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

李淵禁足張婕妤、敲打張家的消息很快傳遍皇城內外,聽到的人心思各異。

驚訝是肯定的,也不免各種揣測,皇上這次居然幫着秦王,莫非他們已經和好了?

但也不對啊,以前他們鬧過後也會和好,皇上可不曾幫過秦王!

不管怎麽說,有些人松了口氣,他們慶幸天家父子關系和睦,覺得這對朝堂和百姓來說是一件好事。

也有一些人提起了心,仿佛又回到了兩年前,那時候太子和秦王分庭抗禮,有沖突的時候皇上就會各打二十大板,不痛不癢,公平公正。

但結果如何呢?結果就是太子和秦王的鬥争越演越烈,最終把大半個朝堂拖下水,這灘水被越攪越渾,逐漸失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眼下終于好一點了,皇上又開始和稀泥。這對秦王來說或許是好的變化,但對整個朝堂來說絕對不是!

“他總想着一碗水端平,卻忘了這是一只斜口碗,端平了水自然是要灑出來的。”李世民頗為感慨地和長孫氏說。

說實話,李世民聽到這消息也有點驚訝,畢竟他因為李淵說了李承乾不太高興,最後沒忍住甩了臉色,本以為這次求和算是失敗了,沒想到李淵居然會幫他。

心裏滋味複雜難言,高興自然高興,但也有些無力:“除非他能把皇位分成幾份,否則誰當上太子,誰得到的利益就最多,根本沒有所謂的公平。他若為了這天下好,就該只認定一個太子,把其餘有異心之人按得不能翻身。可惜……”

李世民搖搖頭,可惜李淵沒有這樣的決斷,他想要的太多了,既想要兒子個個出衆,又想要他們和平共處,所以猶豫不決,左右為難。

但人活在世,本不可能事事順心,總得有所取舍。

長孫氏靜靜聽完,并不發表什麽意見,只是問他:“二郎怎麽想起去找阿耶了,莫非是為了承乾說的那些話?”

昨天李承乾勸李世民那些話,長孫氏也是知道的。

“只是被承乾點醒罷了。我惱怒阿耶懷疑我打壓我,從不肯向他低頭,最終不過是親者痛仇者快,大哥和四弟才是最高興的,秦王府的弟兄們卻要陪我受罪,還有你的病——”

Advertisement

長孫氏這些年調養的好,氣疾并沒有那麽容易犯,這次之所以犯病,除了天氣變化之外,也有進宮“盡孝”勞累之故。

這叫李世民非常後悔,若非他過于固執,長孫氏原不必受這委屈。

長孫氏卻搖搖頭,握住他一只手柔聲道:“妾與二郎既為夫婦,自該風雨共渡,二郎為妾與孩子們遮風擋雨,妾若能以微薄之力令二郎得一二分快意,只會歡欣愉悅,并不覺得辛苦。”

李世民用力回握長孫氏,感動得眼淚汪汪。他的觀音婢啊,他上輩子修了什麽福能娶到這麽好的媳婦!

在太極殿對李淵低下頭的時候,他覺得心裏有塊地方塌了下來,空落落的難受。但現在他覺得自己的心被補足了,仿佛泡在溫水裏,暖暖漲漲的。

“觀音婢——”

“二郎——”

夫婦二人雙手交握,深情凝視,周圍飄起了隐形的粉紅泡泡,氣氛溫馨而暧昧。

就在這時候,門口探進來一顆漂亮腦袋,李承乾眨巴眨巴眼睛:“阿耶阿娘,你們在幹什麽?承乾也要!”

說着他噠噠噠跑進來,踮起腳尖用兩只小手握住父母的手,學着他們的樣子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仰着小腦袋問:“好了嗎?”

李世民和長孫氏:“……”

“好了,承乾真聰明,一學就會。”李世民幹巴巴地答道,瞥見長孫氏偷笑,還暗暗瞪了她一眼。

李世民有點不舍地松開長孫氏的手,轉而抱起李承乾,狀似無意地在他屁股上重重拍了一下以做報複,然後才問:“你怎麽這時候過來,晚飯吃了嗎?”

“吃了!”李承乾重重點頭,表示自己真的吃了,他小臉嚴肅,“我有正事來找阿娘。”

四頭身的小豆丁一本正經說有正事,李世民忍俊不禁:“你能有什麽正事?”

“是這樣噠——”李承乾奶聲奶氣地說起事情緣由。

昨天晚上他擔心長孫氏的胃口,在腦子不清醒的情況下斥巨資買了本食譜,醒來後有點後悔,但本着不能浪費的原則,還是抄了幾道開胃養身的方子送去膳房,讓他們做出來給長孫氏用。

沒想到到了下午,膳房總管親自來千福院求見,問他青椒是什麽、番茄是什麽、胡蘿蔔是什麽。且這幾道菜都是用炒的,他不知道“炒”是什麽烹饪方式。

李承乾費了好大勁才叫膳房總管明白“炒”是怎麽回事,然後新的問題來了,他們沒有不粘鍋,也沒有鐵鍋。

李承乾:“……”

李承乾現在也知道不能随便和人說系統的事,略過部分內容只挑重點說了,然後眼巴巴看着長孫氏:“阿娘能讓人買個不粘鍋或者大鐵鍋嗎?”

