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57章
不過幾天的功夫,長安的權貴們發現世道又變了。
去禦書房開小會的衆臣一進門,就敏銳地察覺到與從前不同,屋裏沒點燈燭卻亮亮堂堂,不像是冬日,倒像是春夏開着窗戶。
再定睛一瞧,可不是窗戶洞開?聖上他老人家正坐在窗邊看奏表呢!
蕭瑀立刻就皺眉了:“聖上萬金之軀,怎麽能如此輕忽?還請聖上即刻關上窗戶,并速诏太醫問診!”
李淵擺擺手:“不必緊張,朕沒事。”
蕭瑀:“聖上已非年輕力壯之時,不可如此任意妄為,應以保養自己為要。”
李淵:“……”真是一張臭嘴!
他臉色微黑地讓蕭瑀過來,蕭瑀不明所以地走到李淵跟前,這才發現不對——
不冷嘿!
居然一點風也沒有,這是怎麽回事?
李淵解釋:“朕的窗戶換成了玻璃,此物無色透明,關上窗戶亦可看到窗外景物,冬天也能像春夏一樣亮堂。”
不知道也就罷了,李淵這麽一說,大家再看那“洞開”的窗戶,果然覺出一些不同。窗戶擦洗得再幹淨,到底不如空氣,況且室內外溫差大,玻璃窗上難免形成水汽,這玻璃經過特殊處理,水汽不會在上面凝成霧或者霜,而是結成水珠流走了,細看便能瞧見上面的水珠。
蕭瑀還摸了一下,果然摸到一片冰涼的硬物,顯然就是李淵口中的玻璃了。
他拱手賠禮:“微臣魯莽不敬,請聖上降罪。”
李淵心裏暗爽,面上寬容:“蕭卿一心為朕,只是不曾見過玻璃罷了,何罪之有呢?”
Advertisement
衆臣為這君臣相得的場景感慨了一下,就有人向工部尚書道喜:“工部竟造出了這樣的好東西,不知道是哪位大匠傑作?”
工部尚書武士彟:“……”
別問他,他不知道。
李淵哈哈一笑:“此事與工部無關,是承乾鬧着玩弄出來的。”
衆臣恍然。
不怪他們沒第一時間想到李承乾,主要李承乾以前弄出的那些東西,不論炕孵法還是印刷術,都偏向實用那一挂。玻璃也不能說沒用吧,只是相比起來略顯華而不實,比較像是,咳……工部的風格。
武士彟:“……”
不過大家一想李承乾還做過香皂玩具,又覺得合理了,紛紛誇李承乾聰明。
李淵擺擺手:“你們別太誇他了,不過是些小聰明罷了,登不得大雅之堂……”
這才是謙虛呢,李承乾可不是只有小聰明。衆臣剛要“反駁”,李淵話音就是一轉:“……不過這孩子倒是有幾分孝心,他阿娘身子不好,屋裏點不得燈燭,他就想了這個法子。還巴巴給朕也換上了,其實朕哪用得着呢?”
衆臣:“……恒山王也孝敬聖上呢。”
“是啊,朕也不好掃了他的興,換便換吧。倒比從前的窗戶紙略強些,省了一點燭火銀錢。”李淵笑呵呵道。
衆臣:“……”
朝臣被李淵炫了一臉,女眷則在平陽公主府受到安利。
那日在秦王府看過玻璃窗後,李承乾便以極快速度給平陽公主安排上了,而後不出系統所料,平陽公主在第四天晚上發動,第五天淩晨産下一個小男孩。
洗三辦得很熱鬧,女眷們到內室探望時便發現了玻璃窗,當時就羨慕了。
誰還沒生過幾個孩子呢?坐月子的時候不能吹風,所以不論春夏秋冬都不能開窗,還不能一直看書,免得對眼睛不好,整日躺在床上和婢女大眼瞪小眼,真就像坐牢似的又悶又難受,數着日子等刑滿釋放那一天。
再瞧瞧平陽公主,雖然不能開窗,但能看到外頭的東西,且屋子裏亮堂堂的,在窗戶邊置個軟榻,躺在上頭曬太陽,日子過得美滋滋。
即便抛開這種種理由,玻璃窗本身就很合她們心意啊!
