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徐爺爺說得并不誇張

第25章 徐爺爺說得并不誇張

第二天秦清秋準時從床上爬起來,照例在院子裏練了十幾分鐘的八段錦,然後才精神飽滿去了菜市場。

無論在哪個地方,只有人一多就很容易鬧矛盾,秦清秋買菜過程中還饒有興致圍觀了一場賣菜大媽和買菜大叔的罵戰。

應該是那個買菜大叔平時斤斤計較慣了,所以不少攤位的老板都紛紛開口給大媽幫腔,最後那個買菜大叔一人難敵衆口,只憤憤扔下手中的塑料袋就轉身倉皇跑掉了。

小縣城裏生活節奏慢,大家看上去都非常好相處,尤其左鄰右舍但凡能幫上一把都不會冷眼旁觀,但也從來不缺像買菜大叔那樣斤斤計較的人,賣菜大媽更是早早就習慣跟那種人來回掰扯,等鬧事的人扭頭跑掉,她就裝模作樣拿起抹布在被大叔碰過的蔬菜上揮了揮,像是要揮走那人帶來的黴運。

簡單看了場樂子後,大家又都扭頭各幹各的事情去了,菜市場很快就恢複到平時有條不紊的熱鬧中,秦清秋在菜市場裏轉悠着買齊了小飯館今天要用到的食材,很快就開着她的三輪車到了店裏。

今天早上除了椒糊和酸菜肉沫米線外,秦清秋還準備再做個三鮮蔬菜卷。

後廚竈臺比較多,秦清秋就利落地雙管齊下,一個鍋裏煮着清湯,另外一個鍋裏已經開始炒上做米線要用到的肉沫。

肉沫炒了個差不多後,就放入提前泡好切成碎的酸菜,只簡單翻炒幾下,酸菜獨有的香味兒就被激發了出來,帶着微微的酸鹹味,更多卻是和肉沫融合後的香,另外秦清秋還在鍋裏加了些鮮筍碎,這樣口感會更加爽口清脆。

孫善明不是每天都有時間過來小飯館這邊打包飯菜,但昨天他們一家三口在樓下小吃攤轉悠好幾圈後,都很有默契開始饞小飯館的味道,所以作為“一家之主”的他今天就被派來小飯館打包美食了。

剛進到店裏就聞到了股讓人饞到想要流口水的香味,孫善明趕忙快步走到小窗口前,一臉期待地往裏看:“秦老板,今天這是準備了什麽早餐,怎麽這麽香?”

“酸菜肉沫米線,這是剛剛炒好的澆頭。”鍋裏火候已經差不多了,秦清秋直接端鍋将裏面的酸菜炒肉末轉移到旁邊的不鏽鋼大盆裏,“估計還在再等上十分鐘,您先坐外面等一會兒。”

孫善明今天确實來得有些太早,所以跟秦清秋搭幾句嘴後,他就挑了個能看到後廚的位置坐下來,然後拿出手機跟老婆分享自己聞到的香味兒。

那滿滿一盆油亮亮的澆頭剛才就看得孫善明饞到不行,要不是在牆壁遮擋下偷偷伸手按了按急需投喂的肚子,那他肯定是要當場腹中打起鼓來的。

秦清秋每次都會提前想好第二天要做什麽菜式,然後再去菜市場買菜,如果買不到新鮮的菜就會臨時改一下菜單,所以知道今天要做三鮮蔬菜卷,她一進到店裏就先把面和上了。

三鮮蔬菜卷要用到春卷皮,所以秦清秋就将面和成糊糊狀,現在面糊已經醒發了差不多半小時,伸手從櫃子裏拿出平底鍋,不一會兒時間秦清秋就做了厚厚一沓春卷皮出來。

此時此刻已經洗漱好等待早飯的楊書慧已經收到丈夫略帶誇張的消息,拿着手機沉默幾分鐘後,她就毫不猶豫撈起兒子出了門:笑話,打包的食物再好吃怎麽比得上店裏的味道,她今天一定要在小飯館吃上這碗米線。

