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生子文裏的聖母病皇妃(十三)
第29章 生子文裏的聖母病皇妃(十三)
皇帝吃壞了肚子,又兼前一夜噩夢,發了一夜的冷汗,腹下着了涼,在茅廁拉地快要虛脫。
田埂上,寧時對着一灘黃金,也快要虛脫。
只好在心裏默念:“統子哥,幫我移走。”
于是就在皇帝起身的瞬間,一灘黃金從天而降,落到面前的茅廁坑裏,還是熟悉的味道。
皇帝捂着狂跳的胸口感嘆:平民的生活實在是太兇險了,這要是晚起來片刻……
天黑地很快,上個茅廁的功夫,出來已不見一點日光。
氣溫驟降,風卷殘葉,農家村舍透出點點橘色的火光,飄來飯食的香味,反顯得有些溫馨。
皇帝竟有些流連這種溫馨,再加上已沒有半分力氣走回去,于是給了一錠金子,問農婦可否借宿一宿。
夫婦倆同意了,他們家還有男人年邁的母親,兩個年幼的女兒和一條大黃狗,地方不夠,只能臨時搭板床。
條件本就簡陋,再好的招待也拿不出了,因而說什麽也不肯收錢。
寧時好不容易從田埂上回來,海蔚又吩咐他去船上給餘公公他們帶個話,說晚上不回了,再幫她帶些東西過來,因此沒來得及進門就折了回去。
又過了不久,兩個小姑娘挑着一桶水回來,後邊還跟着條大黃狗。
小的不過三歲,大的七八歲,臉頰有肉,穿得簡樸但幹幹淨淨,見到生人有點緊張,安安靜靜退到一邊玩兒去了。
等到了吃飯的時候,妹妹還是忍不住好奇問道:“這位嬸子是不是和母親一樣,也要生小寶寶了?”
她說話時兩腮紅紅的,帶着一點怯,皇帝見她很是可愛,便笑答道:“是呀!”
Advertisement
女孩于是将碗裏的肉片讓給了他,小大人似的讓他多吃些。
這是一桌子菜裏僅有的幾片肉,皇帝鼻子頓時酸了,母性泛濫,感動地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非要把镯子脫下來給她,被夫婦攔下了。
席間,皇帝又問起這邊的洪災情況,原來鹽城過去還算富庶,小麥和水稻連年豐收,但農耕是看天吃飯,旱澇不保。
洪災過後連着瘟疫,沒有收成,牲畜又死了不少,這才困難起來。
皇帝喜歡這一家民風淳樸,上慈下孝,兩個女兒又乖巧可愛,于是飯後,又同夫婦二人說了一會兒,對此地的基本情況已摸清了大半。
晚上,姐姐把床讓了出來給皇帝睡,自己和妹妹擠一張床上。
兩人窩在被子裏玩,姐姐用木頭雕小人兒,妹妹在一旁饒有興致地看着,自己也拿塊木頭有樣學樣,削削鑿鑿,弄出個四不像來說是家裏的小黃,姐姐很有耐心地幫她修整裝飾,裁了塊布條下來當圍脖,這才勉強分辨出腦袋來。
宮裏從來沒有小孩子的聲音,這會兒聽着小姑娘的軟糯嗓音,皇帝心都要化了,越看她們越喜歡,心想若是将來膝下能有幾個小公主,那該多好呀。
另一邊,回去報信的寧時遇到了點波折。
他嫌路途遙遠,想運用瞬移的能力偷懶,手握70%的翻車值,他想試着移動一下自己。
“統子哥,把我移動到船上。”
可是系統錯誤頻出,每次都弄錯了目的地。
他試了很多次,才回到船上,最後兩次還把自己移動到了丞相和大将軍的船艙裏。
丞相在試圖教他僅出生一天的女兒握筆,而大将軍,他在試圖哺乳……
最後,他找到餘公公,告知明日才歸的事,然而暗衛早就已經提前回來告知了。
無妨,海蔚叫他回來一趟,報信是由頭,幫她拿東西才是正緊,于是他移步到海蔚的廂房,找出小匣子,按吩咐,帶了許多藥走。
這樣折騰了半天,回到農舍,已經很晚了。
海蔚沒有睡,拎着油燈在門口田埂上等他。
“娘娘,都帶來了,多胎多子丸,保胎保育丸,催産丸……您一下子要這麽多道具幹什麽?”
海蔚指了指地:“本宮要用在這些地上,讓貧瘠的土地長出糧食來。”
寧時欣慰道:“好主意!娘娘終于不只想着自己當良田了!”
“嗯,交給你了!”海蔚将油燈遞給寧時,“整個村子的田都要播撒均勻。若是見到還有活着的牲畜,就把多子丸投到飼料裏。”
說完款款離去,巨幅觸角閑散地披在身後,留下寧時一個人在地裏土撥鼠尖叫。
是怎麽能夠面不改色把人當牛使的,娘娘你是天然黑吧!
海蔚回到農舍,見女人在燈下做小帽子,便過去跟她聊起來。
“有一件事,姐姐莫怪我唐突,既然今年條件這麽困難,為什麽又要生呢?是想要個男孩嗎?”
她知道很多家庭一定要生出男孩為止,但是這家的兩個女孩幹幹淨淨,大的懂事,小的一派天真爛漫,一看就是疼着長大的。
夫婦二人看着也不像那麽不顧一切想要男孩的。
女人臉一紅,絞了絞衣角說道:“确實想要個男孩子。我們家老的老,小的小,只有我跟丈夫兩個能幹活的,不知道還能幹幾年,家裏沒個男丁,難道将來讓兩個丫頭幹體力活嗎?”
