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章

第 42 章

吃過飯,趙根子抽了一袋煙,突然就對李菊說:“我明天去接電話,你把我夏天的衣服找來,明兒說好,沒準後天就得去,火車上4天,這月就剩下27天了,算上我回來的4天,我在那邊也就待個23天,一晃眼就過去了。”

“哎,好。”李菊這才有了丈夫真要去上海的意識,急匆匆去翻箱子,準備給孩子帶的,路上吃的。

黃英王桂花兩個人幫忙準備吃食,四個永幫奶奶洗爺爺要帶到上海穿的衣服鞋襪。

趙應慶早起去老村長家寫探親暫住證明,然後領着爹娘四個孩子去公社接電話順便蓋章。

四個孩子一路跑跑跳跳,打打鬧鬧,看得李菊頭痛,這一路上打鬧,到學校只怕書還沒讀就先餓了。

電話接通,趙應安趕緊把電話遞給嚴慧芳,低頭就看到兩個娃期待的樣子。

“爸,我是慧芳,應安報了個考汽車駕駛證的名,還有一個月就要考,國家一年只考一次——”

“我明天讓你大哥送我去縣裏買火車票,你們知道時間,到時候火車站接我!”

嚴慧芳得意的給趙應安遞個眼神,趙應安笑着點頭,“你厲害!”

他老子兒媳婦有求必應,要是他,哼,指不定怎麽罵不孝子呢!

嚴慧芳把電話讓給石頭和妞妞,趙根子也聽到孫子和孫女叫爺爺了,讓老伴來接。

婆孫三個說話,黃幹事也把茶水給趙應慶和趙根子李菊三個大人端來了。

“我弟要考什麽試。讓我爸去看孩子。”趙應慶見黃幹事一臉好奇,連忙說。

黃幹事把茶先端給趙根子,笑着說:“你們家老三人靈活,心思活泛,趁着年輕,多學點東西不會吃虧。”

“您說得對。是這個理。”趙應慶說起地裏莊稼,黃幹事說起國家政策。

Advertisement

就聽李菊并沒有挂電話,而是叫院裏玩的永盛四個來接電話,趙應慶覺得意外。

“永盛,我打聽了,你們四個現在個子不高,火車票可以買半價,等這個暑假,三嬸和三叔邀請你們四兄弟來上海玩幾天,在學校要好好學習阿!”

“真的嗎?”

直到挂了電話,趙永盛都在心裏問自己,是真的嗎,這個暑假他能去上海玩!

本來把老爺子去上海看娃沒當回事的妯娌,回家一聽到四個永暑假能去上海,徹底坐不住了。

“娘,家裏的雞枞油都給弟妹帶着吧!”

“臘肉也是,反正今年殺豬,我們大不了多養兩頭。”

王桂花拿出舍不得吃的兩罐雞枞油用牛皮紙包好,黃英打發趙應慶把樓上的卸了七八條,一家人半多年的葷腥,都舍得送了。

她們不再擔心老公公車上一個人能不能拿這麽多東西,反正家裏的好東西米面該裝的都裝上,暑假孩子們去了也有飯吃。

李菊看着快瘋魔的兩個兒媳婦,這下好了,不用再看她們的臉色,都舍得給了。

等老大送老伴大包小包去縣裏坐車了,李菊坐在院子裏反而舍不得了。

“娘,你別擔心,爹去二十幾天就回來了。我當家的說,今天先打電話給應安單位,等爹到上海,應安接到人,就把電話打回來。”

黃英背了一背簍豬草回來,樂呵呵的開解婆婆,嗯,丈夫回來指不定又要誇她。

“娘,永盛四個大了,放學回來可以割豬草,也能放羊,我們再抓兩頭豬崽吧,四只好像太少了。”

李菊張口就罵,道:“滾,四個豬崽都是我養,家裏雞鴨鵝都是我的,我還要給你們做飯,你幹脆把我買了吧!”