他知道噠,家裏管錢的是阿娘,問阿耶沒有用噠!

李世民:“……”

李世民和長孫氏對視一眼,這一聽就是仙宮的東西,既然李承乾想要,他們當然不會不答應,他們也想多了解仙宮一點,遂問道:“你說說那不粘鍋和鐵鍋什麽樣,我讓人出去找找。”

李承乾跟他們描述鐵鍋:“就是用鐵做的……薄薄的……半圓形,帶着個把手,是為了方便端鍋。”

至于不粘鍋,李承乾撓撓頭,他也不知道不粘鍋的構造,只能說功能:“不粘鍋炒菜不粘鍋噠!”

李世民點頭,不粘鍋不用想了。如此奇妙必定是天宮仙法,凡人做不出也用不了,倒是鐵鍋聽起來不難。

李世民當即安排人去辦,他領兵多年,想找個信得過的鐵匠打個鐵鍋不是難事。當着李承乾的面,他還像模像樣地跟長孫氏要了兩百文錢,坐實他“不管錢”和“家裏窮”的設定。

李承乾看到那麽多銅板,心疼得小臉皺成一團。李世民看得好笑:“舍不得就算了。”

“沒有舍不得!不要算了!”李承乾不敢再看小錢錢,怕李世民以為他舍不得,斬釘截鐵道,“要鐵鍋,給阿娘做菜!”

長孫氏含笑摸摸李承乾小腦袋,柔聲道:“阿娘多謝承乾,你放心,阿娘很會藏錢,不會叫你缺錢花的。”

李承乾鄭重點頭,心裏松了一口氣,覺得他娘更高大了呢!

再看他爹懶懶散散的樣子,李承乾心裏一嘆,他娘這麽好的女子,怎麽就嫁給他爹了呢?

李世民:“……”

李承乾的嫌棄過于明顯,李世民一眼就看出來了,父子倆再次掐成一團。

秦王府“父慈子孝”,氣氛輕松熱鬧。東宮裏,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臉色卻不好看。

李淵的旨意實在出乎他們預料,這挑撥離間的招數他們用多了,幾乎沒有失手過。本以為這次也會和從前一樣,李淵和李世民大吵一架,然後隔閡再次加深,沒想到竟會有這樣的反轉。

“皇上怎麽想的?”李元吉臉色陰沉沉的,連李淵都怪上了,“李世民前腳從太極宮出來,後腳旨意就下來了,肯定是李世民做了什麽,莫非他服軟了?”

李建成搖頭:“應當不是,世民的性子我們清楚。”

他們敢放心大膽用同一個招數一再算計李世民,就是清楚他絕不是輕易服輸之人。這次下手确實狠了點,但李世民的損失并非不能接受,他沒道理突然服軟。

改變總要有個契機吧。

李元吉突然想起朝會前和李世民的交鋒,心裏頓時一緊,該不會是那時候刺激狠了吧?

李元吉眼神微閃,害怕被李建成發現端倪,連忙低下頭。

李建成沒注意到他的異常,還在皺眉思索:“許是世民這次差事辦得不錯,阿耶心情好,便不與他計較了。”

李元吉心虛地附和:“嗯嗯,大哥說得是。”

李建成眉毛舒展開,溫潤的臉重新染上笑意:“如此倒也無需擔憂,他不會回回這般好運,下次再找機會便是。張婕妤既然被罰,後宮那邊暫時別動作了,過了這個風頭再說。眼下要緊的還是兵權,三妹那邊如何了?”

李淵第三女,平陽公主李秀寧是難得一見的巾帼英雄,在隋末亂世中助李淵建立帝業,擁兵數萬,威震關中,是不輸李世民的名将。

大唐建立後她被留在京城,不再領兵出戰,兵權也被解除。但功勞和寵愛猶在,她若對兵權有什麽建議,李淵必定會仔細思量。

李建成想要兵權,從平陽公主入手是最好的選擇,故而這些年一直努力拉攏這個妹妹。可惜平陽公主似乎沒有插手争儲的打算,直到現在也沒松口。

提起平陽公主,李元吉臉色更沉。他并不喜歡這個同胞姐姐。李秀寧和李世民太像了,一樣的倨傲不可一世,瞧見就叫人厭煩。

但為了大計考慮,他還得忍着厭惡讨好她。李元吉心裏不悅,聲音也就有點涼:“大哥還不知道吧?三姐有了身孕,最近吃不好睡不好,弟弟打算找幾個好大夫好廚子送去,若能解了三姐的燃眉之急,不怕她沒有松口那日。”

李建成便笑了:“那便好,這事便交給你辦。”

李元吉扯扯嘴角:“放心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