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白雲出岫

第11章  白雲出岫

剛才徐世初和陸雪舟的聲音陡然消失,沈克便察覺出了一點問題,只是沒有想到問題會這樣嚴重。其實,他自小幹的,就是搏命的買賣,對于這種事情早有準備,只是想到從此以後,出雲觀那麽多師兄弟裏,只剩下他一人獨活,難免有些悵然。

出雲觀原本是有許多人的,只是不知為何,他的這些師兄,總會在二三十歲時就身患老化症去世。老化症是一種十分古怪的病症,就是在極為年輕的時候突然老死,而且無藥可救。他的師父黃老道活了四十歲,已經算是道觀中的高壽之人了。沈克還記得,黃老道死的時候,就像是七八十歲的老叟一樣蒼老。

沈克是年紀最小的一個人,之前他把師父和師兄一個個送走之後,道觀裏就剩他一個人撐着,香火錢也日漸減少,難以維持生計。所以他動了來上海灘闖蕩的念頭,一方面也是想到找到之前被師父趕下山的徐世初,也算身邊還有一個熟悉的舊人。可是如今,想想徐世初的屍體或許就在裏面,沈克無奈笑笑,好歹也要将徐世初的屍體運回去,和大家葬在一起吧。

他并非悲痛,只是惋惜,租界裏這樣惬意的花花世界,徐世初尚未行樂就走了,實在是有些可惜——大概是因為自知命短,所以對于沈克來說,及時行樂才是活着的意義。

沈克深吸一口氣,幾步走了過去,這就想替徐世初收屍,可當他碰到徐世初時,又感覺到了那種蠟質的觸感,這……還是蠟做的?

沈克一陣驚愕,這才仔細打量起這些屍體。

原來,此人并非徐世初,只是衣着有些相似,并且看起來很面熟。

此時的沈克,已經無法分辨,這究竟是蠟化的屍體,還是蠟雕的工藝品,如果不是因為之前親眼見到鮮活的藤蔓轉瞬蠟化,他也會覺得這些只是蠟像,現如今,卻有些疑問。

他小心翼翼地四下觀望,才發現滿室都是站立的蠟質人像,場景非常詭異。

每一尊人像都是栩栩如生,并望向廳內中央。他們的表情,大都是欣喜若狂的,只是就這樣凝結不動的欣喜若狂,放在漆黑而詭異的房間內,難免讓人不寒而栗,尤其此時在微光的映照下,這種欣喜的表情反而滲透着幾分猙獰。

尤其是面前這尊白衣道士的蠟像如此面善,讓沈克覺得十分蹊跷。

他發現,在這群蠟像中,白衣提劍之人,并非只有一個,只是在剛才的一瞥之間,被衆多西裝革履的人擋住了。現如今,他目光所及之處,起碼看到了三個白衣道士。

是出雲觀的人,他們全是出雲觀的人。

沈克之所以這樣确定他們的身份,是因為這身道袍。

這身湖紗白的道袍,是經過特別定制的,聽其它師兄說,做道袍的時候,他師父黃老道還是相當有錢的。自古論細布,就有“工細不減湖紗”之說,而這些道袍都是用上乘湖紗制成,還繡着精致的祥雲暗紋,用黃老道的話來說,就是“白雲出岫,仙山隐士”,想要做神棍,沒一身仙氣飄飄的行頭怎麽混?

要知道,當年在崂山附近,出雲觀的靈驗還是十分有名的。并且,黃老道很會選徒弟,出雲觀裏出入的小道士,大都模樣俊美,身形飄逸。所以在尋常百姓眼裏,出雲觀确實是宛若仙山隐境一樣的聖地。

只是,尋常愚民并不知道,這些人的老化病一旦發作,就從此隐居,不再下山,所以每一個人都非常急功近利,他們都想趁自己年輕的時候,就騙夠足以享樂一生的銀子。由此,他們在世人眼中留下的,往往是仙山神童的傳說。

沈克現在看到的三個道士蠟像,也是如此,年輕而又俊美。

沈克甚至懷疑,他曾經在道觀裏見過這三人老化病發作後的模樣,所以只是覺得面熟,卻無法确認,畢竟那種瞬間衰老的怪病,足以完全摧毀一個人的容顏,這三人,想必不是同門師兄,也是師叔輩分的了。

早年間,崂山隸屬于德占時期的青島,他的師兄和師叔們大都混跡于青島,混得好的,也是顯赫人家的常客,所以有時候也會與德國人打交道,沈克就曾經聽他們講過西洋蠟像館的故事,很像眼下的情景。

只是,有一點沈克非常清楚,蠟像館的設立,大都是為了記錄某個重要的歷史瞬間,這裏除了尋常的洋行職員,就是白衣道士,沈克仔細搜索了一下這幾十年來發生的大事,絕無眼下的場景,而且如果真有大事和出雲觀有關系,他不可能不知道。

那麽,為何會有人處心積慮,在這裏建一個蠟像館,不僅人是蠟像,就連整棟宅子都像是一個巨型蠟像?

他究竟是為了記錄什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