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戰意

戰意

尖甫,南境小邑,善營貿易,乃是一座關口。城郭不大,卻人流頗多,各境不少貨物食糧都會經這裏流通運輸。

午後,這座繁茂卻也安靜的小城突然炸響了烽火!

就在城門口處,也有一批江湖人與守城官兵打了起來。原因是這群江湖人押着一大批兵器想要進城,而朝廷前夕又下令全境武器須得限制。如此大批量的武器,又是現下與朝廷不和的武林中人,守城官怎麽也得攔下來盤查了。

哪料到江湖人本就對朝廷不滿,城門這一攔,更是引發了軒然沖突。

雙方幾言不和,沒一會兒就打了起來。

兩方扭打,江湖一派明顯人數衆多,又有兵器在手武藝高強,普通的官兵自是難以抵禦,幸而城中捕頭見到城樓處發出煙彈訊息,便立刻帶了人過來幫忙。

這名王捕頭倒曾是江湖出身,功夫不弱,帶了人過來,兩方打到一處,倒是沒了先前那一邊倒的局面。

眼看着兩邊人越戰越兇,一邊的攤販們早就跑得沒影了,其他想要進出城門的商客也紛紛帶着貨物躲到了一旁。

就在所有人都躲避不及,卻又忍不住前去窺探之時,城外的官道上,遠遠走來了一隊人馬。

這一隊人倒是浩浩蕩蕩,好長一串,細看乃是運送大批物資的。

走在最前的馬上之人駐馬于城門之外,冷眼看着眼前的一片混亂,嘴角漸漸勾起一抹讪笑……

不管怎麽說,過慣刀口舔血的武林人似乎是要更勝一籌,漸漸地官兵這方便又再度示弱了。

功夫不弱的王捕頭即便想要扭轉,也不是那麽容易。

只見他繞過一人的刀口,又一柄劍貼着發絲而來!一個奮力的扭身,擡刀狠狠一挑,将對方手中的劍直接擊飛了出去!

可料誰都不曾想到,路口不知何時站了個三歲的黃毛小兒,正拿着手中半串糖葫蘆不知所措!而那冰冷的劍鋒,亦正朝着他直飛而去!

Advertisement

不論是王捕頭還是那江湖人,都沒想過要傷及無辜,未曾想到會有這無知稚兒突然冒出來,等長劍飛去,想要再去阻攔亦是來不及了!只憑空留下那孩子的娘親在一旁的小攤後頭失聲驚喊!

說遲那快,眼瞧着利劍就要刺到那無辜的孩子!王捕頭與那江湖人忽覺頭頂呼嘯而過一陣疾風!再眨眼看,那直直飛去的劍已被一只銀紋黑漆馬靴踢飛出去,而那靴子的主人憑空拔高一段身,在半空一個利落的翻轉,一抄手将那孩子攬進懷裏,平穩落在一旁,将那孩子交還到了他母親手中。

那婦人緊緊摟住自己的孩子,一下跪在地上于這救命恩人磕頭謝恩!

來人擺擺手,也不多語,緩步來到了亂局之前。

就在這瞬息之間,江湖人與官兵們也早已停下了手中纏鬥,紛紛回頭看向來人。

來者身着一席赭紅廣袖長衣,暗墨素褲,蹬的那雙銀紋黑漆馬靴纖塵不染,身量修長,面容看上去三十出頭的模樣,高額長眉,鳳眼薄唇,卻是個儀表堂堂的女作男裝。

衆人的眼神紛紛看過來,帶着滿滿的疑惑,也有感激的,比如王捕頭。

王捕頭一手持刀抵着眼前人的脖頸,看向其人,“多謝尊駕出手,免去無辜傷亡。”

來者聞言微微一點頭,也不多做表示,似乎并不想過多停留。

誰知,就在王捕頭向其道謝那點點空隙,那被他拿刀抵着的人竟一個歪脖抽身,一把掏出腰間還藏着的鋒利匕首,一下就刺向了王捕頭!

未曾防備的王捕頭眼看着必然要被刺中,那方才救下小兒的人竟又出手了!

只是擡手輕輕一彈,也不知她到底從指間打出了什麽,只看到那江湖人持刀的手腕像是被狠狠打中一般,吃痛得脫力棄了匕首!

虛驚一場過後,王捕頭再不敢怠慢,重又持刀指向了眼前的對手!而其他的官兵與武林人見到如此,亦再度對峙起來,雙方手中的兵器握得死緊,似乎随時都要再打到一處,一時間氣氛再度劍拔弩張!

刀劍相向,又無人出言。

某一人卻開口了,“各位何必如此呢,有事好好商量未嘗不可,這天氣是愈發熱了,可是脾氣也漲了?”

江湖人脾氣自也是好不到哪裏去,“你是何人,多管這些閑事作甚?!管好自己,免得招惹麻煩!”

“修得妄肆!”

突然落在跟前的暗衣衛隊神出鬼沒,對峙雙方甚至完全沒感受到他們的氣息,不免一驚!

還不得他們開口,衛隊為首的已從袖中甩出一面腰墜令牌。

循着看去,便見那是一面鎏金的玄鐵令牌,正面乃是個大大的“堯”字,陰面則是個狂狷的“西”字,邊上還有個清晰的小“五”……

王捕頭看得真切,當即一甩手中佩刀,拜地叩首!

“尖甫城捕頭王路叩見五王爺,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不錯!救下小兒的正是當朝五王西楚堯,被譽為當世第二聰慧狠絕之人。第一,自然是現下遠在皇宮的當今聖上,西緘攸了。

那西楚堯又為何會來到尖甫這座小城鎮呢?