紛紛向平陽公主打聽。
平陽公主含笑道:“承乾幫我弄的,你們去問他吧。”
聽說是李承乾,女眷們一點也不覺得驚訝,反而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能弄出這種稀奇古怪又好用東西的,非李承乾莫屬了。
說話間婢女捧着個托盤過來:“公主,該用面脂了。”
平陽公主懷孕的時候臉上長了幾個斑,找大夫調了個祛斑的面脂,說是面脂,其實也是藥。之前怕對孩子不好一直不敢用,如今孩子生出來了,喂養的事有奶娘,她便開始用這個面脂。
管用是很管用的,只是需要按時按點使用。
婢女勻了一些面脂給平陽公主擦在臉上有斑的地方,然後從托盤上拿起一把小鏡子,豎起來給平陽公主看:“公主瞧瞧,又淡了一些呢。”
平陽公主看了看,果真淡了許多:“才用了兩三日便有這般效果,這方子果真不錯。”
女眷們一聽效果這麽好也很心動,向她打聽面脂的來處。長沙公主調侃:“該不會也是承乾吧?”
長沙公主雖然是庶出,但卻是李淵長女,李世民和李秀寧長姐,調笑兩句不算什麽。
平陽公主笑道:“這回卻不是,我找孫思邈把脈開的方子。”
自從報紙橫空出世,孫思邈在長安算是爆紅了,大家都知道這麽號人物。
襄陽公主奇道:“早聽說二弟花大力氣在找一個大夫,我還說大唐這麽大,找一個人沒有那麽容易,沒成想真叫他找到了?聽三妹的意思,這孫思邈醫術果真很好?比起太醫如何?”
“孫思邈醫術确實不錯,擔得起神醫之名,至于與太醫孰優孰劣……”平陽公主說,“他不久就要在京城開藥鋪,二姐請他把回脈便知道了。”
長孫氏的病需要長期調養,李世民肯定不會放孫思邈回成遠縣。但孫思邈的志向是了解天下病症,追求醫術上的更大突破,留在秦王府做府醫非他所願。
經過幾次商量,最終議定由秦王府出錢,給孫思邈在京城開個藥鋪,如此孫思邈可以繼續治病救人、鑽研醫術,秦王府也不用擔心找不到他人。
女眷們一點也沒覺得不對,神醫在京城開藥鋪,這不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她們來了點興趣:“那我回頭去試試!”
好像不是看大夫,而是試香皂味道或者口脂顏色。長安名人嘛,就當去打卡了。不知道多少人還在等着看能不能找到孫思邈呢!
平陽公主笑道:“去看看也好,孫思邈醫術好不提,尤其精通調養和保養之道,六十多的人看起來像是四十多,你們見了就知道。”
此言一出,衆女眷眼裏像裝了燈泡,還得是三千瓦的,刷一下亮一片。
“一定去看!”這次她們不像剛才那樣無所謂了,去看!必須去看!
等到婢女拿着托盤準備離開,才有人發現不對——
“這鏡子怎這般清楚?”
眼下的鏡子大多是銅鏡,精美是精美,打磨精細的清晰度也很不錯。但比起平陽公主這面鏡子就差遠了,稱得上纖毫畢現。
長沙公主探頭一瞧,鏡子裏清清楚楚照出她的臉,就連皮膚顏色也瞧得分明,她看看自己,再看看襄陽公主,嘆道:“往日總不信我沒你白,如今卻是不得不信了。”
襄陽公主得意一笑,也去看鏡子裏的自己,然後笑容就僵在了臉上:“我什麽時候長的皺紋?”
其實只是很小的細紋,銅鏡裏根本照不出來,但在玻璃鏡上看就很清楚。
“這也是承乾弄出來的嗎?”襄陽公主對此物又愛又恨,在虛假的美貌和真實的細紋之間糾結,猶豫要不要向李承乾求一面鏡子。
但有一點毫無疑問,她要找孫思邈保養!
