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山楂

第62章 山楂

沈季青痛快地交了定錢,第二日趙老三便将他爺爺請了來,同老徐頭花了一上午工夫将圖紙改好,坐着牛車紅光滿面回了趙家村。

姚沐兒煮着茶水,勾起嘴角與夫君說道:“這屋子進臘月便能蓋好,到時盤起火炕燒幾天去去濕氣,再晾上幾日就能住人了。”

沈季青點頭,眸子裏含着笑意。

九月是野山楂的成熟的時節,後山有片野山楂林,上頭結滿了果子,因着野山楂比家裏栽種的酸不少,村裏沒幾個願意打來吃,孩子們倒是經常跑來摘幾個啃着玩。

沈慶平跟兩個小子剛摘了山楂,兜着一堆果子下山,正好瞧見姚沐兒領着虎子、林哥兒在山坡上玩。

他讓兩個夥伴等着,自己跑過來往姚沐兒手裏塞了把紅通通的山楂果。

“叔麽,我走了!”

姚沐兒捧着果子,揚聲道:“慢點,山路不好走,別摔着。”

“曉得了~”

目送三個小的下山,姚沐兒撿了三個紅果,用帕子擦淨跟虎子、林哥兒分着吃。

“嘶——”林哥兒捂着嘴巴,小眉毛皺成一團,“叔麽,好酸呀。”

虎子也扭曲着臉,酸得直咽唾沫。

姚沐兒還沒嘗,聞言默默放下手,将紅果擱下。

他從荷包裏掏出兩塊饴糖,瞅着不遠處的野山楂林,惋惜道:“那麽些野山楂,只能看不能吃可惜了。”

對了,吃不了但可以打來做山楂糕跟山楂卷啊!

Advertisement

姚沐兒豁然開朗,一手一個牽着下了山。

回到沈家小院,拜托翠荷嬸子和月娘嫂子照看着這頭,接着便背上竹筐與夫君一道去了後山。

夫夫二人打了滿滿一筐紅果,沈季青還在灌木叢裏捉到一只野雞,兩人收獲滿滿回到院子。

姚翠荷瞅見姚沐兒背筐裏的野山楂,詫異道:“咋打了這麽些紅果,野生的可不好吃,又酸又澀。”

姚沐兒揚起嘴角,“不空嘴兒吃,打算做成山楂糕、山楂卷呢。”

婆媳二人聽後也來幫忙,三人花了一下午,将野山楂去梗去蒂,又挑了籽兒,弄完膀子都酸了。

晚晌飯是芋頭燒雞,每個漢子都能分到兩塊雞肉,大家夥吃得眉開眼笑。

第二日用過早食,姚沐兒生火煮起山楂,時辰不宜太久,否則顏色就不鮮亮了,只煮了片刻便将其撈出,趁熱擠壓成果泥,将果皮過濾掉,留下山楂糊糊,放入糖霜文火熬煮,期間要一刻不停地攪拌,直至流動性差,勺子上能挂果糊,才算完工。

一大鍋果糊,攪拌起來可不是個松快活,三人接力攪拌了大半個時辰才成型。

姚沐兒将果糊盛到木盆裏,蒙上籠布端到幹淨地兒放涼冷卻。

夜裏涼,這山楂糕放一晚上便能凝固。

鍋裏還剩下些果糊,姚沐兒找來油紙,将剩下的擱在油紙上抹平,曬到半幹便可拿來做山楂卷。

林哥兒等得焦急,在一旁吸着口水問:“叔麽,可以吃了嗎?”

沈月娘一臉無奈,抱起自家哥兒,點着鼻尖道:“小饞貓,你叔麽這山楂糕得明兒才能吃呢。”

小家夥摟着娘親脖子,乖巧道:“林哥兒等明天再吃。”

山楂糕需得存放一夜,山楂卷只用一上午便曬得差不多,姚沐兒揭下油紙,将其卷起後用刀切成拇指長短。

他先給兩個小的分了,然後端着盤子,對沈月娘說:“嫂子也來嘗嘗。”

“哎。”沈月娘拿了一塊,瞅着手裏的山楂卷道,“這顏色真鮮亮,瞧着比鎮上糕點鋪子裏賣的還紅些呢。”

說着咬了口山楂卷,眸子頓時一亮。

“酸甜正好,好吃着呢。”

姚沐兒笑起來,“那就成。”

吃晌午飯時,姚沐兒端出山楂卷給大家夥分了些。

一群漢子嘗過,還當東家特地到糕點鋪子買的,問過才知竟是東家自己做的。

姚沐兒見大家對自己做的山楂卷反響這麽好,便想多打些,做成山楂糕到鋪子裏賣,到時進賬定能多些。

說幹就幹,下午便又拉着自家夫君去了後山。

山楂糕與山楂卷保存不了太久,姚沐兒做了兩木盆便沒再繼續做,到鎮上送了兔子跟糕點,留下待了小半日,見食客們走時大部分都會帶上幾塊,便放心地回了沈家村。

姚記食肆又出了新吃食,這回是晶瑩剔透的山糟糕,一些好吃的老饕得到消息,也不常往珍馐樓跑了,幾日下來鋪子進賬上漲好幾十文。

“娘,食材賣淨了,可以關門歇業了。”陳柔霜在院子裏喊。

沈文茹應了聲,扭身将鋪子關了。

與此同時,一輛牛車從姚家村方向,一路駛進嶺水鎮西街,進了珍馐樓後院。

一炷香後,珍馐樓二層雅間兒。

宋家二房宋黃氏,朝姚桂芝熱情招呼道:“妹子來了,快坐。”

“這就是桂芝妹子吧,瞧着可真年輕。”

“可不,臉上比咱們幾個白淨多了,細紋兒都沒有幾條,桂芝妹子平日裏都用啥脂粉,給姊妹幾個說說?”