孫嘉許小朋友平時是真的超級喜歡賴床,但現在美食在他心中毫無疑問比睡覺更重要,所以他恨不得舉雙手雙腳贊同媽媽的決定。

于是十多分鐘後,孫善明正打算過去點餐,就看到老婆、兒子滿臉期待地走進了店裏。

苗奶奶、李奶奶經常會在散步時從石外婆那兒打聽來小飯館第二天要做的菜式,知道今天早上不僅有椒糊還有酸菜肉沫米線,于是苗奶奶、孫爺爺一大早就跑來了小飯館,只是老兩口也沒想到還會有人比他倆來得更早,緊接着在老兩口推門進來後,一大家子就陷入了面面相觑中。

“奶奶、爺爺,你們也來小飯館吃早飯嘛!”最後還是深受老兩口疼愛的孫嘉許小朋友一句話打破沉默。

秦清秋也是這時候才知道經常過來打包飯菜的孫先生就是苗奶奶和孫爺爺的兒子,主要上次是秦昊宇小朋友去隔壁給苗奶奶送的麻辣香鍋,她并沒有和這位孫先生真正意義上在小區碰過面。

于是一大家子就專門挑了個大餐桌坐下來,苗奶奶和孫爺爺在一起點了碗椒糊和酸菜肉沫米線,另外又要了份三鮮蔬菜卷,老兩口吃不了太多東西,這樣點餐最起碼每樣新菜都能嘗一嘗。

秦清秋已經在處理三鮮蔬菜卷裏的食材了,切好的西葫蘆絲、胡蘿蔔絲用鹽腌過後攥幹水分,随後加入切好的木耳絲、炒好的雞蛋碎以及專門留下的半碗肉沫,簡單調個味後用春卷皮卷好,再上鍋蒸個十分鐘左右就行。

清湯已經煮好了,秦清秋将泡好的米線在清水裏來回淘洗幾遍,轉手再放鍋中煮上幾分鐘。

泡好的米線很容易煮熟,将适量米線盛進碗裏後來上一勺清湯,随即再來上兩勺酸菜炒肉末就可以送到食客餐桌了。

孫善明早早就開始饞這碗酸菜肉末米線的味道,此時此刻也完全顧不上米線是剛剛煮好的,拿了筷子将上面澆頭攪拌均勻後就匆匆嗦了口粉。

“酸菜配着肉沫炒得可真香,鮮筍碎融在裏面更是點睛之筆,那叫一個爽口鮮香。”秦清秋給的澆頭絕對很足,所以孫善明這一口粉上帶着肉沫、酸菜和鮮筍碎,入口後他就忍不住連連點頭,随後蒯上一勺秦清秋特制的辣椒油,“夠味兒!”

一家幾口沉迷嗦粉時,鍋裏的三鮮蔬菜卷已經差不多了,掀開蒸鍋的蓋子就發現薄薄一層春卷皮已經變得油潤透亮。

一家幾口點的三鮮蔬菜卷送上餐桌,楊書慧對秦老板的廚藝哪裏還有半點質疑,當即放下嗦粉的筷子拿了蔬菜卷低頭就咬上一口。

別看蔬菜卷蒸出來後看着油油潤潤,但口感卻是格外鮮甜清香,春卷皮雖然做的薄透卻完全不失韌勁,空口吃了一半原味蔬菜卷後,剩下一半楊書慧又沾了些辣椒油吃了個幹幹淨淨。

連苗奶奶都忍不住開口打趣兒媳婦道:“從嫁進咱們這個家開始,還真沒見書慧吃什麽東西這麽香過。”

楊書慧是家裏的獨生女,可以說從小就是嬌養着長大的,家裏無論缺了什麽都不會缺了她的一飲一食,所以逐漸就養成她現在略有些挑食的性格。

這也不是什麽大問題,只是楊書慧剛嫁過來那兩年,看着兒媳婦吃什麽都不香,那小鳥胃甚至可以比得上小孩子了,苗奶奶才總是擔心自家會虧待了親家嬌養着長大的閨女,于是就催着兒子多少學點兒廚藝,不過折騰來折騰去苗奶奶就發現,無論兒子還是兒媳婦在廚藝方便就沒有一丁半點的天分。

