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宿舍

宿舍

“那我便不客氣了。”她早就對啓哥兒種的這新鮮蔬菜感興趣了, 現在寧啓遞給她,她便直接接過,咬了一口:“真好吃, 啓哥兒,這番茄種子能給我一點嗎?我明年也想種點。”

“嬸子,你拿着。”寧啓又給了這個嬸子幾個番茄:“你吃的時候, 應該能吃到一點籽,你回去的時候, 把這裏面的小籽挖出來, 放到竹筐上曬幹, 明年就可種了。”

“好好, 那我回去試試。”嬸子看寧啓給他這麽多番茄, 樂呵呵的接過,用衣襟兜着。

“種的時候,先找個地方,把這種子下進去, 保持土壤濕潤,過段時間, 等番茄苗長到一掌高的時候, 再移栽,像我種的這樣,隔斷距離種一顆就行。”寧啓繼續說道。

這些村裏的嬸子都是經常種地的, 也種過辣椒, 寧啓一說,她便知道怎麽去種番茄了。

兜着這幾個番茄, 這嬸子高高興興的走了,直到回家還是樂呵呵的。

寧啓摘了滿滿一籃子紅彤彤的番茄, 試着拎了一下,沉甸甸的,也餓高興的起身回家。

走到門口的時候,看到三花嬸也在自家菜地裏摘菜,寧啓便走過去給三花嬸送了幾個番茄,讓她嘗嘗鮮。

然後又到爹娘家裏,給了他們半籃子,還給他們說了吃法,最後才拿着剩下的半籃子番茄回家。

這天中午,寧啓看着眼前的番茄,便想到了番茄炒雞蛋和番茄炖牛腩,剛好家裏雞蛋和牛肉都有,寧啓便自己做了這兩樣菜,鄭雲吃過之後,一直誇贊這番茄很好吃。

就連王桂花和巧哥兒吃過之後,也很喜歡這番茄的味道,他們覺得不管是生吃還是配着雞蛋吃,都很好吃。

寧啓剛開始只是挖了二十四個坑,準備種二十四顆番茄,但是等番茄出來後,他們把踢出來的番茄苗都種在了地裏,導致今年的番茄種的很多。村裏很多人都對着新鮮的蔬菜感興趣,寧啓給他們都送了些種子,讓他們明年種植。

番茄結的果不少,一茬接着一茬,寧啓和爹娘家裏根本吃不完,就算給三花嬸家裏送了一些,他們也吃不完。

最後,等護衛們去悅來酒樓送高粱酒的時候,寧啓讓他們帶了很多番茄過去,并且把番茄炒蛋和番茄炖牛腩的做法也一起寫在紙上,讓他們帶了多去,給悅來酒樓增加兩樣新的菜色。

不過這兩樣菜色只能限量供應,雖說寧啓家裏番茄多的吃不完,但放到酒樓,這些番茄根本不算什麽,每天也就只有幾位客人能吃到這兩樣菜。

李程後來寄信過來,說好多人為了吃這兩樣菜,早早就讓家丁來悅來酒樓排隊,有些為了吃到這兩樣菜,還加錢買,悅來酒樓在各個食客心中的地位更高了。

寧啓看到之後笑了,果然東西越是限量,越容易引起人的哄搶。這饑餓營銷放在哪個時代,都是銷售的好手段。

石頭也馬上滿月了,寧家現在在村裏已經是富戶,當然要給孩子辦滿月宴。

滿月宴選在了六月初,主要是寧強操辦的,村裏的人基本都來了,熱熱鬧鬧的。

寧啓和鄭雲給石頭送了一對銀手镯。寧啓本來還想送兩套衣服的,但是他不會做,便直接選了柔軟的布料送了過去。

滿月宴辦完,寧強也不再天天在家照顧巧哥兒和孩子了,又重新回到了酒廠。

今年六月,去年來的兩位走商趙商和王商,陸陸續續又來到了寧啓家裏,他們還是過來買蒸餾酒,上次帶回去的蒸餾酒,在他們自己的郡城都賣的很好,沒一段時間就買完了。

兩人早就想來繼續買高粱酒了,只是春季的時候,他們先去了去年約好的其他幾個郡城,送了約好的貨物之後,才能來石溪村。

這次來石溪村,他們雖沒有碰面,但是都默契的要了一千多壇高粱酒,這高粱酒帶回去,他們至少能掙一半的銀錢,自是要的越多越好。

上次兩人都覺得自己拿的少了,好在這次,酒廠庫存足夠,他們只是在寧啓家裏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直接拉着高粱酒回去,沒有過多停留。

自六月之後,每隔一段時間都有走商來石溪村購買高粱酒。

他們有些是在悅來酒樓知道的高粱酒,有些是走商的時候,和趙商王商認識,從他們口中知道這高粱酒,有些是在胥州和江州郡城喝到過蒸餾酒,打聽到是石溪村生産的之後,才找到石溪村買高粱酒。