*
之後幾天,孫思邈接了好幾個病人,不是大戶人家女眷想要美容養顏,就是身子不妥需要調養,當然也有請孫思邈治病的,孫思邈并不因為病情大小和類型推脫,幾乎是來者不拒,很快因為卓越的醫術和醫德豎起一定口碑。
當然,他那張與年齡不符的臉也功不可沒。
問玻璃的人更多,李承乾一律讓他們等消息。
幾天後,李承乾給衆人下帖子,讓他們次日酉時去東市一家鋪子見面。
*
窦誕今年四十多歲,扶風平陵人,是穆皇後窦氏的族侄,與隋文帝楊堅也有些親戚關系——他祖母是楊堅的姐姐萬定公主。
窦誕的祖父窦榮定和父親窦抗都是一時豪傑,窦榮定在北周時為北周平定北齊,隋朝初年屢次擊敗突厥,阻擊沙缽略可汗南侵,窦抗則是平定薛舉時最大的功臣。
到了窦誕這一代,繼承了父祖多少本事暫且不論,運氣卻是一等一的好。
先是在義寧初年随父親投靠李淵,還迎娶李淵的二女兒——也就是後來的襄陽公主為妻,當時李淵還只是一方諸侯,誰也沒想到他在短短幾年內就一統天下,大唐成了這天下的主人,窦誕也随之水漲船高。
加上他也曾随李世民讨伐薛舉,立下了一點功勞,這幾年官職就像雨後新竹般節節高升,累至刑部尚書、太常卿。
這天下衙回到府裏,窦誕急匆匆喚人替他準備衣裳,襄陽公主正對着銅鏡抹藥膏,見狀好奇道:“你急急慌慌做什麽?”
“承乾那玻璃的事有動靜了,讓我去東市鋪子裏。”窦誕一邊脫官袍一邊和妻子說話,“你不是嫌屋裏不亮堂,嫌燈燭味兒嗆得慌嗎?阿娘年紀大了,冬日怕她出門摔着,只能悶在屋子裏,最近瞧着郁郁寡歡。我想着把咱們家窗戶也換成玻璃的,這便去瞧瞧情況。”
“那也不必如此着急吧,遲一時片刻不打緊。”
窦誕:“承乾的帖子上寫了時辰,我不好遲到。”
襄陽公主有些驚詫:“做生意還要定時辰,承乾在搞什麽名堂?”
窦誕搖搖頭,他也不清楚。但到李承乾這地位,他想怎麽做生意就怎麽做生意,沒有那麽多規矩。
襄陽公主親手給他理了理衣裳:“去吧,順便幫我帶面鏡子。”
窦誕奇道:“你不是說不喜歡鏡子嗎?”
“确實不喜歡。”襄陽公主想到那幾根細紋就生氣,但看不到也覺得不舒服,“不喜歡歸不喜歡,買還是要買的。”
窦誕不解:“不喜歡為什麽還要買?”
“……”襄陽公主在他胳膊上擰了一下,“讓你幹什麽就幹什麽,哪有那麽多為什麽?”
窦誕:“行行行!”
窦誕按照李承乾給的地址趕到鋪子,便見這鋪子窗戶都裝上了玻璃,裏面的樣子一覽無餘,比一般鋪子顯得清爽許多。
他仰頭看牌匾,念出上面筆力遒勁的三個大字:玻璃鋪。
嘴角忍不住抽了抽,這店鋪名可真夠直白的,轉念又一想,或許全大唐只會有這一家賣玻璃的鋪子,又覺得理當如此。
進了鋪子,向小二出示了帖子,便被引到裏頭坐下,已經有好些人在等着了,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明白李承乾為什麽同時叫這麽多人來。
等了一會兒,又來了一些人,加起來總有三四十個。直到酉時馬上就要到了,李承乾才終于帶着杜荷和蘇琛出現。
他們還背着書包,顯然是一下學就過來了。
李承乾放下書包,笑眯眯和衆人打招呼:“各位叔叔伯伯下午好。”衆人回了禮,便有人迫不及待地問:“王爺,今日叫我們來可是為了玻璃?”