姚桂芝三十出頭,兩個婦人四十好幾的年齡,相比之下可不年輕,二人是宋黃氏叫來的,不曉得姚桂芝是續弦,還當同她們差不多年紀,要不是瞧見宋黃氏使眼色,險些說漏嘴。

聽到這話,姚桂芝笑得眉不見眼,“我個地裏刨食兒的,哪用得起脂粉,如今沾了玉珠光,也能到鎮上享幾天清福了。”

宋黃氏給她倒了杯茶水,親親熱熱地說:“玉珠是個孝順的,也讨人喜歡,大寶喜歡她喜歡的緊呢,一刻都離不了。”

姚桂芝笑容僵了一瞬。

好好的提那個傻姑爺做甚。

她點頭應付過去,轉而說起兒子考中童生一事。

“桂芝妹子有福氣,十一歲的童生的可不多見,這将來說不準還能給你考個狀元,掙個诰命夫人當當呢。”

這話姚桂芝愛聽,喝着茶同三人吹噓道:“我們家寶財可被徐山長誇過是個念書的好苗子,明年好好準備,後年一準能考中秀才。”

宋黃氏道:“那就提前恭喜桂芝妹子了。”

兩個婦人也跟着撿了句吉祥話說。

姚桂芝聽夠了吹捧,有意無意提起姚記食肆來。

“說來也巧,那姚記食肆的老板姓姚,夫家姓沈,聽着倒是跟我那嫁了人的繼哥兒很是相像,淑蘭姐可知道姚老板名字?”

“這我還真不曉得。”

姚桂芝身旁的婦人道:“好像是叫沐哥兒,桂芝妹子可認識?”

姚桂芝聽了,故作驚訝:“竟真是我那繼哥兒!”

宋黃氏聞言,奇怪道:“妹子不知道他在鎮上開吃食鋪子?”

姚桂芝嘆道:“不知道,沐哥兒自打嫁去沈家,便跟家裏斷了聯系。我知他不喜我這個後娘,可當家的是他親爹,竟也能狠心撇下,年節都不回家探望探望,為這事兒當家的氣出病來,在床上躺了好幾日呢。”

“姚記食肆兩東家在鎮上名聲不錯,想不到居然是個不孝順的。”

“桂芝妹子,那姚老板身邊還跟着個弟弟,這又是咋回事?”

“你們有所不知,沐哥兒跟雲小子親娘去世得早,當家的怕自個兒照顧不好,這才将我娶進門。都說後娘難當,我尋思只要用心待他們,兩孩子就能接納我,誰知不論我怎麽做都不成,沐哥兒還領着雲小子打罵繼弟繼妹,雲小子還、還……”

姚桂芝露出難以啓齒的神情,三人見她話說到一半,急得抓心撓肝,問又不答,心裏頭自動補了好些,兄弟倆欺負繼弟妹的場面。

-

九月十六,立冬。

這兩日天氣越發涼了,不知怎的,鋪子裏頭生意也變得冷清起來,一頭午過去,備下的食材只賣出去小半,照這速度到晚上歇業怕是能剩一多半。

沈秋憂心忡忡,擦淨手到前廳看了眼,鋪子裏稀稀拉拉坐着幾個食客,外頭百姓打門前路過,仿佛躲瘟疫般,步子都快了不少。

“秋哥兒。”

“嫂夫郎,你來了!”

瞧見姚沐兒牽着牛車進院,沈秋頓時有了主心骨。

姚沐兒聽秋哥兒把這兩日發生的事兒說了,皺着眉頭道:“鋪子生意驟降,肯定有個由頭。”

“大娘和小姑到外頭打聽去了,這會兒應該快回來了。”

話音剛落,沈氏跟沈文茹便一臉怒色進了院子。

這時前廳幾個食客走了,姚沐兒關門挂上了歇業的牌子。

片刻後,一家人圍坐在堂屋內。

沈文茹喝了口涼茶,壓着心中火氣道:“我同嫂子找人打聽了,也不知道哪個喪良心的造的謠,說沐哥兒不孝順親爹、欺辱後娘,還打罵繼弟妹,縱着雲小子對後娘……”

沈文茹忙止住話頭,“那話說得要多難聽有多難聽,鎮上都快傳遍了,大家夥如今都對咱避之不及,我跟嫂子使了銀錢才打聽到。除了這個還打聽到件事,當初買下滿春樓的是宋家。”

姚沐兒怔愣片刻,反應過來。

整個嶺水鎮有能力買下滿春樓,還花費這麽大手筆重新裝修的宋家只有一個,而這個宋家,便是姚玉珠夫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