雖說自去年冬天,寧強聽了寧啓的話之後,一直在盡量多生産蒸餾酒,充實庫存,但是這樣三兩日的來人,那些庫存還是耗不住,眼看就要見底了。

寧強和寧啓他們說了情況之後,寧啓便給縣裏鑄銅作坊的人寫了信,讓他們再打造兩套蒸餾設備送過來,加上這套,四套蒸餾設備,應該能夠生産足夠多的蒸餾酒,供應上走商的需求。

寧強這邊,又開始給酒廠招工,石溪村合适的人員招完之後,還是沒有達到酒廠的需求,寧強便和寧啓商量,從周圍近一點的村子,招一些人過來,寧啓同意了。

只是周圍的村子再近,他們每天來回石溪村至少得走一個多時辰的路程,有些更遠。

寧啓見這樣的情況,便決定在酒廠旁邊再蓋一些屋子,讓外村的人住在這裏。

酒廠現在也是有住的地方的,只是這些地方都給了護衛們,而且以目前的狀況,寧啓打算蓋了宿舍之後,讓酒廠的護衛也住在那裏,酒廠除了晚上值班的人員,就不留其他的人員住宿。

而且酒廠現在又四套蒸餾設備,酒廠以前的房子已經不怎麽夠用了,有些擁擠,寧啓便打算将酒廠一起擴建。

他們這次建房子,還是找了鎮上的王師傅,已經合作了幾次,他們彼此都很熟悉,也不用擔心別的。

寧啓和鄭雲這段時間的精力,都撲在了屋子上,最近天氣熱,王師傅他們建房子也很不容易,寧啓擔心他們中暑,時刻給他們準備綠豆湯給他們解渴。

這次的房子也建的很快,一個多月後,宿舍建成了。其他村子的工人聽說可以讓他們住在這裏,都很開心。

之前每天走那麽遠的距離,雖說都是為了掙錢,但每天這樣,晚上走回家之後還是很累人,現在能直接在這裏休息,再也不用每天奔波,大家都很感激寧啓他們。

既然他們住在這裏,早飯和午飯自然也得提供,寧強又另外招了幾個做飯的人,讓他們負責一日三餐,就連村裏的人,即使不住在這裏,也一視同仁,提供了他們的早飯和晚飯。

工人聽到這個消息後,更是一陣歡呼。

至于這些工人的休息,以前都是村裏人,寧啓是采用現在七天制的辦法,每上五天工,讓他們休息兩天,現在考慮遠處的工人,寧啓讓他們可以自由休息,每個月休息八天,可以選擇分開休息,也可以選擇一起休息,不過每次連着休息的時間最長不超過四天。

現在酒廠各項事務熟悉了之後,比以前更加賺錢了,寧啓還給做的久的工人漲了工錢,每天多二文錢,至于剛來的工人,等他們熟悉了之後,工錢也會慢慢漲上去。

忙活過了這兩個月,将酒廠的各項事務梳理完畢後,酒廠又走上了正軌。

四套蒸餾設備,加上新招的工人,酒廠總算又重新有了庫存,即使這段時間時常有走商過來購買高粱酒,庫存也足夠,再也沒有發生讓走商等着生産高粱酒的情況了。

酒廠的工人越來越多,寧強一個人管着有點吃力,雖說酒廠的各項事務都已經梳理完畢,但是寧啓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一直躲在家中躲懶了,隔三差五得到酒廠中去,看看酒廠的情況。

人多了起來之後,春哥兒也一直在适應賬房的工作,突然多了兩條生産線,需要記的東西不是一般的多,春哥兒一個人漸漸有點力不從心,寧啓也需要去幫助他。

至于鄭雲,倒是沒有關系,本來他空閑的時候,就會一直到酒廠幫寧強。

過了一段時間,寧強和巧哥兒一起将酒廠的賬務漸漸理順之後,寧啓和鄭雲一起到鎮上又找了一位賬房。

這位新賬房名叫高華,家裏也不是石橋鎮上的,是其他村子的,他從小便讀書識字,在考科舉成績不好之後,覺得自己沒有天賦,便果斷選擇了在鎮上做賬房,十來年間換了兩個雇主,都是因為店鋪經營不善倒閉。

前段時間,他所在的那家飯館開不下去了,他才重新開始找活幹。說起來這飯館開不下去,還和悅來酒樓有點關系,因為鎮上有錢人大部分都去了悅來酒樓吃飯。

至于其他人,既然咬咬牙出來吃飯,也希望吃好的,鎮上其他飯館的生意自然就沒有平時好,加上這家飯館味道不如另一家和他價格差不多的,自然就開不下去了。

寧啓和鄭雲知道他,還是現在悅來酒樓的掌櫃介紹的。他們本就讓掌櫃幫他們留意,這人在鎮上挨着店鋪問,也問了悅來酒樓,掌櫃知道後便讓他到石溪村找寧啓。

高華是知道石溪村的,石溪村的蒸餾酒,現在在鎮上也很出名,他過年的時候也會咬牙買上一壇。

并且走商來石溪村買蒸餾酒的時候,都要經過鎮上。鎮上看着一車一車的蒸餾酒往其他地方運去,都知道,這蒸餾酒在其他地方也賣的很好。高華覺得能來到這裏做工,一定不會像以前那樣,店鋪一倒閉,自己就要重新找活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