“是噠!”李承乾點頭。
“不知玻璃怎麽賣?怎麽鋪子裏沒有?”
這也是大家的疑惑,李承乾不僅叫了一大幫人來,鋪子裏還沒有玻璃,叫人摸不着頭腦。
“鋪子要等幾天再上貨,今天先給你們買。”李承乾糯糯地說,“我知道你們都很想要玻璃,但是我只有一點點啦,不知道該賣給你們誰,所以今天請大家過來,誰最有誠意我就賣給誰。”
至于怎麽論誰有誠意,當然是看誰出價高啦!
李承乾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大家,衆人:“……”
窦誕笑呵呵道:“你都說了過幾天有玻璃上貨,我們再等一等也無礙的。”
衆人點頭,是的是的,他們已經等了這麽久,多等幾日也無妨,實在沒必要為了早這幾天花大價錢。
其中一個斯文儒雅的中年人問李承乾:“可限制出價金額?若我們出的金額低于正常價格,郎君也願意賣嗎?”
李承乾有點為難,想了一會兒後肉疼地點頭:“人無信不立,我既然這麽說了,不管怎麽樣都會賣。”
衆人對視一眼,眸中都露出些笑意。他們自然不會欺負李承乾,但可以用不超過預期的價格買走玻璃。大家也不必争搶,反正過幾天還會有貨,只是略提前幾天罷了。
李承乾嘟嘟嘴,怏怏地說:“你們真的不要嗎?這批玻璃不起霧也不結霜,燒起來非常麻煩,以後很可能都沒有了哦。”
衆人:“……等等!王爺說什麽?以後的玻璃都會起霧結霜嗎?”
“當然啦,普通玻璃都會起霧結霜,只有這批不一樣!”李承乾明白問題在哪了,一掃之前的萎靡,叉腰得意道,“那你們現在要買嗎?”
衆人:“……要!”
剩下的玻璃總共只有十幾塊,兩塊一組進行拍賣,衆人一掃方才的友好使勁出價,最終七組玻璃拍出一千金高價。
李承乾把簽好的契約收起來,根據這個契約,他将負責派人給他們換窗戶,他們則要按契約交錢。
想到會有那——麽多金子入賬,李承乾就忍不住咧開小嘴笑。
買到玻璃的人也很高興,這可是獨一份……幾份的玻璃,和聖上、秦王還有平陽公主都是一樣的,以後的人再怎麽買玻璃都不可能和他們一樣,這多有面子!
笑眯眯地對李承乾說:“王爺以後再有這樣的好事,一定要叫下臣等啊。”
李承乾也笑眯眯地說:“現在就有一個。”
衆人:“?”
李承乾讓人拿來一個長長的盒子,打開蓋子,大紅的緞子上躺着幾副眼鏡。
別說,這玩意兒他們還真見過,這幾天聖上天天帶着,看起來像是一種裝飾品。
李承乾介紹:“這是眼鏡,眼睛看不清楚東西,戴上它就能看清啦!”
這話聽着委實有些離譜,衆人不是很能相信:“太醫都無法治愈眼疾,此物并非藥物,怎麽可能有如此奇效?”
“眼鏡不是治病,它是利用光的成像原理,通過鏡片對視力進行矯正。”見大家都很迷茫,李承乾舉了個例子,“就像你手受了傷沒法吃飯,眼鏡不能立馬治好傷,但可以喂你吃飯。”
衆人似懂非懂。
李承乾哼哼道:“事實勝于雄辯,你們試試就知道啦。”
這年頭眼睛有問題的人其實不多,但參加這場拍賣的人要麽位高權重有一大堆公務要處理,天天點燈到深夜;要麽是讀書很用功的讀書人;要麽年紀不小,開始出現老花眼症狀。且很大一部分符合以上兩點甚至全部,所以大大小小都有些眼睛問題。
衆人一個個上前試戴眼鏡,店小二幫助他們選擇眼鏡,以便找到最适合的度數。試戴結果不出預料,大部分人都能明顯感覺到視力變化,世界一下變得清晰了呢。
小部分人雖然看得比以前清楚,但沒有那種世界清晰的感覺。
李承乾:“你們眼睛病得太厲害了,這裏的眼鏡度數不夠。”
“那可如何是好,我們不能戴眼鏡嗎?”