很遺憾,海蔚早先用道具看過,她這一胎還是女孩,不知道會不會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海蔚:“怪這世道……”
旁邊的爐子燒開了水,女人起身去灌水,海蔚趕忙攔下她:“你不方便,讓我來吧。”
說着便拎着壺起身,趁女人沒看見,将僅有的一顆性別轉換丸偷偷放進壺裏,又給女人倒了一杯,等涼後看着她一飲而盡。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就打算睡了。
地方小,海蔚擱了塊床板睡在皇帝傍邊,封将軍最慘,裹了身被單靠在柴房裏挨了一夜,還要時時提防着,怕有人闖入。
不知睡了多久,妹妹被尿憋醒,起身去茅房,回來時聽見小黃沖着田裏叫喚,遠遠看去,一個身影佝偻在田地裏,不知在幹什麽。
小女孩牽着狗,歪着頭,躲在籬笆後邊瞧去。
正猶豫着要不要叫大人,只見那人突然站了起來,拍了拍手,提着油燈,朝這邊走來。
待走近了些,借着燈光才發現,那是一個五顏六色的姑娘,臉畫得像游神會上見過的神仙娘子。
那娘子越走越近,小姑娘一害怕,趕緊轉身撒丫子往屋裏跑。
巧恰皇帝起夜,上完茅房出來,看見小姑娘牽着狗,小臉吓到煞白,趕緊叫住她問:“怎麽了,是不是做噩夢了?還是夢游了?”
小姑娘見到認識的大人,這才緩過來,雲裏霧裏地說:“我看見神仙娘子了。”
皇帝一怔,掀了把碎發,又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
知道你村裏的丫頭,沒見過朕這麽文采風流的人物,也不用誇成天上的神仙吧。
這小地方的人,怎麽個個都這麽淳樸可愛呢!
“走,別着涼了。”他抱起小姑娘,送回床上,自己激動了一夜。
餘公公知道這一行人肯定是睡不好的,第二天天不亮就帶了人,雇了馬車在村頭候着。
幾人果真是沒睡好,早早地醒了,得知馬車已經在等候,便穿了衣服啓程。
老人和兩個孩子還在夢中,夫婦兩人起得早,便出來送他們。
臨行,海蔚單獨叫了女人出來,兩人來到田地,她囑咐道:“這地記得立馬種上種子,保準第二天就出苗,不到春天就豐收。”
女人樂了,心想這經商的有錢人,連丫鬟都不分五谷四季啊。
“還沒到播種的時候呢,得等到再暖和一點……”
“你就聽我的試試吧,如果真出苗了,記得叫村裏的人都這樣做。”
見海蔚說得很真誠,女人便半信半疑,答應試一試,想了想又問道:“這個時節,種什麽合适呢?”
“種什麽都行,你只管試一試。”
“好,那就種麥子。”
夫婦兩人回到家,兩個女兒已經醒了。
大女兒在屋裏喊:“爹,娘,快進來看。”
只見小女兒一臉懵地坐在床上,睡眼惺忪,小手小腳小脖子穿金戴銀,挂得像個小財神。
“好像是昨天那個嬸子的。”大女兒說。
夫婦兩人仔細一瞧,好像真是,但追出去為時已晚,一行人早就不見蹤影了。
小女兒揉着眼睛,一路都在嘟囔:“是昨天遇到的神仙送的,她的臉紅地像三月的桃子,嘴像夏天吃的西瓜,眼睛一眨還有金粉,火眼晶晶的……”
一家人哈哈大笑,“你做哪門子夢呢!”女人捧了捧女兒的臉蛋。
小姑娘鼓起腮幫子,哼了一聲:“你們不信,我回去刻出來給你們看!”
夫婦倆回到家,小心翼翼把東西收了起來,孩子奶奶見到寶貝,兩眼放光,展望起将來:“若是生個弟弟,就留着給他讀書,娶媳婦!”
女人笑說:“既然是神仙送給妞妞的,給作他人,恐會觸怒了神仙,留着等女兒大了讓她自行處置吧。”
奶奶:……剛是誰說她做夢的!
女人又說起海蔚早前跟她說過的話,一家人決定試一試,當即播種了小麥。
第二天起來,地裏已經嫩綠一片。
夫婦兩人喜出望外,趕緊将事情告訴隔壁左右,大家也都紛紛拿出了蒙塵的農具,忙活起來。
不出幾天的功夫,田地已經煥然一新,什麽作物都有,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分明隆冬,卻比春天還生機勃勃。
村裏上下歡天喜地,燃起篝火慶祝。
篝火晚會上,孩子們聚在一起跑鬧玩耍,夫婦兩的小女兒拿着個木頭雕的人像,雕得五彩斑斓,十分抽象。
隔壁六歲的阿牛竟一眼了出來,捧着她的手喊道:“這個娘娘我認得!”
“這是春娘娘,那天來過我家地裏,還留了禮物給我。”小姑娘煞有介事,還給起了個名字。
話說那天寧時一塊地一塊地“開光”,還閃現到很多家裏去投藥,好幾個人都看見了,有的害怕,有的睡迷糊了以為是做夢,有的再一眨眼就看不到了,以為是眼花,便都沒有聲張。
現在看到幾個小孩子舉着小相喊春娘娘,便越想越覺得是這麽回事。
這件事就這麽傳開了,并且越傳越玄乎。
不久,鹽城有春娘娘降臨,荒地一夜變沃土,家禽家畜一夜懷了崽的傳說,就傳遍了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