又為何似乎在押運着什麽東西?

事情還要從大半個月前說起……

之前廟堂江湖被延陵無鬧得紛亂,西緘攸被折騰了大半個月。這大半月裏,遍布天下的武林人士給西緘攸點了一把又一把火,除了天都有皇帝坐鎮他們不敢妄動,剩下就沒哪個地方是消停的!

那一場又一場看似毫無預兆,細看卻又預謀已久,總是有一批領頭羊號召而起,着實是給西緘攸添了不少麻煩。

而更可怕的,是接下來的半個多月……

天都一夜的蟬鳴聒噪之後,西緘攸走上早朝,雲顏剛剛報完開朝。

左相便出了列,“啓禀吾皇,盛夏将至,連夜大雨将西渚城外的大堤與半山沖毀,洪水沖入城州,現下已造成重大災情!”

西緘攸不由皺眉,西渚乃是西王朝多個繁華城鎮之一,雖名為西渚,卻地處偏南,當地盛産各色水果與食糧,更是多得經貿大戶,素來發達。眼下這一場大雨山洪,還來的真是時候。

“可有百姓傷亡?”,皇帝陛下如是問。

“回禀陛下,因洪災發生在清晨,百姓傷亡并不算多,不過百餘。但,因搶救不及,多數百姓家中財物損失重大,眼下連糧食都已近匮乏,物資更是不用提了……”

左相回報得詳細,西緘攸則是越聽眉頭越緊。

好一趟天災!

先前是人禍,現在又是如此。

西緘攸幾乎可以斷定,這月餘以來所有的糟心事情,都是延陵無一手策劃促成的!

先是江湖之亂,讓武林與朝廷對立;再而以“天災”所現,為世人營造出世道不安的異象。

果然,不愧是她,不愧是為她永陵帝奪得天下的延陵客卿!

正如西緘攸所料,西渚的大雨洪澇發生不過數日,天下便冒出了如此的傳聞:‘當世之主不仁,野心厚大,招致上蒼譴責,又将這怒意惡果應報到了百姓身上……’

這般的傳言,落到西緘攸的耳裏,不用多想,自也料到了出處。

只不過發生如斯這些,即便內情她都一清二楚,終究也做不得什麽,或者說是她不願去做什麽……

最終,西緘攸任了西楚堯為特使,押送物資與糧食前去西渚災區,一為赈災,二以天子之姊的身份前去慰問,以示帝君的重視與仁德。

而前去西渚城,尖甫又是必經之路,這就是為何西楚堯會途經此地了。

西楚堯本身對赈災這件事沒什麽興趣,尤其還要留下家中嬌妻,帶着影衛獨自上路,着實是讓她對西緘攸怨怼了好些時日的。

不過,就在西楚堯出發不過三日之時,她便在洛夙每日的飛鴿傳書中,看到了一些有趣玩意兒。

洛夙的來信中是這樣寫的。

‘楚堯安好,夙一切如常,盼卿平安。日有一事相告,今日朝會之上,兵部張一禾上書,西渚邊城常坪縣衙庫遭劫,失竊大批刀劍兵器。皇上聞之,無言但立派暗衛前往。此事與卿行途定有瓜葛,需思量。身安,勿念。’

西楚堯看得眉目含笑,書信之中的一事自是令她新奇,但又哪比得自家王妃的溫潤軟語,來得更讓人心悅舒爽呢。

合上書涵,好自保存,亦即刻書信一封,塞回家隼的信筒裏,命它送回。

五王爺回味了好久王妃的溫柔,這才開始考量那件令她開心的事情。

常坪縣就在西渚城旁不遠,隔了幾座山巒與一個小縣村。西渚出事,常坪自然也安定不得。

常坪盛産兵器,衙門專開了個庫房用作堆放每年打造。這些兵器都是要送進軍營裏的,現在衙庫失竊,大量軍用兵器被盜,可不是開玩笑的。

西楚堯估量着,這件事出自于某人手筆也是八九不離十的了,這可又是一把大的,足以戳痛西緘攸。

而同樣的,常坪出來,無論走哪條路,也都得經過尖甫。這幾日沿途以來,并未看到或聽聞有大批的兵器運送。

也就是說,好戲,正在等着她呢……

西楚堯抱着看好戲的心态,押着這批西緘攸交托給她的物資食糧,伴随着她家王妃每日與她的吳侬書信,熬過了七八天,終是到了尖甫。

誰知還沒進城,就遇上了這場鬧局,還一出面就被傻子衛長暴露了身份,唉,真是無奈呀無奈……

前情便是如此。

而經過王路捕頭那麽一跪一拜,附近的百姓都随即跪了下來,唯獨那幫江湖人!

在經歷瞬間短暫的驚愕之後,那方才便與王路交鋒的人撿起身邊的佩劍,冷鋒直指西楚堯,“當朝五王西楚堯,皇帝西緘攸的親姐?西緘攸殺我武林千人,今日便要你這親姐來償命!”,話音剛落,便直撲上前!

可他又哪裏近得了西楚堯的身,都無需她出手,衛長已經運起內力将人直接拍飛了出去!

西楚堯好笑地掃視了一圈,手中皆緊握兵器目露兇光,直逼自己,卻又不敢貿然動手。

西楚堯低頭莞爾,區區江湖宵小,未免太無鬥意了。

她這一念剛了,憑空裏一股驚人氣息傳來!

西楚堯猛然擡頭,城樓之上,她看到了一抹不能說熟悉,卻也不陌生的身影。

西楚堯莫名覺得,事情似乎變得有趣了呢。

連她那許久未起的戰意,也如春風火燎原,衰草碧連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