被婆婆打趣一番,楊書慧也忍不住有些臉紅,但秦老板這手藝真不是吹的,只簡簡單單幾道家常菜,似乎都能做出花來,所以為了一飽口福楊書慧解決掉三鮮蔬菜卷後,又開始吃起自己那份酸菜肉沫米線。

“你給我跟進來。”苗奶奶一家走過沒多久,李雪華就滿臉沒好氣地帶着個少年進到店裏,“菜單都在牆上寫着呢,要吃什麽就自己點。”

徐爺爺今天又過來吃早飯了,順便還從小飯館裏接了份秦清秋剛剛煮好的綠豆湯,那些老東西不習慣來店裏吃飯,肯定是不好意思過來接綠豆湯的,所以就每天滿臉羨慕盯着他杯子裏的那份。

正一邊舒舒服服嗦着粉,一邊想着今天要怎麽拉那群老東西過來嘗嘗小秋的手藝,耳邊就響起一陣熟悉的聲音,徐爺爺一擡頭的功夫就認出了跟在李雪華身後的少年:“呦,這不是小鳴嗎,今天不放假怎麽突然回家了?”

徐爺爺剛才只顧着嗦粉,所以是真沒注意到李雪華不同尋常地發了火。

大家都是鄰裏鄰居,家裏有什麽事情彼此都能幫上一把,所以李雪華并沒有隐瞞什麽:“這小子知道了家裏發生的事情,一大早上就逃課跑出學校,我是又氣又急還要幫他跟老師請假……”

說到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李雪華那叫一個頭疼,估摸着自家兒子現在應該到了網上常說的什麽“叛逆期”,無論她怎樣費盡心思去勸都硬是勸不動,非鬧着要去給奶奶讨個公道。

徐爺爺很語重心長勸說了孟一鳴幾句,不過老爺子很懂現在男生一言不合就急眼的性子,轉頭就換了個話題:“小秋今天做的這個酸菜肉沫粉絲真是絕了,一鳴可以嘗嘗這個,不管味道還是分量絕對對得起價格。”

小飯館價格是有些貴的,單說酸菜肉沫米線,一般小店的價格都在8至12元,但秦清秋直接定價20元。

盡管價格訂得是高了些,今天早上酸菜肉沫米線依舊賣得非常好。

秦清秋炒出來的澆頭香而不辣,小孩子們一個個都吃得噴香,大人們如果覺得味道還不夠就會單獨去放辣椒油,反正秦老板特制的辣椒油也是一絕,是大家夥兒在其他小店吃不到的味兒。

孟一鳴站的地方離徐爺爺比較近,所以已經聞到酸菜肉沫米線的味道,只不過他對價格有些猶豫,畢竟20塊錢都夠他在學校食堂吃一整天了。

家裏情況并沒有兒子想象得那麽差,丈夫每個月都會把工資打到自己卡上,只不過無論李雪華還是張奶奶都勤儉慣了,又想着要攢錢給孩子買房,所以平時才會精打細算些。

不等兒子再繼續糾結,李雪華已經擡腳走到小窗戶那邊:“秋秋,幫我來三碗酸菜肉沫米線,其中一份等我們走的時候打包帶上。”

最後那份自然是給張奶奶打包的,秦清秋很爽利扭頭應了一聲,手上動作卻沒有半點停歇。

幾分鐘後,兩大碗酸菜肉沫米線就送到了李雪華母子倆面前,有了剛剛徐爺爺語重心長的勸解,孟一鳴已經沒了那股梗着脖子死不認錯的勁兒,只是害怕他媽還在生氣,所以就老老實實坐在那兒。

李雪華看得又好氣又好笑,下一刻她無奈道:“愣着幹什麽,趕緊吃完還要去醫院給你奶奶送飯。”

孟一鳴趕緊拿了筷子低頭幹飯,只一口粉嗦進嘴裏,他就有些愣住了:原來徐爺爺剛才說得并不誇張,這家店米線做得是真好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