“娘,我和二弟妹自己養,您做三頓飯就好。能行吧,這買豬的錢您先墊,我們後面賣了豬再還。”

說得輕巧。她不願意。

晚上,王桂花又來說,“娘,家裏地裏就那麽大點産出,這孩子們去上海,不可能路費都讓他三叔出吧。孩子算半票,四個人來回也要兩百多,老三一個月四十元工資,頂他半年的了,路費我們得自己出,孩子們才能堂堂正正,心安理得去上海。”

要真看臉色,扯後腿,他們就不去了。

“養。先說好,圈裏的四頭加上多養的兩頭,你們兩妯娌自己喂。我不管了。”

“謝謝娘。”王桂花堂屋裏出來,得意的給黃英使眼色,看吧,事她幹成了。

村裏人不知道這事,但他們每天都在議論,趙老頭去上海了,現在政策送了嗎?怎麽就能去了!

老村長就給他們讀報紙,說今年的新政策,老人們又想起回城的知青和下放人員。

“老叔說得對,我今天去街上賣雞,好像有人在賣自己做的饅頭,還有一家賣米粉的新店。”

“麻花攤子好像也多了兩家!”仔細一想,這人又補充道,“是兩個生面孔。”

“強哥,聽這個口氣,您今天沒在萬秀英家吃飯?”有人叫名字打趣道,萬秀英原來在街道做的可是獨門生意,賣涼面,還賣其他。

“吃米粉的人多,我也去吃了一碗雞湯米粉。鮮香麻辣,五味俱全。”

“老板娘也體面嗎?”

“去!”叫強哥的人老臉一紅,轉身走了。

——

趙根子一上火車就後悔,他這是要到哪裏?像是一粒鹽被大浪一下沖進了大海,心裏空鬧鬧。

是不是應安剛上火車也和他一樣,他這是要去哪裏!背井離鄉的。

老人常說:人離鄉賤。應安和慧慧兩個孩子在上海過得怎麽樣?

趙根子飄在虛空的思緒哐當落到了地上,擡頭就見一身制服的列車員問他要票和介紹信。

着急忙慌的趕緊拿出來。

“大爺,這些都是你的東西吧,我幫你放到頭頂的貨架上,上海遠着呢,要下車聽我們的廣播。”又給介紹了在哪裏上廁所,在哪裏喝水,才走。

趙根子抱着一個大黃包的好吃貨,現在天氣熱也不怕,老婆子給炒的幹糧,車上開水一沖,就是一盒泡飯,兩個兒媳婦還給煮了十二個雞蛋,最多放四天。

“老哥哥,你去上海幹什麽,這些乘務員對您還挺熱情,跟我們可不是一個态度!”一個渾身補丁的四十多歲胖婆扯着笑問。

“我老婆娘家三舅家的老大媳婦家的姑娘生了個大胖小子,我去走親戚。”趙根子牢記兒子和孫子們的話,車上有拐子,不能說實話。

“啊呀,你這可是個貴親戚。”走一趟來回要花一百多塊錢呢。

“貴啥呢,除了月子沒奶,這不,托我給帶點米糧,孩子生下來八斤,都餓瘦了哦。”趙根子說完情不自禁,哈哈大笑。

胖婆子皺着眉,這個人腦子有問題吧,別人孩子都餓瘦了,他是親戚,在這裏高興。

星期六早上,趙應安請假,嚴慧芳也早請好假,趙應安騎着廠裏借來的三輪車,嚴慧芳騎着自家的自行車,緊趕慢趕到了火車站。

“從滇省發往上海的火車晚點一小時,馬上到站……”

趙應安把車停好,嚴慧芳在車站門口等,趙應安買了站臺票進去接人。

半小時後,父子倆大包小包從人群裏擠出來。

“爸!”

“慧芳這孩子,出落了(更好看了)!”

趙根子老遠看到都不敢認,孩子那張熟悉的臉白裏透紅,穿着一身大紅合身的運動服,漂漂亮亮像個大學生。

“爸,妞妞和石頭還在幼兒園,我們回去接上他們,再回我們靜安區的家。你今天好好歇一下,明天,我們四個都休息,帶你去街上走走,去外灘看外國人!”嚴慧芳接住老公公手裏的麻袋軟塌塌的大黃包,笑着說。總算把老爺子給騙來了。

趙應安知道妻子高興什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