,打瞌睡送枕頭,機會這就來了麽!
“好啊,哥們兒做飯,做兄弟的我肯定會去捧場。我想吃紅燒排骨,孜然羊肉,可樂雞翅,清蒸大鯉魚,麻辣小龍蝦還有章魚小丸子。”
這麽好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我說的都是我平時愛吃的。
咦?我突然想到,寒假那次我在他家吃的好像也是這些......
“知道了,都給你安排上。”
陳寒打斷了我的思緒,我也沒繼續想,開開心心進了家門,期待着晚上的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