“不要害怕,可以根據你們的眼睛定制噠!”李承乾拍着小胸脯說,“今天不是只賣這幾個眼鏡,我們還會拍賣十個眼鏡制作名額,可以根據你們的眼睛做最适合你們的眼鏡,鏡框也可以根據你們的喜好設計。”
衆人眼睛一亮,有了這個定制名額,手裏現成的眼鏡都不香了。有人起哄:“十個也太少了,我們這麽多人哪搶得過來?”
“我也想賣給你們很多,可是我只有這些玻璃了。”李承乾小小嘆了一聲,沒有了,真是一點也沒有了,“以後普通玻璃上貨了,你們還可以買到眼鏡的,比起不起霧的眼鏡只是稍微差了一點點而已。”
他拇指和食指比出一點點距離,表示差得真不是很多。
窦誕:“我不信!”
李承乾:“……”
衆人:……他們其實也不太信呢。
李·一生不服輸·承乾掏出一副普通眼鏡,大聲道:“不信是吧?好!我就證明給你們看!”
搞得衆人都很無語,怎麽回事,你到底賣的到底是不起霧眼鏡還是普通眼鏡?沒見過賣家這麽上趕着給自己拆臺的。
但大家還真挺想知道普通眼鏡和不起霧眼鏡的區別,這決定了他們等會要不要拼命搶,于是看得十分認真。
李承乾挑出兩個幸運顧客,讓他們分別戴上普通眼鏡和不起霧眼鏡。
剛一戴上沒什麽區別,兩個人都表示看得很清楚。但不起霧眼鏡的特點不就是不起霧嗎,當然要去外面。
兩個人去外面溜達了一圈,不一會兒又一起回來了,戴不起霧眼鏡的人說:“挺好,看得很清楚,幾十步外的牌匾都看得清清楚楚。”
大家又看向戴普通眼鏡的那人。
那人:“這個眼鏡看得也很清楚……”
“我就說嘛,差別不是很大噠!”李承乾得意道。
“差別怎麽不大?太大了!”戴普通眼鏡那人很悲憤,“出門剛看清幾十步外的牌匾,眼鏡就開始起霧了,什麽都看不清,還差點摔倒。後面我都沒敢帶。”
“額……對不起呀。”李承乾臉蛋紅紅地辯解,“起霧只要用軟布擦一擦就好啦。而且冬天一般不出門,普通眼鏡在室內和春夏秋就夠用了。”
衆人:說得對,但我們選擇不起霧眼鏡!什麽時候開始拍賣?
李承乾:“……”
經過激烈的競價,一共二十個眼鏡(含名額)賣出八百金。雙方同樣立下契約,等到資金和貨物到位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拍賣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有些疲憊了。
買到東西的人高興歸高興,就是花錢花得肉疼。幾十上百金不是小錢,要知道李世民找孫思邈,給常清澤和虎頭的報酬總共才兩百金。
今天他們也算脫了層皮,但想到玻璃窗和眼鏡,還是要咬牙說:“有好東西再叫我們啊。”
唉……痛并快樂着啊!
李承乾搖搖頭:“暫時沒有什麽了。”
今天買到東西的人松了口氣,要是李承乾再拿出好玩意兒,他們真就該糾結了。買肯定買得起,只是花錢太多,回家可能要睡書房。
沒有了也好,容他們緩上一緩,過段時間再出好東西,他們又是一條好漢。
窦誕想起襄陽公主的吩咐,問李承乾:“聽說你這裏有一種鏡子?”
“是哦……”李承乾恍然,激動地一拍小手,“你們說好東西,我想起還有一個!”
衆人:“……”